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 | 由“刘邓之间加不进顿号”谈团结
刘伯承和邓小平是我党我军历史上著名的革命家、军事家。1938年1月,邓小平同志调任129师政委,从此与刘伯承并肩指挥部队长达13年。当时,“刘邓之间加不进一个顿号”的说法在部队中广为流传。对自己与刘伯承的革命友谊,邓小平同志讲:“我们偶尔也有争论,但从来没有哪个固执己见,哪个意见比较对,就一致地去做。”这生动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在团结问题上的态度。
“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20世纪40年代,《团结就是力量》在河北平山北庄村唱响。这首歌之所以传唱几十年、经久不衰,是因为它道出了我党我军的制胜密码。长征胜利靠的是什么?陈云同志曾感慨:“红军兵心之团结及士气之旺,为国内任何军队所不及。”聂荣臻同志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我们军队内部不团结,你搞你的,我搞我的,就不能打胜仗,就什么事也搞不成。”团结才能得胜利,是革命前辈们经历战火硝烟、浴血奋战,锤炼出的真理。
理想信念是团结的基础。团结首先是思想的一致,奋斗目标的一致,只有建立在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基础上的团结,才有凝聚力,才出战斗力,才能克服任何困难和挫折,才能经得起任何风浪的考验。1935年10月5日,张国焘在卓木碉另立“临时中央”,要朱德表态。徐向前回忆说,朱德的发言语重心长:“大敌当前,要讲团结!天下红军是一家。中国工农红军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是个整体。大家都知道,我们这个'朱毛’,在一起好多年,全国和全世界都闻名。要我这个'朱’去反对'毛’,我可做不到呀……”为民族解放、人民幸福而奋斗的共同理想信念,使革命前辈们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正所谓“德同而相聚,志同而道合”,“道”一致了,团结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就会成为无坚不摧的力量。
党性是团结的根本。毛泽东同志在1945年党的七大上指出,一致的行动,一致的意见,集体主义,就是党性。长征中,红军多次面临分裂的危险。危急时刻,正是有一大批革命前辈以党的事业为重,始终坚持党性原则,保持思想一致,最终使党内达到空前团结,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陈毅元帅和粟裕大将,在作战中之所以配合默契,相得益彰,是因为两人都坚持在党性原则、纪律规范内开展工作,陈毅负责抓全局,粟裕负责谋作战,从来没有在争权夺利上动过心思。坚强的党性历来是共产党人加强自身修养的重要内容,是党员干部立身做事的基本遵循,也是保证党内团结的根本因素。
顾全大局是团结的前提。在延安抗大时,王建安曾与许世友有过纠葛。济南战役打响前,党中央任命许世友为山东兵团司令员,王建安为副司令员。有人提出,两雄难并立。毛泽东同志说,孤掌难鸣,就这么定了!二人不负厚望,顾大局而不计前嫌、密切配合,最终取得大捷,为淮海战役掀开了序幕。团结有时候需要奉献甚至牺牲自己的利益。谭政将军为人谦谨,顾全大局。辽沈战役期间,在最初的“东总”电报署名中有谭政,但后来却没有了谭政。有人为他鸣不平,觉得这样不妥。对此,谭政毫不在意,还笑着问那些人:“你可知将相和的故事吗?”真正讲团结需要懂得牺牲、甘于奉献。如果私心太重,那么无论嘴上把团结喊得多么响亮,行动上都不可能做到真团结。
宽容是团结的纽带。人的工作经历、认识水平、性格特征各不相同,看问题难免有意见分歧,干工作难免有磕碰。“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维护团结,就要有一颗宽容之心,懂得尊重和欣赏别人的个性,谅解和包容别人的缺点和不足,做到容人、容言、容事。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这样的事例有很多。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傅作义见到毛泽东同志后的第一句话是“我有罪”,毛泽东同志微笑道:“你有功!谢谢你,你做了一件大好事。人民永远不会忘掉你的!”毛泽东同志正是以博大的胸怀、恢宏的气度,拓宽了团结的空间、促进了党的事业。
懂团结是真聪明,会团结是真本领。恩格斯说:“团结并不排斥相互间的批评,没有这种批评就不可能达到团结。没有批评就不能互相了解,因而也就谈不到团结。”百年党史就是一部“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或者斗争使矛盾得到解决,从而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的实践史。讲团结不是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必须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来增进团结。“英雄所见”未必全都“略同”,团结不等于没矛盾,“党内如果没有矛盾和解决矛盾的思想斗争,党的生命也就停止了”。在和战友共事中,我们只有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遇事多担待、补台不拆台,才能相互助力、形成合力,共同把工作干好。
“人心齐,泰山移。” 奋斗“十四五”、奋进改革强军新征程,需要我们发扬革命前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团结精神,锤炼团结艺术,如此才能不惧“娄山关”“腊子口”,让团结成为实实在在的战斗力。
文章来源:党建网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