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到底是不是吕不韦的私生子?一个证据揭露真相
从始皇帝横扫八荒六合一统江山,直到末代秦王子婴自缚脖颈,坐在白色的马车上,手捧大秦传国印玺,来到大道旁恭迎刘邦,前前后后才十几年时间,一个强盛如斯的皇朝就这样被颠覆了。谈起帝国覆灭的原因,后人通常会将之归咎于秦朝的暴政。
《过秦论》中就曾指出:一是,秦始皇禁止文字的流通,推行最残酷的刑罚,抛弃正义与清理于不顾,用恶魔的手段统治天下;二是,秦二世推行的律法远甚于始皇,而在管理官吏的过程中赏罚不分明,又向民众征收重税。
贾谊的想法得到了司马迁的认可,所以,在编撰史记秦始皇部分的时候引用了《过秦论》作为概括: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
...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东西汉时期,老百姓的口径出奇的一致,几乎所有人都站出来指责秦朝的暴政,甚至,不愿将其视作一个朝代,比如:扬雄就在自己的作品中将秦朝比喻为历史上最多余的朝代。而班固在修撰汉书时又将秦皇与王莽相提并论,列举二人诸多相似罪名,两名推行暴政的暴君最后殊途同归。
司马迁指出后世学者们都被蒙蔽了,见秦朝存在的历史太短,所以,不愿认真对待,所以,人云亦云,甚至,嘲笑秦朝根本不配成为一个朝代。虽然,司马迁自己很鄙视这种站在主观角度看待历史的人,但是,他自己又何尝不是呢?
为了贬低秦皇,《史记》中明确写出秦始皇是吕不韦亲生儿子:秦庄王子楚早年在赵国当人质的时候,由于,秦国当时与赵国始终处于交战状态,加上,子楚只是庶出地位卑贱,所以,不论赵国和秦国都没将其当回事。谁都没想到,秦国此时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秦昭王的太子突然去世,秦昭王并未立嫡孙为继承人,而是立了安国君。
至此,子楚摇身一变成了太子的儿子,地位陡然上升,然而,即便如此自己仍是庶出,终究无缘王位。吕不韦从子楚这里看到了巨大的机遇,为了能从中渔利,不惜携带大量金银投靠子楚,希望能够替子楚广罗门生,助子楚一跃冲天。吕不韦的宝压对了,子楚这个落魄王子还真被他推到继承人的位置上。
心机城府极深的吕不韦此时又把一个怀孕没多久的漂亮女人送给子楚,希望通过女人肚子里的孩子偷梁换柱,将大秦国收入囊中。漂亮女子来到子楚身边后,过了九个月产下一子——嬴政,是为始皇帝。这个说法传开以后,后人们称秦始皇的时候再也不管他叫嬴政了,而是称其为吕政。其实,秦始皇的这口黑锅背的实在太冤,嬴政根本不可能是吕不韦的儿子。
首先,倘若吕不韦若真的想通过嬴政摄取秦国大权,那么,在今后的日子里应该竭力巴结自己送到皇宫中的漂亮女人赵姬,借此增进与嬴政“父子俩”之间的感情,并在时机恰当的时候告知嬴政,只有这样你才有可能获取永远的富贵。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吕不韦完全具备这样的便利条件,因为,子楚死的时候嬴政只是个十三岁的孩童,而且,以吕不韦的心机想要讨好一个小孩简直轻而易举。
可是,吕不韦并未这样做,等到嬴政逐渐长大吕不韦甚至疏远了赵姬。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因就是嬴政根本不是吕不韦的儿子。
况且,在战国时期,国家的权力越来越集中,到了战国末期,大秦已经自然而然的形成相对完善的官阶制度。文武百官围绕着统治者形成一个权力圈子,所有较为敏感的东西都需要经过统治者审核,或是由统治者指派旁人手持印信方能行事。所以,即便是权力再大的大臣也没法与天子抗衡。秦始皇身边的嫪毐在后期十分接近权力核心,但是,最终还是无功而返。
还有,这个时期的权臣虽然有自己的封地,但却只能在自己的封地行使经济权利,并没有在自己的封地上拉起一支队伍的军权,而且,封地随时有可能被统治者以任何理由收回。“吕政”之说给了反秦者一把尖锐的利器,受到秦皇欺压的老百姓终于能够通过骂嬴政不认亲爹而获得一种精神胜利。
其实,作为《史记》编撰者的司马迁对嬴政的身世也是半信半疑,“疑以传疑,信以传信”也是一种严谨的修史态度。司马迁自己难以搞懂这个问题,干脆就这样写在史记中供后人参详,希望有朝一日有人能够解开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