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城[邺城]

2504次播放00:46
历史上的邺城,如今在哪里?
科普小知识
347次播放01:20
探访“三国故地”邺城遗址 管窥东亚古代都城建设模式
吃喝玩乐
155次播放01:49
走进邺城佛造像博物馆 领略“邺城模式”艺术魅力
看文物
相关合集
三国魏五都
共5个词条793阅读
长安
中国古代国都别称
古县名
许昌
河南省地级市
查看更多
基本简介
邺南城与邺北城均在临漳县

古邺城遗址主体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境内,位于县城西南20公里的香菜营乡邺镇村、习文乡一带,南距安阳市中心18公里,北距邯郸市40余公里。始筑于春秋齐桓公时,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先后以此为都。邺城遗址范围包括今河北临漳县西(邺北城、邺南城遗址等)、河南安阳市北郊(曹操高陵等)一带。

邺本有二城。邺北城为曹魏在旧城基础上扩建,东西七里,南北五里,北临漳水,城西北隅自北而南有冰井台、铜雀台、金虎台三台,即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香菜营乡邺镇、三台村以东邺城遗址。邺南城兴建於东魏初年,东西六里,南北八里六十步,较北城大,在今漳河南北两岸(今临漳县境内,右侧地图虚线范围为邺北城与邺南城遗址均在临漳县)。
曹丕代汉建魏后定都洛阳,魏以洛阳为京师,长安、谯、许昌、邺城、洛阳为“五都”,足见邺之重要。
邺城作为魏晋、南北朝的六朝古都,在我国城市建筑史上占有辉煌地位,堪称中国城市建筑的典范。全城强调中轴安排,王宫、街道整齐对称,结构严谨,分区明显,这种布局方式承前启后,影响深远。特别是它对后来的长安、洛阳、北京城的兴建乃至日本的宫廷建筑,都有着很大借鉴和参考价值。
历史沿革
公元580年以前的邺城
“邺”之名始于黄帝之孙颛顼孙女女修之子大业始居地(今临漳县香菜营乡邺镇一带。邺,业之居住地之意。),距今4000余年。在唐尧、虞舜及夏时属冀州,商属畿内名相,西周属卫,春秋属晋。
齐桓公始筑邺城,战国属魏,魏文侯以邺城作为陪都。
秦并天下后,邺属邯郸郡。
西汉汉高祖置邺县(公元前201年),汉魏南北朝时期都设置有邺县,而且治所一直在邺城。两汉三国时期的邺县含今临漳县南部和安阳县北半部。据《后汉书·郡国志》记载,东汉时,邺县曾扩大至今河北省磁县。北魏中期,邺县又扩大到今林州市。东魏天平初年(公元534年),把荡阴、安阳划入邺县,治所在邺城(北周治所东迁)。这时的邺城两县都很大。北齐的设置与前朝相同,《北齐书·路去病传》曾有“邺、临漳、成安三县同治邺城”的记载。
东汉末年,(公元204年)曹操击败袁绍进占邺城(临漳县邺北城),营建邺都,邺城自此成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都城,所以临漳有“三国故地,六朝古都”之美誉。
西晋建兴二年(公元314年)为避愍帝司马邺讳易名,因北临漳河而得名“临漳”。后北魏重新置邺县,属相州魏郡(隋之前相州治所均在古邺城)。东魏又置临漳县。北齐、北周至隋,分置邺县,临漳县,隶属相州。
十六国时,后赵石虎将都城从襄国(今河北邢台西南)迁至邺城(今临漳县境内邺北城),改太守为魏尹。
此后汉人冉闵建立魏国,亦都於此。前燕慕容灭冉魏,初都於蓟(今北京),后亦迁都於邺。前秦苻坚曾以王猛为冀州牧,居邺。北魏孝文帝立相州,以邺为州治。东魏天平元年(534),高欢入洛阳,立孝敬帝,迁都於邺,并荡阴入邺县,长乐入临漳县。北齐亦建都於此,改魏尹为清都尹。
北周武帝建德六年(577),灭北齐,改邺为相州魏郡治所。周静帝大象二年(580),大丞相杨坚企图代周之际,相州总管尉迟迥从邺起兵讨伐,失败,于是杨坚下令拆毁古邺城,一代名都成为废墟。下令所有邺城百姓连同相州、魏郡、邺县三级政府一律迁到18公里外的安阳城,而那些曾经参与修建古邺城的匠人,则被抓去修建长安城,安阳亦称邺。
从东汉末年起,邺城历经两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建都达126年。是后赵皇帝石虎让名都邺城奢侈发展到空前的高峰。
公元580年以后的邺城
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隋公兼丞相杨坚镇压了对自己不服的相州(治所邺城)总管尉迟迥,为了防止河北反杨势力死灰复燃,遂下令火焚邺城,一代名都成为废墟。相州、魏郡和邺县及大部分居民一并南迁至安阳城,于邺城旧址置灵芝县。此时安阳代替邺城成为这一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原旧邺县地划入安阳县,同时安阳县更名为邺县。
隋开皇十年(590年)邺与安阳各复旧名(《隋书》卷30《地理志》中记载)。邺县治故邺都(今河北临漳境内)大慈寺。
唐贞观八年(634年)筑小城,为邺县治所(《旧唐书》卷39《地理志》)。
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改邺县为镇,邺县地并入临漳县,县名迄今未变。邺县终于废为邺镇(今临漳县邺镇)。
邺的相州地位被安阳所取代,邺县地位被临漳县所取代。
邺镇和临漳金属彰德卫,元属彰德路,明属彰德府,治所均在今安阳古城。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临漳县城毁于漳水。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县治移至理王村(今临漳县城,距离邺城遗址20公里处)。民国初年,隶属河南河北道,道治在卫辉;民国13年废道,直属河南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邯郸专署。1958年并入磁县,1961年复置临漳县。1993年后归邯郸市辖。
邺县治所历史上在崇义村,崇义村位于安阳古城的东北隅,洹河南岸。在1954年之前,原为邺县政府所在地,1954年,邺县合并到安阳县之后,隶属于安阳县的白壁镇,现区划为安阳新区管辖。
因邺县、魏郡、相州长期治邺城,在人们的心目中便形成了一种习惯认识,即它们的治所就叫邺城,又因古邺城已不复存在,特别是邺县移治安阳后,安阳城自然就成了新的邺城。隋唐以后的邺、邺城、邺下、邺中都是指的安阳城,如李白《邺中赠王大》中的“邺中”及杜甫《石壕吏》诗中“三男邺城戍”等。又史载称,安阳是邺城的后身和继承者,杨坚毁邺城,不仅移相州,邺县的州县治所于安阳,且移其人民于安阳,故邺之后身乃安阳而非临漳;若以地名沿袭而言,唐宋人所谓邺,辄指安阳。安阳于唐宋时,或为相州州治,或为邺郡郡治。古邺城隋以后至宋熙宁以前为邺县县治,而邺县乃相州邺郡属县。宋熙宁中废邺县入临漳,然临漳仍为相州属县:金升相州为彰德府,元、明、清因之,民国仍隶属河南,临漳之改隶河北在解放后,为时不长。
殷都废而邺都起,邺都衰而相州继,相州改而彰德立,古都文明的薪火,在安阳这片土地上传承不断,安阳成为“七朝古都”。
城市沿革
临漳和安阳均古属邺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邺城作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都城,居于中国北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长达四个世纪之久,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使临漳享有”三国故地““六朝古都”之美誉。
据史料记载,安阳早期的另一个称谓是“邺”或“邺下”,“邺”或“邺下”出现的时间比“安阳”之名还早。安阳与邺城,是安阳不同时期的两个称谓,实指同一处地方。自公元前11世纪商王国灭亡之后,1500年前,这里再度崛起,成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从东汉末年算起,历经两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先后有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等6个王朝在这里建都,后赵皇帝石虎让名都邺城奢侈发展到空前的高峰。公元580年,旧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境内)被毁,当时的相州、魏郡、邺县包括当地居民南迁至安阳城,安阳亦称邺。
邺城初建于春秋时期,相传为齐桓公所筑。公元前439年,魏文侯封邺,把邺城当作魏国的陪都。此后,邺城一步步成为侯都、王都、国都。战国时,西门豹为邺令。他治河投巫的故事,几乎妇孺皆知。曹魏时建北邺城(今临漳县邺北城),东西长7里,南北长5里,外城有7个门,内城有4个门。曹操还以城墙为基础,建筑了著名的三台,即金凤台、铜雀台、冰井台。曹操和他的儿子们在这里宴饮赋诗,造就了著名的三曹七子,为后世留下了“建安风骨”的美誉,是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东魏建南邺城,东西长6里,南北长8里18步。增修了许多奢华建筑,如太极殿、昭阳殿、仙都苑等。
那个唱着“天苍苍、野茫茫”的东魏主高欢,不仅在这里兴建楼台庙宇,还在这里安置了能自己演奏器乐的机器人,留下不朽的美谈。这一时期,统治者特别崇尚佛教,不惜动用大批力量修建佛教石窟寺,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不朽的文物名胜,如灵泉寺、万佛沟、北齐石窟、响堂山石窟、洪谷寺风景区等,其中一些景点与著名的少林寺有着千丝万屡的因缘。
诼州影视城复原的邺城

汉献帝建安时,曹操据守邺城(今临漳县邺北城),招揽文士。汉末建安年间,天下的权柄已操在曹操手中。曹氏父子喜好文学,奖励风雅。凭借着优胜的政治地位和非凡的文学素养,对当时的文坛产生强烈的凝聚力。那些因社会动乱而被迫流亡于各地的文人学士,先后游息于曹氏的根据地邺城铜雀台,环绕于曹氏周围,连舆游宴,吟咏诗文,抒写悯时伤乱、救世济民的悠悠心曲和烈烈壮怀,掀起了我国文学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个高潮,形成一个彬彬之盛的邺下文人集团。所以临漳县与安阳也称为邺下[1]

据临漳县志记载,今临漳一带,在唐尧、虞舜及夏时属冀州,商属畿内名相,西周属卫,春秋属晋。齐桓公(公元前685年—前643年)始筑邺城。战国属魏。秦并天下后,邺属邯郸郡。西汉属魏郡,汉高祖始置邺县,魏郡理于此。东汉至三国时期仍属魏郡,郡治理于邺县。西晋属魏郡,建兴二年(314年),为避愍帝司马邺讳易名临漳,因地临漳河而得名,这是命临漳县为县名之始。
北魏置邺县,属相州魏郡。东魏置临漳县。北齐、北周至隋,分置邺县,临漳县,隶属相州。唐宋时邺县和临漳县属相州邺郡。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改邺县为镇,邺县地并入临漳县,属于相州(今安阳市)管辖。金属彰德卫,元属彰德路,明属彰德府,治所均在今安阳古城。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临漳县城毁于漳水。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县治移至理王村(今临漳县城,距离邺城遗址20公里处)。民国初年,隶属河南河北道,道治在卫辉;民国13年废道,直属河南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邯郸专署。1958年并入磁县,1961年复置临漳县。1993年后归邯郸市辖。  
邺下是如今安阳市的代称。这缘于从北周末与隋初以来邺县、魏郡、相州长期治邺城,在人们心目中形成的一种习惯认识,认为它们的治所就叫邺城,于是安阳始称为邺。清安阳人王槐一刊《邺下四子诗》等皆称安阳为邺、邺城、邺郡;至民国,在如今的安阳城内,仍有一个名叫“古邺斋”的老字号文具店,从其店名上自然会让人联想到邺城与安阳偶称两名、实属一地的关系。[1]
隋开皇三年(583年)相州改称魏郡,至隋末又改魏郡为邺郡。邺郡治所在安阳,更增强了安阳称邺的力度。宋代相州又称为邺郡,相州是正名,邺郡是赐名,那时每个府州都有一个赐名,以备封爵。宋以后,安阳没有了赐名,但邺、邺城、邺郡已成了安阳城或彰德府的别名或雅称,这是一种习惯上的称谓。加之古邺县已废,安阳已完全继承了邺这个名称。例如,明代崔铣著《彰德府志》又别称为《邺乘》,这里的邺即指彰德府。明谢榛有《邺下秋怀》诗,清安阳人王槐一刊《邺下四子诗》等皆称安阳为邺、邺城、邺郡。自民国,安阳仍以邺相称。清末至民国初年安阳有《邺华日报》(安阳人王幼侨创于宣统三年),后有《邺声报》。民国7年(1918年)安阳鼓楼上题有“邺下壮观”匾额。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在安阳城内东设新邺镇,西设古相镇;城外东设邺东乡,西设邺西乡。
1947年四月中旬,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和边区政府决定,以平汉铁路以东、漳河之南、洹河南流线以西,设立邺县。当时所以取邺县这个名字,就是考虑到安阳一带本称邺,是古邺地。直到1949年3月,第四野战军南下路过安阳时,邺县驻地才向安阳城边移动。后平原省撤销,原邺县随之撤销,属地划给今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京广铁路以东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邺县政府迁至崇义,1953年又迁驻白璧集。1954年9月,安阳、邺县合并为安阳县,属河南省安阳专区,县政府迁驻安阳市城区二道街,后移今解放大道。从以上邺城、邺县、邺郡的设置和沿革可以清晰地了解安阳称邺的历史。
殷邺一体
对于历史上两古邺城(河北省临漳县的旧邺城和河南省今安阳旧城,即新邺城)的关系,学者认为二者具有延续性与继承性。其地缘因素为殷邺一体或者说殷邺不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密切的现实联系。[2]
殷与邺,同位于太行山东麓漳洹冲积扇上,地域紧密相连。历史上,曾长期处在一个行政区域之内。它们的关系,如同关中平原的丰、镐、咸阳、长安一样,一脉相承,密不可分。讲安阳的历史,就应该包括殷和邺的历史。
殷商时期,殷墟为国都(约公元前1378~前1106年)。至帝辛(纣王)时,疆域范围,东到大海,西达陕西省西部,南至长江以南,东北到辽宁,已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邺地,相去殷都(今安阳市区小屯)20公里,为殷商王朝都畿地。武王灭纣,封武庚守殷祀,邺处武庚之殷地。
学者陈梦家曾指出: “邺上司马。《路史》以为上甲居, 今河南汤阴境。但所谓上司马和商之墓地似乎即今安阳小屯, 今小屯对岸有大小司空村⋯⋯邺若为大甲所居, 则邺即殷。”[3]
诼州影视城复原的邺城铜雀台

至战国,魏文侯七年(公元前439年),曾一度定都于邺,以西门豹为邺令。秦统一六国后,始置安阳县。迄西汉初(公元前205年),省安阳县入汤阴县。时汤阴县属魏郡(西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置),治邺县。从魏文侯七年至西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439年至公元前195年),邺领殷(安阳)。

东汉建安九年(204年)至黄初元年(220年),曹魏曾定都邺。十六国时期 (335年至370年),后赵、冉魏、前燕,定都于邺。北朝,从534年至577年,东魏、北齐,定都于邺。
在邺为都城时期,殷地(安阳)均属魏郡、邺县管辖,实际上,是邺含殷。
北周大象二年(580年),杨坚焚邺城,徙相州、魏郡、邺县于邺南20公里之安阳城,邺失去当年的领导地位,政治中心移至安阳(殷)。隋开皇三年(583年)罢魏郡,邺县为相州附廓。隋开皇十年(590年),邺县迁回故邺城。唐贞观八年(634年)在故邺城西50步,筑小城为邺县治,结束了杨坚焚邺城后,邺县长期无固定治所的局面,然自此以后,相州治安阳(殷),邺为其属县。此为唐一代常制。
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天章阁待制曾孝宽,察访(黄)河北,奏废邺县为镇,从此邺县降为镇。邺县西部、中部、南部入安阳,唯东部古邺城及其近处入临漳。于是,西起清凉山,沿今安阳县北岭之南,经彪涧之南,东至韩陵山北,此线以北,原邺县西、中南部,尽入安阳县。此后,无邺县者,近900年。
金明昌三年(1192年),升相州为彰德府,府治安阳。金沿袭宋制,划相州为河北西路。元,改为彰德路,属中书省。明初,复为彰德府,改属河南布政使司。时彰德府下领安阳、临漳、汤阴、林县、武安、涉县、磁州,共6县1州。邺城故地,位于临漳境内,属彰德府辖。
清承明制,彰德府仍辖6县1州。雍正年间,划出磁州,割内黄来属。清末,彰德府属彰卫怀道,府治安阳,下领安阳、汤阴、林县、涉县、武安、临漳、内黄7县,邺属彰德府管辖。
及至近代,1912年1月,民国成立。1913年3月,全国废府州,存道县。废彰德府,存安阳县。原彰德府所辖7县,隶河南省豫北道(原彰卫怀道)。翌年,隶河北道。1932年8月,国民党南京政府在省下分区,设置行政督察专员及办事机构——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0月,安阳为河南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治所,共领11县,即安阳、临漳、武安、涉县、林县、汤阴、内黄、汲县、滑县、浚县、淇县。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同年11月,安阳为日军侵占。国民党河南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先后迁往水冶、济源、林县、滑县、延津等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为夺取胜利果实,河南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又抢占安阳城。其所领县,仍为原来的11县(含临漳),直至1949年5月6日安阳城解放。
从北周大象二年(580年)至1949年5月6日安阳城解放的1369年间,临漳一直为治所设在安阳的相州、彰德府(金称河北西路,元为彰德路,民初一度称彰卫怀道)管辖,故邺城为临漳县属地,亦属安阳管辖。由此可看出,殷(安阳)邺,实乃一体。
文献记载
南北二城
邺城示意图

据文献记载,邺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7里,南北宽5里。有两重城垣:郭城和宫城。 郭城有7座城门(南面3座,东、西各1座,北面2座);城中有一条东西干道连通东、西两城门,将全城分成南北两部分。干道以北地区为统治阶层所用地区,正中为宫城,内有举行典仪用的建筑和广场。宫城以东为宫殿、官署。官署东为戚里,是王室、贵族的居住地区。宫城以西为禁苑──铜雀园,其中有粮仓、武器库和马厩;园西北隅凭借城墙加高筑成铜雀、金虎、冰井等三台,平时供游览和检阅城外军马演习之用,战时作为城防要塞。东西干道以南为一般居住区,划分为若干坊里;3条南北向干道分别通向南面3座城门,中轴线大道北通宫城的北门──端门。城的东门外为对外交往和设市之地;迎宾馆──建安驿设于此。邺城的西门外有大片皇家苑圃和水面,曹操曾在此操练水军。为供城市用水,引漳河水从铜雀三台下流入宫禁地区,一部分河水分流至坊里区,从东门附近流出城外。

邺城的主要宫殿毁于西晋末年。公元334年后赵石虎迁都邺城时,沿用曹魏时的布局重建。公元6世纪北齐在城南增建新城,史称邺南城,比北城更大更奢华。
北方佛都
十六国时期,各国起兵混战。公元335年,后赵石虎迁都邺城后,西域沙门佛图澄到邺都弘扬佛法,佛图澄“诵经数百万言,善解文义。虽未读此土儒史,而与诸学士论辩疑滞,皆暗若符契,无能屈者”(《高僧传·佛图澄传》)。我国北方各民族区域的佛教即源于佛图澄于后赵的传播,因而可以说安阳一带是佛教中国化的一个重要源头之地。后赵全国大建寺庙,遍及各地,百姓也纷纷剃度出家学佛。据慧皎《高僧传》记载,佛图澄“前后门徒几且一万。所历州郡,兴立佛寺八百九十三所”。佛图澄以神异著称,其受业门徒有数百,前后弟子近万人。后赵建武十四年(公元348年),佛图澄117岁终于邺地,仅随葬有一钵一杖,被埋葬在漳河北岸紫陌附近。继高僧佛图澄之后,最有影响的是他的著名大弟子释道安成为了全国佛教道场的一位重要核心人物。道安法师通经明理,精研佛经,在邺地安阳一带弘扬佛教,传授弟子,译经说法,具有极高的声望。以后道安法师又带领众多弟子到我国南方各地弘法授徒,使这一时期的佛教活动在全国更加普及和兴盛。后赵邺地的佛教传播在中国佛教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南北朝与隋唐时期,中原地区的佛教活动达到了历史上的顶峰,民间武术更是盛极一时,外来的佛教思想逐渐融合在汉民族文化中。历史上的邺下一带(今河南安阳一带),随着少数民族逐鹿中原,在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不断争夺中,显示出各民族文化之间的融汇与统一,促进和丰富了邺都武术活动朝着多样化发展。北朝时期在邺下建造寺院有4000多所,出家僧尼近8万人,全境寺院多达4万所,住寺僧尼有200万人。这一时期一个突出的社会特征,就是既信奉佛教又喜尚与佛教戒规不相容的习武活动广泛流行。佛教在传入中原之前,中华武术早已兴盛于民间各地。邺都曾以著名的西门豹治邺而家喻户晓,又以曹操营建的“铜雀三台”而闻名于世。邺都成为大分裂与大融合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这一时期又是各族人民尚武之风传播交流的一次大普及。寺院武术活动要受到社会生活的制约,特别是政治生活的制约,有着浓厚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寺院武功是以僧人强体防身、保护寺院财产而逐渐形成的。[4]
城市规划
在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上有重要意义。它继承了战国时期以宫城为中心的规划思想,改进了汉代长安宫城与闾里相参、布局松散的状况。邺城是一个功能分区明确、结构严谨的城市,主要道路正对城门,干道丁字形相交于宫门前,把中国古代一般建筑群的中轴线对称的布局手法扩大应用于整个城市。这种布局形式对此后的都城规划如隋唐长安城等有很大影响。
相关保护
遗址保护
邺城遗址
邺城三台遗址。

1979年12月,邺城遗址被公布为临漳县文物保护单位。

1982年7月23日,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1988年1月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2年河北省临漳县完成了《邺城保护总体规划》的编制评审,邺城遗址保护列入了国家重点支持的36家大遗址之一,并列入国家、省、市“十一五”重点建设项目。
2013年5月27日,河北省邺城遗址(含河南安阳高陵)被列入国家文物局和财政部批准的《大遗址保护“十二五”专项规划》,国家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强引导,全面推进大遗址保护工作。
建博物馆
2009年,临漳县动工建设邺城博物馆,该博物馆建成后,人们可一睹当年邺城建筑和社会生活的风采。
该县将委托中国文物研究所编制三台遗址保护区、邺城地下潜伏城门遗址保护区、朱明门遗址保护区、皇家寺院保护区四个详细规划。准备建设“一城”、“三苑”、“两馆”等重点保护设施。“一城”,即依托《邺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的实施,建成邺城遗址保护区;“三苑”,即铜雀三台苑、倪辛庄宫殿苑、朱明门遗址苑;“两馆”,即邺城博物馆、建安文学馆。随着这些保护设施的逐步建成,邺城遗址也将逐步露出其“真容”。
埋藏发掘
邺城遗址一处佛教造像埋藏坑发现大量精美佛教造像一事引起社会关注。2012年3月19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邺城考古队队长朱岩石表示,发掘工作初步完成,准备建立专题博物馆存放发掘的此批佛教造像。
发掘工作初步完成 最后结论需进一步研究
2012年1月上旬,邺城考古队对河北临漳县邺城遗址东部的北吴庄(临漳县下辖村名)北漳河考古勘测时,发现约5米深的河滩沙地内有汉白玉碎块,在进行具体的考古勘探后,发现了此佛教造像埋藏坑。
邺城考古队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联合组成。邺城考古队队长朱岩石介绍,“目前对佛教造像埋藏坑的田野发掘工作已初步完成,由于此次出土的佛教造像数量众多,现已将其保存在专门腾出的库房。这次考古发掘共出土有编号佛造像2895件(块),是目前所知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出土数量最多的佛教造像。”
朱岩石说,此次发掘在1月10日后全面开始,历时16天,于1月25日结束了田野发掘工作。由于考古的工作是长期的、科学严谨的,对于此次考古的最后结果还需对所有出土的佛教造像清理完成后再做定论。[5]
文化产业
2012年10月22日公布的河北省十大文化产业项目中,邺城遗址产业园成为邯郸惟一上榜项目。
位于临漳县境内的邺城遗址产业园总投资65亿元,将整合铜雀三台遗址公园、邺城博物馆、邺都文化园等资源,再现古邺风貌。邺城遗址是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分为邺北城遗址和邺南城遗址,邺北城中轴对称、分区布局的建筑格局对后世都城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6]
参考资料
[1] 玄奘缘何邺下拜师[引用日期2018-12-10]
[2] 近二十年来魏晋南北朝城市研究综述 · 道客巴巴[引用日期2013-06-07]
[3] 甲骨卜辞田猎地“衣”之地望考——兼论衣、殷、邺之地理纠葛[引用日期2018-12-10]
[4] 佛学在邺下地区的传播[引用日期2018-12-10]
[5] 河北邺城佛造像埋藏坑田野发掘工作已初步完成[引用日期2018-12-10]
展开
免责声明
意见反馈
©2021 baike.com
(0)

相关推荐

  • 安阳[河南省地级市]

    视频百科 全部 665次播放00:44 #创作灵感 #抖音任务小助手 #安阳介绍 #安阳风景独好 #航拍最美家乡 #城市的夜晚 #安阳旅游呆呆团 简介 1万次播放02:13 七朝古都安阳的王都气质,在 ...

  • 获奖消息|铜雀高台歌

    获奖消息 2018年10月16日至18日,首届中国"邺城·建安·诗歌"文化节在河北临漳县举行.文化节期间,由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中国社科院考古所邺城考古队.邯郸学院.邯郸市文联和临 ...

  • 卷一百五十六

    <史部,地理类,总志之属,大清一统志,彰德府图> <史部,地理类,总志之属,大清一统志,彰德府图> <史部,地理类,总志之属,大清一统志,彰德府表> <史部, ...

  • 卷一百五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彰德府[二] 关隘固镇关[在武安县西五十里即固镇镇据太行之险道出泽潞辽沁诸州明设廵司]博望关[在内黄县东南博望冈上接卫辉府汲县界]天禧镇[在东阳县西南四十里宋天禧中徙林虑北齐镇於此因名王 ...

  • 《水经·洹水注》考略

    △洹水出上党泫氏县. 水出洹山,山在长子县也. 洹水,即今河南北部卫河支流安阳河.甲骨文中有洹水,<甲骨文合集> 7854正: "洹其作兹邑祸."<左传>: ...

  • 请叫我宁新中

    安阳好,形势魏西州.曼衍山川环故国,升平歌吹沸高楼.和气镇飞浮. 笼画陌,乔木几春秋.花外轩窗排远岫,竹间门巷带长流.风物更清幽.                                    ...

  • 【津巴时讯】最新:奎奎城封城引发当地民众抗议

    据<Pindula>5月23日报道:随着中部省奎奎市报告的一例印度变异病毒死亡病例,为了遏制病毒传播,副总统兼卫生部长奇文加对奎奎市及周边地区实施为期两周的封锁,封锁禁令引发了当地民众的抗 ...

  • 滇军起义后,数万中央军反攻昆明城,城破在即为何又突然撤围而去

    编辑搜图 ▲云南起义场景 1949年12月9日晚10点,云南省政府主席.绥靖公署主任.保安总司令卢汉在省会昆明发表通电,率领全省军政人员举行起义,宣布云南和平解放.作为云南省最高军政长官,早在1个小时 ...

  • 占城[占城]

    西汉时期日南郡郡治今越南广治市 该国为占人所建.占人的语言属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占城深受印度文化影响,使用南天竺文字,从印度传入婆罗门教和佛教(后来占人信伊斯兰教),崇拜湿婆和毗湿奴等神,采用种姓制 ...

  • 自然中的生活理想城 | 银城 颐居·悦见山

    南京银城悦见山位于南京市浦口区,场地背依狮山公园.南临凤凰山公园及10号线龙华路站,老山风景区.区政府及大学城环绕于场地周边,具有依山傍水的天然环境资源及完善的功能配套条件. 依托场地优势,我们在自然 ...

  • 墨 城 | 进 城 【景仁堂】杯征文003

      进 城 文|墨 城 自古以来,城是人们心目里的荣华富贵.在城里住,叫城里人,自然身份高贵,居高临下. 上世纪的时候,乡里乡亲,饥寒日子过腻了.烦了,攒够了几个铜板毛票,就会往城里一趟.如果去的路上 ...

  • 武汉七大重点功能区核心推进,长江新城、三大副城产城融合

    武汉地处长江文明中楚文化圈的核心地位,上接巴蜀文明圈,下连吴越文明圈,具有长江文明传承与发展的清晰脉络,是弘扬长江文明的主战场.而以南岸嘴为圆心,以3.5公里为半径的长江文明之心是武汉历史文化资源中心 ...

  • “安徽第一古街”桐城孔城,投资数亿旅游开发竟成“鬼街”

    改造后的孔城老街漂亮了,却没有人了. 位于安徽桐城市的东部的孔城老街,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是华东地区现存最长老街,被誉为"安徽第一古街".明清时期古老的木楼,沾满青苔的石板叙 ...

  • 116.28公顷!杭州未来科技城超级中心终登场!|科创|博览城|科技城|会展|地标

    未来科技城文化中心,这座未来科技城超级IP的雄姿,正在愈来愈清晰. - 01 - 刚刚,两张疑似未来科技城文化中心的最新规划谍照在网上流出!其中一张功能布局图,释放大量信息! 点击图片放大查看 来源: ...

  • 开封:龙亭--曾是唐衙明府,更是六朝宫址。自打壬午决河口,明清城摞城。

    到开封可以不去清明上河园,但一定要去龙亭公园!它脚下这方土曾是唐代宣武军节度使的衙署.明朝周藩王府邸,更是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及北宋和金六个朝代的皇宫所在地!龙亭公园内主体建筑开封龙亭大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