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补亏正法(桂亮)

  
  
  针灸补亏正法
  补亏损者,世人年至四十后,精气已消耗大半,祖国医学经典《内经》认为“五八,肾气衰,发惰齿藁。六八,阳气衰于上,面焦,鬓发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而更有先天不足者,若后天不补足精气,则难保康寿。笔者参看仙学典籍,以为医道通于仙道,丹道理论认为,人在下生之时,秉受天地之炁360铢,合一周天之数,加上禀受父母之炁24铢,共384铢,随年龄增长则不断消耗,至40岁已消耗大半,八八,六十四铢元炁终矣,其应乎坤,坤者纯阴也,唯安谷气而生,故名苟寿。“人至于此,去死不远矣。”观此二者,见解一致,都认为元气是生命的根本,为生命提供原始能量的动力,但随着年龄增长,各种生命的活动及内因(七情六欲)外因(外邪六淫)的影响,元气逐渐消耗,体内阴邪之气日益增加,阳气逐渐衰弱,最终元气耗尽直至死亡,而唯有仙学修炼能点化体内阴质,排尽体内阴邪之气,以成纯阳之体,逆返自然生命的盛衰生死法则,最终达到长生久视。而补亏损,保元气则需平时刻刻着意,处处留神,以防阴邪之气侵入体内。故补亏损重在平时保养,不然到老为时已晚。即以世俗而论,假使一人每月能有百元进益,纵每月用去十元二十元,尚有八九十元可以储蓄,固于本体无伤,年岁久远,亦可以变为富人。若每月有千元收入,却胡乱挥霍,久而久之,富人也能变为穷人,则非用自己老本钱不可,终至破产,所以开源与节流同样重要,能开源又能节流更好,即不能开源又不能节流,则只能坐以待毙,而身体保养之道亦是如此。
  
  而培养自身元气,排尽体内阴邪之气,其效最捷者,莫属于针灸之术。仙学始祖陈樱宁认为中医针灸也应包括于仙学之中,因对于修炼者讲十分实用,对于补亏损,祛阴邪有十分特殊的效果。
  
  补亏损者,莫过于培补后天之本脾胃,张介宾《景岳全书》:“盖人之始生,本乎精血之源,人之既生,由乎水谷之养,非精血无以立形体之基,非水谷无以成形体之壮。而精血之海,又必赖后天为之资。故人之自生至死,凡先天之有不足者,但得后天培养之功,则补天之功,亦可居其强半,此脾胃之气所关于人生者不小。”《格致余论》:“脾其坤静之德,而有乾健之运,故能使心肺之阳降,肝肾之阴上升,成天地交泰之势。”故补亏损,当以补脾胃为根本。
  
  如何运用针法来培补脾胃,则当取阳明,太阴二经。《内经》云“阳明者,表也。五脏六腑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足太阴者,三阴也。其脉贯胃,属脾,络嗌,故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阳明之经当取合谷,曲池,足三里,三穴皆归属阳明,且阳明之经多气多血,运用补法有补气血之效,再取脾经太白,三阴交。太白之穴,古人观天象,以太白为兵象,具勘定内乱,匡复正统之意。若久病者或身体亏损者,元气已耗,则不宜猛治矣,此穴用之有效。为补亏损之要穴。三阴交为三阴之经之会穴,凡属肝脾胃三经之症关于血分者,统能治之,五穴相合则为培补后天脾胃之主方,针后即觉全身温暖,浑身舒适,后天脾胃得到补足,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自然精力旺盛,而后再用针法来培补肾气即先天之本,取气海,肾俞,太溪诸穴,温补肾阳,使体内肾气充足,命门发热,至此后天先天之本俱以补足,体内阳气隆盛,体内阴邪之气逐渐排尽,而后方可运用针法来打通任督两脉(详见拙作“炁通任督,必得康寿”一文)。至此,身内应乎乾象,体内先天之精自然化炁,神炁合一,已补足后天亏损,达到返老还童,无诸苦疾,安乐延年,恢复青春的目的。
  转载自金针网http://www.jinzhentanmi.com/index.html

0人打赏

点赞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举报 | 楼主| 埋红包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赏金最多 | 打赏最多
按照全社区用户收到的赏金数排行按照全社区用户打赏出去的赏金数排行
楼主桂亮针灸Lv 3 时间:2009-06-03 22:19:00
  再论整体系统针法
  《上古天真论》以肾气主持人的生长发育与生殖功能的盛衰,首先提出了中医学先天之气的概念。秦越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元气的名称与概念,认为“生气之原者,谓十二经之根本也,谓肾间之动气也,此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一名守邪之神。故气者,人之根本也。”(《难经八难》)。说明元气是人体生命的根本,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同时认为元气与肾和命门关系密切,他在《难经六十六难》“脐下肾间动气,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名曰原。”命门乃二肾中间之动气,非水非火,乃造化之枢纽,阴阳之根蒂,即先天之太极,五行由此而生,脏腑以继而成,乃先天元气所藏之处。那么命门与脐下肾间动气是什么关系呢?我们引用王海藏的解释说“北方正气一点初生之真阳为丹母,陌生于子,藏之命门,元气之所系出入于此,其用在脐下;为天地之根,玄牝之门。”由此可见命门与脐下肾间动气为阴阳运行之根源。
  宗于东垣之学说,以脾土为万物生发之母,人体一切的营养来源,均有赖于脾胃功能的健运,所以当脾胃功能衰退之时,元气随之转弱。但脾病久久不愈,则肾阳转虚,命门相火弱等病,亦随之而生而呈现出脾肾两虚的症状,治之则东垣认为补肾不如补脾。
  但在温补学派的观点上,却有不同的主张,认为人体生命之门在肾及命门之中,主宰着人体一切新陈代谢的动力来源,当命门火衰则脾肺心的阳气亦会不足,最后亦会出现脾肾两虚的相同症状。在治疗上则强调补脾不如补肾,这两种不同的方向治疗方式,就是李中梓所强调的,人有两本:一以肾为先天之本;一以脾为后天之本的最终目的,而且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相互辅佐。
  《类经•卷十五》言:“精气之源,本于水谷,水谷之化,出于脾胃。……然水谷在胃,命门在肾,以精气言,则肾精之化因于胃,以火土言,则土中阳气根于命门。”《医贯•先后要论》指出:“夫五脏六腑之精,皆禀受于脾土。”肾精也不例外。后天之本脾与先天之本肾之间存在着互济的关系,后天赖先天为之主,先天赖后天为之资,共同维持着人体的生命活动。脾脏化生水谷精微,须有肾阳的温煦作用,而肾中精气又须有脾所运化的水谷精微来充养。《景岳全书•杂证谟•脾胃》指出的“是以水谷之海,本赖先天为之主,而精血之海,又必赖后天为之资。” 说明生理上脾与肾是后天与先天相互资生、相互资助的关系,两者共为人体生命之本。肾为先天之本,主水,水为万物之元;脾为后天之本,属土,土为万物之母。脾肾合德,水土互用,后天之气得先天之助,则生生不息;先天之气得后天之养,始能生化无穷。在《景岳全书•杂证谟•脾胃》指出“盖人之始生,本乎精血之原;人之既生,由乎水谷之养。非精血无以成形体之基,非水谷无以成形体之壮。精血之司在命门,水谷之司在脾胃。故命门得先天之气,脾胃得后天之气也。是以水谷之海,本赖先天为之主,而精血之海,又必赖后天为之资。”说明脾与肾相互资生,相互促进的关系。又基于脾肾的这种关系,张氏认为善养后天可扶助先天之不足,即所谓的“凡先天之有不足者,但得后天培养之力,则补天之功,亦可居其强半”由此可见通过补脾胃可以资生资助先天元气的目的,从而保持先天肾气的盈满,所以命门之火的培养须在完全补足后天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此为借后天返先天,修先天而化后天。当后天气血,经络,营卫完全补足之后,自然有助于先天气的培养。此为保后天即所以固先天。
  笔者的整体系统针法正是融合了补脾和补肾的理论,在针灸过程中后天与先天相互资生、相互资助,再结合补充脏腑后天之气,最终达到补充命门先天元气的目的。笔者借鉴了丹道中二肾汤煎的理论与针法相互印证,丹道中二肾汤煎的理论代表了肾气充盈的标志,而笔者认为通过针灸补脾和补肾的理论出现的二肾汤煎也代表了肾气充盈。因为只有达到肾气充盈才能有二肾汤煎的反映和感觉。有些人提出肾气极虚者针刺后也会出现类似感觉,笔者认为物极则变此为假热之征兆,这种假热症状通过针刺后必定热量减弱直至没有任何感觉,而且可以通过脉象来鉴别。而真正的肾气充盈是伴随每一次针刺都会有二肾汤煎的感觉。笔者的整体系统针法同时融合了补脾和补肾的理论,对于年轻元气充足者直接利用元气去攻克疾病达到邪去正安的结果,再结合补后天恢复其良性循环;而年老体弱者则必须先通过培养后天再达到补先天的目的,自然就要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了。所以并不是所有人针几次就能二肾发热的,这恰好说明其肾气不足,此时需要通过一段时间针灸培养后天脾胃调节补充,等到后天补足了再培养肾气才出现二肾发热最终达到肾气补充的效果。反之能够针出二肾发热就代表其肾气充盈再结合培养后天,以整体力量去攻击患处,必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肾气是否充足全在平时的保养和经脉是否畅通,《上古天真论》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岐伯曰: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通过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通过针灸的方法是能够达到补肾气命门的结果,二肾发热也就是肾气充盈的表现,并且元气能够补充那么一切皆有可能。整体系统针法的理论就是结合培养后天气血达到补充元气的效果,再运用元气一一攻击患处,以达到以整体攻克局部疾病,最终达到一气贯通的目的。另外对于后辈末学网友的某些意见,笔者提出一些看法希望同后辈末学网友进行商榷。笔者是否有实修其实与针灸是没有关系的,因为实修的感觉与针灸出现的感觉只有冷暖自知,如何判断感觉的是与否?一方面就是与丹经相互印证,另一方面就是去探索理论依据,所谓理论联系实践,实践再印证理论。
  作者:桂亮
  联系电话:13013790108
举报 |收藏 |1楼 | 埋红包 |点赞 | 打赏 |回复 |评论
楼主桂亮针灸Lv 3 时间:2009-06-04 20:25:00
  金针探秘之结合针法论补肾
  在《内经》和丹经中都认为元气是生命的根本,自男子通精女子天癸后元气逐渐消耗,体内阴邪之气日益增加,阳气逐渐衰弱,而元气所藏之所即是命门。传统中医认为命门乃二肾中间之动气,非水非火,乃造化之枢纽,阴阳之根蒂,即先天之太极,五行由此而生,脏腑以继而成,乃先天元气所藏之处。孙一奎认为命门是由二肾和中间动气组成,所以命门的生理功能实质上肾和元气功能,乃至肾和元气耦和作用产生了新的复杂功能,即产生了命门太极理论,也就是人身的太极是由二肾和元气构成的统一体,既符合了阴阳动静的生成原则,又符合了函三为一的组织原则。通过以上的分析笔者得出二点结论1正因为男子通精女子天癸后元气逐渐消耗,所以元气一直在不足的状态。2命门是由二肾和中间动气组成为人身太极,所以针灸是无法直接去补命门,必须通过补肾的方法才能达到补命门的目的。通过以上的推论结合针法笔者认为肾无泻法,关键在于如何使肾阴肾阳保持协调和平衡。赵献可更是推崇六味八味丸为补肾之神方,对许多疾病的治疗都随证化裁,加减以应无穷之变。而如何使肾阴肾阳保持协调和平衡,也是从补肾阴肾阳的角度来使其平衡,而不是从泻肾阴肾阳的角度来使元气亏损来达到平衡的。
  笔者在这些年结合针灸的理论与实践的运用中,认为真正的补足命门元气必须从补肾入手。在针灸补元气的过程中患者的感觉大多先是二肾发热而后命门处一圈也接着发热,最终整个腰部全部法热。通过许多案例的分析也论证了古代中医命门太极理论,在临床中也发现只要能够达到二肾发热元气补足,再治疗其他疾病就很简单疗效也就很好。结合针法年轻者元气较足通过针灸很容易达到补足元气的目的,而年老体弱者就要花费许多精力和时间了。打个比喻就好比炒股票,资金充足就容易赢钱输了也亏得起;而资金不足者要输也输不起,要赢也赢之有限。对于年老体弱者如何补肾,笔者在《再论整体系统针法》中已经详细论述了。但是在临床治疗疾病过程中,我们不需要如此花费精力为患者完全补足肾气。我们只要将患者的疾病或缓解或治愈就达到了目的,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透穴方法来间接补肾。比如有网友通过太冲透涌泉昆仑透太溪的方法补肾,也达到了很好的疗效并且治愈了疾病。因为年老体弱者元气已经少得可怜,直接取肾经有时未必能够达到补肾的效果,相反反而使元气外泄。此时我们通过透穴之法来调节补肾应该是一个好的方法,因为既然是透穴就不是直接作用于肾经肾气。那么透穴法具有几个优点:1透穴法起到缓冲补肾的作用,2透穴法起到尝试补肾的目的3透穴法起到后天转化先天的目的。
   笔者十分推崇命门太极理论及注重元气的重要性,更注重对不同体质的补肾补亏的方式方法。笔者认为只有通过针刺达到二肾发热才能从根本意义上补足了元气,对于治疗患者疾病来说达到这样的效果就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对于养生者来说补足了元气可以延年益寿,对于丹道修炼者来说可以等待时机朝更高境界修炼。因此补肾针法是笔者整体系统针法中的重中之重,可与笔者另外二篇《针灸补亏正法》及《再论整体系统针法》相互参见。
  
举报 |收藏 |2楼 | 埋红包 |点赞 | 打赏 |回复 |评论
楼主桂亮针灸Lv 3 时间:2009-06-05 20:10:00
  金针探秘之论针法补先天元气
  《上古天真论》中提出“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正如姚止庵所说“男女之壮,并始于肾气之壮实,其后(弱)也,亦由肾气之衰微。人之盛衰,皆本源于肾,此故总以肾结之。”然而就《内经》全书而论,起理论重点在后天,肾为五脏系统中的一脏,并无特殊处,而言及肾为先天之本仅此篇而已。由此可见,《内经》关于生命的先天理论尚处于初期阶段,并未充分论述。及至《难经》才将《内经》中肾主先天诸义归属于命门,云“命门者,诸神精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又云“生气之原者,谓十二经之根本也,谓肾间之动气也,此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一名守邪之神。故气者,人之根本也。”从而进一步发展了《内经》中生命中的先天理论。后世皆重《内》而轻《难》,《难经》中的先天论几遭湮灭,也造成了肾先天,后天概念的混淆,实在有辨明之必要。
  笔者通过研究认为:《难经》中的命门理论的确是在《内经》中的先天理论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从而使后世医家在其基础上根据太极图和先天图,构思出了命门太极理论。它是以二肾与命门组合成命门太极“函三为一”的组织结构,以中间命门为肾间动气,氤氲消息,圆融而不碍滞,具有生生不息之机,有不期然而然之神功,创造出命门太极理论的整体气化功能的新模式。而笔者所要论述的是命门太极理论不仅仅是一种想象和构思,更是一种实实在在一气流转的真实体验。正所谓理论联系实践,实践印证理论。笔者在命门太极理论指导下,通过针法来补足先天元气,在其培补过程中发现,患者都能够深切感受到二肾与命门之间一气流转的体验。在针刺的体验中,患者先感受到二肾发热继而命门发热,二肾与命门之间热量不断进行相互移动转换,最终热量充斥了二肾与命门及整个腰部,由此我们可以证实命门太极不仅仅是一种理论更是有实践基础的;并且笔者认为只有在真正补先天元气的过程中,才能感受到命门及二肾发热。有些人提出针刺命门穴使其发热是否能达到培养先天元气的效果?笔者认为如果按照命门太极理论来解释,命门穴不是命门太极的外应穴位。而且命门太极是一整体无对应经脉,故无主穴。笔者是运用五俞穴结合藏象功能运用补气之法,才能补足和打开先天元气之门户。
  《上古天真论》中还谈到“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表述肾不但藏先天之精,而且还藏纳脏腑活动化生的后天之精。这种认识成为后世论述肾与其他脏腑的先后天辩证关系的依据。肾藏先天之精之所以生生不息,全在于其他脏腑的后天活动化生精气进行培育,才得以不断滋生,二者是互相依赖,相互为用的辩证关系。先后天之精的关系即是如此,肾脏与其他脏腑的关系也是如此。临床上先后天同养,以后天养先天的养生原则,补后天以实先天,补先天以长后天的治疗原则就是这种理论的实际运用。通过以上理论的指导,笔者提出了先后天并重,肾为先后天之枢纽的理论。在《内经》中重视脾胃,后天化生的精气对先天之精的培育,以脾胃化生的后天精气为主,所以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是相辅相成。
  笔者总结:运用针法补充先天元气是笔者研究针道的成果之一,而针法补充先天元气的最终目的和效果就是保养肾气延年益寿,正如《内经》云:此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身年虽寿,能有子也。
  作者:桂亮
楼主桂亮针灸Lv 3 时间:2009-06-06 20:06:00
  体验整体系统针法之补命门元气之体悟
  针法发明人:桂亮
  体悟人:朱江
  时间:2008年4月15日至4月21日
  地点:苏州市
  当今社会有如此多的产业及科学技术都希望通过调整生活方法,比如:锻炼,营养品等方式,帮助人类战胜亚健康和疾病,对?错?我无法评价,但看到更多的人呈现出来的是无奈。学术界一直都在努力解决“亚健康”问题,更有人声称,亚健康是无传染性疾病在人群中超过了百分之八十。
  桂亮老师经过多年研究探索,发现亚健康与人的先天元气不足有密切的关联。传统中医认为“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元气是人之根本,抓住了这个“本”就能为治愈疾病打下基础。在全世界一片喊“补”的声音中,终于有人道出了补的本质就是“补足先天元气”,只有补足元气才能为治疗亚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更有效的治疗各种疾病。
  本人十分赞同和欣赏桂亮老师的观点,并积极完全信任的不远千里前来补先天元气调理身体。几天下来获得了欣喜的感受,现就整个补元的体悟过程作一个简要的叙述与大家一起分享。
  1首先是取穴安全
  取穴只取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穴位,一般不超过五六个穴位。每天都是如此,远离身体主要脏器。
  2时间短
  每天下午针灸一小时左右,起针结束。
  3见效快
  一 双脚开始很冷,连针3天后转为舒适并逐步发热。
  二 针灸过程中二手一直发热冒汗
  三 肾中间命门处由内而外,逐渐一点一点发热。从开始的不适到温热,先从命门开始,然后一下转到左肾,一会儿又转到右肾,一会儿又回到命门处,形成了太极状二肾温热十分舒服。
  四 原本身体上有口苦不适,腰背酸痛一下子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五 通过这些天的补元,全身感到十分的轻松,精力感到十分的充沛。
  以上的这些体悟过程不亲自体验是难以言表的,通过这次与桂亮老师的直接交流,使本人深刻体验感受到桂老师的针法是无价之宝,更希望今后有时间能再请到老师帮助自己进行补元针灸。
   江西:朱江
   2008年4月21日
  
举报 |收藏 |4楼 | 埋红包 |点赞 | 打赏 |回复 |评论
楼主桂亮针灸Lv 3 时间:2009-06-07 20:54:00
  体验整体系统针法之小周天针法
  针法发明人:桂亮
  体悟者:赵刚
  时间:2008年5月1日至5月5日
  地点:苏州
  在论坛中看到了桂亮先生的整体系统针法和《金针探秘》系列及辩论,本人认为桂先生的实践推理是务实正确的。因此于5月1日来苏一方面来调理身体培养元气;另一方面想与桂先生进行丹道针道理论的直接探讨,却没有想到在这短短的几天针灸过程中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体验如下:
  在针灸过程中桂先生只取四肢关节以下穴位进行针刺,在留针过程中感觉到寒气从脚外排出,全身有温热感流注,桂先生说这是阴尽则阳生是好现象。在培养先天元气的过程中明显感受到二肾法热如汤煎,一股热流上至巅顶,下达阴跷,上下往复形成环流遍体上下暖意融融。桂先生告诉我,本来只是准备补补元气,但未曾想到我的体质这样好,十二经脉本身十分通畅,元气一补足气满任督自开。我本人开始对此是持怀疑态度的,怎么这么简单就通小周天了?而且本人也练过气功但是断断续续练了多年也没有任何感觉,虽然在针的过程中的确有一气贯通的体验,却还是表示怀疑是否真正通了周天?桂先生讲验证的方法很简单,只需要按照心斋之法静下心来,来体悟是否有在针灸过程中一气贯通的体验。于是在4日晚上我就依照桂先生的指点进行静坐,并结合心息相依之法,在静坐一段时间后突然感觉全身的毛孔全部打开,全身毫毛象在跳舞一样,这样的感觉以前从未有过,而且口鼻呼吸越来越弱,几乎感觉不到自己的呼吸,全身毛孔却形成有规律的一开一阖变成了体呼吸。一股热流沿任督二脉形成环流,能够看见或者说是感觉到外界的气流运动,感觉到外界的气流与体内的元气通过皮毛的开阖进行进行融合和沟通,当时就感觉到有些害怕。次日与桂先生说了这情况,桂先生说我虽然是小周天通了性功却跟不上,也正因为如此现在只谈补元气不谈小周天。
  总结感受:通过这些天的针灸感受,的确感到桂先生针法之神奇,对桂先生的整体系统针法心生敬意。而且真正感受到了气满任督自开的体验,从而可以论证桂先生的针法真正能够补足元气亏损。桂亮先生的整体系统针法真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希望此针法将来能够造福大众人民。
   丹阳:赵刚
  
举报 |收藏 |5楼 | 埋红包 |点赞 | 打赏 |回复 |评论
作者:苏一先Lv 11 时间:2009-06-08 14:56:00
  不知道能不能开帖,让大家试验下。
举报 |收藏 |6楼 | 埋红包 |点赞 | 打赏 |回复 |评论
楼主桂亮针灸Lv 3 时间:2009-06-08 20:33:00
  整体系统针法之补充先天元气针法问答录
  自从笔者的补充先天元气针法文章刊登以来,在这期间网友们在补元同时也提出了一些问题,这也表明了大家对补元针法的关注和重视,笔者在此整理成文以供大家参考。
  1请问桂先生针法属于哪家针灸医学流派?
  答:医学流派的形成是与当时社会文化大背景有密切的联系,以及和医家个人不同的文化思想基础有关,它们是医学流派形成的社会文化因素。例如:在宋金元时期,出现了赫赫有名的金元四大家。他们是寒凉派的刘完素刘河间,攻邪派的张从正张子和,补土派的李杲李东垣和滋阴派的朱震亨朱丹溪。刘完素生活在宋末金初,正值金人进攻中原大兵之后,必有凶年,当时天灾横行,疫病横生,根据北方环境的特点以及人民的体质,提出了使用寒凉药物来治疗当时横行肆虐的传染性热病的主张,疗效惊人。李东恒内伤脾胃学说的产生,亦是适应时代环境的需要,他行医的当时,正是金元之交,战乱频仍,饥困劳役,人们怒忿悲思恐惧,损伤元气,所以脾胃受困,内伤之病特多,亦从而造就了他对这方面的技术专长。而张子和认为天下太平之时,人多静逸,静属阴,用温药解表发汗,有些效果。但像他所处的天下大乱之时,战争、饥荒、赋役迭相扰动,动属阳,诸病从火化,再用辛温就不行了,应该用刘河间的辛凉之剂。鉴于当时某些医生好补成风、滥用香燥,张子和旗帜鲜明地提出治病必先攻邪,邪去则元气自复。他的攻邪思想落实在发展和丰富了汗、吐、下三种治疗大法上,故后世将他称作"攻下派"代表者。汉张仲景师事同郡名医张伯祖。建安初,军阀混战,扰攘不休,中土人民死亡流徙,“疫疠数起”,“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举族而丧”。仅在建安十年(205年)前,张仲景宗族二百余口,死亡即达三分之二,其中死于伤寒病者占百分之七十。这种惨病情况,在这种大环境下使张仲景对于医术钻研更勤,写出了《伤寒杂病论》巨著。所以我们认为无论针灸或用药,要因人而异,要视病人的身体状况、所处环境和疾病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用针药,不可一成不变。这些观点在后来发展成为了中医三因制宜的治疗原则,即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和中医非常重视运用的体质学说。所以笔者以为每一个医学流派的形成必定有其社会文化生活大背景,也就是这个时代需要这样的医学流派的出现。
  笔者的整体系统针法应该归属于温补学派,在中医学术发展史上,明代温补学派颇为盛行,其中薛立斋、孙一奎、赵献可、张景岳、李中梓等大抵俱重视脾肾,善于温补。笔者所研究的针法结合藏象经络六经辨证理论,更注重中医气化元气理论。笔者认为当今社会更需要的是温补学派,在《内经》中岐伯曰:“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只此一段与当今社会何其相像?当前社会人们不善劳作工作紧张压力大节奏快酒色过度,使肾中元气极大的损耗,所以对于当今人们健康来说当务之急就是尽快的培养和补充元气,因此扶正祛邪培养元气是笔者的整体系统针法所贯穿的总思路。(待续)
  
举报 |收藏 |7楼 | 埋红包 |点赞 | 打赏 |回复 |评论
楼主桂亮针灸Lv 3 时间:2009-06-09 21:01:00
  2什么是元气论?补充培养元气能达到怎样的疗效和目的?
  答: “元气”,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概念,指产生和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元,通“原”,“始也”(《说文》),指天地万物之本原。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元气学说是人们认识自然的世界观,其产生可追溯至老子之“道”,其后又提出“精气说”(即“气一元论”),发展于东汉末年王充的“元气自然论”及北宋张载所倡之“元气本体论”。元气学说以元气作为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以元气的运动变化来解释宇宙万物的生成、发展、变化、消亡等现象。这种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并对门然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元气学说作为一种自然观,是对整个物质世界的总体认识。因为人的生命活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故元气学说在对人地万物的生成和各种自然现象作唯物主义解释的同时,还对人类生命的起源以及有关生理现象提出了朴素的见解。基于元气学说的对人类生命的认识,即是“元气论”。
  元气论认为,元气是人的生命与天地自然统一的物质基础,“大人生厂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素问.宝命全形论》);元气也是生命之源泉,“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庄子.知北游》);生命活动过程,即是元气的消长变化及升降出入运动。“人之生此由乎气”(景岳全书》),“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素问.六微旨大论》)。元气论对中医学、气功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都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在中医学上,《内经》只言真气,不言元气。元气、原气,首见于《难经》:“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所谓生气之原者,谓十二经之根本也,谓肾间动气也,此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难经•八难》)。“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名曰原。”(《难经•六十六难》)“脉有根本,人有元气,故不死”(《难经•十四难》)。“原,本作源”,“原,本也”(《释文》)。“元,本也”(《正字通》)。“元,犹原也。”“元者为万物之本原,而人之元在焉”(《易,彖》)。谓“乾元”、“坤元”分别为万物所“资始”、 “资生”。“要之,元、原同义,本始之意”(《春秋繁露》)。原气又称元气。
  (一)元气
  1.基本含义:据元、原的本始之意,元气、原气为生命本始之气。在胚胎中已经形成,秘藏于肾中,与命门有密切联系,为先天之气。所以,元气是人体最根本,最原始,源于先天而根于肾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包括元阴、元阳之气。故曰:“元气是生来便有,此气渐长渐消,为一生盛衰之本”(《医学读书记•通一子杂论》)。因元气来源于先天,故又称先天之气。
  2.生成与分布
  (1)生成:元气根于肾,其组成以肾所藏的精气为主,依赖于肾中精气所化生。“命门者……原气之所系也”(《难经•三十六难》)。“命门为元气之根”(《景岳全书•传忠录•命门余义》)。肾中精气,虽以先天之精为基础,又赖后天水谷精气的培育。所以李东垣说:“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即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
  总之,元气根源于肾,由先天之精所化生,并赖后天之精以充养而成。所谓“先天真一之气,自下而上,与后天胃气相接而出,而为人身之至宝”(《医原》)。但元气之盛衰,并非完全取决于先天禀赋,与脾胃运化水谷精气的功能密切相关。所以说:“人之自生至老,凡先天之有不足者,但得后天培养之力,则补天之功,亦可居其强半,此脾胃之气所关乎人生者不小”(《景岳全书•传忠录•命门余义》)。
  (2)分布:元气发于肾间(命门),通过三焦,沿经络系统和腠理间隙循行全身,内而五脏六腑,外而肌肤腠理,无处不到,以作用于机体各部分。“命门为元气之根,为水火之宅”(《景岳全书•传忠录•命门余义》)。“人身血肉之躯皆阴也,父母构精时,一点真阳,先身而生,藏于两肾之中,而一身之元气由之以生,故谓生气之原”(《医门法律•阴病论》)。可见,肾为元气之根。元气从肾发出,经三焦循经脉而行。
      元气藏之于肾而化生元精,系于命门而为肾间动气,其变化为用,一分为二而为元阴、元阳,实为性命之本、造化之机。元气虽藏之于下,而其用则布护周身,脏腑之机能全赖此气之运转,故徐灵胎说:“五脏有五脏之真精,此元气之分体者也。而其根本所在,即道经所谓丹田,《难经》所谓命门,《内经》所谓七节之劳有小心。阴阳阖辟存乎此,呼吸出入系乎此,无火而能令百体皆温,无水而能令五脏皆润,此中一线未绝,则生气一线末亡,皆赖此也”(《医学源流论》)。元气之所行,与任督二脉关系至密。元气根之于肾而行于任督,故李时珍说:任督二脉,人身之子午也,此元气之所由生,真息之所由起”(《奇经八脉考》)。元气虽化生于先天父母之精,但必须有赖于后天水谷精气的充养,所以与脾胃又密切相关,故李东垣说:“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脾胃论》):“脾胃既损,是真气元气败坏,促人之寿”(《内外伤辨惑论》)。
  由此可见,元气的盛衰聚散及运行正常与否,直接关系着人的生老病死。元气充足、运行正常。是人体健康的保障;元气不足或气机失调,则为致病之因,故有“百病皆生于气”、“元气虚为致病之本”之说。因此防病治病也应以调护元气为本,善养生者更应正视护养此气。故张介宾说:“盖天地万物皆由气化,气存数亦存,气尽数亦尽,所以生者由乎此,所以死者亦由乎此。此气不可不宝,能宝其气,则延年之道也”(《类经.运气类》)。
   [清]徐大椿:《医学源流论》提出:至所谓元气者,何所寄耶?五脏有五脏之真精,此元气之分体者也。而其根本所在,即道经所谓丹田,难经所谓命门,《内经》所谓“七节之旁,中有小心”,阴阳阖辟存乎此,呼吸出入系乎此,无火而能令百体皆温,无水而能令五脏皆润。此中一线未绝,则生气一线未亡,皆赖此也。 若夫有疾病,而保全之法何如?盖元气虽自有所在,然实与脏腑相连属者也。寒热攻补不得其道,则实其实而虚其虚,必有一脏大受其害。邪入于中,而精不能续,则元气无所附而伤矣。故人之一身,无处不宜谨护,而药不可轻试也。若夫预防之道,惟上工能虑在病前,不使其势已横而莫救,使元气克全,则自能托邪于外。若邪盛为害,则乘元气未动,与之背城而一决,勿使后事生悔,此神而明之之术也
  徐灵胎对《内经》先天学说有着系统的阐发,他着重论述元气的生理,病理及其保养等内容,从而提出元气存亡论。其次由于对元气理论深入的研究,特别强调注重保护元气,还突出治未病预防元气损伤。因而他说“若夫预防之道,惟上工能虑在病前,不使其势已横而莫救,使元气克全,则自能托邪于外;若邪盛为害,则乘元气未动,与之背城而一决,勿使后事生悔,此神而明之之术也。”这与上工治未病同出一辙。所以他认为,人的寿命长短决定于元气的盛衰存亡。他还特别强调要“谨护元气”,以为这既是人们养生的根本之道,也是医者用药的根本之道。只要有一丝元气,便有一丝生命。他的这一见解笔者认为极有见地,对于养生和治病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举报 |收藏 |8楼 | 埋红包 |点赞 | 打赏 |回复 |评论
楼主桂亮针灸Lv 3 时间:2009-06-10 21:10:00
  3请教整体系统针法之特点?
  答:整体系统针法是以扶正祛邪培养元气为核心,更创造出命门太极“函三为一”的组织结构。它是以中间命门为肾间动气,氤氲消息,圆融而不碍滞,具有生生不息之机,创造出命门太极理论的整体气化功能的新模式的针法,即整体系统针法。当前外界所流传周天针法然究其本质都是从命门中调动出元气,恐怕是"拔苗助长"了,并没有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笔者研究的整体系统针法结合明代温补学派理论,提出了先后天并重,肾为先后天之枢纽的理论:肾藏先天之精之所以生生不息,全在于其他脏腑的后天活动化生精气进行培育,才得以不断滋生,二者是互相依赖,相互为用的辩证关系。先后天之精的关系即是如此,肾脏与其他脏腑的关系也是如此。在整体系统针法的运用上先后天同养,以后天养先天,补后天以实先天,补先天以长后天为整体系统针法的治疗总纲领。在针刺过程中,补元者均能够感受到二肾发热一气流转之体验,从而从根本意义上补足水源也就是补足了先天元气,再融合命门肾间动气其氤氲消息,圆融而不碍滞,具有生生不息之机能,继而从子午流注及六经辨证模式入手,以整体元气之力量去疏通局部经络之堵塞,必将事半功倍。当先天元气完全补足,自然气满任督自开水道渠成,真正做到真一之气穿骨道而上,走金液还丹有不期然而然之神功。
  
举报 |收藏 |9楼 | 埋红包 |点赞 | 打赏 |回复 |评论
楼主桂亮针灸Lv 3 时间:2009-06-11 21:57:00
  4请问在补元之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答:笔者认为在培元之前15天可以先运用灸法调理身体,可每天灸神阙穴45分钟。在运用灸法培补元气过程中,运用灸法一定要有耐心,使火力不能中断,火力直透腹中,缓缓见功,最终能达到两肾丹田处发热发烫的效果。灸后调摄法:灸后不可以饮茶,恐解火气;及食恐滞经气,须少停一二时,即宜入室静卧,远人事、远色欲、平心定气。忌大怒、大劳、大饥、大饱,受热冒寒。至于生冷瓜果,亦宜忌之。惟食茹淡养胃之物,使气血畅通,艾火逐出病气,今人多不知恬养,虽灸何益?
  结合中医针法灸法培元,简单易行,效果显著,使身体机能得到最快的修复。当灸法能够渗透到丹田发热,此时再结合补元针法内外结合,必定达到事半功倍的疗效,以保证每一位补元者都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举报 |收藏 |10楼 | 埋红包 |点赞 | 打赏 |回复 |评论
楼主桂亮针灸Lv 3 时间:2009-06-12 20:35:00
  5请问在针灸过程中哪个环节技术性最强?
  答:笔者一直认为针灸是一项脑力劳动的技术工作,在给患者施针之前,已经将辨证取穴手法等各个过程都已经完全考虑清楚,而后方可进行针灸操作。单从技术角度来讲,个人认为当出现循经传感时,把握循经传感的节奏和火候是最难的。把握节奏和火候从广义的角度是指整个治疗过程,但如何掌握整个治疗过程的判断和把握,那就必须归结到每一次的针灸疗效,而每一次的针灸疗效如何,又要归结到是否掌握循经传感的技术和如何控制其火候的运用。笔者一直认为在针灸过程中出现循经传感只是个开始,还远没有达到对循经传感运用自如的境地,真正的循经传感应该象精确制导一样,作用在患病处的点上。笔者理想的治病模式应该是面线点的有机结合的立体攻势,通过培养元气为整体为(面),再通过经络的开阖枢结合三条经络传导(线),直接进攻患处(点),而其中技术性最强的就是掌握循经传感火候的技术。就好比笔者的培元针法,如果火候欠缺就不能传导至命门,火候太过就直接到了肩背部。这样就不能达到补元的最佳效果,而应该将其热量完全控制在命门处无太过和不及,使其周流不息不断的补充元气,而当元气补足后气满元气自然沿腰背上升。
  
举报 |收藏 |11楼 | 埋红包 |点赞 | 打赏 |回复 |评论
楼主桂亮针灸Lv 3 时间:2009-06-13 20:26:00
  6、请问培元针法的意义何在?
  答:培元针法是在古代传统针灸技法的基础上,加以总结、提炼而成,相信对针灸技法的发展必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1)培元针法是真正从培养和修补人体元动力的角度入手,从真正意义上达到补足元气、保养肾气、延长生命的效果。.
  2)古代将“气”一直归入哲学范畴,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概念,而培元针法却能够使每个人真切感受到“气”的存在,感受到二肾发热、一气流转的体验。
  3)培元针法可以使经络不敏感人转化成经络敏感人,有利于针灸技法的广泛运用。
  4)通过补充元气的方法再去攻击病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培元针法真正达到了“上医治未病”的境界,元气补足,正气内存邪不可干。
  培元针法通过补充先天元气的方法通经络,补气血,祛寒湿,既达到了身体健康的目的,更能让自己身强体健、延年益寿。
  
举报 |收藏 |12楼 | 埋红包 |点赞 | 打赏 |回复 |评论
楼主桂亮针灸Lv 3 时间:2009-06-14 16:31:00
  请问桂先生将来是否要推广培元针法和小周天针法?
  答: 对于针法的推广问题笔者十分小心谨慎,特别是小周天针法。针道通周天属于丹道命功的范畴,当针道通周天后,身体上会有各种变化。如果没有相应的性功相契合,便会生出种种障碍误入歧途。
   古人称炼精化炁为初关,十月关称为中关。在初关与中关之间有一个至关重要的过渡阶段,俗称“过关”,又称“入环(闭关)”。这是丹功进程中功力发生质变的转折点,七日关需要严格的条件,“法,侣,财,地”也必须充分准备,始可谨慎施行。此七日为采大药阶段,大药来时六根震动,而六根必须不漏。所以——
  1)设木座如馒头之形,用棉垫覆盖,务使松软,以使身根不漏。
  2)上用木夹牢封鼻窍,以使鼻根不漏。
  3)含二眼之光,勿令外视,使眼根不漏。
  4)凝二耳之韵,勿令外听,使耳根不漏。
  5)齿唇相合,舌抵上腭,以使舌根不漏。
  6)一念不生,一尘不染,以使意根不漏。
  因此只有运用特殊的方法,才能使六根(身,鼻,目,耳,舌,意)不漏,保全大药。从而进入十月守关,实际即是大周天入定功夫,是丹法中由有为到无为的阶段。 笔者也在此推荐王沐所著《内丹养生功法指要》一书,此书对全真北派丹法修炼程序讲解十分透彻,相信对大家了解丹道修炼过程会有所帮助,才能清晰的分辨出修炼方法的真伪,更能分辨出一些所谓修炼者达到境界的高底。
   通过以上对丹法的分析和了解,修炼丹道必须条件成熟,“法,侣,财,地,福”都必须具备,方可进入“七日关”和“大周天”。所以笔者认为小周天针法不适宜推广,就此事曾请教胡海牙老师,胡老师也十分认同。
   笔者所研究的培元针法,通过针法培养元气,能够达到延年益寿和丹道相契合的目的。笔者认为培元针法可以进行尝试性的推广,因为培养元气对每个人都十分需要。对于修炼者来讲,如果各方面条件成熟,通过针法补足元气,必定事半功倍。而对于养生者来讲,通过培养元气,即达到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又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何乐而不为呢?也正因为如此,笔者不急于修炼丹道,而是从保养元气入手,一方面多理解丹经,一方面进行学术总结,待到时机成熟条件俱备而后行。
  
举报 |收藏 |13楼 | 埋红包 |点赞 | 打赏 |回复 |评论
作者:道本一Lv 4 时间:2009-06-15 18:58:00
  针法补泻不在呼吸,在于手法。补用9,泻用6,皆合天地运行之数。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又在脉法之精炼。五行之精熟。针灸一法,亦不易也。
举报 |收藏 |14楼 | 埋红包 |点赞 | 打赏 |回复 |评论
楼主桂亮针灸Lv 3 时间:2009-06-15 21:13:00
  8请问是否培元者年纪越轻疗效就越好?
  答:从中医和丹道理论的理解,一个正常人的年龄至40岁左右元气就已经消耗过半了.如果患者还有疾病缠身或有器质性病变,那么他的元气就消耗得更多了.因此笔者要求培元者的年龄一般不超过40岁并且无器质性疾病,方可进行针法培元.因为有些患者虽然无器质性疾病,但是并不代表其身体没有隐疾或经络很畅通.再针灸培元的过程中,针法可以自动查找隐疾,并进行治疗.如果培元者本身年龄很轻体质较好无器质性疾病,一般在15天之内即可完成培元过程,达到二肾发热补足元气的效果.如果年龄较大体质弱者,也可以进行培元,只不过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培养元气是一个过程,关键在于与培元者本身的体质,元气的厚薄有关.因此从理论上来讲培元者年纪越轻疗效就越好,而且年纪越轻元气就相对较足,补元气的过程就会很快,笔者的一些案例快则三四次就已经达到了补足元气的目的了.
举报 |收藏 |15楼 | 埋红包 |点赞 | 打赏 |回复 |评论
楼主桂亮针灸Lv 3 时间:2009-06-16 21:08:00
  9、请问您在运用培元针法时,患者最长花费了多少时间达到培元的目的?
  答:培养元气需因人而宜,所以需要的时间也不尽相同。如果身体没有器质性疾病或年纪较轻,一般半个月左右,即能够完成针法培元;但如果身体有疾病,就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调理经络、冲击病患,相应的培元固本的时间也相应延长。笔者现在所治疗的大多数是内科疾病,例如:胃窦炎、慢性结肠炎、心脏病等等,运用培元针法都在较短时间内达到了治愈的疗效。曾有一例70多岁高龄的类风湿性关节患者,经西医诊断需要进行换置人工膝关节,后经笔者三个月的针灸治疗,第一个月双膝即恢复正常,二个月达到二肾发热元气补足,第三个月打通小周天达到预期疗效。举此病例无非说明元气是人生之根本, 只要有一丝元气,便有一丝生命之火,因此笔者特别强调“谨护元气”的重要性。
  
举报 |收藏 |16楼 | 埋红包 |点赞 | 打赏 |回复 |评论
楼主桂亮针灸Lv 3 时间:2009-06-17 20:19:00
  10请问在您这里进行培元以后,今后还需要再培元吗?
  答:按照中医和丹道理论,通过培养元气能够达到延年益寿、身强体健的目的。由于人的寿命长短决定于元气的盛衰存亡,笔者的培元针法目的就是通过补充先天元气的方法来通经络、补气血、祛寒湿,从真正意义上达到补足元气、保养肾气、延长寿命的效果。同时,通过培元针法疏通经脉可以达到气脉常通的效果,使经络不敏感人转化为经络敏感人。培元者如果条件允许可每隔三至五年进行保养一次,《类经.运气类》云:“此气不可不宝,能宝其气,则延年之道也”,我们所要达到的就是常保常宝此气, 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以登寿域,或假以时日待时机成熟时回归金丹大道,达到人身之终极。
  以上是笔者针对网友的一些提问进行了解答,如果对培元针法还有什么疑问,笔者也欢迎来电继续进行直接的交流和探讨
举报 |收藏 |17楼 | 埋红包 |点赞 | 打赏 |回复 |评论
楼主桂亮针灸Lv 3 时间:2009-06-18 21:54:00
  金针探秘之略谈针灸的发展与展望
  作者:桂亮
  
  
  针灸学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2000多年前就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近年来,针灸学科不断吸取现代科学知识,增加了自身的科学内涵,成为祖国传统医学的代表学科之一。针灸治疗疾病以其适应症广泛、疗效迅速、治疗方便和经济、安全、无毒副作用等特点,不仅深受国内广大人民群众欢迎,而且正在被愈来愈多的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普遍接受。21世纪,回归自然已经成为人类医疗保健的主题,自然疗法得到快速发展和应用,针灸学迎来了大好的发展机遇,世界上约有160余个国家接受中医针灸学,针灸国际化的态势标志着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国针灸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表面的风光已经不能掩饰整个中医针灸的衰败的进程了。其实现在中医的已经全盘西化,针灸也日亦滑坡,而且有人担心,若干年之后,针灸大旗将会落西方之手。中医针灸科研理论与临床脱节,理论与临床研究无进展,这是中医(针灸)失败的重要原因。近些年来则更是机构萎缩,人才外流,治病病种减小,疗效上不去,效益滑坡。针灸大学毕业生大部分找不到工作,被迫转行。种种迹象表明针灸的发展正面临着一个严峻的考验和生死存亡的时刻了。那么如何在这场严峻的考验中扭转乾坤呢?笔者认为只有加快加速培养大批的真正针灸人才,这才是振兴针灸的唯一出路。
  
  
  
  笔者这些年一直不断的深入探索《黄帝内经》,并且在传统针法的基础上结合师承进行了进一步的创新研究出了整体系统针法。整体系统针法攻守兼备自成体系,攻则迅雷不及掩耳,守则中正稳妥无太过与不及。笔者认为用针如用兵首先要立于不败,必须粮早充足兵多将广而后方可步步为营,如此方可百战百胜。在去年的全国体验针法活动中,许多体验者也亲自感受到了整体系统针法的神奇魅力并且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至今来苏针灸者仍络绎不绝。在这二年的推广整体系统针法中,笔者一直尊崇大道至简的原则,通一毕万直指针灸的核心,创立了快捷教育的方法,使有一定基础的学者能在短时间3天内能领悟针法的实质,并且能立刻直接运用于临床取得卓越的疗效。在这短短的二年的推广时间中,已在全国成功培养了数十名针灸人才,而且已将整体系统针法传播至海外。笔者认为用针首要就是安全稳妥立于不败之境,切不可孟浪草率行事,一切都以培养保护正气为治疗疾患准则。万万不可以激发元气或牺牲患者的正气为代价的穷兵黩武来炫耀针技来求所谓的速效,这样最终早晚都会身败名裂后悔莫及。通过这些针灸理念的灌输,这些学生在临床实践中均获得满意的疗效,在当地的针灸同行业中脱颖而出。因笔者考虑到要将整体系统针法发扬光大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的是大家的力量,是依靠每个学生们运用整体系统针法来治愈疾病取得确切的疗效,处处全面开花才能真正的发扬光大。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不管整个中医针灸如何衰败,只要有一技防身,自然能够从容应对。整体系统针法独善其身应该是绰绰有余的,兼济天下则要看天时地利人和了,是可遇不而可求的。
  
  
  
  展望针灸的发展笔者以为今后趋势将是各自发展各自经营为主流,因为当前的形势,有一定才能和水平的针灸者大多数都自己经营发展了。那么如何才能经营的更好效益更高,那就需要您独树一帜技高一筹的针灸水平了。正因为当前整个针灸滑坡,其实这也是双刃剑,如果您有良好的针技何愁不能一鸣惊人名利双收?笔者坚信疗效就是硬道理,也相信只有在相互探讨交流中针灸技术才会有发展。学无止境,只有不断的充实完善自己,才能达到“一览众山小”的境地与道相契合。
  
  
举报 |收藏 |18楼 | 埋红包 |点赞 | 打赏 |回复 |评论
楼主桂亮针灸Lv 3 时间:2009-06-19 22:26:00
  师从桂亮老师
  
  
  事有凑巧,我去年来苏州体验桂亮先生的整体针法后,表示次年一定再来学习。今年11月28日晚,我在汉口乘车赴苏州向桂亮先生学习,时间刚好整整过了一年。
  在这一年之中,我结合《内经》学习了经络穴位等针灸理论知识,将各种针灸歌赋背得滚瓜烂熟,同时也学习了针灸发展史及针灸各家学说。总的感觉是针灸理论博大精深,而且流派纷呈,各种观点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初学者易望洋兴叹,无所适从,一旦误入门径,虽耗尽毕生精力,也未必能得要领。
  我之所以要拜桂亮先生为师,除了对去年针法体验很满意之外(补充说明:因时间有限,我去年并没有完全达到二肾发热的效果,左肾只是微有热感而已。而热量主要集中在受伤的右膝盖,这一点桂亮先生亦早有预见,并有令人信服的解释)。还有二点值得补充说明,一是在我拜访桂亮先生之前,也曾经寻访一些针灸高手,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说法是“要成为针灸高手,必须学习气功”。我当时心里就感到十分遗憾,并不是我不愿意去练气功,而是我认为:如果真如他们所说,那么针灸就不是一门独立的完整的学术。去年我也用这个问题询问桂先生时,他说“针灸是一门独立的学术,它以调气为核心,只要处理好理,法,方,穴,术各个环节,针灸无需所谓的气功功力的。”这也解除了我心中的一大遗憾。其二:当桂亮先生第一次给我扎针后,气感明显并且出现了凉热感。我当天夜里就做了个梦,梦见来了客人,我要泡茶。而茶叶之中混了很新鲜亮红的枸杞和清爽又干燥的仙令脾,茶叶的清香和药香混合泌人心脾。我后来向桂亮先生讲述此梦,桂先生说正是使用补肾之法促使心肾相交。这使我想起了徐灵胎治一昏睡病人,病人醒后说梦见一白虎,结果徐灵胎就是用的白虎汤,传统学术之妙,岂可尽言哉?
  桂亮先生正式答应收我为弟子后,我非常高兴,将此好消息与几位同行分享,结果遭到了几桶冷水。最主要的问题是我告诉他们说“桂老师说只要三天的学习,就可以学会针法,且疗效卓越。”他们觉得不可思议,甚为好笑。其中一人说“如果一套针法三天学会,那就说明一文不值。”我说这只是你的见识,然此言差矣!因为自古就有“真传一句话,假传万言书”“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言,并且大道至简至易,《内经》中曰“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举个例子来说,如果张仲景决定将《伤寒论》的精要传授于你,那只要大半天就能完成,岂不是半文都不值了?他们被驳得哑口无言,只好说“我们巴不得你能学成回来,为我们解决问题,我们拭目以待。”
  我于11月29日抵达苏州,从30日起,桂老师每天上午为我讲课。桂亮老师说,他的授课虽然名义上只有三天,确是要受教者有一定的理论功底,尤其是比较扎实的临床医学实践,授课的内容直接跳开基础环节,而直击问题的核心。虽然讲课时间不长,却一直围绕着针灸学术进行辩难和答疑,在短时间内使我大获教益,真是“遇高贤真趣,则超然得悟。逢达人示教,则表我扶危。”学习内容分为基本理论,配穴和手法三方面,可以说桂老师理论精深,配穴精要,手法精炼,令我茅塞顿开,恍然大悟,豁然开朗。这三方面的总结只有一二句话,大道至简,通一毕万。真可以说是字字珠玑,一言千金,每一句话都是那么简洁明了,却又都是以《内经》理论为基础,毫无奇谈怪论和故弄玄虚之处。既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清隽灵秀之感,又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浑超然之气概。
  桂亮老师说过“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以才看得更高更远”。除了自身的努力,有缘得到了苏州殷铁珊殷氏针法的嫡传,又得到北方单玉堂学派的真传。殷氏家传针法桂冠苏州,是纯正的《内经》针法。单氏是近代公认的全国子午流注学派最杰出的大家,他提出的“一四二五三零”法规律是前无古人,不仅使子午流注理论完美无缺,也增强了可操作性。从针灸学术史来看,我个人觉得可以肯定桂亮老师的二大成就:一是整体针法,它是以子午流注为基础,但又有所发展完善和超越。二是提出针灸可以量化的理论,我敢断定:如果桂亮老师的针法得到重视并在全国传授,那必然使我们全国针灸水平得到一个大的飞越,不仅可以收复中医的失地,还可以改变现在中医针灸的尴尬局面。我虽然是一个无名小卒,但我坚持上述信念,只要有一个合适的舞台,桂亮老师的针法必能发扬光大,为中国的针灸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弟子:湖北当阳姜廷海
   2008.12月3日
   戊子年甲子月丁丑
举报 |收藏 |19楼 | 埋红包 |点赞 | 打赏 |回复 |评论
楼主桂亮针灸Lv 3 时间:2009-06-20 17:12:00
  整体针法实习报告
  
  
  桂亮老师雅鉴:
   承蒙老师厚爱,得以从老师学习整体针法。从苏州返家后,就立即召集几个病友住进家中,进行了整体针法的实习和体验,现将大体情况作一综述,望老师指导。
  这一批共有6个病友,其中患乙型肝炎者三人,(秦某,大王,小王)另有三女性(危某,黄某,罗某)都有虚寒性胃病.我们每天上午集中针一小时,在针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有明显气感,都出现了透天凉和烧山火的针感。针到第三天,大家共同的感觉就是胃口大开,很想吃饭。
  秦某,本患乙型肝炎,第一次针时,全身发冷,直打哆嗦。但第三次行针后,即觉胃腹部有热感,起针后,身上一直有温热感,吃饭时要脱衣服,不然就会流汗,到第三天时,夜里睡觉觉得很热,从第四天开始,自觉双腿有凉气排出。第七天,觉得热力从腹部窜至双肾,双肾开始有热感。到第九天,双肾有了持续热感。自我感觉良好。
  小王因为转氨酶两项偏高而就针,从辩证看,他属于脾胃有湿气,两小腿经常发酸,在针的过程中,气感明显,每天的感觉都不一样。在针灸过程中发现二膝盖部有明显的水湿溢出。可以用手抹下,洒在地上清淅可见。针完十五天后去检查,谷丙转氨酶已降至正常范围。谷草转氨酶亦呈下降好转趋势。
  大王针后觉得浑身舒适,第三天开始出现热感,但没出现持续稳定的热感。
  危某属于体质虚寒者,也是此次针灸过程中气感最慢的人,她扎针第三次行针后才开始有明显气感,第二天针时,气感又不明显,但针后自觉开胃能食。第三天针后,开始有了明显胀感,觉得有冷气从口中往外冒出。针后一直打气膈。平时夜里要喝水,但是喝了仍不解渴,第三天后,寒象显露,不想喝水了。人一醒来就觉得有了精神,不象平时醒后又易昏睡。眼睛也睁得大些了。从第四天开始,气感更强,手发凉,其在产乳期,曾从左臂输液近三周。故左臂特别发冷。
  黄某也是胃寒严重者,第一次扎针时,右侧气感明显,右腿好象有人上下分拉,使筋酸痛。起针以后,自觉前额有冷气往外冒,就象乘摩托车吹风一样。针两天后,就不象以前那么怕冷,不需要穿那么多衣服了。如果单衣做事,也不象以前那样容易着凉。
  罗某在前几天一直很敏感,也很正常,但到第十一天时,出现了下肢冰凉,头部烘热,嘴唇发疮的现象,很象虚阳上越之象,为此,我就停了针灸。后来我想,若是继续针下去,或许就会好转,或者是让她服一剂四逆汤后再针。但此现象的出现,为我最不理解者。
  基本情况已如上述,虽然在实习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我目前不能理解,也无法处理的情况,但我和病友的总体感觉都很好,认为整体针法确实堪称疗效卓越。也诚如老师所说,此针法安全稳妥,可以简化诊断培补元气。元气壮旺后有自动攻击病所之功能,可以消除人体健康隐患,达到防患于未然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崇高境界。
  我现在的疑问是:在行针催气的过程中,病人常常可以分清痛感和胀感,麻感等感觉,那么,针对这个行针过程中出现的痛感,是否也该使用泻法呢?也就是说,古人所说的“痛疼实泻,痒麻虚补”是专指留针过程中的情况,还是包括了行针过程中的情况呢?望老师赐教!
   当阳姜廷海
  点评:姜廷海学生初次用针,即能达到如此疗效已经实属不易了。在运用整体针法治疗疾病的过程中,也需要循序渐进及临床经验的累积。因此需先从简单疾病开始治疗,以求积累临床中各种的经验稳妥发展。如果开始从颈肩腰等疾病开始治疗来积累经验,医者就容易把握整个针灸调气过程并且疗效一定显著,所以通过开始一二个月时间的实践经验累积,才能够为今后治疗各种内科疾病就打下了坚实和稳固的基础。经验的积累必须从由少至多,也由浅至深的不断丰富。当积累到一定的量自然就会产生质变豁然开朗,也就是能够基本掌握和控制调气的方法了。因为整体针法是之前没有接触过的全新针灸领域,所以对于大家一切都是由零开始。整体系统针法是笔者经过多年研究实践,经历过许多失败才提炼而成的。因此笔者希望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在稳中求发展,都不要重复笔者研究成功之前的许多失败,所以治疗疾病也当仍以稳字为核心,这样才能够立于不败之境地。另外在治疗过程中遇到难题,也可直接与笔者联系,由笔者指导如何调整方向进行下一步的治疗方案。之前一些学生也曾遇到各种难题,通过电话联系及时进行调整后,均取得满意的疗效。比如罗某的医案,关键的问题在于当时没有把握奇正相生的原则及没有控制好手法轻重缓急的火候才会出现了下肢冰凉,头部烘热,嘴唇发疮的现象。笔者传授的整体针法讲究的是攻守平衡稳步发展,如果掌握控制好攻守平衡稳步发展的态势,则断然不会出现以上状况。既然出现了这样的症状,我们就应该考虑如何引热下行。首先在手法的运用上注意火候的把握,其次结合整体针法奇正相生的原则,在整体针法之中可再分奇和正。那么就是整体仍为正,引热下行为奇,就是重用引热下行之穴法。这样穴法与手法相有机结合,必定能够取得良好的疗效,最后一个问题笔者已经回复在短消息中望查收。在新的一年中随着整体针法运用不断的熟练,笔者期望姜廷海学生能够运用整体针法造福一方,针技精进更上一层楼。
  转载自金针网之培元实例
  
举报 |收藏 |20楼 | 埋红包 |点赞 | 打赏 |回复 |评论
楼主桂亮针灸Lv 3 时间:2009-06-21 17:09:00
  体验整体系统针法
  桂亮
  王伟,男,1983年出生现读山东中医药大学《伤寒论》研究生。他是笔者所接触年轻中医高手中的佼佼者,不仅对《伤寒论》有深刻的研究,并且对《伤寒论》脉法及仲景方有独特的体悟,更可贵的是他的钻研精神。每次笔者针刺以后他就为自己进行扎针进行体会,以至于针下之气淤积于穴位中,第二天笔者再针灸时便疼痛难忍。笔者相信不久将来王伟同学前途将不可限量。以下便是王伟的针灸体验,还请大家指正:
  1月14日,匆忙之间来到苏州,我找了一家便宜的旅店住下。下午桂老师来到,交谈了一会便开始针灸,所选穴位均为常用五俞穴,针下也是一般的酸胀感,表面上看不出任何特殊之处。然而奇怪的是过了20分钟后感到脚底冒凉气,又过了10分钟凉气越来越多了。我问老师怎么回事情,老师说这是排寒气。起初我以为是因为室内没空调,但我能明确的感受到寒气是从体内冒出来的。又过了10分钟感觉大腿前侧脾经有跳动感,跳动了10余下后停止,又过了一会儿腰部感觉微热。整个针灸过程中就是不停在冒凉气,最后起针桂老师说可能刚到苏州过于疲劳没有休息好,因此没有完全热起来,嘱咐我晚上好好休息。
  1月15日,我早上换了一家有空调的旅店,空调开到最高温度,以排除室内温度对疗效的影响。桂老师下针后,脚心开始排凉气,右脚明显寒于左脚。过了15分钟腰部感到微热,又过了一会感觉身上一阵一阵发冷,腰部也伴随着一阵阵发冷。而一阵阵发冷过后,腰部也会伴有发热的感觉,因而是一阵冷感一阵又是热感寒热分明,大约2,3分钟发作一次。桂老师说这是寒热相争,正邪对峙的过程是好现象,这样的感觉一直持续到起针。
  1月16日,今日针刺后并未感到脚凉,5分钟后腰部感觉发热,热感逐渐加重,并且沿督脉向四周扩散。热感一直持续并且越来越热非常舒服,这样的感觉一直到了起针,整个过程十分舒服。
  1月17日,今日的针灸更加神奇了,刚进针还未行针便感受到腰部命门处及二肾发热。桂老师只轻轻一捻,腰部发热则愈加明显,就这样腰部的热量一直持续着。只要桂老师一碰针腰及二肾就热的厉害,起针后明显感到神清气爽。老师说我已经完成了筑基过程,身上元气充实了。真是非常感谢桂老师这些天的指点教诲,让我受益非浅。
  王伟电话:15054181808
  邮箱:chaochao830115@sina.com
举报 |收藏 |21楼 | 埋红包 |点赞 | 打赏 |回复 |评论
楼主桂亮针灸Lv 3 时间:2009-06-22 21:11:00
  良好的反馈
  
  
  在此次体验针法活动中,不少网友对笔者针法的一些神奇的疗效感到十分惊奇,提出希望笔者进行指点的想法,其中尤以邯郸淮国栋先生最为迫切。淮先生以前是以开药输方为人治疗疾患的,现在想尝试针法治疗,虽然之前也参加过一些针灸进修班学习,但苦于不得要领,对于针灸技法十分茫然。
  笔者在这些天的接触中对他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基础扎实,待人谦虚诚恳,是一个难得的可造之材,在他的诚心请求下,对其针法加以指点,回归传统针法。果然不负所望,淮国栋在之后的时间里每遇临床问题就来电讨教,笔者也一一进行解惑和答疑。现在已在当地小有名气,每天均有20余位患者求其施针,由于留针时间较长,以至于针治已经达到饱和状态,但求针者仍络绎不绝。由于他自身的努力,取得了如此良好的开端,笔者也深感欣慰!
  在这几年针道摸索的过程中,笔者也在不断地进行总结,在针法中不断地溶入最新的研究成果,不断的完善和反复的印证,更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其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整套较严密的系统针法。在针法的运用过程中,关键在于提高中医辩证理论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强调以中医整体观点、联系的观点融入针灸技法中。大道至简!在针刺手法的领悟中,笔者不是去追求训练手法和练习各种手法捻转技巧,而是要完全理解手法的真谛,在针灸过程中水到渠成自然显现。思维决定方向,理念决定发展,信心造就未来,一切虚心好学的人都将取得成功!
  
  以下是淮国栋学生通过邮箱发过来的几则医案,谨供大家参考:
  
  1淮某,男,十岁,我的儿子,半月前在左腿风市穴附近出现巴掌大小的湿疹,患部红肿高出皮肤,局部发热瘙痒,抓破有清水流出。舌淡尖红,苔薄白,脉浮大微数,屬中气不足,风热袭表。经桂老师的指点,俱用补法。加阳陵泉,先补后泻。留针1小时,留针过程中,先是双手臂发热,继之胸、腹、背、腰、下肢相继发热,同时双脚有出凉风的感觉,患部偶有跳动和一过性的痛感。起针时全身热遍,患部已无痛、痒、肿。只是患部皮肤微红,又巩固两次,痊愈,至今未发。另有一个意外的收获,儿子的习惯性便秘也好了。.
  2刘某某,我的侄女,14岁,痛经。两年前月经初潮,正值军训,睡卧地板,着凉而得。从此每值经期则小腹冷痛难忍。中西药遍用而乏效。求治于我,面白透青,身体微胖,手足冰凉,脉沉小紧,舌淡苔薄白,舌体胖大。细询尚有大便时溏时结,证属脾肾阳虚,寒湿内阻胞宫,治当温补脾肾,化湿通经,俱用补法。留针一小时。第一次行针后即感到双手臂发热,同时感到双腿冰凉,尤以膝下为甚。针治五次后,热感由双手臂逐渐发展到胸,上腹,腰,背及双大腿。每次小腿至脚俱有小水珠,如出汗状,触之冰凉。此时正值盛夏,寒湿之重可见一斑,第六次时小腹剧痛,随即发热如火球状。至此,踝以上俱热矣,以后五次进展不大,双脚依然冰凉。后经桂亮老师提示,加一穴,方收全功,全身无处不热。又针五次以资巩固。经期到来略感腰痠别无所苦,再以附子理中丸,金櫃肾气丸交替服用,以善其后。
  3刘某某,男,40岁,腰部无名肿物求诊。病位在右侧后腰部,高出皮肤,有巴掌大小,不红,不痒,不痛,微硬,推之无根。病因不详,病程半月有余。我素知此君脾肾两虚,此病又当与风气有关,得到桂老师指点遂加大钟穴,随证补泻,留针一小时,肿物并无变化。后未来诊。大半月后,偶遇此君,询及病况,得知针后当天晚上腰部发热,次日晨起发现肿物已消失,至今未犯。
  4张某,男,37岁,胸脘痞满求诊。自述胸脘痞满不通,如有物阻塞,以至打嗝,放屁均不能,憋闷异常,痛苦不可名状,脉中取微弦,沉取微滑。询及病因,乃由席中与人不快,饭后又练气功所致,病已两日。此病本为厚朴生姜半夏人参甘草汤证,但患者唯求速效,不畏针痛,遂取桂老师指点之针法再开飞腾取内关,公孙。行针15分钟后,背,腰,胸均热,再行手法,5分钟后,胸脘部如石下坠,顿时开朗,温暖一片。起针时,患者已时笑声朗朗,诸证皆无。数日后回访,一切良好。
  5苏某某,男,28岁,未婚,因失眠求治。体瘦面青,舌正苔薄白,脉弦细而紧。主诉入睡尚可,但在2点左右必醒,醒后1个多小时还可入睡,多梦。根据子午流注2点在丑时,肝经所主。按时预约运用子午流注针法取太冲,留针时时诉说:感冒已有半月,诸证皆愈,唯留咳嗽,取鱼际,大约十多分钟后,患者说,有一热流沿腿内侧入胃中,随即腹中大热,全身发热汗出,手脚出汗尤多。失眠,咳嗽一次治愈,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楼主桂亮针灸Lv 3 时间:2009-06-24 21:33:00
  金针探秘之师承授受——整体系统针法教学纲要
  近来笔者陆续接到许多朋友的询问和请求,希望能了解整体系统针法具体的教学纲要。为了使学者们对学习内容有一个初步的领略,因此笔者首次将教学纲要及其主要内容公之于众,以便更好的与大家进行沟通和交流。
  整体系统针法纲要:
  笔者将全面而系统地细致讲解传统针灸领域中的不传之秘和心法,在继承传统针法的基础上进行发扬与创新,将针灸学理论体系中的“理、法、方、穴、术”进行了完美结合融为一体,以无法为有法,以一通万,让学者真正领悟针法的实质,步入天人合一的全新针灸领域。整体系统针法的穴法配伍组合其核心就是立体精确攻势,讲究的是“点,线,面,体,阵”五位一体以神气贯穿,以针演阵变化存乎于一心。以术契法,以法通道,以针合道,以期达到针灸“大巧如拙无法之法”的崇高境界!具体传授内容简介如下:
   1剖析历代各家传统针法之特点及其优劣。结合笔者师承心法,针对国内外各大针灸流派进行细腻的分析,破迷答疑。
  2解析历代各家传统针刺手法特点及其优劣,去粗存精使学者对针灸技法豁然开朗,直达真理彼岸,至简至易的全新演绎“烧山火透天凉及气至病所”高级针灸技法
  3传授整体系统针法攻守平衡的针道攻略,有机的将丹道理论与针道相结合,把握穴法相配合的层次感,以针演阵打造立体精确攻势。
  4突破古人的针灸技法,顺应自然水到渠成完成针灸气化的生命体验,回归传统针法精髓。整体系统针法不仅可以治疗顽疾,而且可直接修补,修复耗损之元气,真正达到补足亏损培元固本的卓越疗效。
  5传授常见疾病的治疗法则,通过简单的穴法的配伍与针刺手法相结合,在调气过程中达到扶正祛邪的疗效,在平淡之中显现了神奇,顺应了大道至简的自然法则。
  6老子《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整体系统针法遵循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抱一之理,在穴法的配伍中阳中隐阴,阴中隐阳,在针刺技法上也遵循了老子的“无为而治”之道,通过穴法与手法互为一体调和中,自然产生了团聚冲击盘旋环绕等气化生命体验,最终真正达到了内在阴阳的和谐与统一。
  7针灸研究是非常严谨科学的,整体系统针法不仅完成了理论化和系统化的工程,而且经过了众多朋友的亲身体验,并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正因为经得起反复的检验和论证,因此才是真正的科学针灸。笔者也坚信针灸要发展是必须走科学发展之路,相信所有的弟子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奋发努力走科学发展之路,一针改变未来,为振兴中医针道而奋进。
   
(0)

相关推荐

  • 补肾针法

    按摩就是对整个脊柱,从颈椎开始一直到尾椎,用拔罐器对整个大椎两边的膀胱经进行走罐,也叫刮痧.走完两边是红的有紫色的出来. 走完罐之后再拨罐,从上往下两边膀胱经都要拔,留罐十分钟. 针法介绍: 第一套针 ...

  • 针灸补亏正法终极版

    补亏损者,世人年至四十后,精气已消耗大半,祖国医学经典<内经>认为"五八,肾气衰,发惰齿藁.六八,阳气衰于上,面焦,鬓发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 ...

  • 针灸补亏正法

    医痴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医痴愿与您一起学习中医,传承中医. 2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补亏损者,世人年至四十后,精气已消耗大半,祖国医学经典<内经>认为"五八, ...

  • 专栏|梁桂亮:劝世良言第二集

    劝世良言第二集 作者:梁桂亮(吉林)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未经过作者本人同意 勿用于任何公开演唱 否则将追究侵权责任 梁桂亮原创经典歌词 抖音昵称:[亮作家编]火山号:506084256 经典继续,请 ...

  • 专栏|梁桂亮:原创经典歌词新作

    原创经典歌词新作 作者:梁桂亮(吉林)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未经过作者本人同意 勿用于任何公开演唱 否则将追究侵权责任 一.十三香调  [爱国.爱民.热爱党,为民服务都.争做榜样!]      202 ...

  • 秘传·补亏正法

    以武学打开世界 补亏者,因人娶妻生育,及酬应一切,无如年至四十后,其精气已耗大半,若不补足,则坐不到正午时,九还正功,无从入手也.其法:可预构一净室,上下均置木板,以免湿气蒸入.室中务要明暗得宜,(过 ...

  • 专栏|梁桂亮:原创经典歌词

    <中外文艺>公众平台 ID:zhongwaiwenyi 尊重名家,力扶新人 原创经典歌词 作者丨梁桂亮(吉林)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未经过作者本人同意 勿用于任何公开演唱 否则将追究侵权责 ...

  • 补亏正法秘传【真水属阴,火必待水藏,阳必待阴藏,而后能长久】

    补亏正法秘传 补亏者,因人娶妻生育,及酬应一切,无如年至四十后,其精气已耗大半,若不补足,则坐不到正午时,九还正功,无从入手也.其法:可预构一净室,上下均置木板,以免湿气蒸入.室中务要明暗得宜,[过明 ...

  • 艾灸治疗8种疾病医案大公开,针灸大师谢锡亮的“不传之秘”

    谢锡亮,1926年生于河南省原阳县.曾任山西省襄汾县中医医院院长.山西省针灸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澄江学派侯马针灸医学研究所所长等职. 本文来源:<中华养生保健>2007年2期2月1日.作者/ ...

  • 专栏|梁桂亮:原创经典歌词第四集

    <中外文艺>公众平台 ID:zhongwaiwenyi 尊重名家,力扶新人 ‍ ‍‍ 原创经典歌词第四集 文/梁桂亮(吉林)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未经过作者本人同意 勿用于任何公开演出 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