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临失传的针灸妙法——飞经走气
飞经走气
针刺术语。指催行经气的一些针刺手法。《金针赋》:“若夫过关过节催运气,以飞经走气,其法有四。”即青龙摆尾、白虎摇头、苍龟探穴、赤凤迎源。
飞经走气:针灸术语。
①按脏腑间五行生克的关系,进行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治疗方法。
②行补法时,按先浅后深的步骤行九阳数,并配合呼吸,候其经气,又称为飞经走气。
青龙摆尾
《金针赋》:“青龙摆尾,如扶船舵,不进不退,一左一右,慢慢拨动。”针法是:斜向浅刺或先深后浅,针尖刺向病所,然后将针柄缓缓摆动,好像手扶船舵或左或右以正航向一样,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以推动经气的远行。本法在《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中称“苍龙摆尾”。
白虎摇头
《金针赋》:“白虎摇头,似手摇铃,退方进圆,兼之左右,摇而振之。”方,指提插;圆,指捻转。针法是:将针捻入,并用中指拨动针体使针左右摇动,再予上提,同时进行摇振,有如用手摇铃一般,可以推动经气。
苍龟探穴
《金针赋》:“苍龟探冷冻,如入土之象,一退三进,钻剔四方。”针法是:将针刺入穴位后,扤退到浅层,然后更换针尖方向,上下左右多向透刺,逐渐加深,如龟入土探穴四方钻剔,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有通行经气的作用。
赤凤迎源
《金针赋》:“赤凤迎源,展翅之仪,入针到地,提到天,候针处摇篮,复进其元(指人部、中层),上下左右,四围飞旋。”针法是:先将针刺入深层得气扯再上提到浅层,候针自摇,再插入中层,然后用提插捻转,结合一捻一放,形如赤凤展翅飞旋,有通行经气的作用。
“飞经走气”四法理论与实践
飞经走气”针法首载于明代徐风《针灸大全·金针赋》,是用于治疗经络气血壅滞之证或关节附近针刺而不得气的针刺手法,徐风将其称之为“过关节,催运气,以飞经走气”,包括青龙摆尾、白虎摇头、苍龟探穴、赤凤迎源4种手法。后来飞经走气针法又被高武《针灸聚英》、汪机《针灸问对》、李梃《医学入门》。、杨继洲《针灸大成》等多部著作所辑录而广为流传,各家也均有不同程度的发挥和见解。笔者将从“飞经走气”针法的操作技术特点为主对其进行探讨。
1青龙摆尾法
青龙摆尾法又称“苍龙摆尾法”,列为“飞经走气”针法中的第1法。《金针赋》中描述此法为:“青龙摆尾,如扶船舵,不进不退,一左一右,慢慢拨动”,即将针刺入后,既不进也不退,既不提也不插,而是一左一右慢慢地摆动,犹如水中行舟的摇橹,在一摇一摆的过程中,推舟前进,以达到催发经气的目的。
汪机、李梃、杨继洲在继承徐凤青龙摆尾技术特点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各自的见解。汪机《针灸问对》中将此法表述为:“行针之时,提针至天部,持针摇而按之,如推船舵之缓,每穴左右各摇五息,如龙摆尾之状兼用按者,按则行卫也”,提出“每穴左右各摇五息”,对行针时间进行了描述。李梃在《医学入门》中记述为:“以两指扳倒针头,朝病所如扶船舵,执之不转,一左一右,慢慢拨动九数,甚三九二十七数,其气过经交流”,指出青龙摆尾针法不应局限于通关过节,应向患病部位行针,故“以两指扳倒针头,朝病所如扶船舵”。而杨继洲《针灸大成》将此针法称之为苍龙摆尾法:“苍龙摆尾手法,补。苍龙摆尾行关节,回拨将针慢慢扶,一似江中船上舵,周身遍体气流普。或用补法就得气,则纯补:补法而未得气,则用泻,此亦人之活变也。凡欲下针之时,飞气至关节去处,便使回拨者,将针慢慢扶之,如船之舵,左右随其气而拨之,其气自然交感,左右慢慢拨动,周身遍体,夺流不失其所矣。苍龙摆尾气交流,气血夺来遍体周,任君体有干般症,一插须臾疾病休。”在继承徐风的基础上,强调“或用补法就得气,则纯补:补法而未得气,则用泻,此亦人之活变也”,即寓补于泻,反复操作直至通经接气。但无论各家的论述有何发挥,青龙摆尾法的操作均强调《金针赋》中明确的青龙摆尾“一左一右,慢慢拨动”的特点,从而通关过节,催发经气,通络散结,以达最好的治疗目的。
2白虎摇头法
白虎摇头法是“飞经走气”针法中的第2法。徐风《金针赋》中记载:。白虎摇头,似手摇铃,退方进圆,兼之左右,摇而振之。”该法操作像手摇铃一样摇而振动,即从天部向地部进针,先行进圆,按圆柱形的边缘,向右逐步盘旋,呈螺纹线,盘旋而进入地部。退方,即退针时,按方形的边缘,向左逐步盘旋呈直线横行直退。先右盘进圆,而后左盘退方,再左盘进圆,接着右盘退方。反复操作,周而复始,达到左右方向、又摇又振的效果。汪机在《针灸问对》中载录了2种白虎摇头法:“行针之时,开其上气,闭其下气,气必上行:开其下气,闭其上气,气必下行。如刺手足,欲使气上行,以指下抑之:欲使气下行,以指上抑之。手针头按住少时,其气自然行也。进则左转,退则右转,然后摇动是也。又云:行针之时,插行地部,持针提而动之,如摇铃之状,每穴每施五息。退方进圆,非出人也,即大指进前往后,左右略转,提针而动之,似虎摇头之状。兼行提者,提则行荣也。”第1法进针时将针直插穴内,得气后以押手配合控制针感走向,即闭气下行,重点在分层进退中配合捻转,进则左转,退则右转,最后摇动针体。第2种白虎摇头法进针时轻捻转至地部,行针时插针,针尖运动形成圆形轨迹,配合轻轻捻针、重插轻提,提针时针尖运动形成方形轨迹,配合轻轻捻针、重提轻插,反复操作,每穴施术五息。李梃在'医学入门》中记述为:“以两指扶起针尾,以肉内针头轻转,如下水船中之槽,振摇六数,或三六一十八数。如欲气先行,按之在后:欲气后行,按之在前。”在轻捻针得气后,在人部操作,捻转针体并左右摇动,每穴共行针6—18次。杨继洲在《针灸大成》称白虎摇头针法为赤风摇头法,“赤凤摇头手法,泻口凡下针得气,如要使之上,须关其下,要下须关其上。连连进针,从辰至巳,退针,从巳至午,拨左而左点,拨右而右点,其实只在左右动,似手摇铃,退方进圆,兼之左右摇而振之。”即在进针得气后,以左手押手控制针感传导方向,之后在进退针尖的过程中按从辰到巳到午,又从午到巳到辰左右而摇,再行退方进圆之术。综上,在徐风、汪机第2法和杨继洲的论述中均提到其“退方进圆”的操作过程和摇动针体似“摇铃”的特点。李挺的论述中却未提及。方”“圆” 之说,其操作重点在于其“摇稽”之法。笔者认为白虎摇头法重点就在于“退方进圆”和“摇振”。进针时,持针沿圆弧平滑而摇动针体,以增强或控制针感:退针时,以方形路线出针,在其拐角处振动针体,以增加刺激量,易于激发针感。其操作注重提插、捻转、呼吸以及押手之间的相互配合,以“方”“圆”来摇动针柄,振动针尖以产生针法效应。白虎摇头针法是通过“摇”的过程来达到行气、疏通经络、推行经气之目的。所以笔者认为徐凤之后的医家在其著作中所提及的白虎摇头法,若没有“退方进圆”和“摇振”之说,虽名为“白虎摇头”,但实际上己不再属于此法。
3苍龟探穴法
苍龟探穴法是“飞经走气”针法中的第3法,是由徐疾补法与针刺多向行气法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复式针刺手法。徐风《金针赋》中记载:“苍龟探穴,如入土之象,一退三进,钻剔四方。”操作时先直刺进针入地部得气,将针从地部一次退至天部,然后以两手指扳倒针身,按先上后下、自左而右的次序斜刺进针,更换针刺方向。在向每一方向针刺时,都必须由浅入深,分三步徐徐而进,待针刺得到新的感应时,将针一次退至穴位的浅部,改换方向,依上法再针。
在操作中除了钻四方之外,还同时进行一个剔法。三进中,每进针一步,都要钻剔一次。钻和剔结合,犹如乌龟入土探穴、四方钻剔之象,因此称为“苍龟探穴”。汪机在《针灸问对》中论述了3种苍龟探穴法:
“如入土之象,~退三进,钻剔四方。又云:得气之时,将针似龟入土之状,缓缓进之,上下左右而探之。上下,出内也:左右,捻针也。又云:下针手三进一退,将两指按肉,持针于地部,右盘提而剔之,如龟入土,四围钻之。盘而剔者,行经脉也。”其中第1种同《金针赋》,另外2种论述虽没有明言“剔”,但是在左右探刺中加上了捻转的操作,这可以说在指导思想上与“剔”保持了一致。李梃在《医学入门》中作如下描述:“以两指扳倒针头,一退三进,向上钻剔一下,向下钻剔一下,向左钻剔一下,向右钻剔一下。先上而下,自左而右,如入土之象。”认为此法行针时一退三进四剔,一退是将针从深部提退到浅部,然后,斜刺或平刺分3次进针到浅部之底层,第1次进针后将针尖向上钻剔一下,再第2次进针之后将针尖向下钻剔一下,最后第3次进针到浅部的底层,在底层向左侧钻剔一下,又向右侧钻剔一下,如苍龟入土之象。各家的操作过程虽有一定的差别,但是都包含了“钻剔四方”的意思,“钻”扩大了针法的刺激面积,“剔”增强了对局部组织的刺激量,因此2种操作配合运用,既能达到探索、增强针感的目的,又可以起到行气、疏通经络、推行经气的作用,并且经脉居深,该刺法引气入深,结合“三退一进”,加钻剔法,兼有补虚的作用。所以苍龟探穴法在操作中无论如何变化,都应体现出其。钻剔四方”的特点。
4赤凤迎源针法
赤凤迎源针法为“飞经走气”第4法,是一种徐疾补泻法与飞法组合而成的复式针刺补泻手法,由于在操作中如赤风展翅飞旋的形态,故称为“赤凤迎源”,又称为“凤凰迎源”。《金针赋》中描述为:“赤凤迎源,展翅之仪,入针至地,提针至天,候针自摇,复进其原,上下左右,四围飞旋。病在上,吸而退之:病在下,呼而进之。”即将针直刺深入地部,得气后将针提退到天部,针体稍摇动后,又刺入地部,在地部行针。通过手指的操纵,使针尖在地部及人部沿上下左右、前后不同平面行圆形轨迹的多向飞旋。如果病在上方,则在吸气时边飞旋边退针:病在下方,则在呼气时边飞旋边进针。在操作中刺激量较大,可行气、守气,保持针刺感应,有疏通经络、行络脉之气的作用。汪机在《针灸问对》中对《金针赋》赤凤迎源针法进行了发挥,表述为“下针之时,入天插地,复提至天,候气入地,针必动摇,又复退至人部,持住针头,左盘按而捣之,如凤冲摆翼之状。盘而捣者,行络脉也。”认为其操作应在提插后施以左盘按捣,即在人部从右向左环周均匀按捣,从而加强针刺的强度,促进得气。李梃在《医学入门》中所述凤凰迎源针法基本保留了徐凤赤凤迎源针法的原貌,即“以两指扶起针,插入地部,复提至天部,候针自摇:复进至人部,上下左右,四围飞旋,如展翅之象。病在上,吸而退之:病在下,呼而进之。”3位医家在各自的论述中均强调“四围飞旋”的操作,即通过手指的操纵,使针身及针尖在天人地三部沿上下左右、前后不同平面行圆形轨迹的多向飞旋,以达到疏通经络的目的,而非仅仅手形的表现。所以赤风迎源针法的精髓就在于“四围飞旋”的操作,从而起到行气、守气、疏通经络、行络脉之气的作用。
5小结
古代各家对“飞经走气”针法虽有不同论述,但均以徐风《金针赋》中所述为主,各家在此基础上又有发挥,但均保留了徐凤“飞经走气”针法中各法的特点,即青龙摆尾法特点在于“一左一右,慢慢拨动”:白虎摇头法重在“退方进圆”和“摇振”:苍龟探穴法要点在“钻剔四方”:赤风迎源法重在“四围飞旋”。
徐凤之论述最早、最简洁,精练地指出了“飞经走气”针法的精髓,最具有代表性。“飞经走气”针法在操作上具有很大难度,对手法要求极高。古代针灸医家使用的针具一般较现代针具粗,且相对较硬韧,因此,我们在操作时也选择较粗且有一定韧性和硬度的针具,就可以达到“飞经走气”针法的技术要求。操作时准确把握各法的技术要点,才能保持古代经典针灸技术的原貌,为今后更深层次的研究及创新奠定基础。
一名患者头上长出类似水瘤物,经针灸合谷、太冲后,病灶渐消。这名早期患者的病灶类似水瘤但又稍硬,仍较肉瘤、血瘤略软,长出数月后已如乒乓球大,透过针灸治疗后,病灶恢复正常。依照中医观点, 癌症产生的痛也分为虚、实。
气阴双虚引起的虚痛,针灸主要选用三阴交等穴;实痛则以合谷、太冲为主;气滞血瘀则采用合谷、行间等穴为主。
疼痛严格来说只是症状,症状是疾病与内在不平衡之表征,重点在于疾病透彻诊断与理解,采用最适当的策略。
据统计,缓减癌症疼痛最主要且常用的穴道即为合谷与三阴交,上述两穴位是阴阳二总穴,而癌症本就常见气阴双虚,癌症疼痛更是易见气阴双虚证;有时,也会采合谷、太冲以开四关,或先用一阴一阳作为诊断,而后再依各证不同继续加穴辅助。
西医多以麻醉药治疗痛感,中医则强调「不通则痛」,认为打通经脉气血,才能彻底治疗。
以阴阳二总穴为基础,再依疼痛部位及状况增加穴位针灸治疗,能改善多数癌痛。
一般常见的癌症疼痛,至少有压迫痛、内脏痛、反射痛、转移痛、牵扯痛、间歇痛、持续痛、瞬间痛、营养与氧供应失衡痛、开刀气血不通而疼痛等多种的痛感常见于癌症患者的气滞血瘀病症,则可采针气海、血海、少海、三间、太冲、行间、复溜等等穴位治疗。
其常用的有合谷、曲池、太渊、列缺、尺泽、丰隆、中渚、外关、间使、内关、大陵。
针灸手法亦需视疾病的虚实而定。
虚则补,实则泻,对于虚症,下针需巧而轻灵;实症则下针快而猛峻,有时又需攻补兼施。
治疗癌症,缓解癌痛,中医重视解郁与维持气血通畅。患者常有放不下的沉重负面情绪,但也不能让患者落入空泛消极,不利病情,中医以针药解郁、改善气滞血瘀、去痰,并补正驱邪,不同的病情使用不同的攻补策略。
除了从心理上开导解郁外,尚以针、药配合,改善患者整体机能与止痛;如针大椎穴,可以调节免疫、营养吸收与心情,如列缺、中渚、内关、合谷也是常针的穴位;并配合方剂治疗,这些都以解郁,改善气滞血瘀;去痰,并补正气、驱邪为目标。
对于癌症治疗,中医强调维持气血通畅的重要性。
郁是诸病之源,诸癌之根;郁则罹癌机率增加,且气血易不通,而不通则痛。
故中医治癌止痛,首重解郁,除痰,维持气血通畅。
针灸治肿瘤、肿块,中医界较少发表,但确有见效的个案。
根据临床经验,肉瘤、肌瘤、脂肪瘤、粉瘤、血肿,囊肿或无名肿块,针灸效果较佳;但骨瘤、纤维瘤、腺瘤不易治;神经纤维瘤、多发性肿瘤较难见效。
肿瘤涵盖的范围甚广,并非单指恶性的癌症。
一名被某医院诊断为胰脏癌的患者,腹胀大于平常十余公分,针合谷穴后,肿消痛止,原医治的医院却认为可能是原先癌症诊断有误。另一位胰脏癌患者针外关穴后亦好转,现代医学中心、治疗医院亦认此为「怪事,不了解,无法评断。」这类临床个案约有30例。
治疗前须依照中医诊断方法,了解病患体质病情,临床上有许多针下一次即有显效的个案,但最后是否痊愈仍需追踪。
临床经验显示,针灸对肉瘤、肌瘤、脂肪瘤、粉瘤、血肿,囊肿或无名肿块效果较佳,医师认为,针灸见效主要机转是针对人体的平衡进行调节。
中医针灸治肿块、肿瘤常用穴位有哪些?
以单穴来说,最常用的是合谷,临床经验约有7成有效率,其次依序为中渚、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伏兔等;但不见得只用单穴,须视个案而定。
临床曾针一名43岁患者,有一瘤如弹珠大小,按时感觉表软里硬,经针双后溪、阳陵泉,瘤变小变软,20分钟后消失;另一有位患者因跌倒,右额血肿,针左梁丘等穴后,10分钟内肿胀消去。
一般血肿胀用穴位为阳陵泉、承山等。
还有舌下腺癌转移淋巴的患者,颈与下巴皆有硬块,列缺、照海、天井六穴,针下肿块明显变小变软;另有淋巴癌患者针左列缺,再针左中渚,另组配穴为外关、临泣、尺泽,7周后康复。
临床也有无法全然满意见效的个案。
例如有位患者身上有400余颗神经纤维瘤、肉瘤、神经瘤布满全身,针灸各穴位后虽能改善,但仍无法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