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家人,芦笙魂!云南苗族大叔励志让芦笙进万家!

“芦笙一响,脚板发痒。”

芦笙是最古老的民间乐器之一,也是苗族的精神文化象征,承载着喜怒哀乐,见证了苗族历史的兴衰。

苗族无论迁徙到什么地方,语言服饰产生了什么不同,芦笙都是我们恒定不变的民族乐器。

一把芦笙,像一架木犁,耕耘着苗族文化,在苗族的漫漫历史之路铺开十里桃花般灿烂的文明。

一把芦笙,像一位老者,有着沉重的思想和远久的孤寂,深情地守望一段又一段悠远的历史。

一把芦笙,像一个故事,把历史的洪流浩荡,人世的起落纷繁,文明的灿烂与荒凉娓娓道来。

——一个苗族女大学生杨芬的独白

在芦笙文化的传承上,近年来一直面临着很多挑战——外来文化的冲击、年轻一代传承的断层、芦笙手工艺的逐渐失传……

严峻的时代背景下,古老民族乐器的传扬任重而道远。

在云南文山,有这样一个苗族大叔,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喜欢带着一把芦笙,边结交朋友,边宣传苗族芦笙文化。遇到喜欢芦笙文化的有缘人,他就会大方送上一把芦笙。

他逢人就说:“我的梦想就是要让芦笙进万家……”

很多人听到他的梦想,都会不屑或者嗤之以鼻——这个老古董,现在谁还会要?别做什么白日梦了……

但他似乎从不被这些声音影响,怀着诚挚的热爱在芦笙传承的道路上一走就是10余年!

这个善良且有点执拗的苗族大叔叫马成良,1981年出生于文山马关一个偏远苗寨的他,如今已经成长为了自有品牌“芦笙人家”的传承人,西部苗族芦笙标准化定做的佼佼者。

|马成良

|马成良“芦笙人家”品牌注册

是什么让他排除万难走上了这条艰难而略显孤独的道路,九妹也有幸专程采访到了他。

一个“昂贵”的代价

马成良的外公是专门制作芦笙的手艺人,爷爷和爸爸都会芦笙制作。

在民族文化的熏染下,马成良和父辈们一样都爱上了吹芦笙。

然而,青少年时期对芦笙的记忆,并不都是温暖的,真正影响他走上芦笙传承这条路的,源于一次“芦笙事件”:

马成良的叔叔也是一个喜欢芦笙的人,有一次他向朋友借用了一把芦笙,不小心弄坏了。

在当时那个年代一把手工制作的芦笙价格昂贵,但由于没有钱去赔偿,加上妻子的指责和抱怨,叔叔一时想不开喝药自尽了。

这件事对马成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什么像叔叔这么热爱民族文化的人会因为赔不起芦笙钱而受刺激结束自己的生命?

芦笙本就是民族的代表性乐器,为什么要给平民百姓造成那么大的负担?

于是从那时起,马老师心中就坚定了一个信念——“一定要让芦笙进万家……”

如今当别人质疑他的梦想,他都会自信地回答:“中国有苗族人口近1000万人,吹芦笙的又有苗、侗、壮等民族,自己要求不高,能影响10万家庭,都心满意足……”

一次偶然的机会马成良认识了自己的恩师也是贵人徐泽华老师,他专门从事葫芦丝簧片制作,并且在昆明有很高的销售量。

|马成良(左)与恩师余泽华(右)

恩师徐泽华让马成良好好努力,因为芦笙还没有形成成熟的加工-产业销售市场,希望马老师能承担起这个重任,做好民族文化传播!

徐泽华还带领马成良去往黔东南进行学习,开阔眼界。在外打工多年的的马成良积累了很多市场销售的经验,并且在恩师的影响下开始着手准备关于苗族芦笙销售的实体店经营。

他从葫芦丝的市场行情开始分析,发现早在20年前,葫芦丝也是没有市场标准化,但随着发展以及人们对于乐器的喜欢,现在的葫芦丝已经有了非常专业化的制作、销售以及授课渠道。

马老师开始学习芦笙,走遍文山拜师学习芦笙的制作以及演奏,不断搜集记录芦笙曲目。

|马成良整理的芦笙曲集

他结合自己在专科学校读书期间积累的机床开模制作技术,跟着徐泽华老师一起学习,把芦笙工艺不断改良进行标准化制作,最终在2012年在云南昆明建立了自己的第一家苗族芦笙乐器店。

有着销售经验的马老师很敏锐的对芦笙市场进行了分析——想要卖的好,必须要创新!

他跟随恩师徐泽华的步伐,在不改变乐器核心部位的情况下,不断优化改进芦笙的材料,还不惜花重金请专业调音老师帮他矫正音准。

现在他的芦笙不仅造型别致,做工精良,而且音准到位,不易风化开裂。

他参考了葫芦丝的不足之处,增加芦笙流水孔,让芦笙能形成自然的干燥,延长使用寿命。

|专门为儿童创新设计的60cm芦笙

同时马成良还自学乐理,开始制作各调不一的芦笙,打破了传统芦笙的定调模式,用芦笙的长短来划定各个音调的不一。

|贵州省著名演奏家文杰义(左一),杨军(左三)到厂指导,左二为恩师余泽华

他改进材料制作的胶木芦笙,不仅价格更便宜,适合广大平民百姓基础入门,而且还具备了新优点:

  • 1.做工精致,标准化流水线生产,美观漂亮,花色丰富。

  • 2.不会风化,不会开裂,维修方便。

  • 3,抗压,耐摔,采用IBS材料仿胶木做笙斗和笙管,食品级材料,安全可靠。

  • 4.用时间长不会变音,采用葫芦丝装簧片技术,不会变形。

  • 5.采用中国第一位芦笙硕士陶兴海的扩音技术,音质优越。

  • 6.吹管分2节,可以拆开,携带出门演奏,教学更方便。

他对我这个乐理小白,他还不厌其烦地跟我科普:

6调式芦笙:

一、612356调,最长和最短的排列是6,最长的是低音6,最短的是高音6,从长到短依次排列612356的发音,称为6调式芦笙,

二,6调式70公分的芦笙长度

低音6长:70公分

中音1长:60公分

中音2长:54.5公分

中音3长:50公分

中音5长:45.5公分

中音6长:42公分

三、吹管第一节长55公分,第二节长71公分。

虽然常年因为销售和生计疲于奔波,但马成良始终没有忘记走出大山的目标——“芦笙进万家”。

为了这一信念,他将自己多年来亲自整理的芦笙学习+芦笙曲资料编写成芦笙教学册,免费赠送给购买芦笙的人。

而且购买芦笙之后,马老师也会亲自教学,让买家学会芦笙代表性的曲目《敬酒歌》和《起灵曲》

|马成良在自己快手账号视频教学

他还不忘积极学习,融合互联网思维,在网上开直播课,给网友手把手教学。

积极的学习精神、匠心的坚守和专业的教学态度,也让他在2020年的芦笙累计销售额首次突破了100万元。

|马成良芦笙口碑订单

凭借着在这一行出色、踏实的表现,2021年马成良被云南省民族学会苗族文化传承培训班聘请为授课老师。

在他踏实的努力下,苗族芦笙之火正在慢慢燎然。

九妹很佩服马老师的智慧,更敬佩他对苗族文化所做出的努力。

现在马老师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和为事业一起努力的妻子,他们生了2个男孩,都在学习传承着芦笙,在他身上我看到了“民族芦笙魂”的延续!

相信在他的努力下,芦笙进万家不再是一个被人嘲笑的梦想!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