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了两天大便都是血,肚子痛得非常厉害,我三天三夜都没有合眼。”半年过去,50岁的陈女士前来复诊时回忆起入院时的症状依然心有余悸。作为一名在深圳打拼的单亲妈妈,过度操劳让她患上了严重的风湿性心脏病,先后接受了三次换瓣膜手术。而术后引发的多重感染,使她不得不大量使用抗生素,又使其患上严重的伪膜性肠炎,危及生命。在医院的多学科大会诊中,该院的内镜中心主任提出了粪菌移植的紧急救治方案。“伪膜脱落会引起肠道出血。肠道没有屏障,毒素就会直接进入血液。必须将正常菌放到肠道里,肠道屏障功能才会恢复。”经过申请,用-78℃的干冰保存打包的健康粪菌通过快递从南京中华粪菌库发往深圳医院。如期到达后,通过肠道内置管,张筱茵将这50ml的黄色透明状液体在陈女士肠道内“安家落户”。陈女士说:“接受移植后几个小时之内肚子就不疼了。”经过两次粪菌移植后,陈女士的身体慢慢恢复正常,如今已出院半年多。截至目前,该院已经为抗生素相关性肠炎、肠功能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的重症病人开展了粪菌移植13例,大部分取得满意疗效。其中,该院收治的一名重症患者因热射病引起肝肾等多器官衰竭,而接受粪菌移植后衰竭的各项器官功能也恢复正常,顺利出院。粪菌移植与粪便有关,听起来不那么卫生,但是实际上并非移植粪便,而是移植粪便里的肠道菌群。在人体肠道中,有无数的共生细菌,正常菌群种类达500余种,数量达100万亿个,它们构成一个“生物社会”,即肠道微生态,其极大影响着人们的健康,这个“生物社会”如果乱套,就会引发一系列疾病,比如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肥胖和代谢综合征以及糖尿病,就连抑郁和焦虑等心理疾病甚至癌症都和肠道菌群有关。
粪菌移植不同于器官移植,不会产生排异反应。因为肠道是一个开放、动态的系统,会随着人体饮食、生活、环境、身体状况的变化而改变。”其实,依靠“粪便”来治病古已有之。《本草纲目》记载了用人粪治病的疗法有二十多种,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也称 《肘后方》)记载用人粪清治疗食物中毒、腹泻、发热并濒临死亡的患者。可关注公众号:肠道微生态研究院 看更多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