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年华】|袁亚亚作品:书店,心中的店
我钟情于书店纯属偶然。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要上学了,柴桥的舅舅送我一本新华字典。我如获至宝,前翻翻,后翻翻,居然翻出了好几张破损的页面,就告诉了外婆。外婆迷信,一定要去换,于是小脚的外婆拉着我的小手去柴桥中街照相馆旁边的书店换书。
这是我第一次进书店,一股淡淡的好闻的味道飘入鼻头,很舒服,店里人少,很安静,橱窗玻璃很整洁,亮堂,全然没有百货店和布店那么嘈杂,也没有副食品店里油腻腻的肮脏样。那些大人书和小人书,要么竖着“站”在靠墙的柜子里,要么横着“坐”在玻璃柜台里。我看看这个望望那个,还没看遍,只听外婆说:“换好了,回家嘞。”我就跟着外婆走出书店,但出门时又回头望了一眼,心里有了一个念头:“这个店真好!”
上学后,我知道了那书店叫“新华书店”。我们的教科书是从那里发出来的,那些大人书就是历史著作和小说之类,小人书就是连环画和画报之类,而那淡淡的好闻的味道是书上油墨散发出来的,叫墨香味。以后,每次去外婆家,我总会编出理由先去书店兜一圈,闻一闻那淡淡的墨香味,看一眼那或站或坐的书。每次都是营业员的一句:“小娘,你买啥书啦?”让我心跳脸红,连忙拔腿而走。出了店门,心里甚是懊恼我家所在的高塘街上没有书店。因我不常去外婆家,所以书店也难得一逛,它成了少年的我多年来心中的一个守望。
相遇大碶的新华书店已是八十年代了,我到大碶中学读书。大碶的书店位于碶上墩对面,大众饭店旁边。书店没有柴桥的大,但格局一样,味道一样,于我是老友相见分外亲。因为在校是寄宿生,有时间隔三差五的去书店发发呆,找找学习资料。而那时的书店,放学后总是人满为患,都是我们学生客,翻翻小说书,找找学习资料。都是蹭书看,很少会买,翻久了营业员就会绷着脸驱赶:“看介长辰光,书都翻旧了,卖不掉嘞,别看了,好回去了!”于是很不情愿的放下书,顺便顶上一句:“你真啰嗦,讨厌。”转身而走。没隔两天再次光顾,而营业员仍如往常一般客客气气的。
其实我们都知道她的孩子与我们同龄,她是怕我们书店时间呆长影响做作业,而我们的顶嘴是青春期的产物。那书店里善意的驱赶和调皮的顶嘴的情景深深地烙在脑海,每每想起备觉温暖、亲切。紧张的高中学习阶段找时间去书店呆一会儿成了定律,书店是我放飞心灵的地方,在店里翻翻书,闻闻那墨香味,心情豁然开朗。
投入城北商城的新华书店,我已工作了。我的单位是央企,真正的大工厂小社会,我们的生活区各种功能俱全,不但有书店还有图书馆和阅览室,而我的最爱仍是书店。书店不仅是老朋友,更让人激动的是我邻居姐姐在书店工作,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人,书店犹如自家的客厅了。再也不用担心营业员的询问或是驱赶,想翻什么书就翻什么书,想呆多久就多久,真可谓随心所欲。慢慢的书店也改革了,书柜变成敞开式,营业员变成收银员。
找一本心仪的书,或是倚着书柜或是靠着书柜看个够,让心灵得以滋润,精神有所寄托。那淡淡的墨香味总是不离不弃地飘荡在书柜间,安静,恬然。此时在那里我走入了世界名著之林,《红与黑》、《巴黎圣母院》、《呼啸山庄》、《蝴蝶梦》、《简爱》等等,一本又一本的经典名著深深地吸引了我,爱不释手,我都把它们买回了家,细细品读,陶醉其中。如今,我每次出国旅游都会用心去体会和寻觅那古堡、教堂、广场,恍惚间小说中人和事一一呈现……
随着市场经济的开放,各种形式的书店如雨后春笋般遍布街头巷尾,书店的功能也多样化了,可以就着一杯咖啡在书店小坐,也可以约上好友参加书店的沙龙活动。如今互联网的兴起,纸质媒体转入电子化,网络化,书店在渐渐地被边缘化。而于我,一路相伴的书店是心中的店,来过,未曾离开。
本栏目主编:张仿治
作者简介:袁亚亚,1965年出生。1984年进镇海炼化公司,直至退休。平时喜欢阅读,在老年大学文学欣赏班学习。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