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麻鸟 来源:红楼梦赏析(ID:hlm364)
笔者在阅读《红楼梦》时,有个令人难忘的情节——宝玉叹杏。其与黛玉葬花一样,都准确地捕捉到了对时间与生命的敏锐感受。故事发生在第五十八回《杏子阴假凤泣虚凰 茜纱窗真情揆痴理》。由于紫鹃诓宝玉说黛玉要回苏州去,引起宝玉“急痛迷心”的“痰迷之症”病了几日。这日正是清明,宝玉步出怡红院,正要去瞧黛玉。从沁芳桥一带堤上走来,只见:只见柳垂金线,桃吐丹霞,山石之后,一株大杏树,花已全落,叶稠阴翠,上面已结了豆子大小的许多小杏。宝玉因想道:“能病了几天?竟把杏花辜负了!不觉已到'绿叶成荫子满枝’了!”因此仰望杏子不舍。又想起邢岫烟已择了夫婿一事,虽说是男女大事,不可不行,但未免又少了一个好女儿。不过两年,便也要“绿叶成荫子满枝”了。再过几日,这杏树子落枝空,再几年,岫烟未免乌发如银,红颜似槁了,因此不免伤心,只管对杏流泪叹息。正悲叹时,忽有一个雀儿飞来,落于枝上乱啼。宝玉又发了呆性,心下想道:“这雀儿必定是杏花正开时他曾来过,今见无花空有子叶,故也乱啼。这声韵必是啼哭之声,可恨公冶长不在眼前,不能问他。但不知明年再发时,这个雀儿可还记得飞到这里来与杏花一会了?”“绿叶成荫子满枝”是杜牧的典故:“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荫子满枝。”杜牧早年游历浙江湖州,路见一女孩,漂亮可爱,因与其母约十年后来娶。后十四年,杜牧任湖州刺史,她却早已嫁夫生子了。惆怅之余,杜牧作出了这首“叹花”诗。此时,春意阑珊,花逝子成。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伤春”“悲秋”的因子,春过本应预示大自然活力更盛,秋来本应是丰收的代名词,但中国人看到的恰是“无可奈何花落去”,“满地黄花堆积”,于是悲愁都到心头来。贾宝玉想得更深更透,他似乎看到了一个美丽少女正在老去,死去。
宝玉由花想到人,想到生命,由生命的形想到生命的质,他感觉到繁华背后有内容,但是却不知道“内容”是依旧繁华,还是默然寂静。这些思想纠缠着宝玉,使他的生命里充满了惆怅和忧伤。他不知道如何排解,便想着用繁华来填补。所以,宝玉希望花长开、水长流,他希望生命永远年轻。他用心守护着、呵护着、怜惜着眼前青葱昂然的生命,生怕一时散了。宝玉喜聚,黛玉喜散;宝玉叹杏,黛玉葬花。宝玉与黛玉一样,从大自然“物色之变”悟到了生命的有限性、短暂性和不自由性,由死亡、毁灭之必然性体验到了生存的痛苦。时间是无情的,它不会因人们的哀叹而停下脚步。随着时间的逝去,年华飞度,乌发红颜变成皓首白发,曾经明丽的青春再也无从寻觅,这使宝玉感受到极为强烈的震撼与哀痛。宝玉的一生有太多的烦恼、太多的痛苦、太多的闲惑;正如鲁迅所说:“在我眼下的宝玉,却看见他看见许多死亡,证成多所爱者,当大苦恼,因为世上,不幸人多。惟憎人者,幸灾乐祸,于一生中,得小欢喜,少有挂碍”。又说,宝玉一生,“爱博而心劳”,非常准确地把握了宝玉思想性格的主要特征。由于爱博,比常人多了一份同情心,便使他比常人多了许多痛苦。杏花落、结小杏,这在常人看来,只是常事而已,可是宝玉却联想了许许多多。宝玉希望身边的每个人每天都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对于自已,他希望能够自主随性地活着。他对紫鹃说:“活着,咱们一处活着,不活着,咱们一处化灰化烟”。可遗憾的是,有几人能把握自己的生命历程呢?纵然自己再希望花好月圆,最终也是无可奈何春去也。“若说没有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面对这种无可奈何,宝玉深感无能为力,他对他所钟爱的姐妹们说:“……只求你们同看着我,守着我,等我有一日化成了飞灰——飞灰还不好,灰还有形有迹,还有知识。——等我化成了一股轻烟,风一吹便散了的时候,你们也管不得我,我顾不得你们了。那时凭我去,我也凭你们爱那里去就去了。”
也正是因为对生命和死亡有着这样的认识,所以宝玉还以一己之诚心体察逝者,表达他对逝者已矣的哀痛之情。他说祭奠亡魂,只以“诚心二字为主”,并不在虚应景物。同一回目会写宝玉遇到藕官为死去的菂官烧纸钱以祭奠:这纸钱原是后人异端,不是孔子遗训。以后逢时按节,只备一个炉,到日随便焚香,一心诚虔,就可感格了。愚人原不知,无论神佛死人,必要分出等例,各式各例的。殊不知只以“诚心”二字为主。即值仓皇流离之日,虽连香亦无,随便有土有草,只以洁净,便可为祭,不独死者享祭,便是神鬼也来享的。你瞧瞧我那案上,只设一炉,不论日期,时常焚香。他们皆不知原故,我心里却各有所因。随便有清茶便供一钟茶,有新水就供一盏水,或有鲜花,或有鲜果,甚至荤羹腥菜,只要心诚意洁,便是佛也都可来享,所以说,只在敬不在虚名。以后快命他不可再烧纸。所以,当宝玉为藕官挡过这一场风波、了解事情的原委之后,宝玉便叮嘱芳官让藕官以后“断不可烧纸钱”,祭奠只以“诚心”二字为主。王国维曾说过: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宝玉是一个“情痴”“情种”,他能从“缤纷的落英”或是“头上的灿烂星空”体验到生死的无穷变化。曹公在整部《红楼梦》中,以诗人兼哲人的敏锐去感验生活,感知生命。通过像黛玉葬花、宝玉叹杏等这样诸多充满诗意与哲理的生活情景的描写,表现出曹公超越了个人的命运,表达人类的一些共同情感与生命体验,还有对生命存在的终极关怀和深沉思考。作家本人的智慧令人叹服!
作者:小麻鸟,原创投稿。本文首发于红楼梦赏析(ID:hlm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