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品位缘何会流行? | <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font-size: 14px; font-weight: 400;">法国社会理论家布迪厄</span>

     (荷兰在线专稿)伴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品味”日渐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话题,交响乐、歌剧、芭蕾等所谓“高雅”艺术一时间大受追捧。民众对高雅文化的消费其实是对身份符号的渴望,说到底还是对社会地位的关注。在阶层与文化品味之间建立关联,法国学者布迪厄的理论当推经典,某种意义上可以作为解释当今中国高雅文化热的理论依据。

不同于马克思与韦伯等传统的阶层理论,近些年的西方社会分层研究出现了新的取向,即从文化社会学和消费社会学的学科视角对社会阶层分化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从跨学科视域来对社会分层进行研究使得研究者们发现,社会分层与经济因素以外的很多因素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尽管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日常行为取向,然而一旦将个体行为纳入到整个社会结构中来考察就会发现,每一个阶层都拥有区别于其他阶层的一些比较明显的文化符号。

对于社会阶层与文化消费的研究,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早在1899年出版的《有闲阶级论》中就有过描述,但一直到1979年出版的《区隔:品味判断的社会批判》中才由法国社会理论家布迪厄进行完备的理论与经验研究。凡勃伦与布迪厄有着共同的研究旨趣,那就是对精英文化的关注。他们都认为各阶层间经济水平差异显著,使得上层社会运用地位优势制造出许多文化边界,形成地位秩序,进而成为不同阶层之间进行符号斗争的场域。社会成员努力通过接纳或者排斥来将自己“阶级化”。优势阶级的成员使用“符号暴力”,即所谓的“经典的”、“正统的”、“有区别的”的文化形式来巩固自己生活方式的优越性。

布迪厄在《区隔》一书中,将社会阶层与消费进行了社会学与符号学上的连接。为了描述法国社会中各个阶层的文化消费与品味的基本形态,布迪厄对1963年与1967—1968年法国社会调查中的1217个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布迪厄从音乐爱好入手,并区分出正统品味(legitimate taste)、中等品味(middle-brow taste)与大众品味(popular taste)三种文化品味模式。其后,布迪厄将这三种品味模式与社会阶层进行统计上的分析,结果发现不同的阶层对音乐有着完全不同的偏好。精英群体,主要是大学教授和艺术家对巴赫的钢琴曲表示出特殊的喜爱,技术人员、工程师和管理人员等中产阶级对乔治·格舍温的《蓝色狂想曲》情有独钟,而约翰·斯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则受到体力劳动者、办事员等下层阶级的普遍欢迎。当然,阶层间的品味差异并非仅局限于音乐爱好,同样存在于绘画、电影、住宅摆饰、休闲活动等多个方面。

布迪厄认为,通过这些文化商品的消费,不同地位群体的人们得以表现出自己所属的阶级属性,寻求阶级内部的认同,同时区别于其他地位群体与阶级。这样的区隔过程,是通过阶级与群体间惯习的运作而展现出来的。布迪厄把调节阶级和个人的理解、选择和行为的过程称为“惯习”。惯习营造了品味、言语、穿着、仪表和其他反应的综合品质。惯习不只有习惯的意思,更指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处理社会生活的心态、认知或是思维的结构,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在个人意识中内化的社会行为影响的结果,特别是教育制度在个人意识中的内在化和象征性结构化的结果。因此特定的社会阶级之所以会出现相似的消费方式与文化品味,往往是由于他们拥有相似甚至是相同的惯习的结果。

此外,布迪厄还引入“资本”概念,并提出资本的三种形态:经济资本、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布迪厄在强调资本的运作过程时,更注重文化资本的作用。他认为消费不仅表现出经济上的差异,还同时展现出社会与文化上的差异。通过对文化商品的消费,阶级与群体之间的差异得以建立,上层社会更是利用这种机制不断制造其阶级优势,如上层阶级通常欣赏歌剧、交响乐等需要较高文化资本才能理解的高雅文化,以彰显自己的身份地位,区别于中下阶级;而中下阶级的民众则是通过看电视、观赏足球比赛打发时间。总而言之,布迪厄主张不同社会阶级的人会有不同的品味,阶层地位高的人表现出奢侈品品味,而阶层地位较低的人则表现出必需品品味的生活风格。

前些年,美国学者保罗·福塞尔的《格调》中文版的发行一时间洛阳纸贵,在读者中引起广泛关注。联系到当今中国的现实,交响乐会、歌剧、芭蕾等所谓“高雅”艺术大受追捧,本质上看,民众对高雅文化的消费其实是对身份符号的渴望,说到底还是对社会地位的关注。从某种意义上说,布迪厄的理论可以作为解释当今中国高雅文化热的理论依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