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治腹泻】

腹泻,为临床常见疾病之一,根据其不同的病因病机,治法也不尽相同,真正掌握腹泻,还需要对腹泻的各种病因、辨证治法有非常熟悉的掌握。

秦伯未老先生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中医学家,在中医理论及临床方面均有很高造诣,晚年所著《谦斋医学讲稿》是其一生学术经验的结晶,

所涉内容包罗广泛,论述深入浅出,说理深刻透彻,对中医临床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今天,小师妹分享的是其中对腹泻病诊治的论述,供临床优秀中医师参考学习。

脾为腹泻病主脏

湿邪为腹泻病主因

对于腹泻病的研究,秦伯未老先生列举了《黄帝内经》、《难经》、《巢氏病源》以及《沈氏尊生书》等典籍关于腹泻病的论述。

其中,《沈氏尊生书》指出“泄者,脾病也。脾受湿而不能渗泄,致伤阑门元气,不能分别水谷,并入大肠而成泻……风寒热虚皆能为病,苟脾强无湿,四者均不得而干之,何自成泻”

进一步总结“湿兼风者飧泄也,湿兼热者下肠垢也,湿兼寒者鸭溏也,湿兼虚者虚泄也”

秦伯未老先生认为这是在历代医家论述的基础上去伪存精,提纲挈领的总结,是对腹泻病病位和病因的高度概括,即腹泻病以脾为主脏,以湿为主因。

腹泻病辨证关键在于主证

研究中医治疗腹泻病,目的在于找出中医治疗腹泻病的一般规律。

如何寻找腹泻病的一般治疗规律,再结合到特殊性,秦伯未老先生指出需要首先分析腹泻病的不同证候,再提出不同证候中的主要症状,即主症。

秦伯未老先生认为,辨证论治之“证”即证据、现象,是疾病外在表现的高度概括。

指出主症是辨证的指标,必须明确,有了明确的指标,才能作出诊断,从而制定治疗方针。

腹泻病论治分虚实证二端

对于腹泻病的论治,秦伯未老先生以实证和虚证两类辨证施治。

实证

实证分为寒湿犯胃证、寒伤脾阳证、湿热下利证、伤食证4证

寒湿犯胃证

主症为腹内隐痛,或作水声,泻下稀薄,或如鸭溏,小便短少不黄,舌苔白腻,脉象濡缓。

治宜化湿渗利,用胃苓汤加减。

如湿重者肠鸣如雷,泻下多水,称为水泻,可加干姜;

如泻下稀溏挟有痰沫,系湿聚成饮,为痰泻,可结合二陈汤治疗。

寒伤脾阳证

主症为泻下清谷,肠鸣且痛,舌苔薄白,脉象迟沉或沉紧。

治宜温散分利,用藿香正气散加减。严重者宜暂用四逆汤逐寒回阳。

如伴见寒热头痛,可于前方加入荆芥、防风。

湿热下利证

主症为腹痛即泻,泻下黏秽呈黄褐色,小便短黄,舌苔黄腻,脉象濡数。

治宜清化淡渗,用芩芍汤合四苓汤加减。

其中有外感者称为协热利,加葛根、黄连。

亦可见泻一阵,痛一阵,泻下稀水,有后重感,口干喜冷,脉象滑数,称火泻或热泻,治疗同前。

夏季感受时邪而泻者,亦见泻下稀薄,肛门觉热,烦渴尿赤。称为暑泻。

可酌加藿香、连翘、六一散之类。

伤食证

主症为腹痛,泻后减轻,秽气极重,伴有脘痞,嗳噫食臭,纳呆厌食,脉滑,舌苔厚腻。

治宜消导和中,用保和丸加减。

秦伯未老先生指出此证多与受寒有关,即寒食交阻,如见舌苔厚腻白滑,腹痛较剧,泻后隐痛不休,可加乌药、煨姜;见有寒热表现者,可加紫苏、连翘。

虚证

虚证分为脾阳虚弱证、脾气不振证、命门火衰证、肝旺脾虚型4证。

脾阳虚弱证

主症为腹痛绵绵隐隐,喜温喜按,泻下稀薄,脉象濡弱,舌苔薄腻。

治宜温运健中,用理中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

泻不止或伴见手足不温,可加附子以益火生土。

脾气不振证

主症为泻下溏薄,或仅软而不成型,腹微痛或不痛,或食后有胀滞感即欲大便,常伴神疲倦怠,肛门不收等症。

治宜补中益气,用调中益气汤加减。

命门火衰证

主症为黎明时肠鸣作痛,泻下稀水,泻后即安,亦称五更泻,常伴下肢畏寒,腹部不耐寒冷,脉象沉细无力。

治宜温肾涩肠,用四神丸加减。

凡虚证腹泻,久泻不止,均可结合固涩法,如诃子、石榴皮、赤石脂、禹余粮等。

肝旺脾弱证

主症为腹痛作胀,泻下溏薄,挟有失气,常因情志不和反复发作,脉象多弦。

治宜抑木扶土,用痛泻要方加减。

若经久不愈,能使肝火偏旺伤阴,泻下如酱,黏滞不畅,口干口苦,胸膈烦闷,舌质红,脉细弦数,可加石斛、黄芩、竹茹、乌梅。

若土木不和而久利,寒热错杂,亦可用乌梅丸而止。

重视腹泻病饮食宜忌

腹泻病属于肠胃病,饮食宜忌对于疾病的痊愈影响较大。

秦伯未老先生对于腹泻病饮食宜忌提出

一是禁生冷水果类,禁油腻厚味类,禁黏滑甜味类;

二是需要用清淡和易于消化食品进行调养。

这样才能防止病情反复,易于疾病的恢复。

治验举例

孔某,男性,51岁。

久患肠鸣腹泻,泻下清稀,胸闷嗳噫,口苦咽干,近因恼怒后诸症更甚,且添脘胁胀痛,舌苔薄黄而腻,脉象沉弦。

今以丸药治久利,以汤剂舒肝理气畅中。

处方:

炒蒺藜9g,广木香6g,青皮、陈皮各9g,新会白9g,陈香橼6g,橹豆衣6g,乌梅丸9g(包煎)

按:

本例患者主症为久患肠鸣腹泻,泻下清稀,脘胁胀痛,因恼怒后病情加重,伴见口苦咽干,舌苔薄黄而腻,脉象沉弦。

其中,腹泻清稀,病程日久为脾弱表现;

脘胁胀痛,病情加重与情志因素有关,显为肝旺之征。

现见口苦咽干,舌苔薄黄,有肝郁化火之势。

辨证为肝旺脾弱,寒热错杂。

治以炒蒺藜、广木香、青陈皮、新会白、陈香橼、橹豆衣等舒肝理气畅中,乌梅丸辛苦甘酸杂合以治寒热错杂之久利。

可谓处方细致,结合精巧。

通常达变,效如桴鼓。

秦伯未老先生不仅重视前人经验的继承,而且重视在继承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进一步提高。在临床上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他指出临证时不能刻板地依照证候治疗,尤其病程较长,病情复杂的患者,往往虚实错杂,

更不可能单纯地依据一般证候进行治疗,

而要根据具体病情,具体分析,灵活运用,单纯补法或单纯泻法往往难于奏效。

泻法中可以兼用补法,补法中也能兼用泻法,同时要与其他治法互相结合,但均需分清主次,这样才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秦伯未老先生一方面勤求古训,另一方面也非常重视中西医结合,深入探究中医之理的理。

认为对中医学的研究要有两手,

一手是临床总结和文献整理的研究,

另一手是用现代科学作实验研究,

有学者运用现代科学手段进行了研究,如从循证医学的角度评价情志与腹泻之间的相互关系等

这些研究均是有意义的探索,是秦伯未老先生学术精神的进一步深化,对于提高腹泻病的诊治水平,促进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大有裨益。

(0)

相关推荐

  • 大肠症候

    大肠证候 锁定 本词条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提供内容 . 大肠为传导之官,其功能主要是传送食物的糟粕,使其变化为粪便而排出体外.大肠有病,主要表现于大便方面. 中文名 ...

  • 中医辨治腹泻病,此一文基本就够了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腹泻,为临床常见疾病之一,根据其不同的病因病机,治法也不尽相同,真正掌握腹泻,还需要对腹泻的各种病因.辨证治法有非常熟悉的掌握. 秦伯未老先生是我国 ...

  • 名医张耀卿:如何辨治多年腹泻?

    辨治10余年泄泻(过敏性结肠炎)1则 范某,女,31岁,职员.1960年11月7日因发作性腹泄10余年,绵延不断8个月入院,同月28日出院.住院号:7676. 患者于10多岁时即患有腹泻,于受冷后发作 ...

  • 4种常见腹泻,辨清原因治腹泻,痛泻要方加减方

    4种常见腹泻,最后这个可能让你"柔肠寸断"! 很多人因为便秘痛苦不堪,也有很多人因为拉肚子苦不堪言!专家为您揭秘4种常见腹泻,教您对症下药告别腹泻! 一吃凉吃辣吃油腻的东西就会拉肚 ...

  • 海上名医张耀卿:如何辨治多年腹泻?

    辨治10余年泄泻(过敏性结肠炎)1则 范某,女,31岁,职员.1960年11月7日因发作性腹泄10余年,绵延不断8个月入院,同月28日出院.住院号:7676. 患者于10多岁时即患有腹泻,于受冷后发作 ...

  • 基于数据挖掘的李廷荃教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辨治规律

    目的:本文基于数据挖掘技术,采用回顾性与前瞻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整理李廷荃教授名医工作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部分病案,初步分析总结李廷荃教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辨证和遣方用药之间的内在规律,从而 ...

  • 喻斌教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的辨治特点和用药规律研究

    目的:通过收集导师喻斌教授在门诊时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患者的完整处方资料,对其处方药味进行整理统计分析,探讨喻斌教授治疗本病的用药规律及辨治特点.方法:1.在研究生学习期间,研读古籍经典,追溯导 ...

  • 小儿腹泻--肠炎痢疾的辨治----沈绍功

    [大便不好辨证论治] (1)大便完谷不化.这里面要加焦三仙.生内金.大腹皮.木香和砂仁. (2)大便水泻,发绿,要用藿香正气散,另外佐以利小便以实大便.主要的药车前草.泽泻.桑白皮.冬瓜仁.泽兰.白花 ...

  • 【肖相如:羌活胜湿汤-外感湿邪初期的辨治】

    【肖相如:羌活胜湿汤-外感湿邪初期的辨治】

  • 慢性前列腺炎的中医辨治

    慢性前列腺炎属现代医学病名,可参照中医的淋证.浊证.精病,以及肾虚腰痛.阳痿.早泄.癃闭等病进行辨证施治,根据临床症状,结合实验室检查,临床常分四型辨治. 下焦湿热型 嗜食烟酒辛辣,或染受秽毒所致.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