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茶与蜜雪冰城的模式之道
陆斌
在58同城上转让最多的实体店是奶茶店。
2019年,全国新开奶茶店约2万家,其中90%亏损。
在奶茶行业,“抄”喜茶或蜜雪冰城的比比皆是,而喜茶、蜜雪冰城能成功,为什么其他却不能?从商业模式的角度观察,其原因在于大家没有找到喜茶与蜜雪冰城的模式成功之道。
赚的不是“同一种钱”
喜茶和蜜雪冰城的商业模式完全不同,喜茶是“直营+价高”,蜜雪冰城是“加盟+性价比”。
商业模式的不同,决定了二者赚的不是“同一种钱”。喜茶赚的是产品钱,卖一杯奶茶赚一杯钱;蜜雪冰城主要赚的是加盟商的钱,包含加盟费、物料费,其中加盟费收入占比较低,物料供货收入占比较大。
曾屡屡被爆花钱请人排队制造生意火爆景象,“喜茶类”品牌吸引来了众多消费者,而“蜜雪冰城类”品牌吸引来了加盟商。
喜茶与蜜雪冰城的对比,相当于周黑鸭和绝味鸭脖。一个不断挖掘产品毛利,一个不断扩大招商数量,于是形成了截然不同的模式外表:店少价高VS店多价低。
当前,市场上的模仿者主要都是针对二者的模式外壳进行模仿。
喜茶的模仿者,重视对产品创新和营销方式的模仿或抄袭,试图复制喜茶的网红气质。(需要注意的是,喜茶的产品和营销打造是一套完整而成熟的体系,不在本文的探讨范畴。)
而喜茶瞄准的消费对象更重视品质、时尚和服务,价格不是最重要的因素。
比如,喜茶不使用其他茶饮品牌大量使用的奶末茶和奶精茶,而是选用品相较好的乌龙茶、茉莉绿茶等为茶底,或者提供金凤茶王、四季春等拼配茶底。在建立品质优势后,通过互联网口碑传播、排队营销,刺激消费群体好奇心,不断进行裂变营销。
蜜雪冰城的模仿者,非常重视招商加盟体系的设计,强调快速开店、快速圈钱,大批量复制。在产品上则主打性价比,不断优化成本费用结构。因为“便宜”就是最大的竞争力,便宜可以招来大量消费者,形成生意火爆的景象,也有利于招商。
但对蜜雪冰城而言,最重要的事情则是向加盟商证明,走性价比的路线可以赚钱,薄利多销,同时蜜雪冰城是加盟商的坚强后盾。
目前,喜茶门店数约400多家,蜜雪冰城门店数已经超过1万家。
当下的模仿者要么是抄喜茶,要么是抄蜜雪冰城,要么是抄二者的混合体,即“网红气质+招商加盟”。但是无论怎么抄,都极少有成功者。
喜茶类模仿者失败的主要因素包括:
1.网红气质上去了,但客流很低,即使花钱买排队也无法提振客流。
2.租金、物料等成本太高,开张一个月时间即面临关闭窘境。
要知道,试图“教育”用户是很难的,喜茶的网红气质主要在于“迎合”了用户的需求。
蜜雪冰城类失败的主要因素包括:
1.供应链失败,难以维持较多数量的加盟店,迅速失去品质控制。
2.要维持供应链则必须涨价,因此失去“性价比”定位。
蜜雪冰城的成功是把加盟商变成“傻瓜”,即将遇到的一切可能问题都交由蜜雪冰城事先提供解决方案,而不是让加盟商自力更生。
那么,从商业模式的角度进行分析,以上失败因素的源头究竟在哪里?
喜茶的模式之道
喜茶這种营销“品质”的直营店,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人”,即店长、店员。
在开店中,大家常常忽视了人的因素,而把注意力都放在了装修、物料、设计等方面。但是,即使把店面装成了一个城堡,而城堡里的士兵没有警觉性,城堡也是没有防御力的。
喜茶的店长、店员积极性普遍较高,这些员工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认真的“学员”,学完后开自己的奶茶店;一类是踏实留下来打工,等着分红和奖金。但无论是哪一类员工,都决定了喜茶的员工会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
喜茶相当于“奶茶界”的海底捞。
海底捞给予底层员工尊严、晋升通道、分红,由此打造了独具特色的“海底捞式服务”。而喜茶提高员工服务质量的方法是“合伙人制度”。
喜茶的合伙人制度包括三方面内容:
第一,赛马机制选店长。
喜茶每家直营店约有10~12名员工,喜茶约定:每名员工提出经营目标,目标最大的担任店长。
在承担更多义务的同时,店长也享有更多的分红权。喜茶建立了“员工为自己干”的组织气氛,选拔经营目标最高的店员担任店长,使其个人目标与公司成长目标一致。
第二,向店长融资。
喜茶鼓励店长对门店进行投资。喜茶投资60%,店长投资40%。门店回本前按投资比例分红,即喜茶分红60%,店长和店员分红40%;门店回本后,喜茶只分红40%,店长和店员分红60%。如果产生亏损,喜茶将承担70%,店长和店员则承担30%。
这样的融资、分红机制,相较于招商模式而言,首先店长更易受控制,将更有利于品质管控;其次在分红比例上倾斜于员工,相较类直营、托管模式等,更能激发前线人员的积极性,员工一般会更“拼命”干,尤其是店长,会把直营店当成自己的店,想方设法促使门店盈利,获得更多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