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也有阴虚和阳虚之分,用药不对症可能导致症状愈加严重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运化,将饮食水谷转化为谷精和水精,并经脾气升清散精作用输送至心肺,通过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及周围组织加以吸收,进而为全身提供物质能量。 而当脾虚的时候,就会导致脾的运化水谷能力失常,进而导致一系列症状的发生。而最近也有病友询问,脾虚是否还有脾阴虚和脾阳虚之分,两者又应该如何区别呢?
中医理论中有阴阳一说,认为一切事物都具有阴阳两个对立面,脾亦有阴阳之分,脾在中焦,为后天之本,主运化、升清及统摄血液,其生理功能的维持有赖于脾阳的温煦及脾阴的濡养。而脾阴是与脾阳相对而言,物质上指构成和濡养脾的一切阴液,包括水谷精微化生的血液、津液及其营养物质,正如《内经·本神》云:“脾藏营”;《素问·奇病论》曰:“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功能上与脾阳相对,濡润脏腑,正如《灵枢·邪客》云:“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营四末,内注五脏六腑”。由此可见,脾阴确实存在,并与脾阳相辅相成,共同维持脾的正常生理功能。
故古人又说:脾是体阴而用阳,具有坤静之德,乾健之运,这是其常。相反,由于饮食劳倦,五脏虚损等因素,可以影响水谷精微的消化吸收,使脾之阴阳失却平衡,而产生疾病。
脾阴虚:中医基础认为,脾阴虚证的病因病机与脏腑阴阳的偏盛偏衰及气血津液的相互转化有关,故凡饮食失节、忧思劳倦、脏腑虚损以及失治误治等原因引起的阴阳气血亏虚,皆可导致脾阴的功能障碍,即脾阴虚证。
脾阴虚多与胃阴虚同时出现,脾阴虚多为内伤气血所致,以运化功能失常为主,临床以纳食不化,皮肤干燥,肌肉消瘦,痿软无力,甚则肌肉萎缩、偏废不用,或手足烦热、溺少便秘,舌红少苔,脉细数或涩等为特征。也有医家认为脾阴虚多由脾气虚慢慢发展而来,脾气虚,日久伤阴,致气阴虚。气虚运化无力,阴血生成不足而亏虚。多表现为不思饮食,食后腹胀,齿衄,甚至面肿足肿,口渴少津。
脾阳虚:脾阳虚衰,失于温运所表现的证候,多因脾气虚发展而来,或过食生冷,过用误用寒凉药物,或肾阳虚衰所导致。阳虚则寒从中生,寒凝气滞,故腹痛喜温喜按;阳虚水湿不化,流注肠中,故大便溏薄清稀;脾阳虚不温四末,故形寒肢冷;中阳不振,水湿内停,膀胱气化失司,故小便不利;流溢肌肤则肢体困重,甚至肢体浮肿,渗注于下则妇女白带量多质稀。
需要强调一点,很多人都会将脾胃两虚混淆,脾胃互为表里,脾为脏,属湿土,喜燥恶湿,胃为腑,属燥土,喜润恶燥。胃主纳、脾主运。脾主升、胃主降。叶天士说“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胃关系密切,在谈脾病的同时,有必要谈及胃之阴阳病症。
胃阴是指胃分泌的液质,即胃津。胃阳指胃的阳气,即胃气。胃津与胃气,共同起着纳化作用,这种作用,甚为重要。而脾阴虚与胃阴虚,脾阳虚与胃阳虚,是可分而难分的。脾阴主营血,胃阴主津液,均为水谷所化之精微,因此,脾阴可以包括胃阴。它们共同的症状是食欲不振,大便秘结,舌红无苔或少苔但同中有异,又当区别。概括地说脾阴虚为不思食,胃阴虚为不纳食。脾阳与胃阳均指运化功能,脾阳可以包括胃阳。
《内经》说“阳虚则寒。”所以它们的共同症状是形寒肢冷,口淡,食不化。而区别又在于:脾阳虚则肢冷泄泻。脾为太阴湿土,主升主运,胃为阳明燥土,主降主纳。脾喜刚燥,胃喜柔润。由于脾胃关系密切,两者临床表现常大同小异,因此在治法上以滋胃阴来统治脾阴虚,以温脾阳来统治胃阳虚。
虚则补之
李东垣说“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又说“善治病者,惟在调和脾胃。可见理脾之重要。临床上有很多疾病都是由于脾胃衰弱而引起,如虚劳、肺久热不退、便秘、泄泻、胃院痛、脱旺、小儿府积、妇科崩漏等箩这些疾病,往往通过调理脾胃而获愈。
虚则补之,这是治疗原则。《内经》说:“不能治其虚,安问其余。”说明医者应该掌握治疗虚证的方法和运用补法的技能。脾虚应当补,补脾当分阴虚者以滋阴养血为主,虚者以温阳益气为主。因此,滋脾阴与补脾阳为治疗脾虚的二大法门。又因为“脾欲甘”“五味入胃,甘先入脾”,所以补脾之药又当以甘味为主。一般地说,滋脾阴用甘寒滋润旨在滋阴血,养脾津。常用方益胃汤、沙参麦冬汤、滋阴清燥汤。常用药:生淮山、北沙参、麦冬、莲肉、大枣、生甘草、麻仁、白蜜等。补脾阳用甘温香燥,旨在温阳醒脾,培土建中。常用方补中益气汤、香砂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黄芪建中汤等。常用药黄芪、党参、白术、苍术、木香、砂仁、干姜、陈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