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金岁月》再次证实,爱情只是勇敢者的游戏。

在热搜上挂了大半个月之后,《流金岁月》收获的吐槽多于赞誉。
不论是朱锁锁和蒋南孙的友情线,还是她们历经波折与辗转的恋情,虽然不乏亮点,但比起原作里的亦舒女郎,总是少了那么些「姿态好看」。
《流金岁月》电影剧照
在剧版故事里,朱锁锁保留了艳光四射的大美女人设,借出众的外表在桃花堆里周旋,经过基本可以概括为“遇上一个骗子,陪大叔说心里话,再等一个男孩长大”
如果说被司机蒙骗是成长付出的代价,陪大叔说话印证着缺乏男性引领的童年,等男孩长大则是编剧硬加的低能桥段。
毕竟在原小说里,朱锁锁虽然投身舞场做交际花,但也能说出这样果决的话:
“上一代的女人,老放不下空虚的心灵,我们不同,我们铁石心肠,男人无机可乘。”
比起剧中善交际的锁锁,蒋南孙大部分剧情线都在与两个男人犹疑不决,网友的关注点也几度变成“蒋南孙为什么还不和渣男分手”。
全然不见了小说里那个“我才不上结婚那个当”的「事业型女孩」的痕迹:“没有人爱我也不要紧,我爱自己。”
诚然,不少观众觉得,朱锁锁和蒋南孙的几段爱情,很具代表性,藏着很多人离开校园后感情模式的影子。
但是那些关系里,除去和叶谨言之间的惺惺相惜,大多数关系都称不上高质量的恋情,有点像沈奕斐之前在访谈中所说的那样:
我们现在所有对爱情想象的模板,都是过去的模板。
这个「过去的旧模版」体现在剧中,就包括男性对女性的引导和提携,女性的成就感与价值感依旧建立在男性身上,甚至对于自己的人生缺乏笃定的信念,逃不出外界的评价体系......
然而在现实里,更多人早就开始讨论女人获得更多跟男人竞争的机会,不把婚姻当必需品,以及单身富有是否也可以快乐度过一生。
如今我们对爱情的需求变得那样鲜明、具体又充满矛盾,电视剧里还依然在展现着婆婆妈妈的桥段和那种旧模式里充斥的心机与猜忌。
在复旦大学社会学老师沈奕斐的讲座中,她曾经提及,人和人之间的连接其实是最重要的,只要有勇气坦诚彼此的需求,建立亲密关系,才有助于看清自己。
可惜不是每个人都有这种能力和勇气,所以才说,爱情是勇敢者的游戏。
在这个标准的繁杂已经远超情感本身纯粹的时代里,所有女孩子和男孩子们,都需要爱的勇敢,和爱的智慧。
如果可以拥有更加科学的视角,爱情当中的烦心事便更容易迎刃而解,相信你也会更乐于拥抱冲突,更加自如地享受爱情。
为了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爱情中的难题并获得这种独特的视角,中读推出了一门音频课:
《社会学爱情思维课》——由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沈奕斐副教授开设。
👇 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做一个懂爱情的人。
它不会教你“1234照这样做就能脱单”,也不会教你“选什么样的老公最幸福”,或者“怎样忘掉糟糕的前任”——而是彻底打开你对爱情的想象力。
我们帮你总结了5个选择这门课的理由:
1
足不出户,拥有复旦大学宝藏教授的精品课程
复旦大学的学生,抢着听她的爱情课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的沈奕斐教授将主讲这堂课。
在复旦,几乎全校学生都知道沈奕斐,排着队去向她咨询自己的情感问题。
为了听她的亲密关系课,专业课都能逃。
她的一堂名为《脱单为什么这么难》的讲座视频被传到网上后,直接爆了。
微博刷屏,B 站播放量 120 多万,网友的好评,多到让你重新相信爱情。
沈奕斐从事两性关系研究、性别研究和家庭社会学研究超过 20 年。
她也是中国唯一做过女性研究和情爱研究的教授。
这次的《社会学爱情思维课》,她花了半年时间精心打磨。
这也是她第一次、独家用线上音频课的形式,向复旦之外的大众公开讲授全部内容。
2
情感专家什么的不够用了,你需要从社会学角度看爱情
比起“情感专家”,你更需要社会学家
为什么要请一位社会学家来跟你讲爱情?因为社会学是更可靠的。
网络上的“情感专家”可以给你提供情感共鸣、心理抚慰和情绪疏导——但这些都无法真正解决你的问题
社会学家给你的是关于亲密关系的理论知识和判断依据,这背后是几十年的基础学研究,它经过了反复的验证,而非部分人的人生经验总结。
用沈奕斐的话来说:社会学给你的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思维方式和理念。
这很重要,因为科学的思维方式是可以彻底刷新人生的。
大多数人对爱情的体验是感性的,但社会学,是更根本、更理性地帮你想明白爱情到底是怎么回事。
爱情中双方做选择的逻辑是什么?
社会学视角下,到底什么叫“合适”?
我们想帮你看清爱情背后那庞大的“社会文化系统”是如何运转的,让你知道如何为自己做选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