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用药及中医治病基本原理
一、中医临床用药之基本原理
1:五行相克
酸伤筋。(酸走筋、过则伤筋而拘孪、)辛胜酸。(辛为金味、故胜木之酸)苦伤气。(苦从火化、故伤肺气、火克金也、又如阳气性升、苦味性降、气为苦遏、则不能舒伸、故苦伤气)咸胜苦。(咸为水味、故胜火之苦、按气为苦伤、而用咸胜之、此自五行相制之理、若以辛助金而以甘泄苦、亦是捷法、盖气味以辛甘为阳、酸苦咸为阴、阴胜者制之以阳、阳胜者制之以阴、何非胜复之妙、而其中宜否、则在乎用之权变尔)甘伤肉。酸胜甘。(酸为木味、故胜土之甘)辛伤皮毛。(辛能散气、故伤皮毛)苦胜辛。(苦为火味、故胜金之辛、)咸伤血。(咸从水化、故伤心血、水胜火也、食咸则渴、伤血可知、)甘胜咸。(甘为土味、故胜水之咸)。
2:五病所禁
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五味论曰:多食之、令人洞心、透心若空也)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血得咸、则凝结而不流、五味论曰:多食之、令人渴)。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苦性沉降、阴也、骨属肾、亦阴也、骨得苦则沉阴欲盛、骨重难举矣、五味论曰:多食之、令人变呕)。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甘能缓中、善生胀满、五味论曰:多食之、令人心闷)。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酸能收缩、筋得酸则缩、五味论曰:多食之、令人癃、癃、小便不利也)。
3:五味所伤
多食咸。则脉凝泣而色变。(水能克火、故病在心之脉与色也、五味论篇曰:心病禁咸)。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火能克金、故病在肺之皮毛也、五论篇曰:肺病禁苦)。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金能克木、故病在肝之筋爪也、五味篇曰:肝病禁辛)。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胝:皮厚也、手胝肼胝之谓、木能克土、故病在脾之肉与唇也、五味篇曰:脾病禁酸)。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土能克水、故病在肾之骨与发也、五味篇曰:肾病禁甘)。
4:六淫主治
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辛散之。(风为木气、金能胜之、故治以辛凉、过于辛、恐反伤其气、故佐以苦甘、苦胜辛、甘益气也、木性急、故以甘缓之、风邪胜、故以辛散之)。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热为火气、水能胜之、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甘胜咸、所以防咸之过也、苦能泄、所以去热之实也、热盛于经而不敛者、以酸收之、热郁于内而不解者、以苦发之)。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湿为土气、燥能除之、故治以苦热、酸从木化、制土者也、故佐以酸淡、以苦燥之者、苦从火化也、以淡泄之者、淡能利窍也)。火淫于内。治以咸冷,佐以苦辛,以酸收之,以苦发之。(相火、畏火也、故宜治以咸寒、苦能泄火、辛能散火、故用以为佐、酸收苦发、义以上文热同治)。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苦下之。(燥为金气、火能胜之、治以苦温、苦从火化也、佐以甘辛、木受金伤、以甘缓之、金之正味、以辛泻之也、燥结不通、则邪实于内、故当以苦下之)。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泻之,以辛润之,以苦坚之。(寒为水气、土能制水、热能胜寒、故治以甘热、甘从土化、热从火化也、佐以苦辛等议、如藏气法时论曰: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也)。注意:其各有所宜。
5:临床参考
酸味:补肝、养心、除肾病。
苦味:补心、养脾、除肝病。
甘味:补肺、养脾、除心病。
辛味:补肺、养肾、除脾病。
咸味:补肺、除肝病。
6、一般应先了解其气味,形色。明确其所入何脏腑,何经络。掌握其主治功用。体会其治病原理。
(一):五味之用
凡酸属木、入肝。苦属火、入心。甘属土、入脾。辛属金、入肺。咸属水、入肾。
凡青属木、入肝。赤属火、入心。黄属土、入脾。白属金、入肺。黑属水、入肾。
凡酸者:能涩、能收。苦者:能泻、能燥、能降、能坚。甘者:能补、能和、能缓。
辛者:能散、能润、能宣通、能横行。咸者:能下、能软坚。谈者:能利窍、能渗泄。
(二):阴阳分类
凡寒热温凉,为气也。酸苦甘辛咸淡,为味也。气为阳,味为阴。(气无形而升、故为阳、味有质而降、故为阴。)气厚者、为纯阳。薄为阳中之阴。味厚者、为纯阴、薄为阴中之阳。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阳气上行、故气薄也、能泄于表、厚者能发热。)
味厚则泄。薄则通。(阴味下行、故味厚者、能泄于下、薄者能通利)
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辛散、甘缓、故发肌表。酸收、苦泄、故为吐泻)
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轻清升浮为阳。重浊沉降为阴。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六腑传化水谷、故浊阴归之)。
凡轻虚者浮而升。重实者沉而降。味薄者升而生(象春)。气薄者降而收(象秋)。气厚者浮而长(象夏)。味厚者沉而藏(象冬)。味平者化而成(象土)。气厚味薄者浮而升。味厚气薄者沉而降。气味俱厚者能浮能沉。气味俱薄者可升可降。酸咸无升,辛甘无降。一般寒无浮,热无沉。
凡质之轻者上入心肺。重者下入肝肾。中空者发表。内实者攻里。为枝者达四肢。为皮者达皮肤。为心为杆者,内行藏腑。枯燥者入气分。润泽者入血分。此上下内外,各以其类相丛也。
(三):五行相生,子母相应
凡色青、味酸、气燥、(燥为木气所化)性属木者,皆入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肝与胆相表里、胆为甲木、肝为乙木)。色赤、味苦、气焦(焦为火气所化)性属火者,皆入手少阴心,手太阳小肠经。(心与小肠相表里、小肠为丙火、心为丁火)。色黄、味甘、气香、(香为土气所化)皆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脾与胃相表里、胃为戊土、脾为己土)。色白、味辛、气腥、(腥为金气所化)性属金者,皆入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经。(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为庚金、肺为辛金)。色黑、味咸、气腐、(腐为水气所化)性属水者。皆入足少阴肾,足太阳膀胱经。(肾与膀胱相表里、膀胱为壬水,肾为癸水、凡一脏配一腑、腑皆属阳、故为甲、戊、庚、壬。脏皆属阴、故为乙、丁、己、辛、癸也)十二经中。惟手厥阴心包络,手少阳三焦经,无所主。其经通于足厥阴、少阳。厥阴主血,诸药入厥阴血分者,并入心包络,少阳主气。诸药入胆经气分者,并入三焦。此诸药入诸经之部分也。
人之五脏,应五行金木水火土,子母相生。经曰: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又曰:子能令母实。如:一:肾为肝母,心为肝子,故入肝者,并入肾与心。二:肝为心母,脾为心子,故入心者,并入肝与脾。三:心为脾母,肺为脾子,故入脾者,并入心与肺。四:脾为肺母,肾为肺子,故入肺者,并入脾与肾。五:肺为肾母,肝为肾子,故入肾者,并入肺与肝。
(四):五脏补泻
1: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为将军之官,其志怒,其气急,急则自伤、反为所苦、故宜食甘以缓之、则急者可平、柔能制刚也)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以酸泻之(木不宜郁,故欲以辛散之、顺其性者为补、逆其性者为泻、肝喜散而恶收、故辛为补而酸为泻)。
2: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心藏神、其志喜、喜则气缓、而心虚神散、故宜急食酸以收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以甘泻之。(心火太过、则为燥越故急宜食咸以软之、盖咸从水化、能相济也、心欲软、故以咸软为补、心苦缓、故以甘缓为泻)。
3: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脾以运化水谷、制水为事、湿胜则反伤脾土、故宜食苦以燥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以甘补之。(脾贵充和温厚、其性欲缓、故宜食甘以缓之、脾喜甘而恶苦、故苦为泻、而甘为补也)。
4: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肺主气、行治节之令、气病则上逆于肺、故急食苦以降泄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以辛泻之。(肺应秋气、主收敛、故宜食酸以收之、肺气宜聚不宜散、故酸收为补、辛散为泻)。
5: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肾为水脏、藏精者也、阴病者苦燥、故宜食辛以润之、盖辛从金化、水之母也、其能开腠理、致津液者、以辛能通气也、水中有真气、惟辛能达之、气至水亦至、故可以润肾之燥)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以咸泻之。(肾主闭藏、气贵周密、故肾欲坚、宜食苦以坚之也、苦能坚、故为补、咸能软坚、故为泻)。
人为天地之子,取天地之材铸就此身,顺生而逆死。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阴阳交感,衍生万物、长而不恃。人之道,阴阳互根,水火既济,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精神与肉体,一阳一阴,缺一不可,但精神无形,化为神魂魄意志,寄于体内五脏心肝肺脾肾,各司其职,以一气周流其间,身旺则神旺,身全则神全,身弱则神弱,身残则神残。人一身之主者,神也、心也,但必欲身安而神安,故人极力求取名利者,是欲求身安,好吃为身健、好穿为身暖、好住为抗暑热与风寒。人之病,有心有身,七情过盛为心病,身有损伤为身病。心病之因为烦恼,身病之因为六淫、刀兵、房劳。君子身病心不病,小人心病及身,身病及心。上医者医心亦医身,下医者医身不医心。佛经三藏十二部皆是医心治身之学,故曰佛是大医王,能医众生万世之病,但众生根浅福薄,少人能识能信能行。儒有修生养性之学,能治修身治国,内圣外王,君子之学也,小人疾身病不疾心病,不能实行之。道家有长生之术,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集精全神,金丹九转而成神仙,但仙道无凭,有缘者得之。中医者源于道家,中华文化(包括中医)皆为上古智者(圣人)所传,上古圣人无非道家。道家祖奉黄老,曰黄老之术,黄者即黄帝也。中医圣经乃《黄帝内经》,传为黄帝所著,虽成于汉朝,但却始于黄帝。中医阴阳、五行、经络等学皆与道家所共。道家却病练己、修命、练外丹等技术和方药即为中医之始也。
二、中医治病基本原理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的处暑。“处”含有躲藏、终止的意思,顾名思义,处暑表明暑天将近结束。《月令十二集解》曰:“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这时的三伏天气已过或接近尾声,所以称“暑气至此而止矣”。全国各地也都有“处暑寒来”的谚语,说明夏天的暑气逐渐消退。但天气还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秋凉,此时晴天下午的炎热亦不亚于暑夏之季,这也就是人们常讲的“秋老虎,毒如虎”的说法。这也提醒人们,秋天还会有热天气的时候,也可将此视为夏天的回光返照。处暑节气正是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此时起居作息也要相应地调整。进入秋季养生,首先调整的就是睡眠时间,早睡早起是人所周知的。秋季养生之所以强调保证睡眠时间,是因为睡眠有很好的养生作用。也就是说没有正常的睡眠,就不能很好地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处暑节气宜食清热安神之品,如银耳、百合、莲子、蜂蜜、黄鱼、干贝、海带、海蜇、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类及奶类。
我们今天继续品读李渔的《闲情偶寄》。上次立秋茶会,我们品读了颐养部的“行乐”,今天我们来看看李渔是如何看待疾病的治疗的。李渔在书中提出了“病不服药,如得中医”的八字真言。他自己说:“此八字金丹,救出世间几许危命。”意思是,这八个字就像金丹一样,挽救了世间多少濒危的生命啊!
“病不服药”----这句话乍听起来,不是疯话就是傻话。有病了不打针吃药,那病怎么能好?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回到传统语境上去,从中医的角度来看什么是“病”,什么是“药”。
1、中医的疾病观
中医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一个“和”字,万事“致中和”就是最好。《中庸》上说:“中也者,天地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到了中和状态,天地就各归其位,万物就茁壮成长。中华传统医学深受“中和”观念的影响,把人的身体看作一个世界。阴阳两气顺经络在体内运行。如果阴阳处于中和状态,人体就健康;反之就呈现病状。
病究竟是怎样产生的?我们先来看它的造字,它是由一个偏傍“疒”,加上一个“丙”字构成的。“疒”本身就是一个字,《集韵》释:疒,疾也。疾是小病。一定会有人说,既然“疒” 已标示了疾病,那为什么还要加上“丙”呢?中医的深奥全在这里了。这个丙除了表音外,还表义,既是形声,又是形义。丙是什么?丙是天干中的一干。天干是作纪历用的,是用来标示时间的。“时立气布”,时一确立.与时相关的这个气就容易把握了。中医有六气致病之说,所谓六气,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的自然界气候。当气候变化异常,超过了一定限度,如六气的太过或不及则会导致疾病的发生。故《至真要大论》说:“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六节藏象论》又说“谨候其时,气可与期”。因此,时的确立就意昧着与疾病发生相关的这个最基本的要素确立了。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就是“丙”还用于标示空间方位。正如《易?系辞传》所说 “方以聚类”。自然界的东西虽然千差万别,但,都可以“类”聚之,聚到哪里呢?就是聚到这个“方”上。《阴阳应象大论》认为:“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风、木、酸、肝、筋,这些东西看似不同,但从“类”上讲,它们具有同一的属性,所以,都归到东方。以东方为例,东方这个系列的因素太过了,或者不及了,或者非时的发生,都可以导致疾病。比如风太过会导致伤风,中风,木太过会导致木克土的病变,而木不及呢?又会导致木不疏土。依此类推,方系列上的所有因素失调都可以引发疾病。中医治病,就是利用它们的相生相克原理,使各方和谐。所以中医治病叫开方子。
从刚才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自然界的风、寒、暑、湿、燥、火和你体内的气血在正常情况下是一种自然的和谐。当你与它不能和谐的时候,你就要得病了。这就是中医的疾病观。得了病如何去治疗呢?
2、李渔提出的防病治病理念
现在一提起治病,好像人人都能做医生,一方面药店遍地都是,另一方面卖药的电视广告喊得震天响。所以小孩子感冒发烧了,都知道吃什么牌子的药。我们现在滥用西药的现象很普遍,不管你是病毒感染,风寒还是风热,一得病都去挂点滴。其实感冒两三元就可以解决问题了,非去打抗生素,结果抗生素打进去,药的作用很明显,烧退下来了,但是由于很多人身体机体的调整能力没有上去,出来两三天,烧又上去了,不得不继续去使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的后果是,一个本来很小的病非得打几天吊滴不能解决。古语云:“是药三分毒。”很多人由于排毒能力没有建立起来,体内就会有很多有毒物质储存下来。到了青春发育期需要调动起来的时候,隐性的问题出现了,这时候找谁打官司都不行,只能自认倒霉。其实现代医学对抗生素的使用是非常严格的。因为事实表明,抗生素使用越多的小孩,到成年时候发病机遇就越高。所以西医看病其实很负责,也写得很清楚,这个药物的作用是什么,副作用是什么,可能伤害肝脏或是肾脏。西医用这些药是慎之又慎的,而我们有些大夫为了省事,或者为了顺应病人的要求,就随便开药,这真令人担忧。西药治病快,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所以西医盛行。然而西药治的只是病,中医关注的是人。为什么说“西医治病,中医治人”呢?我们来看看中医是怎么来治病的就清楚了。
李渔在《却病》的序言中说,“病之起也有因,病之伏也有在,绝其因而破其在,只在一字之和。”真是一语道破天机。李渔拿家庭比喻身体。俗话说:“家不和,被邻欺。”病魔就像钻洞入户的贼,挑起事端的小人。我家有了防备,不产生矛盾和怨恨,那么坏人的狡猾就没法得逞。同样,如果给病魔可乘之机,它就要环绕在我们的周围,欺负我们了。李渔又说,树木一定是先朽坏了才生虫子。如果根部巩固,而且枝叶得到滋润,那么即使虫子多,又能把树怎么样?人身体中可以调节的有气血、脏腑、脾胃、筋骨等,如果一样一样的调和,就会头绪纷繁,顾此失彼,忙一天,却不能防备一个小小的疏忽。有一个根本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善于调和心理。心理和谐就会全身和谐,即使有些不调和,也一定能够处重驾轻,考虑仔细,想出办法来应付。接着李渔给出调和心理的口诀:“略带三分拙,兼存一线痴,微聋与暂哑,均是寿身资。”这口诀说的是什么?说的是做人不要太精于算计,计较得失。为人处事要大度,宽容,甘于吃亏。
李渔提出却病三法,即“病未至而防之;病将至而止之;病已至而退之。”“病未至而防之”,就是说在有生病的可能与产生疾病的趋势时,就采取措施,不让它发作,就像敌人想要攻打我,我的队伍却先发制人,比他先动手一样。比如偶尔因为穿少了而着凉或者因为多吃了点而不舒服,就要赶紧喝散风的药让身体发汗,吃化除积食的药让食物快点消化,不然疾病就会侵来。“病将至而止之”,是说疾病的症状将要出现还没出现,生病的态势让人难以支撑,这时候要当机立断,全力治疗。“病已至而退之”,就是说一旦生了病,就不要害怕,“止在一字之静”,一着急就会病上加病。这时起决定作用的不是医生,而是病人自己。为什么呢?因为招来疾病的是病人自己,不是医生。病人应该毫无保留地把自己得病的原因给医生讲清楚。而事实是,很多病人含糊其辞,讲不清楚,导致医生考虑的治疗方法就会很复杂,开的药也会很杂,药越杂,病也就越重。
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提出的防病治病的理念,与传统中医的治病理念一脉相承。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中医是如何治病的。
3、中医是如何看病的
刚才我们谈到,“西医治病,中医治人”。西方的很多现代药物研究都是从耗子、猴子试验开始。大家知道巴豆是人类的泻药。但老鼠吃了巴豆越吃越胖,巴豆叫肥鼠豆。所以用治耗子、猴子的药来治人肯定不完善。我对中国文化情有独钟,因为每一味中药都是老祖先拿命换来的。还有,西医是建立在解剖学基础之上的,所以一有肿块就要切割。从中医的角度看,治病是改善身体的环境,也就是调阴阳,使肿块消失。我这里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有一位中医专家,曾治过一个外国人,她是挪威的一位女士,34岁。她问医生:“中医能不能治卵巢囊肿?我左侧有个卵巢囊肿,我希望用中医治疗。”医生说,从理论上讲它能长出来就能够消下去,比如一块木头它可以长蘑菇,若是一块钢板它就不会长蘑菇。那位女士说,西医认为没法解决,必须切掉。医生说,那您就自己选择吧。于是她就回瑞典,做了手术。半年以后,那位女士又来找医生了。她说,不行,我这边切掉了,那边又长了,我才34岁,我还想要孩子。我不想把另一边切掉。我希望中医试一试。前后吃了三个月的中药,她在德国检查完后回来告诉医生说,这边的卵巢囊肿没有了。她说,中医实在太神奇了,中医没有动刀子,也没有用手术,怎么就会消失了?医生就跟她说:如果是一个木头长了蘑菇,你采取切除的办法是不是办法呢?是办法,但如果你仅仅把蘑菇摘掉了,只要仍然是木头,那木头还会接着长,一直长到多会儿蘑菇不再是蘑菇了,木头不再是木头了,就算是结束了。但是你如果把一个长了蘑菇的木头放到沙漠里,它还长不长?中医没有通过手术的办法摘除这个蘑菇,但是,医生让她吃的这三个月的中药在改善着她的内环境,把能够长蘑菇的这个内环境给改变了,所以它就自然地由大到小,由小变没。这就说明中医的治疗是通过调节人体内部的环境来消病的。
我有一个朋友是在医院里专管拍片子的医生。他说,自己的工作量越来越大,因为无论是外科还是内科的医生都越来越依赖机器了。磕磕碰碰、胃胀腹痛都要通过片子来判断病情。其实传统中医看病,从来不靠机器,靠“望闻问切”。
在中医里有一句话叫做“望而知之谓之神”,意思是说高明的医生通过望五色,就能知其病情到底是什么样的。那么当我们的身体出现毛病的时候,会怎么表现在外部呢?比如说你人中这个地方已经平了,那么这个时候是说你的气血已经很薄了,就是气血交通的这个沟渠都已经浅,就是气血不旺盛了。
那么闻诊,闻诊是什么呢?闻叫“闻而知之谓之圣”。那么这个闻诊是指什么呢,就是说我要闻其声而察其情。我们古人非常强调,就是通过你的声音,他就能知道。因为声音是你的语言,语调表达的是他的感情的。《黄帝内经》记载,五脏各有不同的声音,中医可以根据五音的清浊来诊察病情。比如说肝经,一般的,肝气被郁滞的话,我们经常会发“呼”这个音。就是比如你受上司的气了,一回来,这就属于在解你的肝郁,这是属于人的自救和自保,没有办法,这口气憋在这,也只能是呼,呼的音。所以肝经是经常地发呼这个音。然后心就为笑,因为心主喜,跟喜有关。所以如果你老“喜笑不休”的话,就是心神要散的象。
比如说我们再说一个简单的问诊,还有一个牙痛的问题。不是说牙痛开个止疼片就可以了。因为牙痛在中医里走的是不同的经脉。比如说牙痛就一定要分清楚,上牙痛还是下牙痛。那么上牙痛,基本上是属胃经所主。那么在扎针的时候,比如说你扎在足三里,扎在内庭啊,这些都是可以的。如果是下牙痛呢,实际上是属于大肠经的问题,那么在这个时候你就要用合谷穴,就是我们手上的这个合谷啊,就是那个,因为这个是属于大肠经所主的穴位。
在扁鹊的《难经》出现之前,我们的切脉法实际上是有好几种的,如有的时候会切到人迎的这个部分,这个是一个脉。然后寸口,寸口这是一部脉。扁鹊把脉象及腾上集中于寸口,就是现在我们看中医经常会发现一个现象,就是说的很多的大夫就把你的寸口脉,就把寸口这个,通过这个寸口。但是这个把脉可不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情。中国古代要求三部九候,就是一共是三根手指头搭上去。三部九候,一个是寸关尺,一个是浮中沉,这么加起来正好是九部脉。就是说我通过我切你这一个地方,我应该知道最起码,我知道你身体的,最低层面我知道你身体九个层面的问题
中医里是怎么看待疾病和治疗的方面的问题。我们以《扁鹊见蔡桓公》为例:扁鹊觐见蔡桓公,站着看了一会儿,说道:“您的皮肤纹理间有点小病,不医治恐怕要加重。”桓侯说:“我没有病。”扁鹊离开后,桓侯对左右的人说:“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过了十天,扁鹊又进见,他对桓侯说:“您的病已到了肌肉里,再不医治,会更加严重的。”桓侯不理睬,扁鹊只好走了,桓侯又很不高兴。过了十天,扁鹊又进见,他对桓侯说:“您的病已到了肠胃,再不医治,会更加严重的。”桓侯还是不理睬。扁鹊只好走了,桓侯又很不高兴。又过了十天,扁鹊再进见时远远看了桓侯一眼,转身就跑。桓侯特意派人去问他为什么跑,扁鹊说:“皮肤纹理间的病,用热水焐、用药热敷,可以治好;肌肉里的病,可以用针灸治好;肠胃的病,可以用火剂治好;骨髓里的病,那是司命神的事情了,医生是没有办法的。桓侯的病现在已到了骨髓,所以我不再过问了。”过了五天,桓侯浑身剧痛,派人去寻找扁鹊,扁鹊已逃到秦国去了。桓侯就死了。
从扁鹊见蔡桓公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地了解到,中医看病的原则。下面我们再具体谈谈,中医的治病原则。
4、中医是如何治病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呢,中医是把疾病分为四个层面。所以治法也分为四层。那么像第一个层面就像腠理,就是肌肤腠理受邪气的话,这是病在很表的一层了。他基本采取的原则就是热敷的方法,然后包括现在的刮痧,还有按摩,拔罐儿,甚至包括现在的足疗,这些都可以作为这个治表层疾病的一个手段。按摩在治病里边可以说是最基本的同时又是最高的一个层面。所以我们中医经常说一句话,叫手到病除。只有当你这个手到了的时候病就除了,这句话好像是,看上去现在我们形容都是,一上手他就好,其实也是这意思。它真正的动机是说你一上手,很多的病,在表层的病,基本上是可以用按摩的方法解决的。就在体表的毛病,进入到深一层,也就是经络以后,用针刺,再深,入到五脏以后,那才用药。再继续深的话,那就是另外的,病入膏肓,那就只有一个办法,就用针灸的灸法。中医认为,肺主皮毛,皮肤其实是人体最大的呼吸系统。在四季的养生里边,我们应该非常注重夏天出汗的问题。如果你夏天不好好出汗的话,那么他等于让你的皮的这个气机啊就遭到淤损,这样就造成了一系列的病症。另外一点就是夏天使用空调的问题,空调会造成我们一进空调房毛孔就闭住了。然后一出来,外面很热,然后毛孔宣开了。就是气机永远处在这么一种转换阶段,这样就阻碍了气机宣发的一个过程,所以在夏天,我们应该慎用空调。
病深入一步,到了哪了呢?到了血脉。这在中医里其实就是经络。这个层面基本上用针刺的方法来治疗。因为中国古代经络学说应该是中国古代医学当中一个很高层面的一个认知,是对生命认知的系统。中医认为:经络是人体气血的一种表现,气血旺盛,经脉就通畅,气血不旺,经脉就会堵塞。如果一个人死了,没有气血,经脉也就不存在了。所以中医认为经络可以决生死,然后除百病,然后调虚实,不可不通。比如说如果手指尖发麻,那就是典型的阴阳气血不和出现问题的。手指尖,也叫井穴,是人体气血生发和输转的重要部位,当手指尖出现问题时,说明人体的气血出现了问题。中国人就强调经常活动手,像老人玩那个核桃啊,实际上就是让这个手有一个很好的运动,以调理气血。
病在骨髓,那么就是扁鹊在看齐桓侯的时候,他说如今你齐桓侯病在骨髓, "臣是以无请也"。你再请我也没有用了。"虽司命无奈之何"。即使是司命之神都没有办法。你这个病已经很深了。我治不了了。那么这叫什么病呢?这个就是在中医里边叫做膏肓之症,就是很深的那层的疾病。
我们说到现在,也没说到药的问题。可见传统中医对对用药很慎重。“病不用药,如得中医”,道理不言自明。但也不是说,中医就不用药。中医也用药,但中医用药非常讲究配伍。所谓配伍就是非常讲究君臣佐使的匹配,讲究的是他的一个整体的效果。而不是说,你什么病就给你开什么药,你血压高,就给你开那个黄芩,半夏。你咳嗽我就给你开贝母啊什么的。不是针对这个病走的,他一定要针对你身体总体这个症去走。 藥,《说文·艸部》:“治病艸。从艸樂声。”定义了中药的范畴,也揭示了中药以“草”,即草木植物居多的客观事实,这种情况延续至今。有的学者认为:“从语言发展规律来看,食物的调和叫'厤’,治病草的调和叫'藥’,音节的调和叫'樂’。《五十二病方》饮药作'饮樂’。这决不是别字或脱讹,而是樂藥同字的证明。”因此,樂即表声,同时兼表义。“藥”应“从艸从樂,樂亦声”,反映了中医治病以期达到“中和”的目的,即《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言:“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中医脏腑与五行、五色及五音的对应关系也反映了疾病治疗与“樂”的内在联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东方生风,风生木……在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南方生热,热生火……在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徵”;“中央生湿,湿生土。……在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西方生燥,燥生金……在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北方生寒,寒生水……在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表明宫、商、角、徵、羽五音代表了五脏的属性。所以,我们又回到了中医治人的问题。
李渔在《疗病》这一部分介绍自己治病的独门绝技。这些绝技包括用本性嗜好之物治重症;用一心钟爱之人治相思;用平时契慕之人驱郁闷等等。这些绝技发人所未发,但是由于不合常规,向来被医界所病诟。然而,李渔自己说了,他的这些绝技对于病入膏肓,无药可治的人或许会有起死回生的作用。这些方法常人是用不着的,所以这里不再介绍。
三、脏腑图点穴法的理论部分
脏腑图点穴法
第一节 师训
天地之气人之气。天为一大周天,人为一小周天。
[浅注]人体的气血,是生命力的要素,人身内部的“气分”盛衰和变换,与天时气候的变换有密切关系。故称天为大周天,人为小周天。(参阅本章第五节:论气候变换与人身体内部气分的关系)
人身纯阳不够,阳常不足,阴常有余。
[浅注]阳气为清气,阴气为浊气。初生婴儿为纯阳之体,无七情六欲的烦扰,保持纯阳。随年龄的增长,情欲亦随之增生,清阳日消,浊阴日长,所以阳常不足,阴常有余,是致病的原因。明朝周慎斋说:“小儿不用枕,纯是阳气,胸无壅滞故也。如常人年大,清阳日衰,浊阴日盛,苟非高枕,则胸膈浊气不降,不能安卧。”
颠倒,倒颠,颠颠倒,倒倒颠。
[浅注]重病,病情复杂,所有内部各脏腑潜伏的疾病,均要颠颠倒倒,发现于外,须随其病况而施治之。至于“颠倒五行”之说,昔贤颇多阐述,可参阅昔贤著作所载以资研究。
五行学说中,有颠倒五行的说法。即万物不外五行,治病不离五脏。五脏属五行,如金、水、木、火、土,循环相生;金、木、土、水、火,循环相克,是为顺五行。颠倒五行学说,用作临床指导,如金生水,水亦生金;金燥则肺萎,必须滋肾以润肺。金克木,木亦克金;肝木过旺,木反克金而肺萎,必须扶土生金,肝木自平,肺萎亦愈。其余类推。
万物土中生,万物土中消。
[浅注]脾经机能正常,胃部消化力强,各脏腑均得滋养。若脾胃亏损,各脏腑既失其养。脾绝则死。故曰万物生于土,万物消于土。
气有气之海,血有血之源。
[浅注]气海与丹田相通,为生气之枢纽。心根名膈俞,为出血纳血之总机关。为血液之源泉。
清气属阳,浊气属阴,孤阴不生,孤阳不长。
[浅注]人体内部气分,分清浊二气。轻清者上升为阳,重浊者下降为阴,阴阳二气,不能分离,故孤阴则不生,孤阳则不长。
人不见气,鱼不见水。人见气则病,鱼见水则浮。
[浅注]人与气的关系,和鱼与水的关系一样。人体健康,外而大气流行,内而宗气通畅,但觉行止舒适,不见气的流动。犹如鱼在水中依存于水而不知水。若气候变化,与内部气分阻滞,就有非正常的感觉。犹如鱼病不能游泳于水中,而漂浮于水面。
人有气则生,无气则死。气能养人,气能害人。
[浅注]人赖气以生存,故有气则生,无气则死。若病,必须调气以治之。但气有清浊二气,必须调匀,人既得养。否则二气错乱,人即患病。
筋养气,气养血,血养筋。
[浅注]气、血、筋三者循环相生,不可或缺。(参看本章第二节:论脏腑,第三章第十一节:四肢分筋法说明)
左转行轮右转补,补泻莫妄施。补泻不明,气血错乱。
[浅注]点穴法所用手法,左转行轮,顺其气而引之;反用(右转)为补。治病时,必须辨明疾病的虚实,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勿犯虚虚实实之诫。若用之不当,导致气血错乱,反使病情加剧。
气分错乱则病,气分调顺则愈。
[浅注]再申述手法补泻的重要性。
痰为血之本,血为肉之本,痰积生血,血积生肉。
[浅注]此言饮食入胃,运化成“痰”后,生血长肉的顺序。(参阅本章第二节:论脏腑,第四节:论痰)
无痰不生,无痰不死。
[浅注]“痰”为血之本,无“痰”不能生血,故无痰不生。若内部气分错乱,不能将“痰”运化生血,积滞胸中,导致脏腑机能衰竭,“痰”涌上逆,气闭而死,故无痰不死。
肾为先天之根本,脾胃为后天之基础。
[浅注]人在胎腹中,先有肾脏,天一生水。故肾为先天的根本。出生后,食物由口入胃,依脾胃的机能,消化为津液,各脏腑赖以保养,故脾胃为后天的基础。
点阑门,泻建里,泻下肚腹诸般积。
[浅注]此言治诸积要决。阑门位居中焦,是任脉的关键。建里属脾,脾乃后天之基。脾的机能正常,积滞自消。
是结不是结,先放带脉穴。
[浅注]带脉通于各经,是治任脉不可少的要穴。
腹胀水分多得力。
[浅注]水分穴为分水的关键,治腹胀的主穴。
面黄唇白湿脾经。
[浅注]脾恶湿。脾湿则胃寒,消化机能渐失,食谷不化。脾属土,故面黄。脾败血亏,故唇白。
脾经苶,四肢无力。
[浅注]脾主四肢,脾脏动作力慢,气血循环即慢,故四肢无力。苶音聂,委顿无力的意思。
幽门进,金门泻。
[浅注]通幽门穴,内部积滞已动;再通金门穴,痞积自下。为治夹肋痞的要决。
口吐清水,久久重心痛。
[浅注]此系胃寒症。胃酸上逆,口吐清水,久久食道不能下咽。胃上口被胃酸侵蚀,干涸作痛。平常所说的心痛,系胃脘作痛,非心脏疼痛。
寒出口中腥。
[浅注]胃气不固,胃中所含五味,上逆于口,病人觉口中有苦味,或有辣、酸、咸、甜及淡水气等味。惟师系口授,原书已无,此句腥字,有无舛讹,不能肯定。
逆气上逆,吐腻。
[浅注]脾胃弱,所有食物的精液,不能蒸发,上升肺部,遂成白腻,浮滞于胃中水谷之上,渣滓入于小肠而下,浮滞于胃的白腻,上下不得,堵闷胃中,气即被阻上逆,白腻亦由食道上逆吐出。
恶味不入口。
[浅注]胃气衰败,或者吃了大寒冷的食物,损伤了胃气,胃中的气上冲,病人遂觉口内发出臭气(即胃中浊气),腥臭难嗅,并闻食味即发生厌恶,不能入口。
寒极生火,热极生风。
[浅注]寒极生火,是寒极于内,虚阳外越,出现面赤、口干等症状,即真寒假热。热极生风,脏腑蕴热太深,内风鼓动,出现抽搐、角弓反张等症状,从而风生。
作痛气不通,气通则不痛,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浅注]此言气滞,气串,气冲等病的病因,是气分不调顺所致,故作痛。气机流畅,疼痛自然消失。
血聚成痞,痞老开花。
[浅注]血积聚于肌肉之间,硬化成痞。久之,气血亏损,浊气旺盛,血聚而腐。浊气攻于上,口烂;攻于下,肛门烂;凝于腹,脐烂。是为痞老开花。
久病不愈即是劳。
[浅注]凡久病不能痊愈,气血枯竭,致人于死者,谓之劳(痨)。
受惊即泻,胆经病。
[浅注]受惊腹泻,是气分伤及胆经。胆囊收缩,胆汁冲入胃囊过多,胃中食水即由小肠转入大肠,顺直肠而下,故腹泻。
第二节 论脏腑
人身脏腑的运化机能,虽然各有不同,都以气分为原动力,内部的气分顺调,就能增强脏腑的运化机能,加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例如我国养生学中的外功和内功,都讲究气贯丹田。尤其是内养功,如导引术、吐纳法等,不论坐式、卧式、立式都讲究运气调息,所以现在称为气功。长期练习,可以防病、治病、祛病、延年。反之,内部气分不顺调,或气被七情所伤,脏腑运化机能失常,七情损于内,四时不正之气侵于外,必然生病。由此可见,气分对人体健康的重大作用。
人体疾病,系受七情所伤,四时不正之气所侵,表现出寒、热、风、湿、燥、火不同的特征。用按摩术引导调理气分,以恢复脏腑机能,气分调顺,寒则暖,火则息,风则散,热则平,燥则润、湿则化而百病除。
五脏即心、肝、脾、肺、肾。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脏配五行,五行分五色。心属南方丙丁火,赤色。肝属东方甲乙木,青色。肾属北方壬癸水,黑色。肺属西方庚辛金,白色。脾属中央戊己土,黄色。
肺居各脏之上,色白,属金,而通秋气。心色赤,属火,而通夏气。肝色青,属木,而通春气。肾脏居下焦,属水,而通冬气。脾居中央纳谷物,各脏腑赖其滋养,如土之载成万物,故脾属土,而通四时季月之气。
五脏生克制化。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脏相生:肝生心,心生脾,脾生肺,肺生肾,肾生肝。
五脏相克:肝克脾,脾克肾,肾克心,心克肺,肺克肝。
人的性情各有不同。或刚或柔,或沉默多虑,或暴躁多言,皆由五脏之气所发。脏腑互有强弱,性情表现亦异。心在志为“喜”,过喜伤心气,故有大笑而气闷,或气绝而死。肝在志为“怒”,暴怒伤肝,故有猝逆大怒,不能抑制而致疾,甚至呕血而亡。肺在志为“忧”,悲忧过甚伤肺,故忧伤过久,抑郁气阻,伤肺脏而致疾。脾在志为“思”,过思伤脾,故思虑过多,脾胃机能受伤,消化力减弱,易致胸闷腹胀消化不良之疾。肾在志为恐,大恐伤肾,故遇有猝逆大恐怖之事,小便随之而下,此为肾气不能摄,膀胱失去控制能力所致。
人体新陈代谢的机能,与吃、喝、拉、撒、睡有密切关系。脾胃强,肺健全,肝、胆气调,食物入胃,即易消化。“水谷之精华”上蒸于肺,运行而生血。肾气足,水化运行正常,大小肠和膀胱之气调,二便无滞泻癃闭之患。心气足,血液循环正常,睡眠足而神旺。故吃、喝、拉、撒、睡正常,人体即健康;否则疾生。吃喝先入胃,胃的初步作用,依赖脾脏,脾脏功能正常,摩擦力强,胃即健全。水谷经食道入于胃中,以脾脏之动力,使胃蠕动加快。水谷化乳糜输入小肠,再和胆汁而后消化吸收。也就是“脾与胃行其津液”上输于肺的意思。
肺将谷的津液,吸收入于肺经,即以气分蒸发成痰;再将痰蒸发开了,由背后的毛细络管,传入四肢;再由四肢上回,痰即成血,成血后,其血液的循环,即以心脏为中枢。“痰积生血,血积生肉。痰为血之本,血为肉之本”。
胃将水谷蒸发提炼,吸其精华。水谷的渣滓渐渐排送至胃下口,入于小肠。经过小肠的循环曲折(共十六曲),传送至将近小肠的下口,缓缓运转至大小肠交会稍上处,此处为“阑门”。经阑门的一栏水食的运行就慢了。阑门以下为“水分”。水分将水谷分开,水被气分蒸发,如露如雾,入于肾脏。所剩谷物渣滓,即转入荷包肠。
荷包肠即大肠上口。将谷物的渣滓转入大肠,经过大肠回环曲反(计十六曲)节节传送至直肠。谷物的渣滓(粪便)由此排出体外。
肾脏把水蒸发过滤后,将其精华经由上通双目的经络上升,以保养眼睛。瞳孔与肾经相通,视力的强弱与肾水有关,故肾水足,视力强。水的精华被肾脏蒸发上升后,所剩之水,既由肾脏渗入膀胱。膀胱水(尿)满,由尿道排出体外。
人体的各部机能,有如人的劳动相象,需要有劳有逸。劳动过久,需要适当休息,以恢复体力和脑力。血液循环过久,也昏沉欲睡。血液大部分顺血管回膈俞(即心根,为血之源)伏于膈俞,循环较缓,即入睡眠。待休息过来,即由膈俞潮散,达于四肢,血液循环,复加速正常,人即醒转,精神舒畅。
心与小肠相表里。如心与小肠的气分不调,即有失眠现象。因小肠气分错乱,浊气上逆冲动膈俞;血归膈俞,聚而复散,血不得养,心脏即不得安。这时虽然疲劳,亦不能入睡,即患失眠症。必须将小肠气分调顺,清升浊降,小肠浊气,不再上逆,血归膈俞,即能伏住,心脏安宁,即能入眠,血得保养。
人肢体强弱与灵活迟钝,皆在“筋”的长短。血足则筋得养;筋长则气顺;气顺则血液循环正常,体力亦强。反之,血亏则筋不得养而萎缩弛缓。气以筋为轨,筋弛萎则气受阻,或滞或串而作痛。血随气行,气不通畅,则血液循环受阻,筋必致疾。故筋养气,气养血,血养筋,循环相生,互相联系,不可或缺。
肺居各脏之上,为五脏之华盖。肺脏机能可分为三部分:
一、肺为呼吸器官,与大肠相表里,与大肠的气分,有互为传达的作用。如气分调和,呼吸正常,呼则气由丹田而上,经心脏入肺,顺鼻孔而传达于外。吸则气经肺入心脏,下至丹田。上下往来,运行不息。
二、肺脏专能吸收由胃上蒸的谷物之津液,将津液蒸发提炼以成“痰”顺脊背的毛细血管将“痰”运化,输于四肢以生血。
三、肺脏蒸发的谷物的津液,将其精华提炼成“痰”后所剩的劣质,不能入细络,运化循环以生血,肺中亦不能容留,即成“涕”,随呼吸,顺气嗓,经鼻孔而排出。
脾胃居于诸脏腑的中央,为后天之基础,各脏腑养命之源。脾脏形如草鞋底,有胰相护,形如脂膜与胃相靠接。脾脏摩擦动作的机能很强,胰性极滑,脾借胰滑以利其动作。胃形如囊,上口与食道相接,下口与小肠相接。胃纳谷物而消化蒸发之,其功能的动力则在脾。脾与胃相表里,具有消化、蒸发、提炼、排泄谷物的机能。脾脏的本身动作很强,以气推动摩擦,带动胃的动作。气分调和,脾脏的摩擦力强,胃即生热;热度适合,胃的蒸发机能则正常;将谷物的津液,蒸发提炼出来,上升于肺以成“痰”。所剩的谷物渣滓,转入小肠,运送于大肠而排出。故各脏腑皆赖脾胃蒸发水谷之津液以培养之。气分调和,脾胃之机能正常,各脏腑即强,纵有亏损,皆能补益。如气分错乱,脾胃机能减退,各脏腑均受其影响而减退。故脾胃为后天之基础,养命之源。
心脏为全身之主宰,内分七孔,外衣心包,位居于肝脏和肺脏之间,与脊第五椎相对。有两大动脉,分布各脏腑及周身四肢,为血液循环的总机关。血液循环,自心脏起,循行于全身肢体脏腑脉络,有固定的循环规律。心气调和,循环的规律不紊乱,各脏腑经络均得其营养。循环终点,亦归心脏,周而复始。血液休养,回归心脏,伏于膈俞(心根),循环较缓,人即入眠。
肝为纳气之脏,主筋。筋为气行的轨道。肝脏机能正常,筋脉舒畅,气分调和。肝脏纳气机能失常,则筋不舒,气分错乱,因而周身的气分就要错乱。聚于何处即作胀,串于何处即作痛,故肝不能纳气则气乱,肝平则气舒。肝木不能纳气,均由闷郁而成。郁则气逆而阻。肝经受逆气冲动,纳气机能受制,即不能纳气。纳气使气归于正轨。治肝必先调气,气调则肝自平。
胆含于肝叶之内。食物入胃,胆汁输于胃中,滴滴如点卤,以助胃的消化。人受惊恐,胆被惊气冲动,胆囊突然收缩,胆汁即大量入于胃中。胆汁性极滑,水谷不能留于胃中,急转入小肠,小肠亦不能缓缓运动,遂不待水分分离,一同急转入于大肠,即突然作泻。凡有此病的人不能见惊恐可怖之事,如遇惊恐,必突然排泄。初生数月的小儿,受大声惊恐,必腹泻作绿色,即胆汁大量冲入胃而作泻。
肾为水脏,为先天之基础,天一真水孕结之所。人体内部的机能,必须水火既济,即肾脏水与命门相火(命门在脊椎骨第十四椎属相火)。命门为太阳之火,脏腑皆赖以温暖之。肾脏经命门火以温暖,蒸发水力的机能即正常,将水蒸发提炼的精华,即为“天河水”,上升于目。天河水的作用,系经由肾脏向上的两条经络,直达于目,以保养眼睛。眼睛的瞳孔与肾相通,肾水足,视力即强,肾水亏,视力即减。肾将水的精华提炼后,所剩之水,即渗入膀胱。膀胱形如葫芦,下口通尿道,其作用与肾脏相关联。水经肾脏蒸发过滤后,其精华保养眼睛;剩水顺肾脏向下的两条细络管下降,渗入膀胱,膀胱水满,即入尿道排出(尿)。
脏腑各器官互为表里:心与小肠相表里,肺与大肠相表里,脾与胃相表里,肝与胆相表里,肾与膀胱相表里。
鼻属脾,鼻孔与肺相通。耳窍通肾。舌为心之苗。眼通肝。口通胃。
眼属肝,瞳人属肾,眼白属肺,大眼角属大肠,小眼角属小肠,上眼皮属脾,下眼皮属胃。
牙为骨之苗,发为血之苗,爪为筋之苗。
第三节 论女子行经及胎儿
女子到十四岁时,身体发育成熟,经血每月来潮一次,称为月经。到四十九岁左右,生育机能衰退(气血衰),月经即停。故古人对月经的规律的总结:“女子二七而经血通,七七而天癸绝。”
气分与月经的正常与否有很大关系。若气分错乱,正气不固,不能调摄,月经周期的规律失常,如逾期不至,或每月两三次来潮;或因气分阻滞,血亦随之受到阻滞,经络闭塞,血瘀不行,遂至经闭。“气为血之帅,气行血即行”,故治妇科疾病,必须以调气为先。气顺,血液循环即能正常,月经疾病即能痊愈。
女子受孕以后,不再行经。十个月,胎儿产出,满月以后,产妇气血恢复正常,月经又至;或哺乳期停经,也属正常。
胎儿在母腹子宫之内,赖母亲气血的滋养。胎儿的呼吸在脐,是为先天,降生后,由口鼻呼吸,是为后天。因气血皆父母所遗传,人的相貌、性情,每每与父母相似或相近,甚父母的疾病,亦遗传于子女。母亲气血足,胎儿发育健康。母亲某一脏腑的气血,不能完全通达于胎儿,胎儿的某一脏腑器官即弱,甚则疾病。如小儿先天性胎聋、胎哑,胎盲、闭肛各症。凡小儿先天性疾病必须先诊疗其父母。胎儿患病在成胎三月以内,脏腑肢体尚未完全长成,可以治疗,治愈其疾,胎儿即愈。百日以后,肢体已全则无效。人身元气,最初一点“真元”,系于结胎之际,父母遗传,血则母所滋养。胎儿在母腹,先成两珠如豆,即两肾。每一肾中间,有两条须,一根向上,一根向下。向上的须,随经脉上通于目;向下的须,随经脉入膀胱,故肾为先天之基。胎儿所需营养,皆以母亲气血,由脐带通入。迨分娩时脐带一离母体,即属后天,饮食由口入胃,化为津液,如雾如露,蒸于肺部,轻清者为气,随肺呼吸而周行于全身,重浊者蒸发为痰而成血,以滋养脏腑百骸,是以气血以及各脏腑百骸,皆赖脾胃以滋养之。故脾胃为后天之基。
何谓气?气发于丹田,随呼吸出入。一呼一吸,谓之一息。吸入清气为阳,呼出浊气为阴。吸入清气,由口鼻入肺,肺叶舒张,再由肺部转到心脏而达于各脏腑、四肢、百骸,下至丹田。呼出浊气,亦自丹田经各脏腑肢骸、由心脏转入肺部,从口鼻呼出。血液循环,随气而行,一呼一吸,昼夜不停,息息相随,终身不息。血所以能循环周流,全在于气,气阻则血滞,运行即不能正常,各脏腑即不能完全受其灌溉滋养,机能即发生种种障碍,疾病丛生。呼吸停止,血液即不能流行,人即死亡。常人七日不饮食,尚可以不死,若一旦闭其口鼻,不使呼吸,就很快的死亡。由此可见,只知饮食营养,生长血液,可以全生,而不知人的生命本源于气,气分调顺,则百病蠲除。治病之要,调气为先。本法重在调气,即在于此。
(附注:所论各脏腑,系就师晚年口授所述。余性迟钝,记忆力弱,未免有挂一漏万。奈无原书可以校正,又未敢擅自补充,恐失真相。现今医学昌明,解剖学对人体脏腑部位较古精详,若就现代医术,互相勘对,似亦有所帮助。倘若将来原书出现于世,脏腑之论述,得有更精密正确之记载,则于医学上获益更深且巨矣。)
第四节 论痰
五谷及各种食物由口入胃,所生津液精华,上升于肺;经肺脏吸收蒸发成“痰”,型如浓液;再由肺脏以气运化输送,顺脊背的毛细络管达于四肢;再由四肢顺血管循环,即变化成血,以归心脏。变化成血后,循环功能即属心脏。故“痰积生血,血积生肉”。一般常见之痰,是脏器受病之痰,即受病淤结之痰,不能由肺气运化。输于四肢。而瘀结于肺,肺亦不能容纳,由口吐出。受病瘀结之痰和生血之痰,犹如血有周流与淤滞之别。生血之痰,如循环周流之血;病人口吐的痰,如淤滞的败血。无病之人,或偶微咳,或喉间微闷,顺喉吐出一、二块即止,其色晶亮如藕粉,小者如米粒,大者如豆,此系正常生血之“痰”。痰之为病,由于肺脏机能不足,气分错乱,不能推动循环以生血,被浊气瘀结败坏而为病。病愈,则败坏之痰自消,其生血之机能自复。兹将痰的为病原因说明于后:
一、因肺脏气分错乱,不能将痰运化以生血,瘀结于肺,被逆气上冲,肺叶被浊气冲激,鼓动合张,则喉咙嗓部感觉塞闷,或作痒,人即作咳。必须将痰由喉吐出,始稍舒适。痰为血之本,伤痰过多则血亏。
二、因其他脏腑气分错乱,传经入肺,肺受邪气之克制,化痰的机能削弱,痰即瘀结于肺,不能运化循环于四肢以生血,被逆气冲激,肺叶合张,人即作咳,痰被气推拥吐出。因痰受其它脏腑发出的污邪之气所熏染,故吐出之痰,其色各异:吐黑痰为肾脏气分错乱,传经入肺所致。吐青痰,为肝经气分错乱,传经入肺所致。吐白痰,为肺气错乱本脏所致,吐白痰带血丝、血块(所谓痰中带血),为心脏气分错乱,瘀血上冲于肺所致,随痰吐出。吐黄痰,为脾脏气分错乱,传经入肺所致。痰色如黄土,为险症,为脾土已败的明证,最难医治。
以上所述之痰,皆系痰块,由肺经吐出,若口吐白粘沫,为“白腻”,系胃受病,其食谷所生津液,不能上升于肺,遂顺食道上逆而吐出,为“逆气上逆吐腻”,此乃胃病,与痰不同。
第五节 论气候变换与人身内部气分的相互关系
脏腑运化之机能,与血液之循环,皆以气推动之,其运转循环方能正常。人身内部之气,分为清浊二气,发源于气海,轻清者上升,重浊者下降,二气调和,循环于脏腑及周身脉络之间,周流不息。
清气属阳,浊气属阴,孤阴不生,孤阳不长”,无阴则阳不生,阳灭则阴绝,阴亏则阳亦亏,阴过滥则阳衰。故二气必须调匀,脏腑方强,身体方健。内部的抵抗力充足,方能适应天时之气候变化,内气方能不紊。
“天地之气人之气,天为大周天,人为小周天”。大小周天之气,相应而不相同。天时气候,旺极则变。其更换发动之节为二:冬至、夏至。气候己变之节为二:立春、立秋。气候变纯之节为二:立夏、立冬。故天时气候变化之节为八,而四时之序定。
人内部之气分,亦随天时气候的变化而更换,其换气之节则不同,旺盛更拽之节为二:立春、立秋。气分分清之节为二:春分、秋分。气候变纯之节为二:立夏、立冬。气分过纯之节为二:冬至、夏至。气分过纯则换,故变换之节亦为八,以与气候相应。天时气候,寒暑往来,周而复始,人体内部的气分,亦随之变化而适应。气候在暑热之季,倘若人体内部之气分纯阳,则内外均热,如火上加油,人不热死而何?严寒之季,如人体内部之气分纯阴,则内外均寒,如冰上泼水,人不冻死而何?故人内部之气分,与季节相应,以随气候之变化。
上述“天地之气人之气,天为大周天,人为小周天”,此系指天时之气候,与人内部之气分而言。大周天为四时八节气候之变化,小周天为人体内部的气分,亦按四时八节之气候而更换。小周天与大周天之气相应,与地气相合。人体内部气分充足,则抵抗力强,故无病之人,虽建交节换气之时,皆无感觉。人体内部气分亦亏损,则抵抗力弱,每遇交节换气之时,吨节气之前后,其病易于反复或加重。因交节之时,天时之气候必变,人体内部之气分,亦随气候之变化而变化。病人之气分已亏,抵抗力不足,最易错乱而疾作。
又四时气候失常,夏季忽转寒冷,人体内部气分,此时为纯阴,两阴相抵,时疫流行。冬季忽转温暖,人体内部之气分,此时为纯阳,两阳相抵,冬瘟易作。大周天之气候正常,则小周天之气分,亦随变换不紊,时疫杂灾,因之减少。如大周天之气候反常,小周天之气分,亦受大周天影响而紊乱。时疫杂灾,因之流行。大小周天之气候相互关系,至为深巨。兹将天时气候与人体内部气分之变化交换,按节列序于下。
冬至阳生,天时气候之热度,由上而下降,压迫寒度,寒度凝于地上,故天时严寒。人体内部气分,变为纯阳,以抗其寒冷。
立春,天气热度已将寒度渐渐压迫入地,天气渐渐暖和。因天气已转,人体内部气分亦渐渐更换,阳气渐渐往外,阴气渐渐入内,为阴阳气分交替之候,驳而不纯。故人于春季,有病者易于反复,无病者亦易感冒。因春季人体内部气分,为阴阳交加之气,阴入阳表,人必软弱无疑。
春分天气热度,已将寒度压迫入地,天气已暖,人体内部气分,阳气已达外,阴气完全入内,分解己清为阴。
立夏,天气由暖转热。人体内部气分,由阴转为纯阴,以御其暑热。
夏至,天时气候,又在变化发动之时,寒度由上而下降,压迫热度,凝于地面,故天时暴热。人体内部气分,则为大纯阴,以御其暴热。
立秋,天气寒度已将热度渐渐压迫入地,天气渐渐凉爽。因天时气候己渐转,人体内部气分,亦渐渐更换,阴气渐渐往外,阳气渐渐入内,人体内部气分,为阴阳交加之际,阳哳内伏,阴渐外出,故常人于秋季,神清气爽,病人不在此论。
秋分,天气寒度已将热度压迫入地,气候转凉。人体内部气分,阳气已见入内,阴气完全表出,分解己清为阳。
立冬,天气寒度已旺,气候转冷。人体内部气分,变为纯阳,以抵抗天气之寒冷。
冬至,天时气候,因旺极转变而严寒。人体内部气分,则变为大纯阳以抗之。
如此周而复始,天时之气候,按周天之节气变化,人体内部之气分亦随周天之节气而变化之,以应其气候之寒热。然人受天地伏载,岂能相建以生存?人体内部气之变化,系与地气相合,与天气相应。试观地下室,井中水,皆冬暖而夏凉,春温而秋平。人之内部,亦复如此,此其明证。
摘自《脏腑图点穴法》 作者:王雅儒
脏腑点穴按摩法的由来
据说,此法源于道家,后传入民间。至于此法为何人所创,是否源于道家,何时传入民间,历史没有记载。
在历史的长河中,先辈们在民间曾运用脏腑点穴诊治疾病,为百姓解除疾苦。以其方法简捷、疗效显著而赢得了百姓的认可。但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历代深谙医学与武功之先辈,将此法视为秘籍,不肯轻易示人,且授徒非常严谨,口授心传,限于民间,远不及针灸、按摩推拿诸法流传广泛。正因如此,历代相传至今,掌握此技者甚少,现在已成为中医学文化遗产中的稀世之宝。
脏腑点穴按摩法的医理基础
脏腑点穴法虽在民间流传,但按中医学学科归类,应属按摩推拿学科。它是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从“整体观”、“运动观”出发,以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气血运行规律等作为辨证施治的指导思想,以特殊的配穴方法为手段,调理脏腑气分(气分指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气血和顺,使人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目的。在恢复和增强脏腑功能方面,具有特殊的效果。
脏腑点穴按摩的基本施治方法
施治时,以心达意、以意领气,力发肘底,贯于指端,通过明理辨证,运用“调”、“补”、“泄”等基本方法,以水滴石穿之柔功,作用于患者的经络、腧穴,起到透表达里、灌溉五脏、洒陈六腑的作用。所谓“调”即以指针方式在患者的穴位上进行循环往复运动;所谓“补”即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运动;所谓“泄”即按逆时针方向进行旋转。此三法为脏腑点穴的基本方法,但须根据患者的病因病机进行辨证,灵活运用,从而使瘀者化之,塞者通之,清者升之,浊者降之,实现脏腑、经络、气血运行生理功能的正常化。
脏腑点穴按摩施治时,所取穴位与针灸取穴基本相同,都没有离开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等经络穴位。所不同的是,脏腑点穴施治的重点部位在腹部。因为腹部为许多重要经脉循行和汇聚的地方,直接作用于腹部,对脏腑和经络有特殊的调节和促进作用。值得说明的是,针灸是用针与灸来施治的,而脏腑点穴是施治者通过双手或“指功”作用于患者的经络穴位来施治的。
诊治疾病的特点
明“理”辨证,透表达里,祛邪而不伤正
运用脏腑点穴诊治必须深明医理,在医理的正确指导下,根据不同的病因、病机,进行辨证。只有在明“理”的前提下,才能有效地辨证;只有在辨证的基础上,才能确立有效的治则治法,从而运用“补虚”、“泻实”、“调气”等诸法,进行辨病、辨证施治。
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突出整体治疗
古人云: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就是说,高明的医生不是待病已成而就病治病,而是在人未发病之前进行防治,或已病而防其传变,如“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通过经络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因此,脏腑点穴又注重整体治疗,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从整体出发,全面进行调治。由于当前人们的生活、饮食不良习惯,高效快捷的生活节奏,使人群中的“亚健康状态”日益严重,甚至出现一些不良症状。如果失治误治,势必引发疾病。而脏腑点穴,从其原理讲,通过调理脏腑气分,平衡阴阳,增强脏腑机能,使之“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不仅能解除一些自觉不适的症状,还能调动人体自身潜能,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经常用脏腑点穴对人体进行调理,能够使人保持旺盛的精力和强健的体魄,延年益寿。
治病求本是脏腑点穴按摩诊治疾病的突出特点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脏腑阴阳的偏胜偏衰会导致阴损及阳,阳损及阴。因此说,疾病产生的实质就是脏腑阴阳失衡的结果。一旦脏腑阴阳遭到破坏,势必影响脏腑功能而出现脏腑气分错乱,产生某些病理变化。所以,脏腑点穴按摩非常重视调理脏腑气分,使“轻清者上升,重浊者下降”。通过调理脏腑气分,平衡阴阳,恢复脏腑功能。脏腑阴阳平衡与否,取决于“肾阴”、“肾阳”。因为肾主“藏精气”,乃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被称为“先天之本”。但究其所藏之精气,除禀受于先天之外,更重要的是禀受于水谷所化生的五脏六腑的有余之精气。如果脾胃运化失司,水谷精微不能供养肾及其它脏腑,则人如一部汽车无油而不能驱使,故有“脾败则亡”之说。脏腑点穴用“开胃健脾法”强化脾胃功能,根据脏腑、经络病机,结合八纲辨证,运用“调”、“补”、“泄”等手法,损其有余,补其不足,从根本上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之“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真正体现“治病必求于本”的思想。
脏腑点穴按摩法可谓 “绿色疗法”
脏腑点穴既不用针又不用药,而是经过辨证,通过双手或指功作用于患者的经络穴位,运用“调”、“补”、“泄”、“搬”、“扣”、“推”、“按”、“放”等手法,调理脏腑气分,损其有余,补其不足,以求中道,平衡阴阳,从而恢复和增强脏腑功能,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目的。此法无创伤,无痛苦,无任何副作用,具有医疗保健价值,可称为“绿色疗法”。
在施治过程中,患者在舒适、放松的状态下接受治疗。根据患者身体情况,操作时间在几分钟至十几分钟之间,治疗后患者会感到轻松、舒服。如患者脾胃运化功能虚弱,可起到帮助运化之功效。正如古人所言:“动摇则谷气得消”。而谷气消则可化为水谷精微,使肾气充盈,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脏腑点穴按摩法运用特殊的配穴方法,施术于腹部及背腧穴,直接对脏腑功能起到调节作用,并能治疗五脏六腑的病证。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脏腑点穴按摩法在促进人体血液循环,活化体内细胞,发挥人体潜能,增强自身免疫力等方面,均具有较好疗效及远期疗效
《黄帝内经》把人划分为:真人、至人、圣人、贤人四类,他又加了“愚人”,并对这5类人进行了讲解。愚人就是我们常说的庸俗之人;贤人凡人,是凡而不俗之人;圣人也是凡人,是凡而脱俗之人;至人和真人是超俗之人。他还提出做人“平凡”是最高境界。
人分为坯才、匠才、专才、将才、通才和人物。坯才是可用之才,但还需“锤炼”他“培养”; 匠才能够承担重要工作,能够独立工作;专才是有特长、有绝活;将才是有战略头脑,有统领能力;通才没有门类之分,具有“跨学科”的能力;人物能够治理国家。坯才、匠才、专才是具备一定技能之人,而将才是具备管理能力之人,通才是具有哲学头脑之人。
中医养生“三字”,阴、阳、气,阴、阳要“平衡”,气要“调顺”,要做好人。
作息起居随天地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能违背“大自然”。
身可以累,心不能累。
怎样做人、思维方式对不对也是判断是否健康的标准。
人一生健康表现是“活着的时候远离疾病,死的时候是无疾而终”。
人要做到:无私、智慧。
积劳可以成疾。
病有两种:心病、身病,心病不治必要身病,治身病也要治心病。
炎帝“三道合一”:上药养命、中药养性、下药养病。
要像太阳一样赋予人类而不主宰人类,不向人类索取。
谈恋爱成功“三步曲”:初看(刚接触)不讨厌,近看(接触一段时间)还可以,再看(有一定了解)真不错。
看了以上这些,不知大家会不会也能体会到“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
痃xuán癖pǐ 病名。脐腹偏侧或胁肋部时有筋脉攻撑急痛的病症。见《外台秘要》卷十二。因气血不和,经络阻滞,食积寒凝所致。《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九:“夫痃癖者,本因邪冷之气积聚而生也。痃者,在腹内近脐左右,各有一条筋脉急痛,大者如臂,次者如指,因气而成,如弦之状,名曰痃气也;癖者,侧在两肋间,有时而僻,故曰癖。夫痃之与癖,名号虽殊,针石汤丸主疗无别。此皆阴阳不和,经络否隔,饮食停滞,不得宣疏,邪冷之气,搏结不散,故曰痃癖也。”治宜活血理气。散积破结,用桃仁丸、槟榔子丸、半夏汤等方。若冷则痛发,宜祛寒散结,用葱白散,再服鸡鸣丸;若胁腹作痛,肝脾失和,宜疏肝和脾,祛瘀散结用木香顺气散去苍术,加郁金、延胡。参见癖、痃等条。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