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为什么就是做不香?

在谈工厂问题之前,先给大家出一道应用题。
有这样一款商品:它是茶;它来自于著名的产茶区福建,这里以碧螺春、铁观音等名茶远近闻;它的制作人拥有数十年的做茶经验,技艺完成可以称得上大师;它的选材标准几近严苛,一棵茶树能够生产出来的茶叶只能以克来计算;同类同级别产品价格大概在500-800元/斤左右……
现在辛苦种茶的农民伯伯们找到了熟悉互联网的你,希望你能够运营到这个时代最前卫的推广策略,让这款产品成为市场上新的爆款,你会怎么办
惯性思维下我们其实很容易想到两个看起来很可行的“答案”,一个是采取与“小罐茶”相同的策略,将茶进行社会化包装重新推向市场;另一个是走接地气路线,尽可能地低价来拉动消费。
但仔细想想,这两个策略似乎也都没有办法从根本上帮助到农民伯伯:前者虽然能够让茶大卖,但归根结底吸引到的根本不是“茶”的受众——今天他因为“茶”象征着成功人士而消费,明天也会因为同样的原因去消费药酒——纯粹靠营销驱动往往虎头蛇尾;后者本质上则是让农民伯伯们让利,成本能不能收回来暂且不提,太低的利润显然更容易让农民伯伯们放弃。
换句话说,茶农们的烦恼并不是一个能够三言两语解决的问题,也是电商行业眼中“迟迟无法敲开农村万亿级市场潜力”的关键痛点之一。但相比起疑问,电商行业的玩家们似乎很有信心和决心,比如拼多多。
在拼多多1月新公布的新品牌计划里,安溪铁观音出现在了名单中,这是拼多多品牌计划中首次和农产品合作。
当然我们有理由将拼多多(或者说电商行业)对于这种农产品的扶持,看做是一种市场品类的拓展。尤其是在更注重品质、更注重社会责任感的消费环境下,这样的拓展显然更容易被消费者们所认同,从商业层面上来看是一个很不错的市场策略。
但需要注意的是,正如我们在前面所假设的“农民伯伯”的困扰一样,敢于向农产品拓展是好事,可这个拓展的过程显然不是一个短线操作。电商平台们不仅需要付出大量的运营成本、推广成本来重新为农产品们定制策略,农产品们本身也需要与这个时代不断磨合——这注定是一个有悖互联网节奏、漫长而又线性的过程,也同时带来了更多的问题:
拼多多们为什么愿意这么做?或者更准确地说,拼多多们这么做只是为了孵化一款明星农产品吗?

作者 / 指北BB组 胡雪兰
编辑 / 蒲凡
工厂是什么?你可能会首先想到厂房、机器、工人和开足马力生产的大烟囱。当然用关键词来联想解释并没有什么大问题,不过这些具象化的词语显然也仅仅只表现了工厂的一面。如果用比较概括性的语言来形容,工厂是工业时代的代名词,是一种生产模式的象征。
那么这种生产模式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生产环节标准化、职能细分、有完整的产业链条,从而更容易在保证一个质量下限(也就是品控稳定)的前提下,提升产量,以至于后来许多有了完整体系的产业,都借鉴了“工厂”的概念来定义自己的生产模式,比如经常听见电影工厂、内容工厂、足球青训工厂等等,这里不再进行过多阐述。
总之在人们物质需求不断发展、市场空白亟待补充的时代里,这种模式快速站稳了市场脚跟,技术和产品两开花,创造了无数经济神话。
但在物质丰富、人们基本需求得到饱和的时代,“工厂”还能继续辉煌下去吗?那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尤其是在需求高度复杂、消费者与生产者边界日益模糊的互联网时代,这个问题直接变成了一个死穴:
正如上文所论述的那样,工厂能够在大发展时期取得充分成长,得益于明确的社会分工——即只需要保证产能以及品控,填补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而这个分工在物质得到极大满足的互联网时代是不断被消解的,使用价值也不再成为商品的唯一参考指标,售后体验、品牌调性、情绪洞察也成为了消费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种情况下,只专注于“生产”技能树的工厂模式显然就显得“式微”了。甚至“生产”本身也遇到了大麻烦
比如持续升高的人工成本。实体产业繁杂的链条,让每个环节都得面对庞大就业数量问题,光是人工成本就可以把中小工厂的生命线牢牢锁死。
以一家普通的OEM贴牌工厂为例,据招聘平台给出的相关数字显示,流水线上的技术工人工资每月开到6k—9k。按照一条生产线(比如电磁炉)百人规模来计算,加上相关的社保等企业支出,一个小厂光人工成本开销每月达到百万级别——这里还没有计算员工的培养成本以及人员变动情况。
再考虑中国新一代年轻劳动力在制造行业的日渐稀缺也让国内人工成本持续攀高,过去在中国建厂的外企也纷纷开始转移阵地,例如三星已经把中国代工厂全部停掉,转移到印度越南。

(这里推荐一部纪录片《中国工厂》)

还有竞争压力。中小工厂的老板大部分在自己所在行业都有一定的资源优势,但是终究是小规模,抗风险能力很弱。虽然在努力被迫“智能化”,但相比大厂技术望尘莫及。技术这一硬伤更多来源于没有充盈的资金去升级设备。
往前追溯,即工厂在渠道营销上没有形成护城河,或者说传统老板追赶不上互联网,时代更迭造成的贸易壁垒成为自己的销路滞缓最大的短板,还要面对积压的库存,这种闭环只能让中小工厂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历史遗留”问题也很值得注意。与日韩、亚洲四小龙崛起的因素相同,中国工厂经济的崛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产业转移”,也就是在人力成本、资源成本相对较低的情况下,承接了世界经济体系内的一些下游产业,OEM代工厂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当然这样的“产业转移”帮助中国的工业体系拿到了冷启动的第一桶金,在特定历史阶段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但大规模的“承接产业转移”也在经济发展后带来了明显的“容器效应”:
长期专注于生产使得工厂们空有技术,但缺乏品牌意识,一旦产业再次转移,很多工厂并不知道也没有能力去完成必要的转型。包括现在很多工厂可以转型尝试做“工厂直销”,本质上也仅仅是改变了传统工厂模式中的渠道环节,很难带来真正意义上的改观。
总之开头提到的“茶”以及“制茶工厂”的困境其实只是一个缩影,其背后的“工厂焦虑”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没有人能否定工厂们有技术、有能力、有人才,但有什么办法能够将这些资源激活,在新的时代环境下重新焕发活力呢?或者说有没有办法将这个时代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资源,接入互联网时代的经济体系内呢?

要想找到解决方案,我们需要从产品的抵达终端——消费者的变化去理清脉络。

首先在市场容量上,过去市场产品力并不像今天这么饱和,消费者更关注于产品的“实用性”,只要有就行,但是随着供需失衡,市场的供给远大于市场需求之后,消费者面临市场上太多的选择,导致市场的消费风向不得不寻找新的阵地博得大众关注。

其次在产品本身上,如今产品质量只是在市场上站稳脚跟的基石,但这远远不够,如今消费者品牌、对于创新的追求,是“质”的一种表现。

只是我们首先要去理解品牌是什么?

我们先来假设一个买家的心路历程:小明想要一款质量非常好的吸尘器,小明觉得实体商铺看更放心,但走到商场面对琳琅满目的产品,太贵的吧买不起,太便宜的吧觉得太差劲,又不愿相信导购天花乱坠的推荐,于是小明打开购物APP查看销量排行榜,为了防止踩“刷销量”的坑又开始搜索大V的吸尘器评测……这一纠结,俩月过去了。

这时候“品牌”的价值就很明显了。对于小明来说,品牌其实就是一种合理偏见,在人们没那么多精力或者没有能力去鉴别的时候,品牌(或者说偏见)帮助人们在选择的时候完成了一个初筛。

尤其是高频出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产品,消费者对产品的可判断依据太少,反而更需要品牌的初筛。

在互联网时代,消费行为的改变得更加直观,用户需求多样且快速迭代,多重因素造就了新消费就是在这个环境下产生。

尤其是在如今社交媒介的渗透下,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热衷于在公众平台上通过分享和传播来找到外界对自身的认同感,因此让消费者共享的“品牌意识”在社交网络的加持下变得比过去更加强烈。

再根据铅笔道对新消费时代的报告,可以很明显看出如今消费者的人群特性多样化,不同人群在消费选择上都有自己不同的追求,所以面对这样的新人群标签,在这样的大环境背景下,企业的服务对象会更加分散。

所以中小工厂的短板相当明显,工业化大生产难以进行及时跟进,闭环完全停留在B端,根本不擅长这种如今更多样化环境。

如果我们再做品类延展,农产品的短板就更明显了,它在这个时代就是天然的弱者,人们不理解其价值,农业也缺乏让人们认同的方式,理解门槛很高,各地农产品天然的缺陷就是成熟周期、品质特征和稳定性都不一致,再加上农产品地域特征明显,厂家散落在中国各个角落,生存状况更难。

困境尚未解除,而今又面对一轮又一轮的新消费,中小工厂难道就这样湮没于社会了吗?

面对肉眼可见的工厂困境和消费者变化,人们在意品牌也更在意创新,这是工厂和C端的巨大鸿沟是中小工厂自己无法弥补的。

一个简单而朴实的道理,如果中小工厂想摆脱被时代淘汰的宿命,自身难以攻克品牌、流量的短板,那就学会借助第三方给自己赋能。

拼多多对中小工厂的扶持目前是行业里比较典型的案例。它在2018年宣布了自己的“新品牌计划”,立下要以最低成本培育品牌,扶持千家行业工厂的豪言壮语之后,一开始并没有引起我的太大关注,直到看到拼多多确实捧出了“网红品牌”。

譬如急待转型的扬州丝飘纸业,它原本在国内给商超供货,当转战到电商时已经错过了最佳红利期,合作调整之后,如今竟成了现在拼多多平台的“国货之光”,在18年累计售出5亿包纸巾。包括原本做代工的“家卫士”扫地机器人在撕掉大厂品牌标签之后,重新定制上架营销,以新的形象也是口碑和销量齐飞。还有品牌联盟里2个月销出14万只的潮州松发陶瓷等等。

这些成绩单恰恰印证了一个事实:中国的大部分腰部供应链企业在第三方新平台的扶持下可以走出新的生存路径。和拼多多这一“联姻”战略对中小工厂和平台自身来说不失为一种聪明的选择。

一方面传统企业缺流量,线下到线上转型困难这是很多优质供应链最大的难题,而拼多多作为社交网络时代的产物,目前用户量超过5亿,是新消费用户聚居地,也是最靠近这批新消费行为的平台,由此帮助传统中小厂掀起一轮新的变革也并不让人意外。

另一方面对消费者而言,用户也更青睐好用不贵的优质供应链货源,如果能在拼多多平台买到更优质的产品,拼多多在帮助中小工厂升级的同时,也是在帮助自己的形象升级。

不妨讨论一下拼多多的新品牌计划还能给市场行业带来怎样的启示:

其一是供应链条要短。我们发现这些产品都有一个共同的优势——价格优势,在保持原有产品品质的情况下,却能低于市场均价,这里除去之前贴牌的品牌溢价之外,更重要的因素是工厂和消费者之间采取了C2M模式(即Customer-to- Manufactory,消费者—生产,按需生产),剔除了中间商的层层加价,消费者可以直接对接工厂,这个模式的好处在于消费者能拿到更低廉的价格,厂家也可以缓解资金和库存的压力。

其二是需要培养品牌意识。拿品牌化最弱的农产品来说,目前农产品的市场价值感大部分来自于产区特色,比较火爆的农产品品牌譬如褚时健的褚橙、柳传志的柳桃等。但我国万亿级的农产品市场依然存在生产段小规模、分散化的问题,消费者对农产品缺乏基本的判断力,譬如我开头提到拼多多扶持安溪铁观音茶产业,主要是通过地域特色和“好茶不贵”的主题联盟来加强消费者的消费认知。

其实这些市场策略让有些商家早就嗅到了不同的机会点,我们也看到很多工厂店也在尝试做厂家直销,但实质上模式没有任何变化,无非就是渠道从线下变成线上,本质上无法改观场景内任何环节,拼多多优化产品线的方式,相当于和产业端合作,提供数据、策略、平台,工厂提供生产力,相对来说会更治本。通过这样的方式由此催生一批供应链品牌,会实现更高效率匹配。

企业之间也不单是过去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竞争,中小工厂的终极追求不仅仅从草莽到精益,每一个工厂背后的行业可能都是一个千亿级的市场,在这样的市场面前,不管是纸业、陶瓷、工业品还是其他行业,他们“实体”存在于行业的形式,注定不能像轻量级的互联网产业转型发展那么迅猛,在整个产业链条下的相互配合和协作才是长远的关键。

站在商业的时间维度上看,传统企业撑起了中国经济的初期,但随着技术和时代的更迭,过去中小工厂构筑的生存模式难以站稳脚跟,经营状况的滑铁卢并不是好产品告别市场的理由,当它们在饱和的市场环境举步维艰时,更需要新旧动能的组合,陷入市场洪潮的传统中小工厂需要更多的“拼多多们”。

虎嗅年度十佳作者

十年广告创意工作者

本文来自微信订阅号“互联网指北”(hlwzhibei)

如有疑问请联系作者微信:melodyfu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