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时习之——《论语》漫言①

(0)

相关推荐

  • 论语日课47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周有八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䯄.(<论语·微子>18.11) 本章记周朝有八个贤达之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䯄(guā) ...

  • 【第464期】音频学《论语·子张篇第23章》子贡以围墙高低比喻学问深浅说明什么?

    音频学<论语·子张篇第23章>子贡以围墙高低比喻学问深浅说明什么? 19·23  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 ...

  • 《论语》之子贡篇

    <论语>之子贡篇 --学读<论语>之九 二〇二〇年二月十日星期一 孔门弟子中有这样一位:他是出色的外交家,能言善辩,是言语科的高才生:他是成功的企业家,亿则屡中,位居孔门富豪榜 ...

  • 春秋纪(冬)四十六

    周敬王三十九年.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 春,西狩获麟.[公羊传].[穀梁传] 鲁哀公西狩获麟,叔孙氏之车子鉏商获麟,以为不祥,以赐虞人.仲尼观之,曰:"麟也."然后取之.曰 ...

  • 说不尽的孔子

    传孔子所收弟子多达三千人,有较大成就者72人,其中最主要的有: 1.颜回:生于前521年,去世于前481年,春秋末鲁国人,字子渊,亦颜渊,为人谦逊好学,不迁怒,不贰过,尊重老师,对孔子无事不从无言不悦 ...

  • 论语漫言‖010.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漫言|010.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出自<论语>,意思很清楚,自己不喜欢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这句话的出处有三: 第一次是在< ...

  • 论语漫言‖011. 仁者,其言也訒

    论语漫言|011. 仁者,其言也訒 <论语·颜渊篇第十二>侧重对仁的注解,基本都是师生之间关于"仁"这个问题的讨论.其中,有一段对话很有意思: 司马牛问仁,子曰:&qu ...

  • 论语漫言‖012. 司马牛的兄弟

    论语漫言|012. 司马牛的兄弟 司马牛问仁,显然内有隐情,<论语·颜渊>接下来还是司马牛的故事.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 ...

  • 论语漫言‖013. 司马牛之忧

    论语漫言|013. 司马牛之忧 孔子与宋景公原系同宗同族,都是子姓,貌似孔子还是宋景公的叔父. 孔子看似孤身一人,其实当时已是天下闻名的圣人.孔门弟子三千,能文能武,既有颜回.子张.子夏.伯牛.仲弓这 ...

  • 论语漫言‖014.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论语漫言|014.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论语·乡党篇第十>记述的是孔子的日常起居,似乎不是那么引人注意,但有两个地方例外,其中之一就关于吃饭.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

  • 论语漫言‖015. 孔子的饮食观(上)

    论语漫言|015. 孔子的饮食观(上)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也.我们看看孔老夫子对待饮食的态度.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恶臭,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 ...

  • 论语漫言‖016. 孔子的饮食观(下)

    论语漫言|016. 孔子的饮食观(下)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食",这里念[sì],指主食. 现代人一说健康饮食,就是多吃水果蔬菜.其实这放在几十年前,还很不现实.古人讲究一定要 ...

  • 论语漫言‖009. 非其鬼而祭之

    论语漫言|009. 非其鬼而祭之 春节,是一个祭祀的高峰.关于祭祀,孔老先生说过很多,其中有一句话特别有意思. 在<论语·为政第二>第24章: 论语 为政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 ...

  • 论语漫言‖008. 民德如何归厚?

    论语漫言|008. 民德如何归厚? 因为年代久远,<论语>中的一句话,经常会引发很多不同的解释. 比如<学而第一>中的第九章: 论语 学而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 ...

  • 论语漫言‖007. 历史与传承

    论语漫言|007. 历史与传承 我们生活在一个由时间和空间共同构成的宇宙之中,在同一时间,我们关心不同地域.不同空间的人发生了什么事.同样,我们也对过去和未来充满了好奇. 畅享未来,不仅是现代人的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