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一本值得读一辈子的书

【教师阅读地图第二次预习作业:《<论语>,一本值得读一辈子的书》】

《论语》,一本值得读一辈子的书

提交人:张学勇

从开蒙学文到年过不惑,虽然读过的书不多,却也有几百本了。要说这些书中,值得我一再咀嚼又让我受益匪浅的,那一定是儒家的经典之作《论语》莫属了。

除却上学时代读过的那三三两两的章句之外,我静下心来读《论语》已经接近七个年头了。全文通读,已经不下十几遍,个别章节的诵读早已经达到了数百遍,甚至上千遍了。但每一次重读,都会给我新的感受,新的启迪,可谓是常读常新。

难道怪孔子高徒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论语子罕》)

(颜渊感叹地说:“(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我已经用尽了我的全力,好像能够独挡一面了。但要想再前进一步,又不知道怎么着手了。”)

《论语》读的多了,相关的故事典故了解多了,越来越觉得颜渊说出了我的心里话。不说《论语》中的为政治国之道,也不说其中的为人处世之道,单说其中的教育之道,足以让我们每一位老师受益终生。

孔子作为最早的私学倡导者,开创了我国平民教育的先河,对于知识的普及和传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有教无类,广收弟子。不管是像孟懿子、南宫敬叔这样的达官贵人,还是像颜渊、原宪、冉雍这样的贫寒子弟,只要自己虚心向学,他都照单全收。不管是鲁莽刚直的仲由,还是嘴尖舌利的宰我,还是愚钝难化的樊迟,他也诲而不倦。

他循循善诱,巧加点拨。聪明而又有点自高自大的子贡,博学好问有点吝啬的子夏,狂放孤傲的子张,都在孔子的悉心教导之下更上一层楼。

他直斥怒骂,点醒梦中人。宰予大白天不睡觉,气得他破口大骂,骂他“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子路吃颜渊的醋,问孔子“子行三军则谁与”,孔子怒喝“暴虎冯河,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

他爱徒如子,视如已出。冉伯牛疾病缠身,他不顾被传染的危险,从窗户里握着他的手埋怨老天的不公——“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颜渊英年早逝,他伤心欲绝,朝着老天哭诉“天丧予!天丧予!”子路死于卫国战乱,被砍的血肉模糊,从此孔子不再食肉。

爱出者爱返。正因为孔子为弟子们掏出了心,掏出了肝,才赢得了众多弟子的爱戴,才成为几千年来教师的楷模。而因他留下的《论语》,也成为我们应该用一生来咀嚼的经典。

2021年3月29日

张学勇,男,山东泗水人,一级教师。北京睿师育人教育科技研究院特聘专家、深圳道弘教育集团特聘讲师,泗水县首届儒学讲堂名师、泗水县小学语文骨干教师、泗水县小学语文教学能手、泗水县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能手,第二届“爱心杯”全国优秀班主任获得者。在各类杂志报刊发表文章近百篇,著有《守望教育——大山深处的“香格里拉”》一书。《中国教师报》《校长》《中华校园》等杂志报刊曾对其进行了专题报道,《课堂内外·中国好老师》杂志封面人物。在山东、湖北、甘肃、安徽、广东、浙江、四川、贵州、江苏、云南、河南等地与交流分享100余场次。

  转变源于自我

                成长不可替代

长按    关注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