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诗(二百二十三)——望秦川
望秦川
李颀
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
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有客归欤叹,凄其霜露浓。
大家好,我们继续来欣赏千家诗的五言律诗部分。今天,我们要来品鉴的是来自于唐代诗人李颀的《望秦川》。惯例还是先介绍一下作者,李颀(读作'其’),唐代诗人,开元年间进士,曾做过新乡县尉这样的小官,晚年隐居故乡。他的诗内容非常丰富,其中尤以边塞题材和描写音乐的作品,以及一些能生动刻画人物形象的送别诗最为出色,风格豪迈奔放,慷慨悲凉,最擅长的诗体为七言歌行和七言律诗。
我们来看诗的题目“望秦川”,“秦川”是地名,泛指今天的陕西、甘肃秦岭以北的平原地带,因这里在春秋战国时代属于秦国,故称“秦川”,在这里主要是指都城长安一带。因为诗人在官场比较失意,所以非常沮丧的离开了长安。而在离开的途中,他似乎是心有不甘,不禁开始回望那个已经渐渐远去的城市,那个让他伤心和失意的地方。而这首诗,正是他在回望的时候,心生感触而写下的作品。
先来看首联“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朝”即早晨。“迥”即远的意思。所以,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景象便是,我清晨从长安出发,当太阳从正东方的山峰上冉冉升起的时候,我回望秦川,却发现已经相隔甚远了。
再来看颔联“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净”即明净。“逶迤(读作'威仪’)”是指弯弯曲曲,延绵不断的样子。“城阙”即城郭、宫阙,这里是指长安。“重(这里读作'虫’)”是指重重叠叠的样子。所以,这两句诗所描述的景色就是,那些山川河流,无论远近,看起来都非常的清新明净,而那长安城中的宫阙房屋,也是蜿蜒曲折,重重叠叠的样子,非常的宏伟壮丽。
接着看颈联“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秋声”即秋风萧瑟的声音。“寒色”即充满寒气的翠色。“五陵”这个词已经在我们前面的章节中出现过无数次了,就是指长安城外五位汉代皇帝的陵墓。所以,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意境就是,从那散布着千家万户的竹林之中,传来了阵阵萧瑟凄冷的秋日风声,而五陵一带的青松,也似乎浸染着一层充满了寒气的色彩。
最后看尾联“有客归欤叹,凄其霜露浓”,“客”在这里是指诗人自己。“归欤(读作'于’)”是归去的意思,“欤”是表示感叹的语气词。“叹”即叹息。“凄其”是指凄冷悲凉的样子。所以,这两句诗所表达的含义就是,我背着行囊,就要归去,心中不停的叹息,这份凄然,这份悲凉,正如那霜露一般寒意正浓。
我们看,诗人本想在长安城一展拳脚,有所作为,但是现实往往无比的残酷,最终,满怀着沮丧与失望,他有些黯然的离开了长安。当然,对于这个自己曾经努力和奋斗过的地方,多多少少还是会有一些不甘心和不舍得。所以,在离开的路上,他不禁要回头再看一眼这与他渐行渐远的繁华都市。日出东山,清晨的一切都是崭新的。无论远山近水,此时此刻,看起来都非常的清新明净。虽然距离长安城已经相当远了,但那城市中的宫阙房屋,也是蜿蜒曲折,重重叠叠的样子,看上去非常的宏伟壮丽。而这样的景色也让他的失落之情愈发的强烈起来。这时,似乎连大自然也随着他的心境一起黯淡了下来。那一片茂密的竹林,随着秋风而飒飒作响,那声音让他产生了一种极度的悲凉萧瑟之感。而远方,五陵地区那些傲然耸立的青松,也似乎笼罩了一股深深的寒气。我们说,秋天本就带着一种萧索肃杀的气质,再加上诗人本身的失落与怅然,可谓将这种悲伤的情绪渲染到了极致。而这样的情绪,欲说还休,伴随着那寒意正浓的凄霜冷露,最终也只能化作那一声声叹息,随着秋风飘散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