现代灸法篇—— 内科疾病 41.糖 尿 病

【概述】

糖尿病是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发病原因与机制较为复杂,迄今尚未完全阐明。胰岛素分泌缺乏或延迟,循环血液中存在抗胰岛素抗体,胰岛素受体或受体后缺陷致靶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是发生糖尿病的基本环节。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也是发生糖尿病的主要原因。早期可无症状,症状期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烦渴、疲乏、消瘦等症状,严重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或其他类型代谢紊乱,常易并发急性感染、肺结核、动脉粥样硬化、肾和视网膜微血管病变即神经病变等。临床上分为胰岛素依赖型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本节主要指艾灸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即2型糖尿病。

【现代灸疗文献】

1.艾炷灸

(1)解余宏等采用耳针、灸法治疗 2型糖尿病,耳针治疗按国际耳穴标准化方案,取耳穴胰胆、肝、屏间、交感、下屏尖及配穴三焦、渴点、饥点。根据主证及辨证分型,每次选用5~6 穴,耳廓常规消毒,采用捻入法将毫针快速刺入耳穴。捻转法运针 1分钟,留针1~2 小时,留针期间每 30 分钟行针 1次。隔日1次,两耳交替,15 次为1个疗程。灸治方法∶艾炷直径为1.5 cm,高 2 cm,重 10.5 g。鲜姜片厚 3~4 cm,直径 2 cm。常用灸治穴位 14个,分为6 组,每次应用1组,轮换使用。每穴灸治 10~30 壮,每次治疗时间 120 分钟。隔日治疗 1次。30 天为1个疗程。穴位分组∶曲池、三阴交;肺俞、膈俞、肾俞;关元、太冲;气海、阳陵泉;胰俞、脾俞、命门;足三里、中脱。在治疗同时,每天空腹化验1次尿糖,每 1个疗程化验1 次血糖,观察临床病症。耳针及灸治期间均停服全部降糖药。经治疗疗效显著,停耳针、灸法后 2 个月进行随访, 6 例仍未使用降糖药物,血糖、尿糖水平仍保持在治疗时的水平。(解余宏,杨舜民,李玉堂.耳针、灸法治疗 2 型糖尿病 32 例临床观察 ﹒中国中医药杂志,2004,2(12);554~555)

(2)宫军灸法治疗 2 型糖尿病,取穴∶气海、关元、三阴交、阴陵泉、太溪、肾俞、命门、脾俞、中极、复溜、足三里。操作时将艾炷置于穴位上点燃,每穴灸治 5~10 壮,每次选用6个穴,以上各穴交替使用。每日1次,15 日为1个疗程。治疗 96 例,显效 28 例,有效 57 例,无效11 例,总有效率达 85%。军.灸法治疗 2 型糖尿病 156 例临床观察 .天津中医药,2003,20(4)∶47)

2.艾条灸

廖辉等将 79 例糖尿病患者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针刺组 29 例、艾灸组 24 例和针刺加艾灸组 26例,针刺组根据患者的胖瘦程度,选用 0.35 mm× 40~50 mm 的毫针,取胃院下俞穴垂直进针,得气后留针 30 分钟。在得气后、行针中和起针前施以平补平泻手法 5 分钟。艾灸组取胃脘下俞穴艾条温和灸,距皮肤 25 mm 左右,持续灸 30 分钟。针刺加艾灸组在采用针刺治疗的同时施以艾灸组的艾条温和灸法。3 组均在每日 8∶00~10∶00 时、 14∶00~16∶00时治疗2次,10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进行疗效比较。另外,患者每天锻炼 2 次,每次 15~30 分钟,以不感疲劳为度;患者治疗期间所需饮食热量,根据其病情、运动量和体重情况,按 30~35 cal/kg 计算。经过3个疗程治疗,针刺组 29 例,临床控制 4 例,显效 5 例,有效 15例,无效5例,总有效 24 例,显效控制9例;艾灸组 24 例,临床控制3 例,显效 4例,有效 13 例,无效 4 例,总有效 20 例,显效控制 7 例;针刺加艾灸组例,临床控制 4 例,显效 8 例,有效 11 例,无效例,总有效 23 例,显效控制12 例。3 组总有效率显著意义,但显效控制率针刺加艾灸组明显高于其他 2 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说明针刺加艾灸组临床疗效优于针刺组和艾灸组。(廖辉,席萍,M强,等 .针刺、艾灸、针加灸胃脘下俞穴治疗糖尿病临床观察.中国针灸,2007,27(7)∶482~484)

3.温针灸

林永平采用温针灸治疗 2 型糖尿病 11 例,主穴取肺俞、膈俞、脾俞、胃俞、肾俞、中院,配穴取关元、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太溪、照海等穴,初期采用泻法或平补平泻为主,后期以补法为主,每日 1 次,10 次为1个疗程,各疗程间间隔 3 天,同时严格控制饮食,3 个疗程后痊愈 1例,显效 4 例,好转 5例,未坚持治疗1例。(林永平.温针治疗 非胰 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11 例.福建中医药,1998,(6)∶10)

【按语】

(1)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燥热可伤津,虚火可耗液,津伤则气耗,气耗则液更伤,迁延日久,阴损及阳,可致气阴两伤、脾肾两虚。用灸法治疗糖尿病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700 年,据记载齐国的太医对肺消瘴使用灸足>阳脉口的方法进行治疗。后《甲乙经》也有记载有食不充饥灸三里、消渴小便数灸两小指等。古代冶疗消渴多用灸法,而且强调多壮数灸。《千金方》中记载'消渴喉干,灸胃脘百壮,下俞百壮'。

(2)取穴常用治疗糖尿病的经验效穴胰俞;多配以脾俞、肾俞穴以健脾固肾,滋肾补水;肺俞清热润肺、生津止渴;关元、气海补益气血;足三里、三阴交清胃泻火,和中养阴。还有报道单独取胃脘下俞,胃脘下俞穴主要由 Ts神经分布,支配胰腺的传人神经也主要是T。,传出神经为T。~T1。说明胃脘下俞穴与胰腺的神经分布有着高度的对应性,动物实验研究也证实,针刺胃脘下俞穴能显著降低实验性家兔的血糖,并明显改善胰岛的形态功能。提示胃脘下俞穴能改善细胞的功能。

(3)在治疗的同时患者要严格控制饮食,限制糖类的摄入,饮食增加蔬菜、蛋白质和脂肪类食物,并积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4)若发现患者有恶心、呕吐、腹痛、呼吸困难,甚则昏迷、呼吸深大而快、呼气中有酮味(烂苹果味)者,甚至血压下降、循环衰竭,则为糖尿病引起酸中毒,病情危险,宜中西医结合及时抢救。

(0)

相关推荐

  • 艾灸调理糖尿病:

    胰俞,三焦俞,阳池三穴用艾灸盒灸30--60分钟,灸到皮肤温热发红,每天一次或隔天一次.10次为一疗程,三疗程后让他去医院检查验证.正常后每周一次,多做几次巩固,注意饮食生活习惯.

  • 现代灸法篇—— 内科疾病 43.肝 硬 化

    四十二 肝 硬 化 [概述] 肝硬化是肝脏损害为主的慢性全身性疾病.根据临床表现一般分为早期肝硬化和晚期肝硬化(肝腹水)两大类.早期表现为腹胀,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隐痛,面色微黄,面 ...

  • 现代灸法篇—— 内科疾病 42.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

    [概述]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一种,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高,症状不一.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最早出现的症状是膀胱感觉的丧失,膀胱内尿量可以积到 1000 ml或以上而 ...

  • 现代灸法篇—— 内科疾病 40.单纯性肥胖病

    三十九 单纯性肥胖病 [概述] 肥胖症是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体重增加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肥胖症的病因未完全明了,有各种不同的病因,同一患者可有几种因素同时存在.总的来说 ...

  • 现代灸法篇—— 内科疾病 38. 外伤性截瘫

    [概述] 外伤性截瘫是指脊椎在外界暴力作用下,发生脊椎骨折或脱位导致脊髓损伤,神经机能障碍而引起的肢体瘫痪,一般以脊髓受伤平面以下肢体的运动障碍为主要表现.是一种严重的损伤,给社会.家庭.个人造成巨大 ...

  • 现代灸法篇—— 内科疾病 37.帕金森病

    三十六 帕金森病 [概述]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变性疾病,以肢体的震颤.僵硬.活动不灵活.动作缓慢并逐渐加重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神经系统变 ...

  • 现代灸法篇—— 内科疾病 35.2中风后遗症

    (3)吴臣义等灸药结合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131例.治疗方法∶灸药组先用艾条,以雀啄灸法灸患肢血海穴.三阴交穴各 3C分钟,后用低分子肝素 0.2 ml腹部脐旁 2 cm 处皮下注 ...

  • 现代灸法篇—— 内科疾病 35 中风后遗症 1

    三十四 中风后遗症 [概述] 脑血管病又称脑血管意外,脑中风或脑卒中.是由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以局部神经功能缺失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包括颅内和颅外动脉.静脉及静脉窦的疾病,但以动脉疾病为多见.中风后遗 ...

  • 现代灸法篇—— 内科疾病 34 老年期痴呆

    三十三 老年期痴呆 [概述] 老年期痴呆又称老年呆病,是老年期常见的一组慢性进行性精神衰退性疾病,在老年人的疾病谱和死亡谱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老年期痴呆包括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diseas ...

  • 现代灸法篇—— 内科疾病 33.焦虑症

    [概述] 焦虑症,又称焦虑性神经症,是以焦虑.紧张.恐惧为主要表现的情绪障碍,常伴有明显的躯体症状,如出汗.心悸.呼吸急促.尿频等,焦虑症可分为慢性广泛性焦虑症和急性发作,又称惊恐发作,临床上以慢性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