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三国都拍嫌疑人X,到底为何人们都爱看它?
当苏有朋版的《嫌疑人X的献身》的上映时,人们就开始持续热议这个被中日韩三个国家都改编的故事,改编后的影片孰优孰劣其实是一目了然的,即便如此看中国版嫌疑人的热度依然不减,你可能会说作为原作者或者作为某一位艺人的铁粉,走进电影院是对他们最大的支持。
这个理由看似很有分量,但是在我看来这并没有说的问题的关键点上。那么到底为什么那么多人爱看嫌疑人?而且是在看了原著小说和日韩改编版电影之后。
其实说到底,人们爱看它主要是因为它好看,而好看源自于原著小说极致的戏剧性冲突,这种戏剧性冲突让故事拥有了一个独一无二精神内核。而在中日韩三国改编后的电影又都保留了这个内核,正是因为这个内核让人们可以不去顾忌影片的质量,从而专注于对故事的一次又一次的全身心领略。
《嫌疑人X的先生》讲述的是一个天才数学家为了拯救所爱的人,不惜杀人顶罪献身的故事。这是一个非常非常悲伤的爱情故事,它几乎是对“为爱痴狂”这四个字最经典的演绎了,这位数学家一方面是对爱的人极度渴望,另一方面是又对爱的人将失去生命的极度沮丧,这就最终促使他不得不为了渴望而去换一种方式去承受沮丧,也就是自己去为爱的人献身。
这就是前面所谓的精神内核,还记得在原著小说扉页上有这样一段话:“究竟爱一个人,可以爱到什么地步?究竟什么样的邂逅,可以让人舍命不悔?逻辑的尽头,不是理性与秩序的理想国,而是我用生命奉献的爱情。”
所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故事里的数学家对那位母亲的爱,就是最真挚的表达。这种爱虽然不似《哈姆雷特》或者《罗密欧与朱丽叶》那般充满形而上气息的终极思考,但是它足以让我们普通人感受到实实在在接地气的心力交瘁。话说,这么好的故事人们不爱看?那就怪了!
于此同时一个好故事最重要的是要做到“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当我们看《嫌疑人X的献身》,一开始我们就知道嫌疑人是谁?也知道嫌疑人为了掩盖真相似乎做了些什么?但是无论如何我们都想不到他竟然为了救人而又去杀人,为了保护爱人而去顶罪献身,更想不到最后的结果是这种献身最终成了一场凄美的徒劳。
我想只要是看了小说或者电影的人,都难以忘记男主人公最后在看守所里撕心裂肺的哭嚎,一句“为什么?”叩问着每一个人。还记得当年紫霞仙子对张君宝说了那句话“我猜中了开头,但是没有猜中结尾”,我想她算是对“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理解最深刻的人吧?
写文章讲究道与术合一,其实影视剧制作又何尝不是呢?我们上面所说的精神内核其实就是《嫌疑人》的道,显然在这一点无论小说还是三国改编后的电影,他们都做的很好,而实际上他们对术的把握也不错哦。
我们都知道东野圭吾是日本推理小说界人气之王,是个推理和设置悬念的能力极佳选手,但是在我看来他还是一个像楚留香一样善于玩弄情感的“浪荡子”。可以说东野圭吾可能是日本推理小说里最善于把玩人物情感的,也可能是日本情感小说家里最擅长运用推理元素的。
很显然东野圭吾是个的“投机分子”,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在理性地推理的外壳下,把人物的情感剖析到了极致,又在人物感性的驱使下做出骇人听闻的理性举动,而这就是东野圭吾的术。其实是东野圭吾抓了人们通常会游离余理性和感性之间的那种状态,这是一种让人非常揪心的状态。
在他的作品里有些人可以知法犯法而得到同情,而有些人会大义灭亲却得到唾弃。这其实都是一个人在理性与感性之间厮杀后的抉择,东野圭吾最擅长的就是把人物的这种状态描摹出来。于是我们看到《嫌疑人X的献身》里即使解开了真相,也没有谁会幸福,还看到《白夜行》里为了守护爱的人可以三十年如一日生活在没有太阳的白夜里。
再看改编后的中日韩三国电影,他们在把握人物的理性与感性的的中间状态时虽有优劣,但是他们都把两者之间的激烈角逐演绎了出来。即便在苏有朋版里,当我们看到张鲁一和林心如在看守所里见面后情景时,我们知道一旁的王凯眼角流着泪水,那是悔恨的泪水,也同情的泪水,更是一个物理学家兼警察无奈的泪水。我们终于知道了张鲁一对他说的那句话的意思,“就算你解开了真相,也没有谁会因此而幸福”。
从本质上来说,《嫌疑人X的献身》是理性和感性的较量,最后的结果看起来是理性战胜了感性,毕竟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但是在观众眼里最终还是感性战胜了理性。因为我们都不愿意看到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都为这件凄美的爱情故事惋惜,我想这或许是我们爱看的另一个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