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要求儿媳辞职做家庭主妇,儿媳:我偏不辞职,大不了离婚
我有酒和茶。
你有故事,就来找我。
一个人能否成为一个独特的个体,跟自己吸收以及被灌输的观念有关,如果一直都是被动接收的状态,没有独立思考,就很难成为一个独特的个体。
考试的时候做选择题,大家应该都遇到过这样的选项:总共四个选项,把其他三个选项设定为明显错误的答案,让人轻而易举就能选对。从考试的角度来说,多一些类似的送分题当然是好事。但从学习和成长的角度来说,有什么意义呢?
这就是一个被动接收的状态,等同于给你答案自己去背,只要记住标准答案就行。但是,人生有标准答案吗?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被教导要这样,不要那样,却很少去解释为什么要这样,以及为什么不要那样?虽然也有人问过,但却没有人回答,有时候小孩子问父母为什么的时候,父母语塞,或干脆来一句“不要胡思乱想”。
每个人都可以回想一下,在成长的过程中是不是一直伴随着这样的状态?即便是长大之后工作了,依然会被灌输很多东西,如果我们不去思考,就算不上一个独特的个体,因为其他人也是这样,大家都不思考,会渐渐趋于雷同。
我刚毕业时就有过这样的经历,老板每次找我谈话,都会要求我和其他同事打成一片,说要把公司当家,把同事当家人,听得多了,我就去试了,结果被小人使了绊子,我把他们当朋友,他们把我当仇人。以至于我不得不反思,顺带索性把既有观念都拉出来反思了一遍,发现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每个人的既有观念中,都存在很多“成见”类的观念,从来没有思考过,被灌输了就直接照着做。还有的人干脆拿成见大做文章,自己不思考,还要求别人不思考,要求别人像自己一样对成见照单全收,如果成见是有问题的,就是一种害人害己的事。
就像朋友阿双对她婆婆的吐槽:“我能力强,赚钱多,有错吗?我能靠自己的努力让婚姻幸福,还能让婆家人跟着受益,有错吗?可是,在我婆婆看来,儿媳不能比儿子强,否则会让儿子丢尽脸面,进而会让婆家丢尽脸面,于是就要求我辞职做家庭主妇,真的让人很无语。”
她婆婆的观念就是一种“成见”,而且她从来没有思考过那样的成见是对是错,别人这样跟她说,她就照单全收,接着去对儿媳乱提要求。阿双如果也像她一样照单全收,倒不会有什么问题,但她不是那么愚昧无知的人,她越想越觉得不合理,所以才会怒怼婆婆:“我偏不辞职,大不了离婚!”
相比之下,阿双作为个体的状态肯定要比她婆婆好,因为从内到外都是独立的,而她婆婆则是人云亦云的产物,算不上一个独立的个体。其他人要引以为戒,不仅要让自己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且要懂得判断别人的成见是否合理,不要被别人错误引导,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去做。
学会放下成见,才是智者。
蒋勋说:“思维,不应该是空洞的理论和现成的结论,而应该是生活在一个城市、一个社会里的人,对一个事件有不同角度的思考。”
他认为人在进行思辨的时候,首先要放下的是“成见”,不仅包括内心的既有观念,还包括既有的知识。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成见”意味着预设立场,已经有结论了,就没办法思辨了。
就拿阿双的婚姻问题来说,她赚钱比她老公多,如果放下成见去看待这件事,不预设立场,会觉得很正常,甚至觉得是好事,尤其对她老公和婆家人来说,可以让他们受益无穷。
可是如果带着成见去看,预设了立场,就会出现她婆婆那样的情况,认为家里的顶梁柱应该是男人,如果换做女人就会被人笑话,这完全是一种不动脑子的结论。
这样的人很可悲,他们连自己都没管理好,就妄想着“渡人”,通常都会以失败告终。
庄子: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蒋勋说:“一个人只有从群众里走出去,才会有思考,因为他走出去之后,可以回看群众的状态。如果他在群众当中,便没办法自觉。”
从群体回到个体,虽然难免孤独,但却是有意义的,因为孤独是思考的开始。比如庄子思考的这样一个问题:在烂泥里爬来爬去的乌龟,和被屠宰之后供奉着黄金盒子里的乌龟,谁更快乐?
虽然他愿意做烂泥里的乌龟,觉得那是真正的自己,但这并不等于说只有烂泥里的乌龟才会快乐,也有人愿意做供奉着黄金盒子里的乌龟,比如对名利有执着追求的人,他们觉得这样才会快乐。
关键在于,我们所认为的快乐,是否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快乐,是否是自己思考之后的结果,是否是在真正做自己的情况下在追求快乐。如果不是,就是虚假的快乐,是受了成见支配。
庄子的那句“无用之用,方为大用”,讲的就是这种道理:先走出群体回归个体,做好自己(渡己),才有价值,才会有大用(渡人)。如果从未回归过个体,没有做好自己(渡己),没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你就跟普罗大众一样,对整个大环境贡献甚微,当然也就谈不上所谓“渡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