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 金锡逊作品:元代杂剧和关汉卿

-----
-----
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
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天地也,
做得个怕硬欺软,
却元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地也,
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天也,
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元代杂剧和关汉卿
在灿烂的文学史道路上,剧本写作终于在元代兴盛起来。
回望来路,我国最早的戏曲脚本,是南宋时期的戏文,可惜留存下来的已经很少,残缺不全。到了元代,就进入了戏曲史上的黄金时期。直到现在,还留有完整的元代杂剧作品一百三十多种。
元代由蒙古族统治中国,人民受的压迫和剥削甚重。而当时城市经济却发达起来,市民文化生活比较丰富。早在南方还是以诗词为主要文学样式的时候,北方已经出现了关汉卿、王实甫等不少优秀的杂剧作家和文学剧本。
元代杂剧和关汉卿
有人认为元代杂剧兴旺是当时废除了科举考试,读书人没有了奔头,把才能用在写剧本上了。王国维《宋元戏曲考》中说“余则谓元初之废科目,却为杂剧发达之因。”王国维认为元代废除了科举制度,读书人没有了出路,就写杂剧去了。也有人不同意这种说法,如2002年6月20日《社会科学报》刊登钱世明文章说“汉人作赋,唐人重诗,宋人填词,元人写剧,今人造小说,不过一时代推崇一文体罢了。与科举何干?以剧而论,明清传奇、昆曲大盛,而明清未废科举。”对元杂剧之兴起看法不一。不管怎样,剧本是多起来了。
反正当时社会上需要娱乐活动,也就需要戏曲脚本,在元代专门编写小说、戏曲的“书会”里,就有不少这样的读书人,他们是“专业作家”,反正有了他们,元杂剧就灿烂起来。戏台上演出杂剧,戏台下人头簇拥。
元代杂剧和关汉卿
杂剧的形式一般是用“一本四折”演一个完整的故事。
元代杂剧是唐诗之后又一个高峰。关汉卿则是峰顶。关汉卿一生写了六十七本杂剧,现存《窦娥冤》、《救风尘》、《鲁斋郎》、《单刀会》等十八本。
就来说说关汉卿的名作《窦娥冤》吧。《窦娥冤》的剧情,真的感天动地在一个“冤”字上。不像王实甫的《西厢记》张生和崔莺莺谈情说爱。
窦娥是穷秀才的女儿,七岁就抵债给蔡家做童养媳。婚后丈夫早死,婆媳二人双双守寡,一次,债户赛卢医要勒死蔡婆婆,流氓张驴儿和他的父亲路过,救了她。张家父子以此要强占蔡家婆媳为妻,窦娥执意不从。张驴儿想药死蔡婆婆来威胁她,不料反倒毒死了自己的父亲。张驴儿借此要挟窦娥成亲,窦娥不服,同到官府。昏庸残暴的桃杌太守不问青红皂白,将窦娥严刑拷打,窦娥坚强不屈。后来桃杌要打蔡婆婆,窦娥怕婆婆受刑,便屈招了,问成死罪。死后,她的鬼魂到父亲那里告状,才昭雪了冤情,惩罚了仇人。
元代杂剧和关汉卿
听听窦娥的义愤填膺,冤气冲天的呼声:
她要复仇!
“我做了个衔冤负屈没头鬼,怎肯便放了你好色荒淫漏面贼。”
她要斗争!
“想人心不可欺,冤枉事,天地知。争到头,竞到底。”
她要控诉!
“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
“这都是官吏每(们)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她除了控诉人间昏庸官吏,还要控诉天地鬼神的不平!
“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作天”
窦娥原以为上司可能会复审,可能有昭雪机会,最后连这点希望也破灭了,这才向天地鬼神都发出震撼人心的控诉!窦娥的声声控诉惊心动魄、令人心碎。
元代的杂剧早已扬名世界。
如:早在1958年6月,纪念关汉卿创作七百周年时,仅北京一地,就演出了他的十种剧作。关汉卿还是1958年世界各国所纪念的文化名人之一。他的《窦娥冤》,早在一百年前已经译成法文,流传国外了。
参考书目:中华书局《古代戏曲选注1961年6月版》第二分册 胡忌注
本栏目主编:韩阳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金锡逊: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散文学会会员、宁波市作家协会会员、杭州市江干区作协会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