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凯 | 《流感下的北京中年》——我们原来如此脆弱

近日,一篇长文《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刷屏朋友圈,全文近2.6万字。昨天晚上耐心安静地读完,久久不能平复,直到清晨。尽管新春将至,亦为往昔逝者祈福。

作者记录了岳父在北京家里染上流感,从一开始满不在乎地当成“感冒”来治疗,到肺部感染进入ICU,最终不幸病故的全过程,从“感冒”到天人永隔只经过了29天。

一个身板硬朗的“岳父”,一个和和美美的中产家庭,竟然就被一个小小的感冒击倒。作者一家在最后,抱着骨灰盒,想起老人的突然去世,依然难以置信:小小的感冒怎么就能要人命?!

然而不管是医生、护工、甚至卖寿衣棺材的人对此都见惯如常——“因感冒而死的人不要太多了!

从第一天的岳父在开窗通风时,坚持不穿上衣,吹了半小时冷风;第2天开始感冒流鼻涕;第3天到发烧;第9天做CT,化验结果肺部大面积感染。可能感染了未知的强病毒;第13天住进ICU;第17天上人工肺进行治疗;第27肺部全部被细菌和病毒感染,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低蛋白,高钾血症,高钠血症;第29天老人离世;每一天都看得人无比揪心。作者和家人,包括看文章的朋友,都感觉文中的“岳父”身体状况好,病情为何进展如此快,几天时间就能将他彻底击倒?

“岳父”所患为重症流感。但实际情况是,老年人、儿童,有基础性疾病及特殊的临床状态(比如说孕产妇,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等)的人群,都是重症流感的危险因素,他们往往容易成为流感重症患者,发展成严重的病例。文中老人的主要诊断是:“甲型流感病毒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肝功能损害”。这次冬季的流感流行,从儿科排大长队,到各医院呼吸科爆满,为何现在的流感这么凶猛,过去怎么没听说过?其实流感一直就是凶猛的疾病,曾经造成千千万万人死亡。只是流感疯狂席卷,肆虐生灵后不久,又被遗忘罢了。

患上了重症流感到底应该怎么办?

很多呼吸科医师多次强调,重症病例一定要及早(出现症状48小时内)进行抗病毒治疗,而不必等待病毒检测结果。在发病2天内应用抗病毒药物,可以缓解症状、缩短病程、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死率。

重症流感病例有哪些治疗手段?

重症流感救治实际上是“原因很明确”的呼吸衰竭的处理。首先,抗病毒治疗:重症流感的控制首先是原发病治疗,即抗病毒治疗。其次,支持治疗:呼吸支持和其他脏器的支持治疗。最后,并发症与合并症的治疗。目前对于流感病毒肺炎患者的呼吸支持,除了过去传统的氧疗,已经有了很多的新型的呼吸支持技术,包括文中提到的人工肺。

那么什么是人工肺?

人工肺的全称是体外膜氧合,国外亦称体外生命支持,是一种利用体外技术对病人的血液进行氧合并排出二氧化碳的治疗技术。可用于呼吸支持和心脏支持,临床上用于挽救极危重的心肺衰竭病例。其技术已经日趋成熟,在危重病领域发挥越来越多的作用,尤其是用于过去预期死亡率100%的严重心功能衰竭、急性呼吸衰竭综合征等严重病例。流感如过发展至重症肺炎,病程进展非常迅速, 人工肺技术将治愈率大大提高。

流感如此可怕,咱们普通老百姓如何预防?

一盎司预防胜过一磅治疗!流感虽然可怕,但有预防的途径。接种流感疫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让患病几率减小。流感的预防方法包括:多开窗通风,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锻炼身体、加强营养、提高抵抗力等等。但最有效的方法仍是接种流感疫苗。儿童和老人得流感风险很大,出现肺炎、支气管炎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也比普通人群更高。有的孩子甚至因为流感并发症而死亡。所以儿童、老人等打流感疫苗的收益更大。

《流感下的北京中年》让我们每个人重新审视我们生命的艰辛。 

时光荏苒,如今和大学、研究生同学每次聚会,彼此不再多谈梦想,而是关注昔日好友的肚腩、身躯疲惫、皱纹、白发。又看了这篇文章,真切感觉到生命易逝、青春不复。我们每个人在坚强的同时又是何等的脆弱。

平常的生活中,都市一族承受着庞大的事务性繁琐和生活压力,健康与心理健全性更加重要。

健身、养生愈加重要。枸杞、保温杯和秋裤虽然是油腻中年的代言品,但这何尝不是我们应该重建健康身躯,青年时期就应该注重生命周期保养的实物呢?在现在社会,寿命提高之后的人类,生命品质提升到“生活课题”的高度。没事就健身、跑步吧,锻炼身体。关注自己身体的“微恙”,尽量别掉以轻心。社会现实下,“身体健康”已经成为一个市场化的符号,承载着太多的经济学意义,但能带给我们每个人的更多的则是自身的保护意义。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为了社会,尽量多健身、并学会养生,不要滥用中药、不要迷信“伪养生”。

家庭关系也更加重要。在中国,家庭承担着高寿人群的主要责任。《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作者的生命体验,我如历历在目。挣钱为活着,忙事业为自己,孩子读书、成长,老人养老、健康。这一切,都是建立在自己心力付出、“委曲求全”的基础上。70后、80后的中年人,不小心承担着现代化建设的重任,也心理压力最大的群体。各式各样的心理压力,都被沉默消解。最终如不无排遣方式,只能转换成“乖戾之气”。年华逝去,也要多想想自己。

有些事情,真的做不到,努力了就够了,要学会接受现实。有些事情,确实努力了,做不到就算了。有些事情,注定是无可挽回的,努力了,给自己一个交代足够了。比如,医疗。医生看病不管命,对他们要求降低一些。没办法,经历过一些后,就看开了。比如,财富。丰衣足食,略有节用,就够了。人就一辈子,下一代的事情,真的管不了了。比如,未来。走下去,结果如何,别去管太多。能主宰未来结果的权力,只掌握在未知时间的手里。

同时,慢慢树立正视死亡的理性也是健全生命观的一大坐标。我们的文化,太多的文化禁忌,也缺少宗教关怀的版块,所以对死亡的关注太少。因为缺少对生命终点的认知,反而忽略了生命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离开了死亡,只谈生活本身,是不符合生命逻辑的。生命无常,无常是常。到了中年,学会接受送行亲人、送行朋友,也要慢慢学会调节有天自己告别世界的准备。

流感下的北京中年》这篇长文章之所以能刷屏,在于它的真实和真切。文中主人公的家庭是典型中产,在北京有一套房,存款百万,家庭结构为四个大人和一个小孩。一家人围着孩子成长,工作生活,简单平凡,和美中带些小忍耐,温馨里有些小烦恼。这样的家庭就是一线城市里的典型家庭,这样的家庭就是我们自己的家庭。而这样看似平静稳定幸福的家庭,却被一场流感,迅速击倒。不得不让人唏嘘和反思。中产阶级的焦虑不无道理,在房子,孩子,工作中拼力挣扎,维持一个家庭的简单和稳定。然而再怎么拼命,在疾病面前也没有丝毫抵抗之力,而这还仅是个流感而已!多么可怕,多么令人不安!以前人人都向往成为中产阶级,但其实所谓的中产是最为脆弱的一个层级。可当有一天自己成为中产阶级的时候,才发现自己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没有底层阶级随遇而安的勇气,也没有富人阶级的财力和人力。表面上家庭年收入100-200万的挺多的,但也是这个阶层的人,最追求品质生活,也正是买房置业买车移民的高消费群体,因而家庭消费也节节攀升,余钱儿并没有多少。但同时热衷投资和理财,因此能随时取出的流动资金更是没多少。只要全家一个人有一场病,无论是谁,都能立刻拖垮一个中产家庭;只要经济危机,股市大跌,公司裁员,业绩不佳,能拽倒一个中产家庭;只要房价下跌或者上涨,无论哪个城市,只要一个信号,能紧张死一个中产家庭。你看,中产的神经随时都是紧绷着的,无论是医疗还是教育,只要一个地方出问题,立刻全家溃散。因此,今天朋友圈里的紧张和恐慌,其实害怕的不是感冒的危险,而是在恐慌,如果自己遇到了这样事,该怎么办?而且,这还是一件非常普通且看似随时可能发生的事。让人害怕的不是病,而是由这场病所带来的高度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不仅仅来自健康,更来自表面繁荣之下金钱的无力和匮乏,以及在顶级医学也无能为力之下的渺小感。

关于家庭关系与社会关系。婚姻往往重构了中国人的社会关系,而重大疾病则真实地呈现了中国人的家庭关系与社会关系。《流感下的北京中年》的作者作为一位来自南方的女婿,作为一位可以给夫人脱袜的男人生活在姥爷张口就骂姥姥的北方家庭,作为一位日常收入是夫人姥爷姥姥总和的男人,显然是中国人“优下再孝上”顺序的典型体现,譬如文中多次提到的笔者女儿。另一方面,从社会关系这个角度来说,真实的状况是:出生时靠的是父母及家庭背景,死亡时则往往是自己一生积累的写照。谢幕时比启幕时真实多了!文中描述在零下几十度的天寒地冻凌晨,一两百辆汽车赶来送姥爷最后一程,纸马纸楼的焚烧等,这是姥爷一生社会关系的最后结清。从这个角度来说,为姥爷的性格与日常行为找到了很好的社会学答案。

我们每个人死亡临近时才知道缺乏死亡教育。由于我们文化中严重的“重生忌死”,导致几乎所有人的“死亡教育”都是被动进行的,都是在医院里由医生进行的,都是在一种非常态中进行的,尤其是在极端的痛苦中完成的。由于临近死亡时经常涉及到孝道的社会评价,涉及医疗本质的认识,涉及相关家属成员彼此间未来利益的传承或分割,这样就极容易把本来属于一个个体的基本权利搁置一边,或被绑架在各种关系中而痛苦扭曲。“生的自私”(一种深层的自私)得到弘扬,“死的尊严”却很难体现。“二选一”式的人生难题在最后向前者倾斜。本文中,姥爷最后被上人工肺就是一个典型。所以,在一例例的真实案例中,呼唤的是从常态环境下对于死亡的探讨,对于死者权利尊重的制度构建尤其是坦然面对死亡的社会文化环境氛围形成。

文化中“小人物大角色”的现象。不要只看到文化中那些呼风唤雨、抛头露面的“大人物”,其实一种文化根基的构成,往往是那些最底层的“小人物分子”——更真实、更形象、更接地气的众生肖像。“护工S”,“明星护工大姐”、“居委会小姐姐”、“发卡小哥”“行车司机”“老家先生”……这些人都不能简单地贴道德的标签,他们有血有肉,在贪婪中有适可而止,在向善时也有自己的隐形期求,这就是“灰色的人生”,包括作者“绝不让女儿学医”的想法也是偏黑的灰色思维。尤其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一种亚文化都有一种仪式性的标杆人物,他们的存在,尤其他们在婚丧嫁娶中的指标性意义,是这种文化的显性标签,由此形成他们是这种文化不可撼动的意见领袖或关键人物。文中的“老家先生”就是这样的角色,几千里外可以指挥大都市中的企业白领言听计从,零下几十度可以让习惯现代生活的人大清早开车聚集到祭奠场所。

医生与医疗体制的再认识。这是最后一点,十几亿中国人绕不过去的一点。关于医生、关于医疗体制,美国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镌刻着西方一位医生特鲁多的铭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到今天,这个墓志铭还是有强大的现实指导意义。病人或病人家属喜欢问:整体治愈的概率,最新研究的进展、业界标杆式的医神。他们更应该关心的是:个体的具体状况,治疗医院的强项,主治医生的擅长。病人或家属喜欢问了甲医院再去问乙医院,问了医生再去问民间,问了医生再去问网民。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这种做法却是十分危险的。

总的来说,应该相信我称之为“专业概率叠加”的结果。某一医生你信不过,或某一医院你信不过,但你应该相信两个或三个医生或医院交叉相乘后的概率,这是一个全新的“专业概率叠加”。一旦相信了,全身托付,不再犹豫,不该自己决策的时候放下负担,反而于自己或病人都有很多正向的作用。最后的最后,病人或家属可以要求医生医技精进,可以要求医生和蔼可亲,甚至可以要求医生有心理咨询师的营业执照(越来越重要了),但是,你实在不能要求医生是个社会学家,去分析解决你们家的矛盾;不能要求医生是政府官员,去帮你把付款体系搞清;更不能要求医生是圣人,没有自己的七情六欲,可以对你逆来顺受。

老人孩子永远是重点保护对象,无论平时身体有多棒。有病要第一时间去医院,而不要自己硬扛着。配合医生的治疗,相信医生的专业,不要用自己的想法,怀疑医生的治疗方案。即使出院回家,也不要擅自改变用药量和康复计划,很多病人再次住院都是因为不听话。身体好的时候,买好商业保险,社保比例逐年下降,救命的时候,卖房都来不及。再富有的家庭,家里也要留好救命钱,随时随地能拿出来用的钱,谁都不知道意外和明天谁先来。生病上医院找大夫,不要自己上网查,也不要微信群里到处问,网上没人给你做手术开药,也没人会对你负责。定期按时体检,不要觉得自己不痛不痒就没病,很多小病发展到影响正常生活的时候,已经万劫不复了。认识一些医生朋友,多尊重和理解他们,维护好日常关系,关键时刻也许能帮你的忙。不要擅自根据自己的想法和资源转院,不同医院的专长和医疗资源都不同,转院请用救护车,而不是私家车。平时多关注一些医疗圈的自媒体,了解一些正确的医疗常识,不要用自己的理解来做错误的判断。了解全国各大医院的特长学科和排名,医疗常识和信息比明星八卦更值得你关注。

好好享受生活,好好照顾自己,好好珍惜自己的命。作为年轻人,努力赚钱,你赚来的每一分钱,都可能是亲人的命。人生已经这么苦了,我们真的应该尊重我们短暂的生命和家庭生活。人生无论金钱、地位、荣耀,只要能一家人平平安安、健康到老,便是享有人世间最大的福分了。生命脆弱,且行且珍惜吧。郭凯祝你顺利,祝你春节快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