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用来表达年龄的专用名词,一目了然

婴孩、襁褓:一周岁以内
孩提: 二~三周岁的幼儿时期
垂髫(chuí tiáo):女孩三~七周岁、男孩三~八周岁。髫是古代儿童头顶下垂的头发,大概是女童比男童早熟,女童比男童早一年把头发扎起来。
总角:女生八周岁~十三或十四周岁、男生九岁~十四周岁,要将头发左右分开,束成两个角,也叫总丱。
豆蔻:女生十三或十四周岁~十五或十六周岁,夏季万物长成,豆蔻初夏开花,又有孕育之意,所以用豆蔻比喻少女即将成人。
束发:男子十五周岁。少年要把两个总角解散,扎成一束髻,表示少年成童,可以称为童子。
及笄:女子十五周岁。少女也要把两个总角解散,用头发盘起来,用簪子固定住,笄就是簪,因此称女子15周岁为“及笄”。
弱冠: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已经成人,没到壮年,故称“弱冠”。
而立:男子三十岁,壮年。
不惑:男子四十岁。
知命:男子五十岁。
花甲、耳顺、耆:六十岁,六十以上可以通称耆老。
古稀、老:七十岁。
耄耋(mào dié):八九十岁。
期颐:一百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