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评论 | 陈章:林志高诗词赏析
诗词赏析
一九五七年一月《诗刊》创刊伊始,每期只留给格律诗词一页篇幅,用以发表毛泽东战争年代“马背上哼成”的那些诗词。这“一亩三分田”后来便成了原延安“怀安诗社”几位老前辈和郭沫若、赵朴初等少数人的“自留地”。当时举国上下,只有一人能做诗,唯馀诸老可奉和。其他“六亿舜尧”,尽管其中不乏李白的传人,杜甫的后代,但“哪只虫儿敢出声”?因为毛泽东告诉大家,格律诗不宜在青年中提倡…… 20年过去,这棵“千年诗树”在那特殊的气候裡,愤而结出一颗诗果:《天安门诗抄》。然而,终因根、茎备受摧残,加上养分不足,该“果”已无法熟透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传统诗词,不合格律。
谁也没有料到,又一个20年过去,古老的神州大地,摆脱了极左专制之后,汉语特有的魅力和功能,十分雄厚的群众基础,又使旧体诗词恢复生机。诗社林立,诗人辈出。深圳林志高,就是其中一位。下面,是他的一首五律,《踏秋访友》:
涧水柔声语,登高一路闻。望天无雁影,问菊到篱门。
斋陋书生玉,山深壁种云。未嫌人少至,自有月来奔。
秋日景色,刘禹锡以一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独步诗坛;诗人踏秋访友,首联写所闻;颔联写所见: 望天无雁影,问菊到篱门,别是一番意境——陶渊明独爱菊!颈联“斋陋书生玉”化典无痕,“山深壁种云”状景有神。一个“种”字,境界全出。末联与孟浩然“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不同者,孟氏写景,林生抒情。至于诗人这番踏秋访友,是因“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还是类“王徽之雪夜起兴,驾舟访戴”,不得而知,将无限遐思,留给读者想象。
读罢该诗,一个高人韵士的形象,呼之欲出。
五律部分第五首《索句与北社诸友》中间两联:“去岁探疏影,骑驴风雪中。今春怀密友,纵笔雁云东”,是非常工整的扇面对,这种对仗方法今人已极少用之,故尤可圈点。
在诗人的律诗中,精彩对联比比皆是:
二三更梦归于月,一两片云留住天。 《甲午端阳托兴》
堆烟岁月千重影,隔水楼台半掩村。《春柳》
风不识人时抚脸,影如知己足随身。《 凤凰城春宿之印象》
一缕晴云牵作线,三分明月绣成花。《夜怀》
春梦徒经十年暗,秋霜落至一江寒。《无题》
发茎白似蒙头雪,心血红于炼后丹。 《壬辰岁暮感怀》
一两枝花勃春出,二三更月有云擎。《乙未新春酬唱记》
……端的是联联锦绣,字字珠玑,状景拟人,高人一等;抒情寄意,入木三分。把律诗对联写到如此程度,非艺臻化境者,绝难为之。
严羽《沧浪诗话》云:“诗有别才,非关书也”。若有人以为,写好诗,只要有天赋就行。那就大错特错了;须知,严羽接着说:“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
再看林志高下面这首《己丑· 浣溪沙》:
花放仙湖二月中,桥前一影认惊鸿。无端岸柳拂闲风。
画舫拖烟浮碧水,夕阳带梦下青峰。云行深处湿春红。
该词意蕴浓郁,极尽雅致。然而,仅仅是“有别才”者,就能为之吗?未必,我读此词,每一句,都隐隐约约能联系上一句旧诗。
花放仙湖二月中,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
桥前一影认惊鸿,陆游: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无端岸柳拂闲风,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
画舫拖烟浮碧水,苏曼殊:茫茫烟水着浮生。
夕阳带梦下青峰,宋·谢枋: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云行深处湿春红,杜甫:晓看红湿处。
当然,绝不是说,这首浣溪沙,每一句都有出处,(只是2、5句可能有)
我的意思,是肯定他平时读诗很多,大量诗句在他的记忆里储存、发酵,酿成养分(学养)。这样,写作时就左右逢源,信手拈来。即古人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也就是严羽“多读书,方能极其致”的道理。
我与林志高先生素昧平生,是深圳诗友锡彬兄给我邮来他的五十首诗词,嘱咐“略作五、七百字点评”。作为一个学诗四十多年的老票友,因感其诗艺之高,联想半世纪以来旧体诗坛的大起大落,故文章开头先发了数百字感慨,导致字数大大超标,不可能再多作赏析。其实,林志高诗清新流畅,无须笔者饶舌,读者自可领略。
以上,是我读林志高诗词五十首的一点体会,供诸位参考。
陆丰 陈章
2016年1月21日
本期编审:施裕民
主编:陈松春 责编:噙风 苏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