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的曹操是一位政治家和诗人,他在壮志未酬、求贤未得之际,深感人生短促,于是忧思绵绵,于是情不自禁地在《短歌行》中感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文坛上被称之为“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这样赞誉曹操:“天垂酒旗之星,地列酒泉之郡,人有旨酒之德,尧非千种,无以建太平,孔非百觞,无以堪上圣,樊哙解厄鸿门,非彘厄酒,无以奋其怒……高祖非醉斩白蛇,无以扬其灵,袁盎非醇醪之力,无以负其命,定国非酣饮一斛,无以决其法令,故郦生以高阳酒徒,著功于汉……由是观之,酒何负于治者哉!”他先从天、地、人三方面列举了酒的合理,赞美了酒的功绩,赞美曹操写了一篇酒的颂歌。展开来说,曹操的著名诗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等,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所津津吟诵。这从某种角度来看,曹操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换句话来说,曹操如果对酒不感兴趣,恐怕写不出这样脍炙人口的佳句的。事实上,曹操不仅是一位能饮善诗的“丞相”,而且还是一位酿酒专家呢。汉献帝执政时,他曾向汉献帝呈献过一整套“九酿酒法”,乃与近代连续投料的酿酒方法很相似。就是在酒醅中,不断地投入原料,经过根霉菌的糖化,补充了酒醅中的糖,能使酵母菌一直在合适的糖度中进行发酵,从而使酿出来的酒绵长纯厚,风味独特。这一整套酿酒方法是曹操根据家乡谯州(今安徽省亳州市)传统酿酒技术的基础上而整理发掘的,被汉献帝所欣赏,并公布于民间仿效之。与此同时,曹操对酒和粮食这两者的辩证关系也有着自己清醒而又独到的认识,如有某刺史在一人家搜得酿酒工具,论罪时便将其造酒者同样惩罚,可见曹操治理国家时的手段。他这般有感而发:“对酒歌,太平时”;“民无所争讼”;“三年耕,有九年储,仓谷满盈,斑白不负载”等。在自己初当政时,向汉献帝“表奏酒禁”,其意是以禁酒来节约粮食,以支持统一战争。汉献帝采纳了他的意见,曾一度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在军队内、民间中禁酒。因此充盈了大量的粮食,为战争胜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由此可见,曹操是很会审时度势的。有人说,在《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名著中,如果没有酒来衬垫情节,烘托气氛,一定会黯然许多。细细品味这几句话,不谓没有道理。浏览全书,以酒来勾勒人物和章节的可以信手拈来,其中有许多章节很有“酒韵”,在此不妨作“蜻蜓点水”一番:其一,曹操在赤壁大战前横槊赋诗曰:“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若朝日,去日苦多;慨以当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其志得意满之慨溢于言表,非一代英雄曹孟德不能作也。其二,虎牢关三英战吕布之前,还仅仅是刘备身边一介马弓手的关羽因请战华雄,而被袁术叱骂。但曹操却独具慧眼,“教醴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以壮行色。关羽却胸有成竹道:“酒且斟下,某去便来。”果然艺高胆大,马到成功,鸾铃响处,华雄首级被关羽掷于地下。“其酒尚温”,真可谓“若非孟德一杯酒,怎显关公勇绝伦?”
其三,关羽与刘备失散而暂投曹操,曹操“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以待之,关羽喝下的酒恐怕是难以计数的了。但到头来还是封金挂印而回归刘备。这么多的美酒没有使关羽晕头转向,足见其“义重如山”。
其四,周瑜在群英会上酒酣而舞剑作歌,佯装大醉,致使蒋干中计。诸葛亮在吊祭周瑜时所云:“吊君鄱阳,蒋干来说,挥洒自如,雅量高致”,便是指的这一幕。倘若周瑜无雅量(包括酒量),蒋干未必会上当。至于张飞醉酒鞭打邮督,更是令人忍俊不禁而拍手称快了,因此而成为书中颇为精彩的章节之一。仅此几例,可见《三国演义》一书里如果无酒,其“高潮”恐怕难以迭起,其“悬念”恐怕难以设置。真可谓:一部三国书,万千盅酒香,沧桑论英雄,尽在醉眼中。
我们意在文化传播和分享
若您有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