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会计、财务分析、财务造假、审计就是这么一回事!
收听文章音频
(一)
【会计就是这么一回事】
1.现金从哪里来:借来的是负债,投入的是所有者权益;
2.现金到哪里去:当期消失了的是费用,可以管好多期的是资产;
3.资产或以成本形式转入产品中或以折旧、摊销转为费用;
4.通过销售产品、提供劳务换回更多或更少的现金和应收款,是谓盈利或亏损;
5.企业之间的信用产生往来款项。
Luo-m-Meng:说的真好,枯燥无味的会计在马老师这里变的简单易懂。睡觉晚安明天再继续看。
小肥皂csj:马老师说的永远是经典!
马靖昊:对大家有启发就好!
(二)
【财务分析就是这么一回事】
1.资产质量分析:分析资产中有没有'水分',也就是资产的含金量有多少;
2.负债分析:负债的真实性以及表外有没有游荡着的负债.
3.利润质量分析:分析利润中的真实含金量,别尽整些虚头巴脑的不见现金的利润;
4.现金流分析:分析现金流是否正常,日子过得潇洒还是紧巴巴,甚至借债度日。
someday卓越:写的深入浅出呢!赞!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鱼游浅底_1010:把复杂的简单化,马老师是高手。
赤子张凌:自从迷上了马老师,咋觉得会计学和推理小说一样好看!马老师太棒了!
马靖昊: 财务分析可以搞得与推理小说一样好玩,但只能怀疑,不能得出确定的结论,毕竟结论是要有证据来支持的,而纯粹的财务分析是不可能取得证据的,它只能起到查账推理的线索作用。
有人问财务分析时,资产负债表重要还是利润表重要?
刚好手头上有一个案例,两位在人品、身高、长相上都差不多的小伙子追求同一位姑娘,一个是收入高但家在农村的外企高管;另一个是某部长的当公务员的儿子。最终她选择了部长的儿子,类比报表,前者利润表好,后者却是资产负债表好,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对企业进行财务分析时,一些非财务信息有时显得更为重要。
(三)
【财务造假就是这么一回事】
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公式,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大致为:
1.无中生有。如虚构收入、隐瞒费用,虚增资产、隐瞒债务;
2.寅吃卯粮。如提前确认收入,推迟确认费用,或干脆将费用资本化;
3.'洗大澡'。即提前确认费用、推迟确认收入,报出巨亏,为以后盈利作准备。
晨风当下:公式都是错的,太不严谨了。哎……。
燃烧吧小火碳:马老师,这个公式是什么意思?资产减负债再减所有者权益应该是零,而右边收入减费用应该得到利润呀,难道是利润为零的意思?
马靖昊:要以动态的眼光看问题,实际上,最佳的会计平衡等式就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西方会计将这个动态的等式人为地割裂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以及“收入-费用=利润”了。
真正的财务造假其实很难!
它需要造假整条证据链,证据链涉及订单、合同、收发货物单据、发票、内部流转过程中的记录痕迹、成本计算、银行收付款记录等等,要虚构所有的东西并保持现金流、单据流和实物流逻辑上的一致是很难的,尤其是银行流水如不提前计划根本无法回头再去造假。不造假才是正道啊!
判断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存在的非财务信号:
1.高管频繁更换,比如财务总监,董秘,独立董事,监事频繁更换;
2.会计师事务所频繁更换;
3.大股东或高管不断减持公司股票;
4.资产重组和剥离频繁。
有人问我什么样的假账才发现不了?我吐了两个字“无账”。
(四)
【审计是什么?】
审计就是被Par外派到主人家干活的小保姆,成天就一件事儿:干活,干活,还是干活!小保姆干得实在太累或者不知道如何做时,就会一口气将所有的数tie平,但会设法不让Senior发现放了飞机。干完活,主人问,对我有没有意见,小保姆答,那敢啊。主人心大悦,签支票一张给Par,小保姆领OT而去。
会计与审计的区别:
会计是记账、算账写凭证,审计是用账、查账抽凭证;会计是编报表,审计是编意见;会计是造飞机,审计是放飞机;会计是客户,审计是按摩师,会计让你摸那里,你就摸那里,不要乱摸。摸完后,会计说给点意见,审计最想给的意见就是摸到真货了,nothing but the truth。
审计黑白道:
(五)
我看来患上职业病了,竟把微博看成了一套报表。
微博的内容体现了博主的实力,相当于资产负债表;微博的关注数就相当于利润表,据说关注数可以勾兑水分;微博的转发数、评论数实实在在,相当于现金流量表。判断一个微博有没有操纵利润,也就是有没有购买僵粉,只要将(转发数+评论数)/关注数就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