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我的父亲, 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人
我的父亲路纪文同志,河北省邢台县白岸乡白岸村人,中共党员,生于1951年9月11日,病逝于2007年9月7日,享年57岁。
父亲的一生,是勤劳质朴的一生,是踏踏实实的一生,是吃亏是福的一生,是敬老爱幼的一生,是心里永远装着父老乡亲的一生,是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
父亲1969年4月入伍,服役于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城四个春秋,于1973年2月退役。部队旧址位于隆化县城西北部苔山脚下的董存瑞烈士陵园附近。或许父亲的诚实可靠,年轻英俊颇受领导赏识,让他做了警卫员,所以父亲在部队没吃太大的苦。
我的父亲复员后,安排到邢台地区运输公司——长途汽车站上班。父亲被分在客一分公司水箱组,他对待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30年如一日。后任水箱组组长,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还带出来好几个技艺一流的好徒弟。
我小的时候,记忆中的80年代初,从市里到我们村每天只有一趟客车。每次都是人满为患,老样式的客车我还大约记得。当时车票票价从几角钱,涨到1元多钱,2元多,再涨到后来的8元、10元、15元,最多时到过20元。我从网上找了几张老式客车图片,供大家观看。
当时有些乡亲上午去邢台了,下午办不完事,误车回不来,就去汽车站找我爸,住旅馆毕竟要掏钱的,那个年代村里人生活艰难,能省就省吧。我父亲从来不拒绝任何一个乡亲,管乡亲吃饭,安排住宿。他宁愿苦了自己,也从不亏待一个父老乡亲。
把宿舍让给乡亲们,自己睡在车间的长椅上,或者去和同事挤睡一张床。是亲的非亲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只要去找他的,他都帮忙。父亲用自己的微薄之力,用一颗赤子之心,一直再回报着父老乡亲!
还有的乡亲们自己不下邢台,捎信(当时没有电话和手机)让我父亲给代办事的,代买东西的都有。我父亲不会开车,也不会骑车,每次都是挤出一早一晚的时间,或者中午休息时间,步行几道街去给乡亲们把事办妥,把东西买好,经常是自己先把钱垫上。然后让下午住白岸的司机叔叔给捎回去。
那时汽油柴油也都很缺,供应的地方也很少,村里比他岁数大的人,有些给我父亲要汽油。父亲把平时积攒下来的汽油,用玻璃瓶或者酒瓶装好,小心翼翼地带回老家送给这些乡亲们。父亲还特意积存下一些车上拆下来的废旧钢板备好,因为常有乡亲们找他要,用来打造生产工具,父亲都一一满足。
80年代到90年代,父亲的工资好像只有39元,后来到51元,90年代末期才挣到了几百元、1000多元。出门盘缠用尽的乡亲们,找我父亲借钱。他自己没有时,就去找同事借来,也不亏待乡亲。村东一位老乡,有一年借了20元,一直没有归还。后来他病重,父亲对我们说,这20元不要了也不能要了,以后谁也不准要。这件事我记得很清楚,虽然当时我们家也不宽裕。
以至于后来父亲去世后,母亲带领我们盖新房,好多父老乡亲来帮忙助力,有一部分是偿还父亲的情义而来,一切尽在不言中。在此深深感谢父老乡亲们的热情相助!
不光我们白岸村,整个路罗川也有不少人去找我父亲的。客车不让运输的货物,让我父亲给送上车,司机都是同事也不能说什么。村里好几位木匠用的电刨都是我父亲违反规定给送上车的。
还有没带钱直接送上车免票的。还有带家里老人去邢台的医院看病的,到父亲那里歇息住宿,父亲就是自己打地铺,也要安排好这些父老乡亲。
有一年,小西庄一个打工女孩在傍晚时分下班时,到了汽车站,没车了,非要在补胎的车间坐一晚。问她是哪里人,说是小西庄人,于是父亲的这个同事找到了我父亲,说这是你老乡。我父亲也没问姓名,也不知道是谁家的姑娘,给她找了住处,第二天送她上车回家。父亲患病期间还给我们念叨这个事。
有一次,一个老乡到外地去上班,在火车站没有买到票。来了一位陌生男子,手提一只皮箱,和我的老乡攀谈。说他能帮忙买到火车票,让我的老乡帮忙看好他的行李皮箱,他去帮忙买票。老乡信以为真,把200元交给了他。
结果那男子一去不回,时间久了,老乡知道上当了。后来到我父亲那里住了一晚,那时出门除了路费都不敢带太多的钱。第二天我父亲宽慰老乡一番,帮他凑齐买票的钱,重新买了车票。
早些年路罗和白岸的门市,去石家庄或者邢台进货的,没有车了,到车站回不了家了。找到我父亲时,我父亲要帮他们把货物,一件件先卸到他车间或者仓库里放上一夜。第二天再帮他们一件件运送到长途车上。这些事父亲从来没有抱怨过,从来没有要求谁刻意回报过。在他心里认为,没有难处乡亲们不会找他帮忙的。
我们白岸村年龄和父亲相仿或者大一些的,半数以上的人都找过我父亲,父亲都尽绵薄之力竭力相帮。我的父亲虽然很渺小,但是人格伟大,一生不曾愧对一位父老乡亲,不曾得罪过一个父老乡亲!甘做父老乡亲的孺子牛!父亲去世时,乡亲们都说他是"老好人",可是为什么好人偏偏不长寿!
由于父亲工作踏实,待人诚恳,为人亲善,材料科科长特申请要我父亲到材料科做库管。科长周伯父,对我父亲特别照顾,允许他工作之余为个体司机修理水箱,补贴家用。我和妹妹都上了中专后,周伯父看我父亲三个子女,工资紧张,有一次还自己出钱为我和妹妹每人买了一件羽绒服。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帮过我们的人,我一生不忘。
2006年冬季,父亲可能感觉到自己身体带来的不适,明白病魔已经降临了,但他很坚强,没告诉我们自己的身体状况。或许他考虑到家里新房还未建,弟弟还没有结婚,以后母亲生活会非常艰难。只是向我们提出要去隆化故地重游,他说要去看看当年的木兰围场,去找找老部队,我们当然要满足他的这个要求了。
周末,正好父母亲和弟弟都在北京,就开车一起陪着父亲去了承德隆化县城。董存瑞烈士陵园当时是售票的,我随便说了句,我父亲是这里30年前的老战士,售票员说:"是吗,好的,照顾老战士,票全免了"。
我们进入陵园,瞻仰烈士遗容,在雕像前合影留念。可惜当年的部队番号已经不复存在,只有革命英烈董存瑞手托炸药包,依然矗立在陵园苍松翠柏之中。在世风日下的今天,想想我们是否应该时刻缅怀,为新中国的建立抛头颅,洒热血,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
当日我们五人加小女儿在隆化住了一晚,次日返回途中在承德玩了一天,品了承德小吃,买了山庄老酒,父亲一脸的满足。年后,2007年,父亲病情加重,检查已是晚期,手术做了一半不能进行,带着满腹遗憾,9月7日与世长辞,9月9日重阳节那天入土为安。我平凡且伟大的父亲,您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您永远永远活在子女心中!
每年的清明节和寒食节,无论在何地,我都会赶回老家,到父母的坟茔前,祭奠我善良的父亲和刚强的母亲!
注:本文转自小桥流水的美篇《我的父亲》
好文推荐
魅力太行之——依山面水香炉寨
如果喜欢,请点这里↓↓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