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诏安纪行:省尾有南诏,胜似潮州城!
鹭客社: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如果您满意于下面的图文,请让更多的人关注“鹭客社”。
1.
记得第一次到诏安,是个初夏的傍晚。听闻附近有条南诏古街,便一路前寻,结果整整走了三公里。古街到时,似曾相识,有种“小潮州”的感觉。比如这里的凉茶摊子,便极似潮州的。以为凉茶名之为茶,固然是非甜即甘,于是,点了杯中药茶,结果,甚苦。刚到南诏,便先喝了一肚子“苦水”。
念念不忘传说中的“猫仔粥”,决计一定要尝尝,在闾巷中走寻良久,未果,已是枵肠辘辘,只好就近饕餮一大盘黑米肠粉。这黑米肠粉,黑乎乎一团,味道却还不错。吃完,继续前行,未及百步,猫仔粥店赫然出现。此时,饥心已消,馋意犹在,索性入店大快朵颐。原来这所谓“猫仔粥”主要是用多种新鲜食料各取一份精心熬制而成,类若猫食,虽然工序简洁,却营养丰富,口感清甜。正享用猫仔粥时,隔壁传来乐器声,循声而去,却见是小童在敲扬琴。细问下,才知道诏安除了是书画之乡,还是古乐之乡。
由于夜色朦胧,当晚在古街只是匆匆一行,但已隐约感受到其民居的特色。第二日天亮,专程至古街观摩时,才发现,这古街并非想象的那样简单。它其实不是一条街,而是纵横交错的众多古街!
近几年,我不时到漳州诸县采风。漳州市下辖的九个县(龙海与长泰已改区),多已走过,唯诏安未曾成行,是个“ 盲区”。从文化特质上讲,云霄、诏安、东山是极为相似的,特别是诏安与东山,更是极为亲缘。据一些地方志资料,我们可以得悉,东山岛明清时期逐步交由诏安县管辖,直至民国时期才划出创县,期间共有数百年从属诏安的历史。过去,龙溪人南下,一般止于东山,很少涉足诏安。这可能正是有人感慨东山与诏安“既生瑜、何生亮”的原因之一。
从地图上看,诏安是漳州最南的县,是福建省的“省尾”。境内最大的溪流,东溪,既不属于九龙江,也不属于漳江,而是一条源自平和大芹山,接续平和大溪,再一路向海的独立水系。正因如此,与其它漳州各县相比,诏安可以说是僻居一隅,拥有自己独特的乡土气质。
南诏古街位于诏安县城,说它是古街,其实是古城,明清时期的古城,有着正经八板的城墙与城门,故下文如实称其为“古城”。从古地图上看,昔日的“南诏古城”形似橄榄,修筑于两道溪水之中,以溪为护城河。
它是福建与广东交界的“边城”吧!
走进“南诏城”的县前街,人间烟火味迎面而来,它让我想起龙海的石码、东山的铜陵。这三座古城,可以说是,漳州古城“三剑客”。它们是依然鲜活着的古城,是文脉不曾断绝的古城。由于紧临潮州,“南诏古城”的文化特质极为接近潮州,确实可以称为“小潮州”。
除了众多牌坊、神庙与宗祠,古城还有一条规模惊人的中山路。走在这条中山路上,你会恍然一惊,误以为来到厦门的大同路。这南诏的中山路,极似那厦门的大同路,却比大同路更为开阔。这种开阔且悠长的南洋风格骑楼街,在其它漳州下属的各个县,是看不到的,在漳州的市区,似乎也是同样不曾有过。
这就让人心生疑问,究竟是什么样的经济繁华,促成了这座古城昔日的辉煌?
来得虽晚,我还是来了。
我将慢慢走进这福建“边城”的人文世界,向读者们汇报这座古城的前世今生。
2.
南诏古城里有一座庙宇,供着一尊神秘神像,这便是武德侯。
武德侯者,姓沈名世纪,又名彪、勇,唐初人氏,曾为陈政、陈元光手下猛将,八大营将之一,任先锋官。公元686年,漳州置州时,他负责镇守南诏堡,成为诏安中原文化的开拓者,后裔尊称其为“沈祖公”。
武德侯在诏安影响极其巨大,既是诏安沈氏的开基祖,也是整个诏安县的护境神主。据说,即使是非沈氏的村庄,很多也把武德侯作为地头神。
诏安有“沈半县”的说法,据沈益群先生介绍,诏安现共有人口六十多万人,其中沈姓竟占1/3,多达二十万人。沈姓在国内分布甚广,但未有如诏安密集者。为此,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在讲解“百家姓”时,曾专门提到诏安的“沈半县”现象。
诏安沈氏现已衍播至东山、漳浦、潮汕,甚至海外。
诏安沈氏走到哪,武德侯信仰传播到哪!
为何说武德侯神秘?主要是他的神像面目极为狰狞,令人不寒而栗。
沈氏世代相传武德侯出身书香门第,且相貌英俊,这种“祖先帅”的印象,成为其后裔津津乐道的话题。既然是这样的一位儒将,为何在庙宇中,长相却如此狰狞呢?查阅相关资料后,才知道,原来武德侯有文武两相,武相是“铁面具像”。这是我第一次获悉“铁面具神像”的说法,按这个说法,武德侯可以说是“铁面侯爵”。
有一种说法,开漳时期,陈政陈元光父子率领的开漳将士中,有一支以戴铁面具作战著称的铁面奇兵,其将领正是武德侯。
沈益群称武德侯戴铁面具有两种原因,一是因为太帅,怕敌方女将看上他,从而分心,二是用来吓唬敌人,威慑敌胆。我感觉第二种原因,比较接近历史真相。冷兵器时代,用铁面具防护面部,是习见的做法。正如前述,武德侯有先锋官身份,故其与部将很可能有装备铁面具,以利于冲锋陷阵。只是没想到,武德侯戴面具的形象如此深入人心,竟在塑像时被塑成永恒之像,流传千古。
3.
诏安厌胜术极为发达,如剑狮、“李广箭”、“麒麟到此”等寻常可见。
前阵子我到处在寻觅剑狮的踪影,最终在东山县找到了三十处剑狮民俗遗存,那诏安县呢?九处!!!其中,诏安南诏古城的一处“石敢当剑狮”,是我较早找到的剑狮子之一。我相信,诏安境内的剑狮肯定会多得多!
初稿写于2020年5月
康熙《诏安县志》中的南诏古城图(源自网络)
沈世纪武相
沈世纪文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