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散风热药——桑叶

性味归经
甘、苦,寒。归肺、肝经。
功能主治
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
性能特点
备注(1)桑叶善于散风热而泄肺热,对外感风热、头痛、咳嗽等,常与菊花、银花、薄荷、前胡、桔梗等配合应用。桑叶不仅可用于风热引起的目赤羞明,且可清肝火,对肝火上炎的目赤肿痛,可与菊花、决明子、车前子等配合应用。至于肝阴不足,眼目昏花,桑叶还可配滋养肝肾的女贞子、枸杞子、黑芝麻等同用。
(2)桑叶轻清发散,能散风热,但作用较弱。临床主要用于清泄肺肝,如风热袭肺、咳嗽多痰,或燥热伤肺、干咳无痰;以及风热上攻或肝火上炎、目赤肿痛等症,为常用的药品。配牛蒡子、前胡,则散风清肺;配石膏、麦冬,则清燥润肺;配菊花、决明子,则清肝明目。
来源
本品为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L.的干燥叶。初霜后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
本品多皱缩、破碎。完整者有柄,叶片展平后呈卵形或宽卵形,长8~15cm,宽7~13cm。先端渐尖,基部截形、圆形或心形,边缘有锯齿或钝锯齿,有的不规则分裂。上表面黄绿色或浅黄棕色,有的有小疣状突起;下表面颜色稍浅,叶脉突出,小脉网状,脉上被疏毛,脉基具簇毛。质脆。气微,味淡、微苦涩。
炮制
除去杂质,搓碎,去柄,筛去灰屑。(本品为不规则的破碎叶片。叶片边缘可见锯齿或钝锯齿,有的有不规则分裂。上表面黄绿色或浅黄棕色;下表面颜色稍浅,叶脉突出,小脉网状,脉上被疏毛,脉基具簇毛。质脆。气微,味淡、微苦涩。)
蜜桑叶:净桑叶加入炼熟的蜂蜜与少许开水,拌匀稍闷,炒至不粘手,取出晾凉(每100斤用炼熟蜂蜜20斤)。
复方
①治太阴风温,但咳,身不甚热,微渴者:杏仁二钱,连翘一钱五分,薄荷八分,桑叶二钱五分,菊花一钱,苦梗二钱,甘草八分(生),苇根二钱。水二杯,煮取一杯,日二服。(《温病条辨》桑菊饮)
②治风眼下泪:腊月不落桑叶,煎汤日日温洗,或入芒硝。(《濒湖集简方》)
③洗天行时眼,风热肿痛,目涩眩赤:铁扇子二张,以滚水冲半盏,盖好,候汤温,其色黄绿如浓茶样为出味,然后洗眼,拭干;隔一、二时,再以药汁碗隔水炖热,再洗,每日洗三、五次。(《养素园传信方》)
④治肝阴不足,眼目昏花,咳久不愈,肌肤甲错,麻痹不仁:嫩桑叶(去蒂,洗净,晒干,为末)一斤,黑胡麻子(淘净)四两,将胡麻擂碎,熬浓汁,和白蜜一斤,炼至滴水成珠,入桑叶末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钱,空腹时盐汤、临卧时温酒送下。(《医级》桑麻丸)
⑤治吐血:晚桑叶,微焙,不计多少,捣罗为细散。每服三钱匕,冷腊茶调如膏,入麝香少许,夜卧含化咽津。只一服止,后用补肺药。(《圣济总录》独圣散)
⑥治霍乱已吐利后,烦渴不止:桑叶一握,切,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圣惠方》)
⑦治小儿渴:桑叶不拘多少,用生蜜逐叶上敷过,将线系叶蒂上绷,阴干,细切,用水煎汁服之。(《胜金方》)
⑧治大肠脱肛:黄皮桑树叶三升,水煎过,带温罨纳之。(《仁斋直指方》)
⑨治穿掌毒肿:新桑叶研烂盫之。(《通玄论》)
⑩治痈口不敛:经霜黄桑叶,为末敷之。(《仁斋直指方》)
⑾治火烧及汤泡疮:经霜桑叶,焙干,烧存性,为细末,香油调敷或干敷。(《医学正传》)
⑿治咽喉红肿,牙痛:桑叶三至五钱,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⒀治头目眩晕:桑叶三钱,菊花三钱,枸杞子三钱,决明子二钱。水煎代茶饮。(《山东中草药手册》)
⒁治摇头风(舌伸出,流清水,连续摇头):桑叶一至二钱,水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文献摘录
1.《药笼小品》
泻肝经之气热。
与丹皮同用,大能泄木。同石膏、生地能疗肺燥。同地骨皮,又治盗汗。
轻清之物,施用颇广。
须立冬后采。
2.《本经逢原》
苦甘微寒,小毒,蜜水拌蒸用。
《本经》除寒热出汗。
发明 桑叶清肺胃去风明目,取经霜者。煎汤洗风眼下泪,同黑芝麻蜜丸,久服须发不白,不老延年。《本经》言除寒热出汗,即《大明》蒸熟捣罨风痛出汗之谓。煎饮利五脏,通关节下气。煎酒服治一切风。桑根烧灰淋汁与锻石点面上风,灭痣去恶肉。
3.《本草易读》
家桑经霜者良。
苦,寒,有小毒,家桑叶无毒。浓汁服治香港脚水肿,尤利二肠,水煎服治霍乱腹痛,更住吐并敷风痛,研汁涂小儿吻疮,兼疗金疮。炙熟煎饮,代茶止渴。熬热而止汗,治劳热而除嗽,利五脏而通关,退诸风而下气。最能明目长发,尤解蜈咬蛇伤。
赤目涩痛,为末纸卷,烧熏鼻。(验方第一。)
令发速长,同麻叶煎汁沐之,七次,可长尺余。(第二。)
手足麻木,霜桑叶煎水频洗之。(第三。)
汤火伤疮,烧末,油合敷,三日愈。(第四。)
疮口不敛,为末敷之。(第五。)
穿掌肿毒,新桑叶研烂,函之即愈。(第六。)
霍乱转筋入腹,水煎服。(第七。)
渴疾,煎熟代茶。(第八。)
风眼下泪,腊后不落桑叶,煎水洗之。(第九。)
青盲洗法∶青桑叶焙干,烧存性,水煎澄清,水洗至百度,神效。逐月按日∶正月初八,二月初八,三月初六,四月初四,五月初六,六月初二,七月初七,八月二十九,九月十二,十月十三,十一月初二,十二月三十日。(第十。)
4.《本草新编》
桑叶之功,更佳于桑皮,最善补骨中之髓,添肾中之精,止身中之汗,填脑明目,活血生津,种子安胎,调和血脉,通利关节,止霍乱吐泻,除风湿寒痹,消水肿脚浮,老男人可以扶衰却老,老妇人可以还少生儿。
5.《本草经解》
气寒.味苦甘.有小毒.主除寒热.出汗.桑叶气寒.禀天冬寒之水气.入足太阳寒水膀胱经.味苦甘有小毒.得地中南火土之味.而有燥湿之性.入手少阴心经、足太阴脾经.气味降多于升.阴也.太阳者行身之表.而为一身之外藩者也.太阳本寒标热.所以太阳病则发寒热.桑叶入太阳.苦能清.甘能和.故除寒热.汗者心之液.得膀胱气化而出者也.桑叶入膀胱而有燥湿之性.所以出汗也.
【制方】
桑叶同黄 、归身.治血虚身热无汗.同附子、黄 .治里气虚寒.表邪末尽.同脂麻丸.名桑麻丸.治血痹.
6.《本草撮要》
味甘.入手足阳明经.功专清风热.得麦冬治劳热.得生地、阿胶、石膏、枇杷叶治肺燥咳血.得黑芝麻炼蜜为丸.除湿祛风明目.以之代茶.采取经霜者.常服治盗汗.洗眼去风泪.以木作面盆洗面.去面上游风.
7.《本草从新》
凉血祛风.
苦甘而凉.(得金气而柔润不凋、故喻嘉言清燥救肺汤、以之为君.)滋燥.凉血.止血.(刀斧伤者为末、干掺妙.)去风.长发.明目.(采经霜者煎汤、洗眼去风泪.洗手足去风痹、桑叶黑芝麻等分、蜜丸、名扶桑丸、除湿祛风、乌须明目.)代茶止消渴.末服止盗汗.(严州有僧、每就枕、汗出遍身、比旦、衣被皆透、二十年不能疗、监寺教采带露桑叶、焙干为末、空心米饮下二钱、数日逐愈.)用经霜者.
8.《本草崇原》
气味苦寒,主除寒热,出汗。
(按∶《夷坚志》云∶严州山寺有一游僧,形体羸瘦,饮食甚少,每夜就枕,遍身汗出,迨旦衣皆湿透,如此二十年无药能疗,期待尽耳。监寺僧曰∶吾有药绝验,为汝治之,三日宿疾顿愈,其方单用桑叶一味,乘露采摘,焙干碾末,每用二钱,空腹温米饮调服。或值桑落时,干者亦堪用,但力不如新采者,桑叶是止盗汗之药,非发汗药。《本经》盖谓桑叶主治能除寒热,并除出汗也,恐人误读作发汗解故表而明之。)
9.《本草便读》
得箕星之精气.能搜肝络风邪.禀青帝之权衡.善泄少阳气火.眵泪羞明等证.仗此甘寒.豆风目眩诸般.藉其疏利.(桑叶经霜者佳.凡叶皆散.其纹如络.故能入络.疏风通肝达肺.桑乃箕星之精.箕好风.故尤为入肝搜风之要药.肝胆相连.又能疏泄少阳气分之火.凡一切目疾头风等证.由于风热者.皆可用之.)
摘录《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
(0)

相关推荐

  • 常用中药材_桑叶_自渡子

    <桑叶> (资料来源--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蚕叶.冬桑叶.霜桑叶.铁扇子. 药科--桑科植物桑的叶. 产地--全国各地有栽培. 药类--新凉解表. 药 ...

  • 发散风热药——薄荷

    性味归经 辛,凉.归肺.肝经. 功能主治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用于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目赤,喉痹,口疮,风疹,麻疹,胸胁胀闷.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后下),0.8-2钱: ...

  • 发散风热药——牛蒡子

    性味归经 辛.苦,寒.归肺.胃经. 功能主治 疏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用于风热感冒,咳嗽痰多,麻疹,风疹,咽喉肿痛,痄腮,丹毒,痈肿疮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钱:或入散剂. 外用: ...

  • 发散风热药——蝉蜕

    性味归经 甘,寒.归肺.肝经. 功能主治 疏散风热,利咽,透疹,明目退翳,解痉.用于风热感冒,咽痛音哑,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惊风抽搐,破伤风. 来源 本品为蝉科昆虫黑蚱Cryptotym p ...

  • 发散风热药——蔓荆子

    性味归经 辛.苦,微寒.归膀胱.肝.胃经. 功能主治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用于风热感冒头痛,齿龈肿痛,目赤多泪,目暗不明,头晕目眩. 用于感受风热引起的头痛,临床常与防风.菊花.石膏等配伍应用:对于头 ...

  • 发散风热药——柴胡

    性味归经 辛.苦,微寒.归肝.胆.肺经. 功能主治 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 (1)治疗感冒常与葛根.羌活等同用.柴胡有较佳的退热作用 ...

  • 发散风热药——木贼

    性味归经 甘.苦,平.归肺.肝经. 功能主治 疏散风热,明目退翳.用于风热目赤,迎风流泪,目生云翳.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 来源 本品为木贼科植物木贼Equise ...

  • 发散风热药——谷精草

    性味归经 辛.甘,平.归肝.肺经. 功能主治 疏散风热,明目,退翳.用于风热目赤,肿痛羞明,眼生翳膜,风热头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4钱:或入丸.散.外用:烧存性研末撒. 来源 本品为谷精草科 ...

  • 发散风热的中药——升麻  发散风热药“升...

    发散风热的中药--升麻 发散风热药"升麻"为毛茛科升麻属植植物大三叶升麻兴安升麻或升麻的干燥根茎.别名龙眼根.窟窿牙根等.其味辛.微甘,性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 " ...

  • 发散风热药的简单归纳

    [薄 荷] <新修本草> 唇形科植物薄荷的干燥地上部分. 揉搓后有特殊清凉香气,味辛凉.以叶多.色绿.气味浓者为佳. 生用. [药性]辛,凉.归肺.肝经. [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