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竟然不是皇帝说了算?【读书人】
导读
本期:
万历皇帝很郁闷;
文官集团盘算自己的小九九;
海瑞没有看到问题背后的问题;
下期:
戚继光终究凄凄惨惨戚戚;
李贽也阿Q;
能用法律和技术解决的问题,别扯上道德。
万历皇帝很郁闷
学习用心,经史,书法,样样精通;
登基之后励精图治,禁止官员馈赠礼物;
质问早朝缺席官员;
对掌礼官不优雅的举止表示不快;
和内阁大学士讨论历史治乱兴亡的事例;
初夏步行十里为民生求雨;
盛夏亲临现场观看官兵们的射箭比赛……
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立储;
不可以练兵;
不能按自己的意愿外出旅行;
因为过去都是皇长子继承皇位;
因为皇上舞剑弄枪有损承平气象。
1589年万历还想出巡,监察官立刻上书诤谏说皇帝火气过旺。
文官集团盘算自己的小九九
文官们以习惯、礼仪约束万历的行为。
万历之前的本朝,只有其叔祖正德皇帝与文官们对着干。
正德皇帝胆量过人,根本不按套路出牌:
他搬出紫禁城,偶尔参加经筵;
外出训练老虎、练兵;
御驾亲征被劝,直接解除劝谏御史的职务;
自降自封为镇国公,自称威武大将军……
大臣们对此惊惶不已,再不能让万历重蹈覆辙。
文官们为什么会这样做呢?
读四书考科举,
而四书的精神源于维护礼乐制度和秩序。
皇帝不按惯例,是礼坏乐崩,万万使不得。
以往的惯例就是宪法,按照惯例,结局可以预测,否则,变数太多。
最要命的很可能影响他们的饭碗。
无论如何,文官们要竭力阻止皇帝跨越雷池。
在文官们看来,皇帝的职责达到四书里“黎民不饥不寒”的最低标准即可。
而这个任务交给各地方巡抚便可高枕无忧,
皇帝只要批准他们的建议,
因为他们都是学习四书考出来的孝子贤孙正人君子,他们的建议都是上策佳计,
四书是儒家伦理,要求为政以德,为官俭朴。
四书标准的致命之处:
首先,制度安排与人性冲突。
文官们熟读经史,以仁义道德标榜或要求自己,为治国平天下自我牺牲,并以此自诩;
现实中俸禄微薄到不合实际,地方官征收“常例”是一种普遍不成文的制度,似合法实为非法收入。
其次,人性矛盾引发的外显矛盾:
文官之间相互指责,文官们一言一行都表明立场,缄口不言也是一种表态,因此形成不同的派系。
同时又与乡谊、年谊,姻谊等诸多关系网相互交错。
张居正生前被参劾,理由是大家熟知的仁厚精神。死后两年被抄家,儿子被拷打后自缢身亡。
后来任内阁大学士的申时行有张居正的前车之鉴,决定做和事佬。
道德标榜的治国原则与人性的巨大冲突,万历也看出来了。
万历从文官们相互参劾的把戏中明白这些人的真实意图,无非是一己之利。
张居正被倒掉后,万历自己成了他们的目标,他们批评万历奢侈懒惰,宠爱郑氏冷落恭妃,
而倒掉的张居正和冯保空出的位置成为他们争夺的香饽饽。
万历不再相信“王者无戏言”,
自己的亲信也是瞎扯。
他没有直说,干脆放弃诚意,以不作为表达心中的不快和不满,创下三十多年不出紫禁城的记录。
总之,文官们以道德来评判,来解决现实中的各种问题,道德标准对于现实来说显然过于抽象,操作性低到极点。
海瑞没有看到问题背后的问题
中央考察地方官同样以四书为标准,
地方只要没有发生大的暴乱饥荒,大的秩序祥和,地方官没有改进提升地方治理的意愿。
即便有从聚为盗发生,中央不会深入调查,
地方官以自圆其说了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本朝初始规定所有官员未经批准不能越出城门一步,违者以扰民论。
如此荒诞不经的规定,地方官根据现实情况脚踏实地进行治理当然是天方夜谭。
即便有道德高尚的地方官,也于事无补。
比如海瑞。
海瑞认为出来做官就是为国尽忠,为民办事,要剔除一己私利的动机。
海瑞不要常例;先期对告知钦差大臣自己不喜欢奉承迎合;行事雷厉风行。
但清查农村土地,他从细枝末节入手,疲于各种田产纠纷而不可收拾,根本无法保持公正。
没有对土地情况的周密考察,
没有制定法律准则,没有专门的机构调查案情,
纵使有超人的能力和上帝般的胸怀与仁爱,
也不可能穷尽所有案件。
就算海瑞可以做到,但海瑞之后呢?
实际上,海瑞不可能做到。
因为他要求大家少一些需求,要求官员们节俭,强行缩小贫富差距。
当时虽为农村经济,实际上商业行为早已存在,
如以田产做抵押的高利贷。
一方面政府绝大部分收入出自农民,但国库并不收入所有农民的上缴,政府缺乏资金;
另方面货币流通有问题;
因此受高利贷压迫的农民不能从政府得到资金上的支持,这一切断然不是海瑞个人的力量能解决的。
就算海瑞一心为了国家,一心想到要彻底改革,也不可能成功。地方官普遍关心的是他们的考成,
针对不断发展的商业,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海瑞不能根本解决问题,最终成了众矢之的。
后来重新复用,仍从末节入手,一味杜绝贪官污吏,仍未看到问题背后的问题,难怪被人家看做胶柱鼓瑟。
(待续)
还可以看看:
看了就点我吧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