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祖寻根,华夏文明探源(4)神奇的中国汉字
唐 榕
一、汉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文字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人们有所不知,无论是汉字或者是字母文字,还是苏美尔的楔形文字,以及古埃及文字,都不是最早的文字。
人类文明史中最早文字的雏形是古卦爻符号。据考古发现,这些古卦爻符号统统出现在中国。
这些10000年前就早已存在的古卦爻符号才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也就是早在甲骨文之前就已存在了至少7000年的汉字“初文”,或者叫“文系统'。而作为汉字初文的古卦爻符号至少比公元前3400年才出现的苏美尔楔形文字的雏形要早3000年都不止。
“文系统”中的古爻古卦符号不仅是中国汉字的前身,而且也是西方拼音字母的前身,故文系统中的古爻符号是世界通用符号之母。
文系统又包括三个子系统:1、龙文蛙文系统,2、卦爻符号系统,3、结绳符号系统。古爻符号大约出现在距今约8000到10000年之间。
中国的文系统即古爻符号最初并不用于记录语言,而只限用于记录“天意”、“神意”和“道义”一一这是卦爻符号与语言文字符号的最大区别。
八卦符号图
中国古文字实际上有五大系统:龙文蛙文系统、卦爻符号系统、甲骨文系统、文言系统、白话系统。除了中文之外,人类文明史中的其他所有文字,都不曾存在龙文蛙文系统、卦爻符号系统、甲骨文系统和文言文系统,而都是白话文系统。这就证明了唯有中国文字演变史的逻辑链条是完整的,也证明了中国文字是世界上最为古老、最为稳定、适应能力最强和生命力最为顽强的文字。
另外,中国文字从文到字的进化不是突变的,而是循着自然演变的规律逐步发展起来的,故虽然晚至商代中国才出现了较为成熟的文字系统,但这恰恰证明了中国文字的持久性和稳定性。
世界上所有的国家中,只有我们中国的文化是始终没有间断过的传承下来,也只有 “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的古代一直演变过来没有间断过的文字形式。
从大约是在公元前14世纪,殷商后期的“甲骨文”被认为是“汉字”的第一种形式,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后秦始皇统一中国,中国文字才逐渐走上了发展的道路,直至今天。
中国最早发现被刻在龟板上的甲骨文
中国汉字的发展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步的一条生动鲜明的脉络,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各种字体,有着各自鲜明的艺术特征,如篆书古朴典雅,隶书静中有动,草书风驰电掣、结构紧凑,楷书工整秀丽,行书易识好写,实用性强,字体多样。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罗常培先生说过:“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这个民族过去的文化靠着它来流传,未来的文化也仗着它来推进。”
中国的象形文字
汉字属于表意文字,是一种用象征性书写符号记录词或词素的文字体系。
比如“日”形状像太阳,“月”形状像月牙。日和月都有光,两个合在一起更亮,这就是“明”。
“孝”字的上边是个“老字头”,下边是“子”,是小孩搀扶着老人的形象,就是尽心奉养父母,照顾父母的意思。百善孝为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殷周以来许多典籍、文献、诗歌小说、文献、碑刻都是由汉字所写,也是因为汉字的使用,汉字成为了文化的活化石。
一般说来,象西方那样直接借用或改造外来的文字来作为自己的文字,虽然很快、很有成效并具有突变性,但其稳定性和适应能力很差,并且文化断层的出现是极其危险的。
由于西方文字史缺少了从“文”到“字”的渐变过程,故从其文字的突变性来看,既不载神,又不载道,只能载言。
中亚或西亚游牧部落最早接触到中国的文系统。然后将文系统中的古爻符号直接拿来改造成记录语言的表音字母,但却又成不了体系。
在西方各国的文字中,“文系统”的部分是一片空白。文言文和白话文的区别就在于前者与语言是否同步。白话文与语言完全同步,是语言的符号化、文字化。但文言文却并不与语言同步,而且刻意在与语言保持距离,因此,文言文不是语言的符号化,而是与语言相对独立的一套抽象符号系统。
众所周知,《黄帝内经》成书于西汉,《神农本草》成书于东汉。但毫无疑问,文字出现之前的口传“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肯定要早于西汉、东汉,甚至早于传说中苍颉造字的黄帝时代,即真正的伏羲之子的神农氏时代。
所以说,中国文字是世界上最为古老的文字。
中国文字是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一脉相承下来,它是社会文化、民族文化发展的结晶,代表着民族的自尊、自强,使整个民族成为一个文化的集合体,并且从多个方面表现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风俗习惯等,使中华民族的古代文明世代相传,发扬光大。
中国汉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观也积淀着中国文化的结晶,中华传统文化也依靠着汉字流传得更为久远。
世界主要国家的语言
全世界目前大概有7000多种语言,其中最主要的语言都可以用文字来书写记录。比如,中国和日本用汉字,欧洲拉丁语族、日耳曼语族以及越南语、印尼语、土耳其语等非欧语言都使用拉丁字母,阿拉伯语、波斯语、维吾尔语、乌尔都语使用阿拉伯字母,希腊语、印地语、藏语、泰语等语言也都有自己独特的书写系统。有的语言的书写系统还不止一种。
除了中文和日文两种使用汉字的文字外,其它文字都是表音文字(包括日文假名)。表音文字中除了日文假名和韩文外,都是字母文字,而且所有的字母的起源都是相同的。
因为中国文字是历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至今通行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汉语,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语言。
汉语一个字是一个声音,英文则一个单词是若干个声音。英语有20个元音20个辅音没有声调,所以,英语的声音种类不会超过20×20=400个。汉语则有20个声母39个韵母和4个声调,连乘的结果大约是3000个声音,最常用的也有1200个声音。所以,中国的普通话想表达1个事物,只需1个声音,耗时1/4秒,而英语想表达1个事物往往需要多个声音。普通话的声音种类多于英语,所以,中国人的思考速度比美国人快。
相同时间,思考速度快的人,自然能够思考更多的问题,当然也就更聪明。中国人最聪明、全世界的科学家华裔最多的原因就在这儿,这是中华民族的先天优势。
在英文世界里,没有20000个字别想读报,没有30000个字别想把《时代》周刊读顺。大学毕业10年的职业人士一般都懂80000字。汉字就不多说了:国家的扫盲标准是1500字,理工科的大学生一般掌握3000-4000字,搞科研都没问题。至于读书看报更是小学毕业生都可以做到的。
目前,英文词汇已突破40 万,预计下世纪中叶,将突破100万大关。而汉语则相对稳定,现在中学生还可以琅琅上口地读屈原的楚词。英文就难了,太不稳定。现在的人们读沙士比亚的原著已困难重重,更不用说读400年前英国诗人乔叟的诗了。
相比之下,汉语就完美多了:能用更少的字表达更丰富的思想。
中国文字除了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留存方式外,还蕴含了中国伟大的哲学思想。因为中国文字的稳定性,是智慧传承的基础。这种稳定的文字,让我们能读懂自己祖先的文明,才能不断的继承和进步。
二、中国汉字成就了书法艺术
文字是人类信息交流的工具,或者说是载体。汉字流传的时间最长,几千年历史,有同样长的历史的几个文明都消失了,唯独汉字还能千年不衰,一脉相承。
汉字经过了5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甲骨文 → 金文 → 小篆 → 隶书 → 草书→ 楷书 → 行书。以上的“甲金篆隶草楷行”七种字体称为 “汉字七体” 。
甲骨文是一种篆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它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是最原始的中国文字。
金文指殷代图像金文,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又叫钟鼎文、彝器款识。与甲骨文相比,金文象形程度更高,显示了更古的文字面貌。金文的写法,使形象生动逼真,浑厚自然。与甲骨文笔道细、直笔多、转折处多为方形有所不同,金文笔道肥粗,弯笔多,团块多。
篆书:篆书分为大篆和小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周宣王的史官史籀别创新体而成,以趋简便。故大篆又有籀文、籀篆、籀书、史书之称。大篆散见于《说文解字》和后人所收集的各种钟鼎彝器中。其中以周宣王时所作石鼓文最为著名。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使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小篆又名秦篆,为秦朝丞相李斯等人所整理出的标准字体。由大篆简化而成。因其具有笔力遒劲之意,又名玉筋篆。小篆之形体结构规正协调,笔势匀圆整齐,偏旁也作了改换归并,在中国文字史上具有极重大的意义。但是小篆也有它自己的根本性缺点,那就是它的线条用笔书写起来很不方便,所以几乎在同时也产生了形体向两边撑开成为扁方形的隶书。
小篆字体
隶书:从小篆向隶书演变的第一步,最显着的变化是从婉曲的线条变为平直的笔画,从无角变成有角。汉代,隶书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汉字的易读性和书写速度都大大提高。
草书:草书,又称破草、今草,由篆书、八分、章草,沿袭多种古文字变化而成。隶书之后又演变为章草,而后今草,至唐朝有了抒发书者胸臆,寄情于笔端表现的狂草。草书本于章草,因其多用于奏章而得名,带有比较浓厚的隶书味道。章草进一步发展而成为“今草”,即通常人们习称的“一笔书”。今草大部分较章草及行书更趋于简捷。草书给予观者豪放不羁、流畅之感。
楷书:糅和了隶书和草书而自成一体的楷书(又称真书)在唐朝开始盛行。我们今天所用的印刷体,即由楷书变化而来。“楷书“又名真书、正书、今隶。楷书有一种稳重而衍生出宁静之感;文字因个人书写的方式、性格之异,而有不同风格的同一字体。
行书: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运笔自由的一种书(字)体。它书写流畅,用笔灵活,据传是汉代刘德升所制,传至今日,仍是我们日常书写所习惯使用的字体。行书不同于隶、楷,其流动程度可以由书写者自由运用,表现出浪漫唯美的气息。行书代表作中最著名的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前人以“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形容其字雄强俊美,赞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在世界各国的艺术体系当中,唯有我们中国文字自成一体。在英文、拉丁文书法、阿拉伯文中,虽然也有被称为“书法”的“漂亮的手写体”,但它们都是表音文字,其表现形象非常有限,因为是字母重复地使用,横向排列,所以在表现上比较单一。
我们中国的书法是以中国的汉字为载体,每个汉字的形体都不一样,字形千变万化,加上我们中国的毛笔是锥形的,它可以八面出锋,在书写的时候,通过速度、轻重、枯湿的变化,可以创造非常丰富的笔墨形象。
这就使汉字的书法艺术,在表现上大大地超过了表音文字。正是因为这样一个原因,在世界艺术体系当中,拉丁文书法也好,阿拉伯文书法也好,它们都没有像中国书法这样,成为这个民族的一种独立的纯艺术。
在中国历史上,书法是主流艺术。中国文人艺术,诗、书、画、印,书法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它和音乐、舞蹈、绘画、诗歌、雕塑并列,是一种纯艺术。这样的一种艺术的地位,在西方国家我们是看不到的。在中国,书法家和画家和音乐家一样,都是中国的艺术行业里面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中国的书法是构成中国造型艺术的基础。因为中国画,也是以点线作为基本的语言基础。中国书法线条所追求的笔墨神韵,构成中国画表现的基础性的语言要素。所以,学国画的人,都要练书法,书法成为国画的基础学科。
一笔草书 字画一体
古希腊、古罗马时代,非常繁荣的雕塑艺术,奠定了西方造型艺术的基础。而我们中国的书法呢,可以说是相当于西方艺术中的雕塑,它奠定了中国艺术的基础。中国的整个美术可以说是以毛笔、以线条为它的基本的造型元件,构筑起它在表现上的丰富的艺术形式。所以在中国艺术史上,书法艺术的影响非常地广泛,这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特色。
究其原因,一是中国的汉字是表意、表音,同时又是图形文字,它的基础是象形,具有天然的艺术的素质。最初就是看到什么东西,日月星辰,把它画下来。然后逐渐变抽象,成为抽象的文字符号。但是这个符号本身,各自还具有独特的形象。比如说“日”有“日”的形象,“月”有“月”的形象,本身都具有非常丰富的图形美,每一个汉字就像一个抽象的雕塑,它具有天然的艺术的素质。
二是中国的书写工具毛笔,它具有一种特殊的构造,它跟西画当中的油画笔、油画刷子不一样。油画笔是平的,但中国的毛笔它是一个锥形的形体,中间的笔毫最长的,是最挺拔的,最挺健的叫中柱,然后旁边两侧一层一层加上去呢,叫副披。中柱和副披构成一个圆锥体,那么它的弹力也不一样,不同的方向的运笔,墨的下注的方式,所展现出来的线条的力度都不一样。这样的一种特殊的工具,就使我们原先所具有的汉字的书法的这样的一个艺术造型的潜在可能性,就有了工具的支撑。有了工具的支持,就有了一个非常大的表现的这样的一个空间。
三是在中国的历史上,我们的先民,特别是使用毛笔的这些文人、书法家、画家,他们在书写的时候,不仅仅是把汉字的书写当做一种生活的记录。而且在书写的过程中,他们发现汉字有这么多的图形美,毛笔的点线又有这么丰富的表现功能。所以他们就有意识地把生活的文字书写,加以艺术化的拓展,表达出一种情感,赋予感染力。这点和其他国家的文字传承有所差异。
价值3.8亿元的王羲之书法作品,堪称史上最牛
古人的创造智慧,就使汉字的方块字形自身具有的造型可能性,在毛笔工具所赋有的表现力支持下,三者结合一起,使中国的汉字书写,从实用的层面,走向了艺术表现的层面。可以说,这是我们中国文化,中国艺术一个和西方文字书写,和其他的民族的表音文字的文字书写,非常不同的地方。也正因此,中国汉字,相对独特地成为了书法艺术。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中华文明也是独具特色。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