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自主探究,培养创新精神
廖连全
1.问题是探索的动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维的开端,“问”是探索的动力,许多探索与发明创造都是从疑问开始,从解疑入手的。因此教学时,我们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大胆质疑问难,把学生引入探究式学习过程。如教学《彩虹的秘密》时,我们针对课题激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此时此刻,学生个个神情洋溢,好问天性一触即发。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如彩虹为什么是七种颜色的?为什么是雨后天晴时才出现?为什么是拱形的?为什么过了一会儿彩虹就渐渐消失了?等等。使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生探索情绪高昂,成为一堂课的良好开端。
2.时空是探索的保证。
开放时空,给学生自主探索的天地。大家知道:只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开放的空间,学生才能自由思考、主动探索,想自己所想,做自己所做。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做到开放时空,保证学生自主探讨研究解决问题。观察实验课有二分之一或四分之三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讲述课也给予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研讨。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作用,保证探究活动的落实。
3.实践是探索之路。
“事生于虑,成于做”。“做”使探究活动付诸行动,它是解决问题的必经之路,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源泉。教学过程中,我们做到树立实践观点,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探索。例如教学《电磁铁(一)》时,当学生们回忆了磁铁的性质,又猜测了电磁铁的性质后,给约3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这时,只见他们用大铁钉、漆包线制作了电磁铁,又利用大头针、干电池、指南针等做实验,探索电磁铁的性质——磁性,磁极。紧接着,教师启发学生比较电磁铁的磁极:你发现了什么?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并设计实验探求其原因。此时,学生又投入了看似杂乱,却正体现着每个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去了。
4.创新是探索之魂。
大家清楚,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世界各国竞争日益加剧,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形势下,无论为学生“准备多少现成的知识,对于未来的需要,总是不适应的”,因此,我们注重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索过程,学习科学方法,形成敢于向未知挑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其次,教师鼓励学生于探索中发现新问题、大胆想象、质疑,学会自己设计方案,并亲身体验,于自主探究中创新。例如,教学《电磁铁》,当学生实验汇报电磁铁的钉尖有的是北极,有的是南极时,启发学生质疑、想象:听了同学们的汇报,你有什么想法?想问什么?对于这些问题你有何猜想?怎么办呢?要求学生们认真实验,做好记录,并交流研讨,从而发现两极变化的原因。这虽谈不上科学家那样真正的发现,但他们确实经历了发现问题、质疑、想象、实验探究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们的确是像科学家那样经历了科学创新过程。
总之,只有通过自主探索,才会碰到新情况,发现新问题,从而引发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联想、大胆求异,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才能锻炼他们的创新思维品质,培养他们愿意创新、敢于创新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