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秋,福建寿山乡三个农民在稻田里...

1986年秋,福建寿山乡三个农民在稻田里发现一块罕见的大田黄石。由于这是一个意外发现的财富,三个农民决定严格保密,寻找靠谱的买家。

不久,发现罕见田黄石的消息被寿山石商人陈耀华知道了,他将此事告诉给了荣宝斋。荣宝斋收购部很惊喜,便决定派两名业务员亲赴福州,一探虚实。

荣宝斋的业务员赶到福州后,与“介绍人”陈耀华一起到寿山乡见了田黄石的主人。陈耀华介绍道:“这是北京荣宝斋的人,想要看看田黄石”。那位主人很谨慎地仔细打量着来人,盘问了一番后,并看了来人携带的工作证,又看了盖有荣宝斋大印的介绍信,才放心带他们来到另一户农民家中,将围观的人逐出屋外后,关好门,才小心翼翼从床下拽出一只油桶来。油桶里有一个破布包裹,打开后,一块光泽四射的田黄石展现在众人眼前。

这块田黄石体形硕大,掂在手里有八九斤重,颜色呈现枇杷黄。经过荣宝斋人员和陈耀华的仔细鉴别,确定是一块上等田黄石。于是,双方开始了不厌其烦的价格谈判,最终以13.5万元谈妥。这时候,田黄石卖家又提出一个条件:不要支票,全部要现金。荣宝斋人员只得打长途电话向领导请示,荣宝斋领导同意了卖方的要求。双方约定,4天后,带现款到寿山乡提货。

三天后,13.5万通过汇款方式打到福州,由于当时没有50元和100元大额钞票,全部是10元"大团结",装了两个大提包。第二天,荣宝斋人员携款来到寿山乡。一切都很顺利,清点完钱后,一位臂搭雨衣的人从远处走来,雨衣下拿出大田黄。货款两清,双方皆大欢喜。

这块田黄石重达4275克,它质地温润,具有萝卜纹、石皮、红格等田黄石独有的特征。荣宝斋将这块田黄石抛光后,又配制了精美的花梨木底座,陈列在荣宝斋大客厅里,成为了荣宝斋的镇店重宝,永世珍藏。

田黄石自明末被发现以来,几百年间,数代人不断的挖掘,田黄石已经越来越少,越来越珍罕。在清朝时,田黄石倍受皇帝们的宠爱,其玉玺多为田黄石所制。民间有“黄金易得田黄难”的说法。如今,挖掘出指甲盖大小的田黄已十分不易,而拍卖会上田黄石的价格更是火爆。一块品质上佳的田黄石是很多收藏家们追逐的梦想。所以,荣宝斋收购的这块“田黄王”其价值连城,极其珍罕。#微头条日签# #收藏#

(0)

相关推荐

  • 清代寿山田黄石《精雕山水人物乾隆御题诗35*22*36cm重78斤 》

    田黄究竟从何而得名?简而言之,在稻田里发现的黄色彩石. 田黄石之所以珍稀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在地球上,只有福建寿山村一条小溪两旁数里狭长的水田底下砂层才有. 且经过数百年来的连续掘采,寿山村的水田已被翻 ...

  • 继陈子庄、黄秋园后,第三位被湮没的画家,先睹为快!

    黄叶村(1911-1987),原名厚甫.又名黄叶邨(邨cūn同"村").别号后父.竹痴,安徽芜湖人.黄叶村先生一生历尽坎坷,但深深迷恋中国书画艺术,研习不缀.年轻时师从山水名家汪采 ...

  • 马江波老师教你画国画《秋江渔隐》三

    马江波老师教你画国画《秋江渔隐》三

  • 【东北】幻境雪乡(三)穿越林海雪原

    [东北]幻境雪乡(三) 穿越林海雪原     雪乡人把林海雪原圈了一块,作为可以收费的项目.从住宿地车程10分钟,下来进入林间,穿行约1公里.收费220大洋.呵呵,好歹算个体验吧--  P1     ...

  • 【全球华人文学社】实力华人作家:秋冶||《七律三首》敬请欣赏

    七律三首 作者:秋冶(澳大利亚) 01 七律.思乡 听闻故里雪降临, 一片萧萧冷满襟. 门外家槐黄叶少, 厅堂金桔味侵寻. 风摇瘦竹唐诗韵, 雪覆寒梅宋词吟. 隔空遥望琴瑟意, 天涯咫尺酒同斟. 02 ...

  • 中国传统村落(第一批)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石佛乡三门源村

    衢州龙游三门源叶氏民居位于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石佛乡三门源村.距关西世家西南27公里.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门源叶氏民居建筑群于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由村内首宣叶鹤天得中恩贡后所建.三门 ...

  • 武义县三港乡三港村

    武义县三港乡三港村 流淌在武义县南部山区的宣平溪是八百里瓯江的重要支流之一.在古代,武义县南部山区对外交通的主干道就是宣平溪.坐落在宣平溪畔的古村落三港,正是古代南部山区最重要的水陆码头,其地位恰如湘 ...

  • 【左岸风文学】阿秋 | 大象记 (外三首)

    作者简介 阿秋,实名温雄珍,常用网名寂寂秋草,广西贵港人,现暂居东莞,喜欢诗歌,偶有作品发表,坚信诗歌,能冲淡生活的不幸. 大象记  (外三首) 作者: 阿秋 大象记 一头象站在那里,西双版纳就活了过 ...

  • (纸刊备选)秋在愁乡|阳春三月(江西)

    文学时代微刊·总第5431期 欢迎关注·文学时代微刊· 秋在愁乡(二首) 文/阳春三月(江西) 秋在愁乡枫叶坠,万山红遍醉鸿儒. 惟餘流水松林瘦,荻絮飘零风不扶.                   ...

  • 秋乏,用三仙汤呀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秋日阴阳☯️之气变迁,气血随阴阳而动,天干气燥,人体气血运行剧烈,容易出现气血虚亏之征象,脑府供血不足而成秋困,肌肤筋络供血不足而感到困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