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专业化建设是当务之急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专业的事情还是得由专业的人来做,教材编写也不例外。教材是一门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精神食粮。教材不同于文学创作、科学专著,也不同于通俗读物、科普读物;它有特定的目的,又有必须遵照的规定,还有特定的读者对象;编撰教材既有许多需要解决的共同性问题,也有更多各科要分别解决的特殊性问题。
说到底,教材是个专业,教材编写是门学问,教材建设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尤其是国家级、高水平、权威性的统编教材,非得有一批一流的、专业化的编写队伍和组织机构来完成和保证不可。正如小平同志所说:“编好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要有足够的合格人力加以保障。”严复也说:“最浅之教科书法,必得最深其学者为之。”
新中国70年的教材建设有一个很重要的经验表明,教材编写应该以专职的为主,同时聘请有丰富经验的优秀教师,如20世纪50年代统编小学语文的霍懋征、吕敬先等,以及学有专长的学科专家,如50年代统编语文的吕叔湘、吴伯箫、陈伯吹、刘御、张毕来、冯钟芸等担任编者,形成一支由专业编写者、学科专家、优秀教师或教研员组成的三结合的编写队伍。特别值得肯定的是,一生奉献新中国教材编审事业,并以此为职业直至退休的一些教材专家,如语文的叶圣陶、朱文叔、张志公、袁微子、刘国正、张中行、陆静山、王泗原、隋树森等,他们工作一天到晚、一年四季甚至一辈子,主要干了一件事——编写教材、琢磨教材。
然而,目前我国教材专业化程度较低,教材专业机构很少,专业人员缺乏。具体到学科教材编写和审查,普遍存在着经验多、研究少,兼职多、专一少,单一型多、复合型少等问题,急缺集学科研究、教学经验、编辑素养于一身的教材专家。加速教材专业化建设,既是历史经验总结的一个重要结论,又是当下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
因此,要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新时代教材特别是统编教材事业 发展对教材专业化建设的新要求,大力扩充教材专门机构和专业人员,通过设置课程教材专业、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培训、确定教材行规和标准、吸引优秀人才编写教材、建立教材审查专家库和文献资料库、扩展国家教材研发基地等一系列举措,实现教材专业化认证、专业化机构、专业化队伍、专业化制度、专业化标准、专业化管理,着力打造引领和适应新时代教材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和新生一代,不断提升教材质量和水平,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教材体系。

作者简介

郭戈,1965年生,河南信阳人。现任人民教育出版社总编辑、课程教材研究所所长,教育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课程·教材·教法》《中国教育科学》和《教育史研究》杂志主编,《小学语文》编委会主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理事长,叶圣陶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曾任国家教委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中央办公厅调研室研究员,四川省内江市副市长,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人民教育出版社党委书记等。主要研究领域有课程教学论、教育思想理论、教育史、中小学教材等。自1983年至今,发表论文200余篇,独立编著出版4本著作,如《李廉方语文教育论著选》《教苑随想录》。

《小学语文》2019年第6期(总第172期)

畅享语文

畅想语文天地的五彩缤纷

唱响语文韵律的华美乐章

畅享语文世界的心旷神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