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刘完素五运六气理论之探讨
孔安国序《尚书》,推崇伏羲、神农、黄帝之书为“三坟”,其言大道;而后世“五典”言常道,为“三坟之末也”。大道乃自然原理,常道为治世之道,大道为本,常道为用。老子通大道,孔子精常道,道、儒之分,合于自然,言象义理,昭然可据。医道始于“岐黄”,取法于天地变化,符合于自然原理,遵循宇宙运动之规律,而把握人体生命之过程,我国古代“天人相与”之高论,从一开始便引入了医学领域,《内经》中“人与天地相应”的思想贯穿始终。五运六气理论可反映天地变化的规律,也可反映人体变化的规律,所以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序中说:“且运气者得于道同,盖明大道一也。观夫医者,唯以别阴阳虚实,最为枢要,识病之法,以其病气归于五运六气之化,明可见矣。”
刘完素把运气理论的意义与自然原理相合,并提出了以五运六气来考察疾病的变化,反映了他对运气理论的深刻理解。《内经》说:“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为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五运阴阳是天地变化的规律,万事万物的纲领,人体生、长、壮、老、已的过程与疾病发生、发展、痊愈的过程都离不开这一规律。所以然者,如刘完素所引《仙经》之言:“大道不可以筹筭,道不在数故也。可以筹筭者,天地之数也。若得天地之数,则大道在其中矣。”自然原理是不可以用数字来计算的,而天地间自然变化的规律是可以计算的,这就是“天地之数”,自然原理寓于变化规律之中。太极元气为一,两仪阴阳为二,五运阴阳为五,三阴三阳为六,此为自然变化的基本序列。它们反映自然过程,包括人体生命过程的基本规律,因而可以作为认识疾病发展变化规律的理论模型。而五运六气中已包含了太极阴阳,所以刘完素说:“易教体乎五行八卦,儒教存乎三纲五常,医教要乎五运六气,其门三,其道一,故相须以用,而无相失,盖本教一而已矣。若忘其根据,以求其华实之茂者,未之有也。”
由上述可知,刘完素所谓“五运六气”,实指“五运阴阳”、“六气阴阳”这些天地变化的基本规律,或基本数列。其中当然包括《素问》“七篇大论”以六十年干支纪年为周期的“运气学说”。因这一周期也是天地变化的规律,特别是其中所反映的 基本原理,以及所揭示的治疗疾病的法则,乃是中医学的精华。如刘完素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气宜论》中说:“治病必明六化分治,五味五色所宜主,五藏所宜,五行之运行数,六气之临御化然后明阴阳三才之数……始终之六气所司之高下,在泉浅深之胜复,左右之间同与不同,三纪太过不及之理,故可分天地之化产,民病之气宜矣。”这里分明是既论述五运六气作为自然序列而给予医学的指导,又涉及天地气候变化与人体疾病的关系。二者均融于河间学术思想体系中,相须而不相失。
以六十甲子周期为特色,以大运、小运、客气、主气纵横胜复为主要内容的“运气学说”,至北宋时已很盛行,如刘温舒撰《素问入式运气论奥》,凡三卷,三十一论,二十九图,十干起运、十二支司天、五行生死顺逆等。主要论述五运六气枢要、六十年纪运,寇宗奭《本草衍义》,则以运气学说研究本草。但当时主要的运气书籍,却多为“歌颂铃图”一类初浅的东西,而且还有墨守成规、按图索骥的倾向,致使患者深受其害。所以刘完素说:“夫别医之得失者,但以类推运气造化之理,而明可知矣。观夫世传运气之书多矣,盖举大纲,乃学之门户,皆歌颂铃图而已,终未备其体用,及互有得失,而惑人志者也。况非其人,百未得于经之一二,而妄撰运气之书,模于世者,是以矜已惑人,而莫能彰验,致使学人不知其美,俾圣经妙典,日远日疏,而习之者鲜矣。”(《素问玄机原病式》序)
刘完素虽然推崇“运气学说”,但其重点在于“类推运气造化之理”,所论五运六气,既非“运气学说”中之大运、客气,也非小运、主气,而是紧紧抓住自然过程的基本规律,并进一步灵活变通,随证施治。如他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叙双解之义:“余自制双解通圣辛凉之剂,不遵仲景法,桂枝麻黄发表,然余自衍,理在其中矣!故此一时,彼一时,本五运六气有所更,世态居民有所变,天以常为火,人以常为动。”可见,刘完素与上述死守运气格局的倾向不同,而主张随天时、地理人情的变化而变化。后人有据薛时平注《素问玄机原病式·五运主病》之“读者能知守真独取小运病主气之所以然,则知大运客气之不足取”语,认为刘完素只讲小运而不及大运,只讲主气而不及客气,是未分清刘完素五运、六气与“运气学说”之区别。其实,刘完素是首重五运、六气自然之理,同时既讲大运、客气,又讲小运、主气,即所谓:“五运六气,千变万化,冲荡击搏,推之无穷,安得失时,而便谓之无也”(《素问玄机原病式·五运主病》)
刘完素全面论述“运气学说”的著作为《素题要旨论》,其中不仅阐述了《素问》的“运气学说”内容,而且于《天元玉册》等运气专著亦多相互出入发挥。故比刘温舒《素问入式运气论奥》更为系统、详尽。马宗素《图解素问要旨论》中 ,列五行生成数、五运正邪二化、六气司天司地、推天符岁会、六气正对比、入宫等三十五图,对于阐发运气学说要旨,描述大运小运、客气主气之加临胜复变化颇为得体。说明刘完素“运气学说”尚有传人。刘完素的其它著作也多有涉及“运气”之说,已如前述。但《素问玄机原病式》、《伤寒直格》等,则在于重点阐发五运、六气亢害承制之理,并由此而倡火热为害之说。所以,不应该把刘完素五运、六气与“运气学说”完全混淆,天地气宜的变化实寓自然规律之中。刘完素的思想境界如果不能高出常俗,则难以在抱残守缺、袭人成弊之气息中,跃然成为金元论争之先驱、河间学派之开山。
1
肺之用药
肺是华盖、清虚之脏、娇脏,不耐寒热,用药宜恰到好处,不能太过,其性喜润而恶燥。
1.外感咳嗽
基本方:前胡、桔梗、杏仁、甘草。
风寒咳嗽:基本方加苏叶、法半夏、橘红、白前。外感风寒,喜用辛燥之品,虽可治病,但会伤阴液,而以上药物都比较平和。咳而呕吐加生姜;若初起风寒咳嗽,荆芥用多了病人咳嗽可加剧,最好用苏叶,杏苏散是比较平缓之剂,用时效果好;痰多加法半夏、陈皮;对风寒重证,可酌情用麻黄或炙麻黄绒。在治疗风寒咳嗽时苏叶、荆芥、麻黄不能超过10g,生姜用3g即可,不宜过多,过多伤肺。
风热咳嗽:基本方加贝母、桑叶、牛蒡子。咳而作呕加枇杷叶、法半夏;口干,舌欠润,开始加芦根清润流畅之品,日久则加沙参、麦冬;痰多加瓜蒌仁。风热咳嗽初期,宜用清发之品,但薄荷刺激性太强,又是芳香之品,宜少用;可用2g;不宜用过于苦寒之晶,因苦寒易化燥伤阴;也不宜过早加用炙枇杷叶、炙款冬花等,以免留邪。有人治风热咳嗽用川贝母,黄老认为病初起用浙贝母好,有清热解毒作用。黄老喜欢苏叶、白前、前胡合用,作用平稳,效果好。
2.内伤咳嗽
寒饮射肺:方用麻黄、桂枝、杏仁、紫菀、生姜、橘红、茯苓、法半夏、苏子、五味子。重者酌加细辛、干姜、白术;胸胁满闷、气逆甚者,加旋覆花;喉如水鸡声加射干。
风热壅肺:方用桑叶、川贝母、瓜蒌仁、马兜铃、冬瓜仁、桔梗、白茅根、枇杷叶、生薏苡仁、杏仁、莱菔子、枳壳。重者酌加金银花、连翘、黄芩等。
3.哮喘
喘有寒喘、热喘,及肾不纳气、肺气不降所致者。
- 初喘常用麻黄、杏仁、苏子等,但麻黄对久喘不利,并伤肺阴;
- 喘证初发或老病新发属痰饮,用小青龙汤;
- 肺热用麻杏石甘汤;
- 长期久喘,肾不纳气,用杏仁、苏子、沉香、胡桃肉、五味子、白果,并加养肾之品,不用麻黄,因麻黄对久喘不利,并伤肺阴;
- 肾阳不足加蛤蚧等升阳之品;
- 肺气不降用三子养亲汤;
- 胸闷气喘加全瓜蒌、杏仁、贝母、苏子、苏梗。
4.痰
- 寒痰用二陈汤加旋覆花,热痰加海蛤粉,同时要注意培土,偏凉加茯苓、白术,偏热加山药、茯苓。
- 对肺结核,肺阴伤或阴水不足,仿清燥救肺汤,用南北沙参、山药、炙百部、川贝母;
- 如有盗汗加地骨皮、百合;舌红,苔欠润,痰中带血,力口阿胶珠、黑芝麻(滋肾)、冬虫夏草;
- 出血多加白茅根、旱莲草、藕节(白及太滋腻,用时易滞,且伤肺气,不宜多用)。
- 在药中还要加行气药,但咯血不能用桔梗,因桔梗升提肺气,虽可排脓提痰,但对出血不利,胸闷时才可用之。
- 咳喘病位主要在肺、脾、肾,咳嗽不止于肺,也不离于肺,肺不伤不咳,脾不伤不久咳,肾不伤咳而不喘。
2
脾之用药
脾喜燥恶湿,主运化,脾虚生湿。
脾气虚:四君子汤重用白术,用焦白术,若苔白而不润,用生白术,生白术润,焦白术燥。
- 若脾虚湿滞,胃脘不适,苔白稍厚,轻者加陈皮为异功散;
- 重者苔白腻,胃脘胀闷,用六君子汤;
- 若胃脘胀闷甚,胀痛不思食,用香砂六君子汤;
- 这都是脾胃气虚,失于和降而引起湿聚,因程度不同而分别所用的代表方,可见中医治病到什么程度用什么药,不能太过。
- 若脾虚泄泻.一般用参苓白术散,治腹泻关键是重用茯苓15~30g,以及扁豆、白术等,用淡渗之品分消水气。
- 关于砂仁、白豆蔻、草豆蔻、肉豆蔻的用法,一般化湿用白豆蔻,脾肾虚寒、五更泄用肉豆蔻,中焦虚寒(脾寒)用砂仁。
脾阳虚:方用党参、白术、炙甘草、茯苓、干姜、砂仁、法半夏、陈皮、白豆蔻、草果 扁豆。
脾肾虚寒、五更泄,加肉豆蔻;有下坠感,用枳壳少许。
脾阴虚:能食而瘦,大便秘结,口干咽燥,舌质红,脉细。治宜养益脾阴,方用沙参、山药、甘草、芦根、黄精。重者加石斛、玉竹、沙参、甘草。甘草一定要用生甘草,因其能泻火存阴,恐炙甘草滞;养阴一定要配山药,怕滞一定要配茯苓。
脾虚食滞:方用山楂、神曲、麦芽、谷芽、鸡内金、莱菔子、川楝子、槟榔、广木香。
寒湿困脾:方用藿香、佩兰、蔻仁、白术、陈皮、薏苡仁。若脾虚气陷用补中益气汤,也是由四君子汤发展而来的,由异功散去淡渗利下之茯苓,加黄芪补气、柴胡主升、升麻升提清阳之气而成,升阳举陷,除升提药外,应重用补气药。
若脾虚化源不足,引起心脾两虚,出现心慌、气短、失眠、纳呆、崩漏,治宜补心脾,用归脾汤。该方养心不离补血,健脾不离益气,全方大量壅滞药中加了一味广木香,理气行滞。这里不用陈皮而用广木香,因陈皮燥湿有伤阴血之嫌,而广木香作用平和,又能理脾行气。
总之,治脾要慎用滋腻药,因滋腻碍脾。
3
心之用药
心主血,为神明之官。养血方有张仲景的炙甘草汤、柏子养心丸、天王补心丹、归脾汤。症有心慌、胸闷、脉结代,病如现代的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冠心病等。
心阳虚:方用人参(或党参,病重用高丽参)、黄芪、桂枝、炙甘草、茯苓、石菖蒲、远志、当归。
- 手足不温用桂枝、炙甘草;
- 重者可用附片。
- 远志是通心神药,用生远志好,不要用炙远志。西药用远志酊排痰,这里体会到痰排不出来用点远志好,但要用生远志,不用炙远志,因肺喜润恶燥,但润过则聚痰。
心阴虚:治宜养心阴、补心血。方用柏子仁、龙眼肉、鸡子黄、阿胶、西洋参(或太子参)、五味子、麦冬。
- 养心血用柏子仁、阿胶、龙眼肉;
- 健忘加酸枣仁、小麦、甘草;失眠加酸枣仁;
- 镇静心神、化痰用生龙齿:宁心安神、化痰利水用茯神(朱茯神少用);
- 梦遗用金樱子、龙骨;
- 盗汗用煅龙牡、黄芪、浮小麦;
- 口干加麦冬;
- 心火上炎用莲子心、生地黄或连翘、黄连。
心血瘀阻:方用丹参、远志、生蒲黄、三七末、藏红花、炒五灵脂、当归、香附、川牛膝。
- 胸闷甚加全瓜蒌、石菖蒲、郁金;
- 治冠心病、胸闷、苔腻用菖蒲、郁金;
- 大便干,用瓜蒌、薤白,滋阴通大便,开胸阳;
- 心悸加生龙齿、柏子仁、琥珀末;
- 关节麻木者加用牛膝、桑枝;
- 纳差加白术、云茯苓;
- 高血压、头晕加夏枯草、石决明。
- 治冠心病,若血压高禁用当归;
- 血压低者可用当归。
- 对冠心病一般医生喜用活血化瘀,黄老认为对老年人(因冠心病老年人多)虽要通。但病因是血管硬化,化瘀的当中要养一下、柔一下。
4
肝之用药
肝为刚脏,将军之官,性喜条达,恶抑郁,故宜柔。肝郁有一般肝郁,有肝郁化火。郁宜达之。肝的治法,有疏肝、养肝、凉肝、暖肝、泄肝、舒肝、抑肝、柔肝之分。
舒肝:对一般肝郁采用舒肝之法,不宜疏肝,以免太过;
肝郁较甚,才用疏肝之法。木宜条达,舒肝常用逍遥散,是调肝良方。方中柴胡疏肝。柴胡有北、红、软、银、竹叶等之分,银柴胡退虚热,疏肝气则用红柴胡、北柴胡。方中薄荷辛凉疏散,量宜少,用1g,以助柴胡疏肝气以免化火,不使火帜;重点是用当归、白芍养肝血,当归辛、苦、温,配白芍才能养肝血。此方妙在虽是治肝郁代表方,但未用一味行气药,因行气药多香燥,肝郁易化火,香燥药既助火又伤阴,故不用。若肝郁化火就要用丹栀逍遥散清气分、血分之热。对肝热患者要仔细观察小便,肝热重小便呈茶色,此时疏肝不宜用柴胡,因柴胡就升、降、沉、浮来看主升,虽柴胡劫肝阴不作定论,但柴胡至少不养阴,易导致肝经风热上炎,这时往往用白薇来和解表里。白薇对虚热能发表解散,如产后虚热所用玉竹汤中就有白薇;《金匮》用白薇治疗小便黄,既能利小便,又能退虚热,其性也不燥。若尿黄、手足心热,则用青蒿退尿黄。柴胡青蒿鳖甲饮,是清散之剂,能治肝热,凡慢性肝病均有胸闷,不思饮食,而青蒿护肝,且可利胆,此即所谓不用柴胡而用清淡之品之意。
对肝郁来说,苔薄白用当归;苔薄黄用丹参,因其性平凉且活血行血,还有解毒作用。对肝炎病人,当归用之太过易致呕吐。
疏肝:用于证见胸闷不舒,胸胁胀满,脉弦涩者。疏肝常用青皮、香附、橘叶、川楝子,均为辛温或苦寒之品。疏肝止痛,用香附量要大(其中有四制香附丸、七制香附丸等,均为妇科要药)。香附善于调经,味辛性温,疏肝力强,过用则伤肝,非养肝之品,其特点是兼能暖宫,如艾附暖宫丸治宫寒不孕。除痛经寒凝气滞用此或乌药外,一般较少用到该药,仅用橘叶即可。若嫌橘叶力不足,可用青皮(青皮力量较花青皮力量强),其性与橘类相似,如陈皮、香橼等;若化火则用川楝子;脘腹胀痛可选用佛手,因其性平淡。
阴虚阳亢:症见头晕耳鸣,面红易怒,舌红少苔,脉弦细,治宜育阴潜阳,方用龟甲、生牡蛎、阿胶、麦冬、生地黄、白芍。肝阳上扰,症见巅顶痛,眩晕,眼花,治宜平肝熄风,药用钩藤、石决明之类,不宜用辛温走窜之品。钩藤平稳效佳,无副作用。有人用菊花,但其香味浓厚,并非肝阳旺者之所宜。凡过于香窜升散之药均不宜用,治病应顺其性。胸胁满痛,用生牡蛎平肝散结;若巅顶痛、目雾、太阳穴痛,并非生牡蛎所能治,需用石决明;前额痛则用石决明加钩藤,痛甚用钩藤加白蒺藜、桑叶、菊花;若巅顶痛、耳鸣、耳聋且胀,血压高,则用磁石、石决明;若手指麻木、肌肉蠕动如蚁走,应防风动。
养肝:常用女贞子、桑椹子、生地黄、熟地黄、白芍、枸杞子等。
- 头晕眼花、心慌失眠,用熟地黄、白芍、枸杞子以养心柔肝;
- 舌质红用生地黄;
- 重用白芍、枸杞子甘温平,为滋养肝肾之要药,若肝火上炎,用之并不宜,因性温,若配菟丝子则为温润添精之用;
- 肾水不足而致肝火旺用熟地黄、玄参。
- 若牙龈出血、脉弦细,用龟甲、牛膝、阿胶、太子参;
- 如果是血小板减少引起的牙龈出血,并非平肝所能奏效,需养血,用黄芪15~30g,女贞子、龟甲,仿归脾汤加味可升血小板。血小板减少不用生牡蛎,此药可使血小板下降,而用黄芪、当归、山萸肉、炙甘草、女贞子、龟甲、阿胶等。
清肝:用于胸胁胀,口干咽燥,舌红苔黄者。常用药物:玄参、青黛、青蒿以清肝;口苦用炒栀以清肝经气分之火,口不苦用牡丹皮以清血分之火;水亏虚火上炎者,用盐炒黄柏、知母以清热降火。
泄肝:用于胁痛,口苦咽干,带下色黄,质黏稠有气味,或阴痒者。治宜清泄肝经湿热,用龙胆草、茵陈、栀子、黄芩。
镇肝:用于巅顶痛,耳鸣,耳聋且胀者。用石决明、磁石以镇肝潜阳;
- 若有肌肉跳动,头晕,用钩藤、天麻、羚羊角、龟甲、桑叶、杭菊花以镇肝熄风;
- 若抽搐用全蝎、僵蚕、地龙以熄风止痉;
- 若阴虚阳亢宜育阴潜阻,用大定风珠加减;
- 若血虚生风,宜养血熄风,用加减复脉汤之类。
5
肾之用药
肾藏精,为阴阳之脏;主生殖。肾无实证,只补不足,不泻有余,因此临床上分肾阴虚、肾阳虚、肾气虚。
肾阳虚:常用杜仲、补骨脂、巴戟天、仙茅、仙灵脾、鹿角胶、鹿角片、鹿茸、肉桂、附片、紫河车;菟丝子。
- 性欲淡漠用二仙汤,仙灵脾较仙茅作用弱,重则用锁阳、阳起石;
- 大便干用肉苁蓉;
- 夜尿多用覆盆子、益智仁、桑螵蛸;
- 肾不纳气用胡桃肉、五味子。
肾阴虚:常用生熟地黄、山药、桑椹子、首乌、枸杞子、知母、龟甲、阿胶、龟甲胶。
- 相火偏旺,面赤耳鸣,重用生地黄、女贞子、磁石;
- 失眠多梦用夜交藤、百合;
- 滋肾阴补任脉用龟甲,龟甲胶力较强,填精偏温。
阴阳两虚:视其偏阴虚、偏阳虚,参考以上用药。
黄老清下焦热多用知柏地黄汤,其中黄柏壮水平火,用盐水炒入肾;
知母生津利尿。
治阴虚遗精的病人,黄老不用收涩药,而是专于交通心肾。因为遗精缘于用脑过度,心火动,肾水不足,用脑伤神明,髓海不足,心肾不交,故不能固涩,而应治以平相火、降肾水。治肾阳虚遗精,则宜温阳固涩。
名中医治疗过敏性鼻炎验方
(一)张赞臣方
【辨证】卫阳不固,肺气不宣。
【治法】扶正祛邪,宣肺通窍。
【方名】辛黄汤。
【组成】薄荷(后下)3克,防风4.5克,桔梗4.5克,辛荑花4.5克,黄芪9克,白术9克,牛蒡子9克,百合9克,南沙参9克,北沙参9克,蒌皮根9克,前胡6克,石菖蒲2.5克,甘草2.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二)干祖望方
【辨证】气虚。
【治法】益气角表,抗过敏止涕。
【方名】劫敏汤。
【组成】黄芪10克,诃子肉10克,干地黄10克,乌梅10克,豨莶草10克,柴胡3克,防风6克,蜂蜜(兑服)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三)《浙江中医杂志》载方
【辨证】脾肺气虚。
【治法】温肺宣窍。
【方名】劫敏汤。
【组成】黄芪10克,乌梅10克,诃子肉10克,干地龙10克,柴胡3克,防风6克,豨莶草6克,蜂蜜(和服)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四)谭敬书载方
【辨证】肺肾虚寒。
【治法】温补肺肾,祛风散寒。
【方名】温阳散风汤。
【组成】白蒺藜10克,川芎10克,白芷10克,细辛3克,荜拨5克,乌梅10克,枸杞子12克,桑椹12克,白芍12克,蛇床子10克,锁阳10克,淫羊藿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五)《安徽中医学院学报》载方
【辨证】肺脾肾气虚。
【治法】温肺补肾,散寒通窍。
【方名】升陷塞流汤。
【组成】党参10克,黄芪10克,白术10克,当归10克,补骨脂10克,山萸肉15克,生苡仁12克,辛荑花6克,炙甘草4.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六)陈培方一
【辨证】肺脾气虚。
【治法】补肺健脾利湿。
【方名】参苓白术散加减。
【组成】党参6克,白术6克,茯苓10克,淮山10克,泽泻6克,苡仁15克,苍耳子10克,黄芪6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七)陈培 方二
【辨证】肾阳虚损。
【治法】祛风,补肾。
【方名】附苍汤。
【组成】耳子10克,辛荑10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桑寄生10克,杞子10克,酸枣仁10克,熟地10克,附子6克,防风6克,当归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八)陈培方三
【辨证】风寒侵扰。
【治法】辛温散寒。
【方名】荆防败毒散加减。
【组成】荆芥10克,防风6克,薄荷(后下)5克,苍耳子10克,菊花10克,羌活10克,川芎10克,生姜2片,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九)《疡医大全》鼻炎方
【辨证】肾虚。
【治法】温肾壮阳,通窍。
【方名】温肺止流丹加减。
【组成】人参(炖服)10克,荆芥10克,细辛4克,诃子10克,桔梗10克,鱼脑骨15克,甘草6克,胡桃肉10克,肉苁蓉10克,金樱子10克,蛤蚧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次,日服2次。
(十)《家庭病必读》方
【辨证】血郁。
【治法】通气活血,通窍。
【方名】当归芍药汤。
【组成】当归10克,白术10克,赤芍10克,川芎6克,黄芩10克,泽泻10克,茯苓12克,薄荷(后下)6克,辛荑花10克,蝉衣10克,干地龙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