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银针试毒”是真的吗?

古人所指的毒,主要是指剧毒的砒霜,即三氧化二砷。砒霜,又名砒石,砒黄,信砒,信石。因产于信州(今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故又称信石。砒霜分红、白两种,故有白信、红信之分。

到隋代时,中国金丹家已知焙烧雄黄制得纯净的砒霜。隋代苏元明《太清石壁记》中的“太一雄黄丹”的炼法是:“雄黄三斤。右以铜器盛之,酢煮三日夜,毒尽,九日更加曝干。捣筛,以酢拌之。曝干七遍,然后一依'召魂丹法’飞之,七日夜,白如雪,服之。”升炼产物“白如雪”,显然是As2O3。

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记述的太乙神精丹,是用雄黄、雌黄、曾青(硫酸铜)、慈石,经升华而得“光明皎洁如雪”的砒霜,即氧化砷。

2As4S4+14O2=4As2O3+8SO2

雄黄加热到60度以下的温度时,它基本上不会发生任何巨大的变化,也没有砒霜的产生,但是加热到80度的时候才会开始产生细微的变化,微量的砒霜才开始形成,如果是雄黄在超过180度的高温下被炙烤,那么是必定会产生砒霜的,并且含量也会越来越多,直到全部转化为砒霜。

古代的生产技术落后,致使砒霜里都伴有少量的硫和硫化物。其所含的硫与银接触,就可起化学反应,使银针的表面生成一层黑色的“硫化银”,到了现代,生产砒霜的技术比古代要进步得多,提炼很纯净,不再参有硫和硫化物。银金属化学性质很稳定,在通常的条件下不会与砒霜起反应。

可见,古人用银器验毒是受到历史与科学限制的缘故。有的物品并不含毒,但却含许多硫,比如鸡蛋黄,银针插进去也会变黑。相反,有些是很毒的物品,但却不含硫,比如毒蕈、亚硝酸盐、农药、毒鼠药、氰化物等,银针与它们接触,也不会出现黑色反应。因此,银针不能鉴别毒物,更不能用来作为验毒的工具。

银虽不能验毒,然而却能消毒。每升水中只要含有5000万分之一毫克的银离子,便可使水中大部分细菌致死。其原理是,银在水中可形成带正电荷的离子,能吸附水中细菌,并逐步进入细菌体内,使它的催化剂—脢系统封闭、失活,使细菌失去代谢能力而死亡。所以,用银作碗、筷使用于日常生活中仍是大有好处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