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eNile的培育钻石卖得怎么样?
钻石观察
去年十月底,全球最大的钻石电商BlueNile开始销售戴比尔斯(De Beers)旗下培育钻石珠宝品牌Lightbox,这件事当时引起了业内外很大的轰动。八个多月过去了,现在它卖得怎么样呢?
▲ 图源:BlueNile
在Rob Bates昨天的文章里,他提到了BlueNile CEO 肖恩·凯尔(Sean Kell)在接受JCK采访时说的话:从去年开售至今,Lightbox的业绩并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
凯尔的原话是:“They sold well, but I thought they would sell really well.” 有了这个“but”和“really”,基本就可以意译成:“它们其实卖得还不错,只不过我当时觉得应该卖得更好。”
凯尔还提到一点:从整体上看,BlueNile的客群并没有“拥抱”培育钻石。一般来说,消费者更愿意支付溢价购买同样大小的天然钻石。
随即他又说:不过,我觉得培育钻石是一种很好的主张(proposition),也是一种杰出的产品(great product),所以我们(BlueNile)是不会放弃销售它(培育钻石产品)的。
是不是感觉有些意外呢?
▲ Sean Kell
熟悉我的小伙伴都知道,我个人是十分支持和看好培育钻石行业发展的,并且《钻石观察》也是少数几个首先宣传培育钻石的中文自媒体之一。但是在看待这个新兴事物的时候,我们还是要保持冷静、客观的态度才行。
去年10月中旬,我曾经讲过一个叫Didier Backaert的分析师。他认为:“虽然培育钻石发展得很快,但它目前基本靠的是零售商的力推,而不是消费者的接纳。”
Backaert是Bonas集团的资深顾问。凡是了解钻石行业顶层架构的小伙伴,都应该知道Bonas的实力。所以,一般情况下Backaert不会随意发表看法。
目前从业内的角度来讲,几乎没有人会否定两个事实:
1)培育钻石是真钻石
2)培育钻石有很强的发展潜力
所以当我们看到之前的戴比尔斯报告中说“47%的美国消费者认为培育钻石不是真钻石”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怀疑这是不是巨头公司编造的数据。
那么今天肖恩·凯尔说“客户并没有拥抱培育钻石”,难道BlueNile也是戴着有色眼镜吗?
或者,戴着有色眼镜的,根本就是我们自己?
▲ 在戴比尔斯第六份行业快报中写道,有47%的美国消费者认为,培育钻石不是真钻石
看过《斗罗大陆》么?唐三说过:当视觉有了焦点,也就有了盲点。也许,我们现在就已经有了盲点,因为我们忙于关注培育钻的欣欣向荣、忙于开着各种行业会议、忙于抱团取暖、忙于制定种种标准,以至于一部分从业者已经早早地给自己规划一个无比美好的未来(当然,我相信未来确实是美好的),甚至开始“臆想”消费者的需求。
我知道有不少从业者正在竭力向外输送着一些概念,比如可持续、环保、女性独立、高科技、民族自豪感……这些概念本身都是不错的营销概念,但我们输出的方式是不是有问题?当我们一遍又一遍地强调一件事的某个方面,不输出(或不愿输出)一个客观、完整、科学的理念的时候,就会在接受讯息的群体中逐渐培养出一些主观、偏执甚至疯狂的“流派”。
给各位看一下我这几天在头条上收到的部分评论截图:
▲ 图源:《钻石观察》头条号后台
很难想象,这些评论是出现在一篇讲述“消灭血钻、维护权益”的文章下的。
为什么在看到天然钻石行业的消息时,会突然出现这么多偏执的人?为什么他们会如此激烈地呼喊“培育钻取代天然钻”?如果他们真的是消费者,而不是那些喜欢玩键盘的飞禽走兽,那么这就很让人担忧了。因为这些舆论会逐渐将培育钻移到和天然钻对立的位置上,而我们都明白,如果失去“共存”,两边的未来都不会怎么好。
还有一些疑问:这些偏执的舆论是怎么产生的?是不是我们的宣传本身就犯了偏执的毛病?我们该怎样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
回到BlueNile的事情上来。他们已经开了13家线下体验店,疫情期间业绩涨了20%,今年正在向十亿美金销售额冲刺,产品的均价也涨了10%-20%,一切的表现都很不错。而且我相信正如肖恩·凯尔自己说的那样,BlueNile是不会放弃培育钻石的,因为这种新产品是有希望的。
只是,凯尔的话给大家都提了个醒:这个行业还很年轻,和真正的“满足消费者需求”之间还存在不小的距离。
所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别没事儿就麻醉自己。
—
独立观察,及时分享
钻石观察
Diamond Spectator
商务合作微信号:diamond-spectator
鸣谢
河南国钻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