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笛子演奏家 俞逊发

俞逊发先生的笛乐造诣高超世人皆赞

——笛箫网人物专题第一季第六期——

跟随笛箫先生的音乐

走进笛子演奏家俞逊发的笛子人生

笛子演奏家

俞逊发

小编整理资料发现,俞逊发先生在网上有很多教学视频,我们也正在整理,后面会给大家推出这个教学系列。

中国笛子大师俞逊发先生诞辰七十一周年及音乐作品风格流派简析

俞逊发,1946年1月8日出生,上海市人。笛子演奏家,上海民族乐团一级演奏员。生前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上海音乐家协会表演艺术理事,上海市政协委员,于2006年1月21日因病在上海逝世,享年61岁。作为南派笛子演奏风格的继承者,新中国第二代笛子演奏家的带头人,他是第一位成功探索南北派竹笛演奏风格,并将二者融为一体的演奏家;第一位在北京音乐厅举办笛子独奏音乐会的笛子演奏家,第一位通过比赛成为“中国第一笛“的演奏家;第一位发明“口笛”,并将“口笛”音乐艺术搬上艺术舞台的演奏家;第一位开办“笛文化研究所”的音乐理论家;第一位与世界各国笛子演奏家举办“即兴演奏音乐会”的中国笛子演奏家;第一位使笛子曲在国内民族器乐独奏曲创作比赛中获一等奖的作曲家。除此之外,他创作的笛曲《秋湖月夜》是国内唯一成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的笛子曲。同时,他也是开发笛子演奏技术最多的音乐家。俞逊发先生为新中国竹笛艺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艺术启蒙之路

1946年1月8日,俞逊发先生出生在上海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童年的清贫,并未压抑住他活泼爽朗的的个性,机敏的他,对音乐时常流露出极强的模仿能力。

早年,俞逊发先生曾在一座关帝庙开办的夜书班中学习过。寺庙内僧人做功德的丝竹管弦之音日日缭绕于耳,沁润着他童年那片急待开垦的赋有音乐才华的处女地。

如果说,寺庙内的丝竹管弦之音开启了他的音乐天赋之窗,而一只价值仅为两角钱的竹笛,则为他的音乐才华插上了起飞的翅膀——每天放学路遇的一位卖笛人吹奏的笛音,令他心旌摇动。于是,俞逊发用他积攒了多日的二毛钱买来一支竹笛。经过一段时间的把玩,天生灵性的他,在学校和弄堂里已小有“名气”。

经过努力,12岁的俞逊发加入了上海“红孩子业余艺术团”。次年,我国南派笛子大师陆春龄先生慧眼识才,将其收于门下。1960年,上海民族乐团招收随团学员。为了梦想,更为了缓解家中窘迫的生活境况,14岁的俞逊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民族乐团,开始了他梦寐以求的艺术之路。

乐团浓厚的艺术氛围,为他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优越的学习条件。他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练习笛子异常刻苦。晨星未落,笛声已起。月上中天,笛声依旧。每天14个小时,他笛不离手,曲不离口,春去秋来,日复一日,如同一位痴迷的攀登者,一步一步向着竹笛演奏艺术的喜玛郎雅之峰执著地攀登着。

16岁的俞逊发,笛艺初露峥嵘。在1962年第三届“上海音乐之春” 音乐会上,他完美的演绎了笛曲《欢乐歌》和《报喜》,获得了该届音乐会最高奖——“优秀表演奖”。

艺术成熟之路

在俞逊发先生的笛艺之旅中,曾有幸得到冯子存、刘管乐、赵松庭等竹笛宗师的指导。他不仅传承了大师们的绝艺,汲取了大师们的艺术精华,且随着自身文化底蕴的不断加深,对笛子演奏艺术亦有了独特的理解。

通过大胆的尝试,精心的研究,俞逊发先生在前人陆春龄、赵松庭、王铁锤等演奏家探索南北风格的基础上,对传统竹笛的演奏理念做了有益的革新。即在不破坏原有演奏风格的前提下,将南北两派的竹笛演奏特点与技术进行了科学、系统和有机的融合,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演奏风格。正如他借用佛学中的一句话:“迷时师渡,悟时自渡”。他不但能吹奏《欢乐歌》、《鹧鸪飞》等细腻含蓄的江南丝竹,《五梆子》、《牧民新歌》等高亢粗犷的北方笛韵也同样驾驭自如。可以说,俞逊发是将我国南北两派竹笛演奏艺术成功融为一身的第一人。

1975年,中国艺术团成立之初,俞逊发先生凭借其高超的演奏技术,南北兼容的演奏风格,征服了所有评委,成为了中国艺术团的一名演奏员。同年,与当时全国选拔出的各专业的佼佼者一道,参加了新中国第一部专业音乐片——“百花争艳”的拍摄。片中,他高质量地完成了独奏和伴奏的任务。该片一经问世,立刻好评如潮,风靡全国。

1984年1月16日,俞逊发先生在北京民族宫举行了“俞逊发笛子独奏音乐会”。本次音乐会,是建国以来第一次真正公开的、以演奏笛子音乐为目的的独奏音乐会。俞逊发先生不仅将《三五七》和《喜相逢》等具有传统的南北方特色的乐曲一并搬上了舞台;而且,笛曲《秋湖月夜》、《汇流》等一批新作品的展示,更诠释了他对当时笛子音乐发展的前瞻性。同时,音乐会还掀起了人们对笛子音乐艺术的思考,为后来的演奏家能够举办不同风格、不同设想的独奏音乐会,和为此而创作大量的曲目开辟了先河,为竹笛艺术在创作、演奏等方面的科学系统性的发展,特别是南北演奏技术的交融起到了率先垂范的作用。

俞逊发先生曾说:“艺术必须以民族魂为根基,才不容易被异化”。为此,他常深入到民间,学习昆曲、婺剧、绍剧等各种地方戏曲和民歌,了解乡土文化,令他的音乐始终保存着浓郁的民族风味。

俞逊发先生演奏的朱践耳先生作曲的《第四交响乐》,于1990年秋荣获第十六届瑞士“玛丽·何塞皇后国际交响乐作品”大赛奖,这是中国人乃至亚洲人有史以来第一次荣获该项大奖。该曲灵活地运用西方现代作曲的技法,并成功地借鉴吸收了中国民族音乐的表现手法。俞逊发先生将竹笛极富民族特色的韵味发挥得淋漓尽致,且与西洋弦乐器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大千世界丰富多彩、深奥美妙的画面,使整部作品具有极强的哲理性和鲜明的民族风格。

艺术成熟之路

在上海乐团、上海京剧团、中国艺术团,以及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和在该校任教期间,俞逊发先生的演奏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实践经验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艺术积累进一步的加深,为后期挖掘、开拓笛子的演奏技巧及笛子乐曲的创作做了有益的铺垫。

创造

经过多年的磨砺,俞逊发先生认识到,突破传统的演奏方法、使笛子演奏艺术得到真正的升华,必须靠丰富的艺术实践、高深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人文修养做支撑。

俞逊发先生对笛子的演奏技巧不断地求新求变,先后发明了十七种新方法。如弹吐音、唇击音、哨笛音和指打音技巧等等。这些技巧均一一应用在他的乐曲创作之中。其中,哨笛音和指打音技巧就是在创作《琅琊神韵》期间,为避免打扰寺内僧侣而偶然发明的。

新的笛子演奏技巧,不仅给笛子注入了新的活力,更进一步挖掘了笛子的艺术表现力,为笛子乐曲的创作拓宽了思路。

说到发明创造,俞逊发先生除了对十七种演奏技巧进行推陈出新外,他发明的“口笛”,更为我国民族器乐史涂抹了浓重的一笔。

“口笛”的诞生既是偶然也是必然。作为一名视笛如命的演奏家,俞逊发先生希望竹笛能向西方的某些管乐器一样,通过改造,既拓宽其艺术表现力,又不失其传统的特点和韵味。1968年秋,在一次使用平日自己常用的“废竹管”练习嘴劲时,俞先生偶然发现,可在废竹管上吹奏出音阶,他即刻意识到,自己多年的梦想就要实现了。经过两年多的精心研究,“口笛”诞生了。1973年5月1日,俞先生在上海卢湾区体育馆首次演奏了“口笛”。他以一首罗马尼亚乐曲《云雀》征服了所有观众,获得了巨大成功。1974年,他又配合作曲家白成仁,专为“口笛”创作了一首名为《苗岭的早晨》的独奏曲。此曲一经问世,立刻响誉全国,流传至今。为进一步完善“口笛”,满足广大听众的需求,俞逊发先生与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的王益亮师傅一道,又成功研制开发了五孔“口笛”,大大提高了“口笛”的艺术表现力。

“口笛”不仅蜚声国内,且震动了国际乐坛。在法国,一位记者听后惊叹道:“简直像'魔鬼’一样能变,使人着了魔!”德国的报刊称口笛为“神奇”。在特立尼·多巴哥,一位音乐家在评论文章中写到:“只有三英寸长的口笛,能奏出如此奇妙的音乐,令人惊讶!” 因“口笛”的传奇色彩,它还常被做为礼品赠送国外元首和使者。

创作

俞逊发先生认为,做为一名艺术家,只注重专业技术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应多从事专业创作,加深内涵,这样才可使艺术生命永保青春。

自1971年以来,俞逊发先生先后创作、改编了20余首笛子独奏曲。如:《喜讯传来乐开怀》、《汇流》、《赤日》、《音韵》等。其中,尤以《秋湖月夜》堪称佳作中的极品,获得1984年 “全国民族器乐作品”一等奖、“上海音乐之春”优秀创作奖,1993年又获得“二十世纪华人经典作品奖”。《赤日》于1986年获第十二届“上海音乐之春”创作、演奏二等奖(一等奖空缺);《音韵》于1987年获首届“海内外江南丝竹大赛”创作二等奖等等。

俞逊发先生的创作之所以能够结出丰硕的成果,是与其孜孜以求的学习精神、扎实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朴实求真的创作态度是密不可分的。

俞先生非常喜爱诗词,曾有“笛界李白”之美誉。他的很多作品,多来源于对诗词的感悟。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是俞先生的至爱。为将此文的内涵以笛曲的形式表达出来,他多次到安徽琅琊山采风,在寺庙中长住。俞先生每每被寺庙的第一声钟鸣、第一声诵经、第一缕曙光、第一声鸟啼所陶醉。而琅琊山那繁茂的枝叶、清幽的花香、蜿蜒的古道、潺潺的流水更一次次激起了他的创作灵感。《琅琊神韵》由此诞生。

教育事业与笛文化的传播

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与实践,俞逊发先生深知,要将竹笛艺术真正地以文化的概念融于社会之中,单单依靠演奏、创作、改良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放眼未来,使专业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在培养专业的笛子演奏员的同时,进行社会教育,将笛子演奏普及化、大众化,形成以专业带普及、以普及促专业的互动态势,最终把竹笛艺术推进到时代的新高峰。

一、专业教育

专业教育是精英教育,是社会教育的排头兵。培养高质量的专业人才,是专业具有生命力的保障。

在长期的专业教学实践中,俞逊发先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体系,既注意保持传统,又不断总结新的经验。

1、严谨治学。俞逊发先生极为重视基础训练,尤其是长音的训练。为让学生打好基础,他曾要求过学生,三年内只练习长音。在讲解笛艺时,俞先生的语言非常精练和准确,问题和要点往往用一两句话就阐述得十分清楚精到。有些抽象的演奏理论,则以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加以释解,将其形象化,便于学生清楚地认识自身存在的不足,很快地解决和掌握演奏要点。“左前右后丁步开,双目平视向前看,膀子开腕子下,掌心圆手指弯,笛身下倾15度,风进玉笛龙凤鸣。”这是俞先生总结的《持笛辞》。短短六句话,39个字,就形象地将演奏笛子的基本方法概括了出来。

当今笛界的佼佼者唐俊乔女士,曾师从俞逊发先生。俞先生对她言传身教,经常教导她要抛开门户和派别之见,勇于学习其他专家的精髓和成功的见地,从而形成自己的演奏风格。“感动自己才能打动别人”、“自然之处有生意”等精辟的话语,时时在唐俊乔耳畔回响。短短几年时间,唐俊乔的笛艺得到迅速提高,并很快地步入到青年笛子演奏家的前列。

2、笛外修身。“笛艺在笛外”,这句极富哲理的话,是俞逊发先生几十年从事竹笛艺术的精辟总结。他是自学成才的典范。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俞逊发,几十年来,一直对古今中外的诗歌、文学作品,中、西音乐创作技法,中、外音乐史等学科领域进行着系统的、孜孜不倦的学习和研究。他常引导和鼓励学生在打好笛子演奏基础的同时,要不断提高自身文化修养。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具备丰厚的文化知识、优良的道德品质,才能深刻理解笛子的文化内涵,真正掌握笛子的演奏艺术。

刘一,曾跟随俞逊发先生学笛多年,深得俞先生教诲。他不仅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音乐学院,且仅用三年的时间修完了四年的课程。在上海民乐团工作期间,因专业突出,成为了“亚洲豹乐队“的主要成员。自2004年以来,乐队成功地在国内外进行了多场演出。如应邀参加澳门回归祖国五周年庆典演出;应邀参加日本爱知世界博览会和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演出;曾赴日本全国18个城市进行为期50天的巡演。成功的喜悦并未使刘一忘记恩师的教诲。在繁忙的演出活动和排练间隙,他仍能从各方面充实自己,并最终现遵循了俞先生的意愿,再次以优异的成绩绩考取了上海音乐学院,成为了一名作曲系的硕士研究生。

3、以德育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俞逊发先生常告戒学生,学笛先要学做人,人品是最重要的,是艺术家成功的基础。只有具备高尚的艺德,才能成为真正服务于社会和人民的艺术家。

1985年11月,俞逊发先生随上海民族乐团到江苏如皋县演出。期间,俞先生的一首《秋湖月夜》令一位青年笛子爱好者吴旭东听得如痴如醉。他鼓起勇气向俞逊发先生求教,俞先生当即应允,并利用演出间隙和休息时间对其进行指导,使吴旭东受益匪浅。临走时,吴旭东买了些特产送给俞先生,以表达自己的感谢之情。俞逊发先生婉言谢绝了,并严肃地说:“我不要礼品,我要你吹一曲《秋湖月夜》。”小吴当场进行了吹奏,俞逊发先生赞赏地点了点头。随后,取出一只跟随他十多年的“口笛”送给吴旭东。

二、社会教育

普及笛文化,社会教育是基础。在俞逊发先生的大力倡导下,1998年上海成立了“中华笛文化研究所”。这不仅是我国第一个笛文化研究所,也是第一所把民族乐器上升为文化高度的研究机构。

研究所成立之初,把表演、教学、科研、乐器改革和社会活动做为主要的工作内容。编著了《中国笛子考级曲集》、《笛子考级训练问答》和《笛子考级音阶练习》等著作,为普及笛文化建立了完善的理论体系。多功能笛的成功研发,又为广大笛箫爱好者提供了方便。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使学习者迅速增多,达到了普及笛文化的基本目的。

俞逊发先生为弘扬中华笛文化常常不计报酬,积极地开展公益性活动,主动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中去,义务为广大竹笛爱好者示范授课。如他亲历亲为,定期在上海静安寺广场、下沉广场为笛子考级者进行义务辅导。在上海静安寺广场举行的“中华笛韵”——千笛广场音乐会上为大众义演;他不遗余力在无锡设立培训基地,多次无偿为初学者组织学术讲座,甚至到幼儿园为学龄前儿童演奏。

在国内其它省市组织的有关竹笛方面的活动,无论活动大小,只要请俞逊发先生,他总是不计个人得失,尽可能的参加。2003年,湖南省笛子协会组织首届“灵声”杯笛子大赛时,聘请俞逊发先生做顾问评委。由于大赛注重专业性,未进行其它商业性运作,活动经费有限,专家评委的待遇很低。但俞逊发先生并未因此而轻视,反而非常尊重大赛组委会的安排,自觉地按要求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大赛工作人员事后向俞逊发先生表示歉意,他却说:“都是为了笛子事业的发展”。

他正直率真的性格、大公无私的品格深具表率和示范意义。在俞先生身患绝症期间,仍接受邀请,参加了香港“笛箫艺术节”,并成功地完成了演奏。正如他所说的那样:“我要把我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笛文化的传播中去。”

三、国际交流与交融

为将竹笛艺术推向世界,让世界通过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艺术来了解中国,俞逊发先生做了大量的工作。

1974年以来,他先后出访了30多个国家。多次被台湾、香港、新加坡、澳门邀请,举办个人专场音乐会和讲学。还与荷兰、日本、印度等著名演奏家进行“即兴演奏音乐会”。并在欧洲地区进行巡回演出,对民族音乐与西方音乐的融合、借鉴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在加拿大访问期间,俞逊发先生专门即兴演奏了被称为是加拿大第二国歌的《牧羊人》。他深厚的演奏功底,以及对该乐曲成熟的理解和恰当的演奏,征服了所有的观众。为感谢中国演奏家带来的美妙的天籁之音、增强中加两国之间的友谊,当地政府专为俞逊发先生雕铸了头像,并将其永久地安放在加拿大的国土之上。

1993年,俞逊发先生出访德国,他的演奏使德国的艺术家们为之倾倒。为留下这美妙的天籁之音,俞先生专门被邀请到德国慕尼黑的一个录音棚里。邀请者希望这位来自中国的演奏家,能够即兴演奏一首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乐曲。俞先生缓缓度步窗前,沉思良久。窗外,正夜色蒙蒙,鹅毛大雪纷扬而至。仰望苍穹,幽深静穆。望着这一亘古不变的生命奇观,他仿佛觉得,自己有限的生命已逐渐融入到这永恒的天体生命之中了。此时,他已物我两忘,神思飞越时空隧道,寻觅最初人类生命领地上跳动的歌谣,用心灵的音乐语汇与之对语。他缓缓举起竹笛,一首具有华夏民族特色的生命礼赞笛曲,悠悠回荡在异国的夜空。1994年,这首被命名为《太极》的乐曲获得了德国金唱片奖。

结语

俞逊发是我国建国以来第二代演奏家的领头人,是集南北风格为一身、水平最高的演奏家,也是集演奏与创作为一身的复合式人才的典范,更是将中国笛子在世界传播和传承的积极倡导者。

在俞逊发先生四十多年的艺术生涯里程中,先后录制《汇流》、《琅琊神韵》、《妆台秋思》、《牧歌》、《河岸吹笛人》、《台湾民谣》等十七盘专辑。其中,《妆台秋思》于1992年名列“全国第二届金唱片奖”榜首。1991年,他出版的专著《中国竹笛》,以及2000年10月出版的笛子曲集《玉笛飞声》,都为后人流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为表彰俞逊发先生对民族音乐事业做出的贡献,他先后获得了“上海首届文化艺术奖”及“上海宝钢高雅艺术奖”等多个奖项。另外,自1991年7月起,俞先生终身享受由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在俞逊发先生住院期间,时时挂念着笛子文化事业的发展。弥留之际,还常不忘告戒后辈:

“一定要把笛子文化事业做下去……,文化的传承需要靠一带一带人的努力,这种努力是需要一个接一个的人去做工作……。”

俞逊发先生的一生,是勇于创新的一生,是孜孜追求的一生,是光明磊落的一生。他真诚坦荡的做人品格,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孜孜以求的学习精神,扎实丰厚的文化底蕴,朴实求真的创作思路,勇于革新的演奏理念,无不是晚生后辈学习的榜样。而今,他虽已离开了我们,但他为我们流下了一份丰厚的财富,而他忠于音乐事业的精神将被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注:本文章整理自:

《笛声吹彻秋湖月,德艺双馨韵流芳》

——纪念著名笛子艺术家俞逊发先生

作者:纪维剑 张平 詹永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