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之道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等,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被称为“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全文共约五千字。
白云先生,其人宗于道,贵于真;其文理其所以然,而解之以其然;其学无所不窥,学不师授;其志以通万物为乐,以谋道为务,以弘道为己任。要想真正理解天下万物之奥,只有从中国文化的视角,以整体的、宏观的、全局的、自上而下的通盘研判,以道御物,才能真正理解这个世界,做到既知其然,又 知其所以然。
出版有畅销书《世界是红的:看懂中国经济格局的一本书》。
相关推荐
-
【读懂圣贤】----《道德经》第二十四章
老子传世名著:<道德经> (又称<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dān).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 ...
-
【读懂圣贤】----《道德经》第六十二章
老子传世名著:<道德经> (又称<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dān).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 ...
-
千古一文《道德经》(第四章)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有(又)弗盈也.潚呵,始万物之宗:挫其兑(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呵,似或存,吾不知谁子也,象帝之先. 对这一章能按字面意思,清楚条理解释出来的,我反正还没有见过,大多翻 ...
-
《道德经》老子有言: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
<道德经>老子有言: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孟子也有一句话:富贵不能淫. 淫,是迷失和过分的意识,正如朱元璋所说:处富贵者,正当抑奢侈宏俭约,否则便是自取灭亡.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莫为贪 ...
-
【读懂圣贤】----《道德经》第五十九章
老子传世名著:<道德经> (又称<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dān).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 ...
-
【读懂圣贤】----《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老子传世名著:<道德经> (又称<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dān).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 ...
-
【为什么说“静为躁君”?】老子说:“道冲...
[为什么说"静为躁君"?]老子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而与"万物之宗"相应的是万民之上的当权者,所以圣人应当"以 ...
-
《道德经》第十五章 《善为道者》品读述杂【15】
《道德经》第十五章 《善为道者》品读述杂【15】
-
道德经第三十二章——道常无名
本章继续表彰道,赞美道,告知统治者以道治理. 先贴下原文: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 ...
-
什么是老子的“道”——“对立统一”的终极展现
"对立统一"原理是老子哲学思想的两大基本原理之一,"道"是"对立统一"原理的终极产物. 老子是如何发现道的 你看见左手了吗?--看见了.那你 ...
-
上善若水,兵形“象”水:道家老子的道与兵家孙子的兵有哪些异同
我们都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强者总是比弱者有更多的生存之道,也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而弱者在绝大多数时候,只能选择依靠和被动服从,所以,便有了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 又因为,每个人都想成为强 ...
-
老子的道
4.<老子>的整个思想都是围绕着中心概念"道"而展开的,然而<老子>的七十三个"道"字,虽然符号形式统一,却有不同的意义.有些地方&qu ...
-
老子的“道”,比天还大,比地还久
文/李学山 世人总说老子思想消极,反而越来越多的人又喜欢"道法自然"? 成功人士喜欢"道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更多的是表现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不过是一种自己效法 ...
-
七擒孟获,诸葛亮没有告诉你的老子之道
圣悊老子说: "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沖,其用不穷." (<德道经>第八章<请靓>) 意思是说: 修之身德道大成者,他们获得的圆满成功,在常人看来有些缺 ...
-
徐山:《老子》“道可道,非常道”辨正
<老子>首章首句"道可道,非常道"一句学者理解有分歧.本文从<老子>的成书背景出发,指出第一字的"道"是老子思想的"道&quo ...
-
老子的“道”,怎么又变成“大”了?
老子的<道德经>满篇都在讲"道",可是在第二十五篇老子给道定名的时候说:"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原来它有两个名字,一个是" ...
-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说的究竟是什么?由此揭密老子的“道”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最早见于<老子·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
-
老子讲修道最高境界: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名家解读] 任继愈先生认为,这一章是第四十七章思想的继续.老子用"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