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不能“活泼”地学习“文学和历史“?

最近,大型历史剧《芈月传》热映。有报道批评该剧歪曲历史,未能还原历史真相。不过,个人认为,这部剧的热播,对于历史和古文是好事。相信,很多剧迷会为了搞明白“秦”、“楚”“魏”“齐”等国家,可能就会去了解战国那一段纷争的历史;为解析剧中出现过的那些优美的诗句和唱词就会去学习《诗经》、《楚辞》。。。

这种自动、自发,以快乐为前提的学习,肯定比“语文课”和“历史课”上习得的单板、枯燥、简单的知识要好太多。语文,从小学到高中,这12年都是重点学科;历史,初中、高中的6年也作为辅助学科;可是这么多年学习后,我们的人文素养在哪里?

小学、初中,最重要的语文教学内容是概况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其实,任何文学作品都是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哪有完全标准的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呢?还有一部分内容是教授修辞技巧,什么是比喻,什么是排比,什么又是拟人,我想如果一个月阅读一部作品,这么多年也能阅读一车书了,读了这么多的书,相信根本不用老师苦心解释有哪些修辞手法。一篇文章分析两天,却只是留意这些细枝末节,却从不用美学、文学的角度,让学生了解文章的美,学完一课,学生还是只能死记硬背。

高中语文,需要考试文学常识题:“《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春秋三传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其中《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历史著作。《尚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总集。《文心雕龙》中国第一部汉族美学和文学理论巨著。。。。”这些书名,变成了口中的念念有词。而它们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它们为何这么伟大?这些事情,语文老师不介绍,学生也不关心,因此,学习到古文,只觉得它们生涩难懂,令人厌恶;如原本对语言文字很感兴趣的我,因为忌惮古文,而放弃攻读中文系。

历史更不用说。高中历史老师,说得最多的是,这是考点,非常重要得背下来。可是,五代十国,是怎么回事?魏晋南北朝又是怎么回事?春秋战国与大汉王朝是怎样的承袭关系?那段时间,人们的礼仪、文化、社会制度是怎样的?为什么秦国陪葬品会用到兵马俑?兵马俑是一直都存在吗?还是就只有秦国有?当时历史社会中,人们的铸造水平、纺织水平、农耕水平又是怎样?封建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为什么不一样?鸦片战争为什么会发生?清政府为什么无力抵抗。。。这些学生关心的问题,老师大概用了不到十分钟时间照本宣科;却要让学生背诵40分钟。学生心里根本还没了解清楚事件的始末,就让他们无意义的背诵,难怪学生不喜欢历史。

可是,如果清楚事情的梗概,学习历史,就不会那么枯燥、乏味。这几日阅读《中国通史》得知封建两个字,也有很大内涵。一提到“封建”,很多人脑海中浮现的形容词就是腐朽、落后、专制。可是,如果封建制如此不好,为何中国从古至今会沿袭几千年呢?而且这个封和建是代表什么呢?《中国通史》表述,其实,起初,封建的元素有两个:一为爵禄,受封者与官吏同;一为君国子民,子孙世袭,为受封者所独。也就是说刚开始封建是和分封、世袭有关,并没有那么多的引申意义。

还比如,“皇帝”这个对独裁者的称呼是从何而来?帝是什么意思?皇又是什么意思?《中国通史》解释道:诸王之上,要有一个共主,而更高于王的称号,从来是没有的。乃借用天神之名,而称之为帝。后来,又有人要将所有的帝区分开来,就要加“自”字于“王”字之上,造成一个“皇”。至秦王嬴政并天下,遂合二字,以为自己的称号,即为“始皇帝”。

最近一直在听蒋勋“品红楼”,被他渊博的文化内涵所折服。因为他讲得不仅是红楼梦的故事,如:林黛玉写了一首《桃花行》,他会分析,“行”这种体裁与其他诗歌体裁的不同,“行”会有朗朗上口的叠字,但是绝句和律诗,是不会重复的。如果学生时代,能够听得这样的语文课,相信我会毫不犹豫选择中文系。

人文学科(包括但不仅限于文学和历史)与理工科不一样的是,它们吸引人的地方是“美”,而这恰恰是学科教育所不能带给学生的知觉,因此,青年学生不会喜欢古文,也不会喜欢历史。幸好,还有一些历史剧的出现,比如《芈月传》,大气滂沱的场景、形态各异的服装、复杂的历史背景、优美的文辞、周到的礼仪、以及对它歪曲历史的批评,这些都会激发学生了解“文学和历史”的好奇心,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不得不感谢历史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