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为什么会形成鼎立?
三分天下正是三国最为精彩的地方,但是精彩之处却不只是在三国的鼎立之势,而是在于三方势力之间的牵一发而动全身。曹魏动则孙刘联合,任何一方势力都没有办法直接消灭其他两方。不过在观看精彩的时候,是否有想到为什么三分天下的鼎力之势没有办法打破呢?在这之前需要了解地理和经济的划分,才能明白为什么只能鼎力无法一统。
三国形势
曹魏之中国
曹魏的疆域之辽阔,东边最远已经到了大海,而在西边则到达了如今的甘肃地区,当时的河西走廊也都在曹魏的疆域之内,另外曹魏北控边疆,占据了东汉时期的大半江山。正所谓势杜恕在给魏明帝上书的时候曾经说到曹魏占据了十二州,分别是荆州部分、扬州部分、青州、徐州、幽州、司州、雍州、凉州和冀州。其中荆州和扬州与东吴相连,关中雍州则与西蜀相连,可见其疆域之大。
司州所在地区
而在汉朝时期曾经将天下划分为四个经济区域,其中江南区域曹魏和江东共有,另外三大经济区域都在曹魏之手。尤其是其中的山西和地区,围绕着洛阳和关中等地,加上东汉时期主要经济发展在司州,所以这也是东汉的政权中心和经济中心。因此曹魏在当时来说被视为中国,这里的中国并非今之中国概念,而是说正朔根源在此。这一点并非只是曹魏所认为,如江东的虞翻曾言“卿博学洽闻,故前欲令卿一诣,交见朝士,以折中国妄语儿。”;这里的中国所指的就是曹魏。
诸葛亮舌战群儒
另外诸葛亮在当时联盟孙权的时候,舌战群儒之时也是对孙权说到,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可见中国之概念乃是地理上的认知,也是三家所认同的概念。所以曹魏在当时可以被称之为中国,占据了江山大半势不可挡。但为什么如此之曹魏,却还是没有办法一统天下呢?
三分的概念和形成
曾经诸葛恪就三分形势作了一个比较,其中曹魏被比之秦,而另外两方势力则是比作其他六国,当初秦一扫六合,如今曹魏的势力比秦大,蜀汉和东吴尚且不如当初的六国,所以北方一统形势早已经成为共识。但即使如此三国鼎立之形势尚保持了六十年之久,那么为什么曹魏没有摧枯拉朽的南下灭绝割据呢?
曹操
这还要从经济的角度去看,曹魏占据了四大经济区的三个半,从表面上看拥有了绝对的优势,但是也正因为经济区都在曹魏的手里,曹魏在拿下来的时候历经战乱,几乎是经济损坏到萧条不以。杜恕曾言今大魏奄有十州之地,而承乱之弊,计其户口不如往昔一州之民。人口的破坏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黄巾之乱还没有发生的时候,看看曹魏所在的州郡人口总数如何:
豫州人口总是七百一十七万,冀州人口五百九十三万,兖州人口四百五十二万,徐州两百七十九万,青州三百七十万,扬州四百三十三万,凉州四十七万,并州七十万,幽州二百五十二万。(以上数据来自《汉书》,数据只取万位以上。
曹操
但仔细一看就会发现这些地区都是在东汉末年遭遇战乱最多的地方,而在曹操好不容易北方统一之后,又不得不面对疆域辽阔所带来的弊端,那就是需要四处用兵。正是荆、扬、青、徐、幽、并、雍、凉皆有兵也,而地方的财税只够供养军队。实际能给曹魏带来正面收入的,只有司州、豫州、冀州和兖州四州之地。这所造成的结果就是和另外两方的实力差距并不明显,加上东吴和蜀汉的地理优势,将这本不明显的差距压缩到荡然无存。
曹操
其中益州作为最大的一个州,人口总数在战前多达七百二十四万人,而东吴所在的扬州和交州等地区,人口加起来多达六百多万。虽然人数上尚存差距,但孙刘两家的联盟,使得孙刘的主要用兵只需要集中北面,无须多处布置。所以鼎立的局势在于中原经济体系始终无法得到良性的发展,若恢复到正常水平,才能实现摧枯拉朽的南下一统。而这也是曹魏发展屯田制的原因所在,只有尽快恢复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一统。曹操时期的中原是什么情况呢?朱治所说的是“中国萧条,或百里无烟,城邑空虚”,所以曹操终其一生无法实现抱负,原因也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