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解读』黄帝内经中制作汤液醪醴的原料及其用途
黄帝内经中制作汤液醪醴的原料及其用途
【原文】
黄帝问曰:为五谷汤液及醪醴(1)奈何?岐伯对曰:必以稻米,炊之稻薪,稻米者完,稻薪者坚。帝曰:何以然?岐伯曰:此得天地之和,高下之宜,故能至完,伐取得时,故能至坚也。
帝曰:上古圣人作汤液醪醴,为而不用何也?岐伯曰:自古圣人之作汤液醪醴者,以为备耳,夫上古作汤液,故为而弗服也。中古之世,道德(2)稍衰,邪气时至,服之万全。帝曰:今之世不必已何也?岐伯曰:当今之世,必齐(3)毒药攻其中,石(4)针艾治其外也。
【注释】
(1)醪醴(láolǐ):浊酒叫醪,浊酒味甘谓之醴。
(2)道德:这里指养生之道。
(3)齐:通“剂”,以……为剂。
(4)镵(chán)石:尖而锐的石针。
【白话详解】
黄帝问道:怎样用五谷来制作清酒、醪酒及醴酒这些用于治病的酒类呢?岐伯回答说:一定要以稻米为原料,以稻秆为燃料来制作,这样的品质才会最好。稻米要选用完整不碎裂的,稻秆要选取质地坚实的。
黄帝问道:为什么是这样的呢?岐伯回答说:这是由于稻米受了天地阴阳四时的和谐之气,生在高下适宜的地方,所以能够完整,又由于是在秋季这一当令季节收割,所以稻秆质地最为坚实。
黄帝问道:上古时代,圣人虽然制成了清酒与醪酒、醴酒,但却制成而不用,这是为什么呢?岐伯回答说:上古时代的圣人酿制清酒与醪酒、醴酒是用来作为治病而预备的,由于那时的人们淳朴淡泊、精神健旺,没有什么需用酒剂才能治疗的疾患,所以上古时候的圣人备而不用。到了中古的时代,人们的养生之道已经有所下降,追求名利物欲的思想开始妄行,正气已不健旺,所以邪气才会不时地侵入人体而造成疾患,但只要饮服一些清酒、醪酒或醴酒,还是能够使身体得以痊愈的。
黄帝问道:那么当今之世的人们患了病后去服用这些酒剂却不一定能够全部康复,这是为什么呢?岐伯回答说:当今之世的人们患了病以后,必须用汤药来治疗于内部病症,用砭石、针灸治疗于外部,才能够使他们恢复健康。
【按语】
本节论述了制作汤液醪醴的原料及其用途。关于汤液醪醴的制作,因本篇着重于论述其治病机制,所以仅就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的制作用料作了简单叙述,未论及详细的制作过程,也未反映出当时酿酒的工艺水平。
酒具有活血散瘀、通经御寒、舒筋活络、开结祛邪、消除疲劳等作用,古代用来养生保健及治疗简单疾病,已普遍使用。
本节还论述了精神因素对疗效的影响,说明了精神因素是导致疾病复杂难治的重要因素,提示人们要注意精神情志的调摄,避免患得患失,克服私心杂念,恬淡虚无,思想安闲清静,从而尽量避免和减少精神因素对机体的影响。还说明了随着时代的发展,疾病谱也发生变化,治疗的方法和措施也应随之调整,如汤液醪醴酒类这种治法虽能解决单纯简单的疾病问题,对于复杂难治之病,应采用多种方法综合治疗,医务工作者要善于把握疾病的变化情况进行灵活施治。反映了疾病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治法也随着时代发展而完备的变化发展观点。《内经》中有关酒或酒剂的记载,成为后世医家用酒治病的导源。再从“医”的繁体字从“酉”来看,也可见酒与医学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应用举例】
米酒,气味苦、甘、辛,大热,有毒。……行药势,杀百邪恶毒瓦斯。通血脉,浓肠胃,润皮肤,散湿气,消忧发怒,宣言畅意。养脾气,扶肝,除风下气。解马肉、桐油毒,丹石发动诸病,热饮之糟底酒(三年腊糟下取之)开胃下食,暖水脏,温肠胃,消宿食,御风寒,杀一切蔬菜毒。止呕哕,摩风瘙、老酒(腊月酿造者,可经数十年不坏)和血养气,春酒(清明酿造者亦可经久)常服令人肥白。(《本草纲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