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15
15、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这一条我跟胡老有点不同的理解。胡老解释“其气上冲”,是病家感觉有气“从小腹往胸上冲”,是个具体的症状,我认为这是在描述病机,而不是具体的症状。
太阳病是肌表的疾病,治疗上应该开表,采用桂枝、麻黄一类外达的药物,可是某位医家却误用了攻下的方法,像是大黄、芒硝、巴豆一类的药物,攻下是针对身体内部有躁结的大便等情况,将这些邪实通过大肠排出体外,采用这种错误的治疗以后,人体可能出现三种情况:
一是病家身体原本就偏弱,误下以后身体的气血受损,所以出现虚证,多是导致了太阴病,这时候得用干姜、附子、甘草一类的药物了。
二是病家体质一般,虽然误下,但身体依然能在肌表层次抵御邪气,表现依然是表证,但终归是误治了,所以身体正气不能和缓的达表,而是以猛烈冲击的形式表现出来,也就是“气上冲”。
三是病家体质壮实,误下以后反倒激发正气亢奋,正气亢而无制,表现出了实证,像是79条“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误下以后病家心烦、腹部胀满,表现出一派实证,就得用栀子清热、厚朴、枳实消除胀满。
这三种情况中,第一、二种常见,也容易理解,第三种有些不符合常规,举个例子佐证一下:一个篮球,里面的气特别足,我们往下拍的时候,用的力气越大,那么篮球反弹的越高。身体相对壮实的人出现了表证,误用下法,反而出现实证也是如此。
15条描述的情况就属于第二种,病家出现了“气上冲”的病机,这时候根据具体的症状,选择桂枝汤加减治疗,所以仲师原文是“可与桂枝汤”,用了“与”,以表示是商量的语气,临床需要加减调整,而不是“桂枝汤主之”,用“主之”是表示确定无疑,不用变化。
误下后,属于“可与桂枝汤”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21条“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下后腹气虚了,所以胸满、脉促,因此桂枝汤去掉芍药。
43条“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太阳表证仍在,同时有些咳喘,所以桂枝汤再加上厚朴、杏仁,严格而言,这属于前面第二、三种情况的结合。
另外,117条的桂枝加桂汤才是真正的症状上的“气从少腹上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