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的造化 ——王平哲山水味象
王平哲, 汉族,1956年出生于安徽萧县,中共党员,安徽省美协会员,京徽画院名誉院长,安徽省徽商发展促进会会长,安徽省工商业艺术家联谊会党支部书记。历任安徽省政协委员、北京安徽商会创会会长;北京市曦强乳业控股集团董事长、安徽曦强乳业集团董事长。
水墨的造化
——王平哲山水味象
文/杜林
中国的人文精神意识,大都归结或围绕于一个模糊而生动的抽象概念——道,做人如是,从艺亦如是。故中国人文艺术,皆为体验与探索“道”的载体。就绘画而言,状物象形是技可进乎道的阶段;而参悟天地造化,精炼意象传达,得意而忘形者,方得艺可通乎神的境界。山水画家以山水味象,幽暝于造化,笔墨相生,与天地自然同道,以水墨出入造化内外,这是一种扬漪出独特的、浓郁的、东方味象的山水图式。
山隐青色 136×68cm 纸本设色 2019年
王平哲是位著名的企业家,他画画只是近两年的事情,他由山水问道、以水墨履艺,观其画笔法稳健、舒展有度,虽自诩初学,但不俗、不媚,自生大家气象。孟子云:“读其书,诵其文,而不知其人。可乎?”读王平哲的山水画,而不知其人,当然是不行的。中国画的艺术语言的追溯,有着其独具中国意味的绘画语言审美体系,离开画家自身而单独抽离其艺术与技法,显然单薄而苍白。
以实为笔意 136×68cm 纸本设色 2020年
王平哲出生于书画之乡萧县。萧县历史悠久、山川毓秀,人杰地灵,尤其是在近现代时期,萧县这块丰腴的土地上孕育出诸多著名的艺术家。王平哲生于斯、长于斯,自幼即耳濡目染,对文化怀有一种深深的情愫。王平哲的青年阶段,正逢国家经济困难时期,因是家中长子的缘故,较早即挑起整个家庭的重担,进入社会的大熔炉进行生命的锤炼。后来,凭着自己的聪慧和勤奋,王平哲很快就开拓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成为多个领域内翘楚,至今仍担任安徽省政协委员、安徽徽商发展促进会会长等职,为各行业发展出谋献策。
山重水复 136×68cm 纸本设色 2020年
在这个过程中,王平哲行履全国,足下山川遍布各地。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商场的风云跌宕、熙攘纷争,山河的雄浑壮丽、端庄朴华,让王平哲对人与自然之道产生出自己的认识,并为胸中早即积垒起的丘壑神思,赋予了独特的风骨精神。与此同时,王平哲怀着这份向往,多与书画界的名家巨擘交往,更是卓然、吴然、郭公达、欧阳龙、薛志耘、王镛等书画家中的常客。所以说花甲之年的王平哲,完成艺术根基的积累与艺术生命的焕发,把这份付诸于笔端,以一位以山水闻名于企业界的画家,是其人生价值的再次回归,同时也是心怀造化的必然。
秋山疏林 136×68cm 纸本设色 2020年
作为一位画家的王平哲,笔法圆融丰润、结体稳健静穆,深得中国画美学正、大、圆、融的要旨。其笔下山水极重水墨的表现原则,充分发挥水墨材质的性能,力图依靠水墨的丰富多变,表现山水主体的虚实相生,凝练出意象性的笔墨神趣,并巧妙地运用水墨渲染的特殊语言,表达出画面气象浑厚、丰润华滋的神韵与理气。这样,即达成了王平哲所追求的山水图示语言,在“像”和“象”之间,完成宏伟磅礴的自然境界和雄秀深厚的笔墨结构。同时王平哲依靠于个人对山水空间的观感,在画面中通过简洁构成、凸显主体意象的艺术处理,创造出沉雄恢弘的大山既视感。其山水图章,所营造出的嶙峋叠嶂强烈氛围,观者在感通中即能随着画面流连其间、沃游其上,产生出具有主体感和流动感的诗情。
事实上,王平哲笔下山水多以“山居”、“秋游”为主题的图景,那幽密深邃的山水背后,体现的完全是画家个人的内心感受;在这一点上,王平哲志于道、游于艺,往往能摒弃“技”的束约,把自然山川气象移入胸怀,再把内心意象移入自然,以水墨而造化,着力于笔墨与丘壑并胜的“似与不似”,迁想妙得于山水神韵,这样的过程使他在水墨写意山水中,恰当地抒发出自己的感受与体悟,从而体现个人的审美心态与生命趣味。
要指出的是,对于山水创作,必然有着它的过程。王平哲早年与老一辈艺术家的交往,使其对中国画具有了一个先觉性意识,“入”即能秉承中国画的正统之道。近年,他又向新安画派巨擘郭公达先生执弟子礼,耄耋花甲师生,师者言传,学者研墨,一时佳话。郭老山水多得宾老遗韵,笔墨松秀浑厚,既有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又不失时代气息和视觉张力的动态美感。受此影响,王平哲简化笔墨,以探索性的笔法写就“胸中丘壑”,不仅完成笔精墨妙的气韵,而且深得山壑深邃、雄迈之苍润,成就出不匠、不凡、不俗的气象。
透过王平哲近期的画,可以清晰的体会到,他的笔墨更为简化,风格愈加鲜明。在他那些具有师造化的写生,并不再依靠于以表现真实的地理特征为旨,渐渐侧重于笔墨与造化的相互和谐,并以此为语境,探索大山大水所具有神气风韵与激扬跌宕。其笔下山水意象层次渐为分明,具有突出的“笔墨造化”的图式面貌,展示出丰富的“势”象语境,既完成了古人强调“一收复一放,山渐开而势转,一起又一伏,山欲动而势长”(清·笪重光《画筌》),又书写出其本人含蓄而深达、宁静以致远的人文修养。
这样审美形态的选择,不仅是王平哲山水激情与艺术生命意志形态的表达,更是一种智慧形态的表达。因为,在这一形态下,激情的奔涌,意志的张力,都沉潜下来,在造化与水墨之间升华、融汇、和谐,通过理智的观照、知性的反省,拈出自然山水的一角,由事物的表象到意象的深化,以精炼的语言给意象内涵予暗示,完成登临、沃游、远眺的空间张势的营造,具有了追求内在的山水之美。
这样的情怀与表达,奠定了王平哲坚持以水墨主体接近山水神韵的本质,其意更在于水墨山水掩映下的艺术主体——以艺术的方式回到内心、回归艺术本身。这是一种文化意象的体现,更是传统文化之所以具有的魅力与文化向心力。
王平哲以水墨为造化,体察天地万物的本质之美,以中华沉厚的历史精髓为质,以具备着特性的水墨为载体,以雄奇秀丽的山水图式,折射的是内心世界的深邃,是澄明心灵的映象,而引导他坚持不懈求索的,正是无极造化之中的永恒精神,与掩映于五千年文化载体之下通神化境的水墨魅力。(杜林于北京京徽画院)
王平哲·山水作品
了解更多
请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