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养生要顺天行道

天人合一,在宇宙里大自然就是“天”,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的相通和统一,都是紧密相联的,人和大自然在本质上也是相通的。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就要顺从大自然的规律来行事养生。

天人合一,“升降”就是天道
 
 太阳升起降落,万事万物随之发生变化是天道,“升降”。太阳升起,体内有一股气从两腿中间沿着腹部向上升起,我们就醒过来。“气”是一种“能量”。冷水是没有能量,热水是有能量的,蒸腾向上的气就是能量——热能,无形、有热量。阳气,本质就是这种无形的热能。 
 太阳上升,温度升高,热能释放,人感应到了。体内热能也跟着释放。能量释放,就导致功能发挥运作,在人表现为“苏醒”。日上中天,就是能量释放上升到最高点,阳气走到头顶。太阳下降,能量收藏,阳气从头顶向下,沿着脊背下降,人就渐渐进入睡眠状态。睡眠是一种能量释放、收藏、升降的现象。

这个升降的过程,经过通道,就是人体中间:在前为神阙穴,在后为命门(命门穴腰部与肚脐眼相对应处),对应到里面,就是脾胃这个通道,气的通道。通道有个特性,热胀冷缩。当你胃寒的时候,通道收缩闭塞。

早上,气要上升时,出来不通畅,表现为:想睡懒觉,即使勉强起来,整个早上都是昏昏欲睡,无精打采。晚上,气要下降的时候,降不下去,就会表现为:失眠多梦,烦躁焦虑。机理是胃寒,通道收缩,阳气降不下来。

解决这个通道问题,失眠就解决了。无论大人小孩睡觉,即使天气再热,也一定要用被巾盖住肚脐眼,避免寒气从这个气门进去,否则就很容易睡不着。

胃寒升降受阻,百病由生 

吃东西,热气会往下面走。比如说吃了上火的东西,小便就会变黄,大便变臭变硬。胃寒了,通道闭塞,热气降不下来,就会往上逆,走到咽喉,就变成急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走到口腔,就形成口腔溃疡、口臭、牙疼;走到脸部皮肤,就形成痤疮、痘痘、色斑、黑眼袋;走到鼻子,就会形成急慢性鼻炎、鼻窦炎;通过肺顺着皮肤发散,就会形成各种各样的皮肤病,包括腋臭、皮屑增加;走到颈椎,就形成颈椎增生;走到大脑里,就形成肿瘤。

海洋有暖流、寒流,天气有热空气、冷空气,人体也是有热气、寒气——这就是天地人能够相通的最本质内涵。气流都会携带无形的能量,和有形的营养或者垃圾。遇热则流动发散,遇冷则凝结沉淀。

当热气不断上逆,过多的垃圾就会在通道狭窄处停聚沉淀,就会形成被看见的病理产物。按浓度来看,最浅的,是正常的组织液,中医叫津液。再浓缩就变成痰湿(西医叫血脂、油脂、胆固醇),再浓缩叫瘤,根据软硬之分叫粉瘤、良性肿瘤,坚硬了就叫恶性肿瘤。再浓缩就叫骨质增生。

治疗的目的:硬的化软就是。怎么化?衣服有顽固污渍,就会先拿去泡水,吸水之后就会变大,软化,稀释,就可以被洗掉了。病理也是一样:恶性肿瘤先化软变良性肿瘤,再化软变痰湿,就可以通过大量吐痰的形式排出来了、或者往下以大小便形式排出来,到最后,阳气越来越充足,就直接化成气从皮肤口气排出来。

物质转变动力,来自于能量、热量。有形的火可以提供无形的热;能把有形的水加热,化为无形的气;无形的气上升到高空,遇冷凝结为有形的水滴。这就是有形——无形的转变过程机理。所有有形的病理产物垃圾,都是因为体内阳气不足,相对的就变寒了,凝了,有形的就多了,就病了。所以,只要补充热量,体内阳气充足,有形的垃圾就可以化为无形的气发散出去。

哪里热气不足,变寒了,哪里就有垃圾堆积,就生病。所以,补阳气就是治疗的大方向。

小孩子的屁股手脚都是非常热的,因为阳气充足;当温度降低,就意味着年龄越来越大,能量消退,直到没有温度了,生命就消亡了。所以,温度决定生死。生老病死的过程,其实就是能量递减的过程,体现为温度的变化。所以,保持热量,趋温避寒,就是养生健康的大原则。

当你吹空调受凉感冒了,就会考虑到“受凉了”,但是作为西医,它只会检测是什么病毒细菌感染了。有谁能告诉我,“冷气”会是什么细菌病毒?这无疑是很荒谬的道理。为什么?当你饥寒交迫时,两杯水放在你面前,你选哪杯?必然是热水。因为有热量有能量。喝下去就明显影响了你的身体状态,甚至于关键时刻可以救你的命。而喝冷水是完全不一样的感受。

而热能是什么?无形,无量,不可见,不可把握,不可测量,属于唯心世界的范畴。比如,肺的能量不足了,就容易悲伤;脾的能量不足了,就容易忧思;肾的能量不足了,就容易恐惧。

但是,西医是不会理解你的悲伤忧思恐惧的——因为这些都是主观的,不可测量的,都是唯心的。所以,当你说这里不舒服哪里不舒服,仪器又检测不出任何异常时,西医就会说你妄想症,神经官能症,癔症——胡思乱想没病找病的意思。其实,这些症状本质都是无形的能量不足导致的功能失常。

人活着,就靠一口气,一口热气!当饿了几天刚从废墟里被救出来,最救命的,其实是一口热水。所以,明白“能量”很重要!!某些时候,可以救命!大多数时候,可以避免伤害。

前面讲到的升降,还没有讲完,但其实也讲完了:降不下来,就是上面有病。推演开来,下面因为没有东西降下来,也会有病,比如就会便秘。或者按“外面”“里面”来分也是一样,本质一样。

便秘只是排毒不畅的一种表现。还有一种排毒不畅,表现为排便通畅易排。就像洗碗,不用洗洁精,虽然水一直在流,但是油污全部黏在碗上,不出来。脾的功能是“主运化”,“化”就是分解的意思。脾胃虚寒了,能量不足了,分解的功能不足了,湿气油污分解不出来,黏附到肠壁,血液里,大便每天都出来,但是带不出垃圾,有量没“质”。所以这种通畅也是排毒不畅的一种。

升降讲的是有形的通路问题,能量讲的是无形的动力问题。解决升降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解决胃寒的问题,通道闭塞的问题。“寒”就要用“热”来解决;“闭塞”就要用“发散”来解决。

又热又发散的药,就很容易找了,为普及方便,选用生活中常见的,那就是生姜。

而能补充能量又能发散的方法,也很简单,拍打拉筋就可以解决,在任何部位、任何地方也都能实践。

升降不调易导致“虚不受补”

升降不调的病,很多见的表现为:吃凉的胃胀不舒服,吃热的上火,吃凉不行吃热也不行;明明身体很虚,却一吃补药就口舌生疮上火严重,俗语说的“虚不受补”。为何现在却还要叫他们吃姜?

胃的“寒”,和饮食的“热”,是相反的力量,相当于两军交战,强势者胜。因为吃热的就上火,所以,不敢吃多,这个热量相对于脾胃的寒,就像游击队打正规军,肯定打不赢,败退了,就只能原路退回往上跑了,就上火了。于是吃降火药,其性寒凉,本来就胃寒,再吃寒凉,就凉上加凉,就会胃胀不舒服了。

那么,怎么办?加强进攻的实力。第一,增加姜的用量。姜越多越不上火!第二,增加拍打拉筋的时间。

这里还有一个前提:阴虚患者不适宜。就像洗衣服,再好的洗涤剂,也需要有水作为介质,才可以发挥、功效。所以,阴虚之人,不适合大剂量生姜的方法调升降。他们得先补水(下篇再来细说阴虚与补水)。

能量不足,易留邪致病

前面说了,能量不足导致垃圾储留而生病。现代人比之七八十年代的物质生活水平高了很多,想吃什么就有什么,营养很充足,为何高血压、糖尿病之类的病更多了?这是因为,现在人能量不足,是因为吸收不好,而不是吃不好。是吸收的问题,而不是营养的问题!营养太丰富,超过了吸收的负荷,所以,应该做的是减食,而不是吃补。是清淡饮食而不是拼命补维生素蛋白质——现在满大街的卖营养品,其实是最不利于身体健康的!

吸收是功能,必须以脾胃、肠道的能量是否充足为前提。腑脏自身能量不足,吸收功能就不高,工作效率就不会高,导致吸收不好。身体能量、热量的不足主要表现为胃寒。

导致胃寒,有四个因素:

1. 饮食寒凉:寒凉有两个含义,第一个指温度——就如冷水烧成热水,需要消耗煤气能量一样。人体有温度,喝进去的冰冷食物先要加热,就会消耗脾胃原本的热量能量,导致胃寒,比如冰冻食品、冷饮、凉性水果。第二个指性质——性质是凉性的,你吃热的、喝热的还是起寒凉的作用。比如苦瓜、冬瓜、绿豆等等。

2. 外寒:饮食进入的算里寒,夏天吹空调、冬天受凉、农活渔民或者家庭主妇洗衣服下冷水,这些都是外寒。外寒有的直接侵入脾胃导致胃寒,更多的是消耗整体的能量,相应局部脾胃的能量热量阳气就不足了,就寒了。

3. 季节因素:天气越热,地下水井水越凉;天气越凉,地下水井水越热。其实就是能量、热量的位置转换结果:春夏由里到外发散,秋冬由外向里收敛。相应的,夏天的时候,在外的皮肤热,在里的脾胃就很寒。所以,夏季食欲最差,胃最寒。最容易上火。

4. 欲望因素:想看、想听、想闻、想说、想思、想吃、爱恨情仇等等,这些都是欲望,就是指人体功能的发挥使用。而这些都需要消耗能量的。人体是很智能的,哪里多需要用能量(欲望使然),就会从其它功能区调用能量去补充,相应的就会造成被调用区域功能不足。

比如,生活中很多人吃饭后就容易困睡,是因为能量集中到中间的脾胃去消化吸收,调用了头脑的能量,头脑能量不足了就表现为困睡——思考的功能不足了。同理,当头脑用神很多的时候,也会调用脾胃的能量上行,导致脾胃能量不足,消化吸收就出现障碍了,胃寒就形成了,胃病就来了。

所有“很忙很忙”的人,吃饭都是囫囵吞枣、速战速决的人,根本没有给以正在消化吸收工作的脾胃充足的能量和时间,所以胃寒就来了,胃病就来了。吃得越多,越好,脾胃负担越大,连食物都无法吸收,何况于药物?所以,这种胃病,是最难治的!悲哀的是,这种人,满大街都是!因为现在的社会,多是高压社会,人挤人的社会,相火不位的社会,大部分人需要靠相火不位来提高竞争力(其实就是变相的透支身体),否则争不过别人。

不要说你做不到、放不下,其实只要你愿意放弃那些不良的习惯,会舍,你才能要求得。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万病之本,最难去除的,就是欲望!所以,养生之道的最高标准,是“恬淡虚无,精神内守”。这句话,说白了,就是收藏能量,减少欲望,不要肆意消耗身体的元气。5000年前,《黄帝内经》就已经为天下百姓公布了健康长寿的秘诀,但是我们现在却做着本末倒置的事情!

道法自然,顺应天性 

古老的教育,吃饭时要细嚼慢咽,不要说话,坐稳,一起动筷,一起停筷,就是要给脾胃最小的消化负担。有充足的时间,足够的气血能量来帮助消化、吸收。老教条里,蕴含着大道理!!

能量难于补充,消耗却非常容易。如果把身体比喻为油灯,灯油的多少决定寿命的长短,灯火的大小决定生命消耗的快慢。

吸收好了,并不是你吃肉吃骨头就会长成肉和骨头给你,食物只是被身体用来制造血液,以血液的形式存在骨头里,才是真正被身体吸收利用了。这就涉及造血时间:晚上的9:00~凌晨的3:00,是身体制造血液的时间,过了3点,就已经是用血消耗能量的时间了。

综上所述,想要健康,就一定要按照健康的规律来规范、审核自己的生活方式,服药只是辅助手段,不能代替日常生活中的饮食、睡眠、情绪等因素对身体的作用。

1. 世上没有所谓的神医,也没有所谓的神药,只要你不早睡觉,没有健康的生活习惯,神医神药都无效!

2. 你才是自己最好的医生!早睡觉就算最补的药!

3. 不要问医生,“我的病什么时候才能好”,没有那个医生能回答你,因为没有哪个医生能够代替你几点睡觉,代替你的消耗。

4. 观念比治疗重要!养生比药物有效,平时多拍打,多拉筋!

5. 有所不遂反求诸己!

综上所述,中医健康的标准就是:

1.精神好:辨证能量充足  2. 冬天手足温:辨证能量充足

3. 有食欲:能量可以吸收  4. 排便通畅:垃圾可以排出

5. 容易入睡睡得沉:营养转化为能量

(0)

相关推荐

  • 广龙堂每日分享——疾病的根源(六)温度和人体的关系!

    前言 物质形态转变的动力,来自于能量.热量. 有形的火可以提供无形的热:能把有形的水加热化为无形的气:无形的气上升到高空,遇冷凝结为有形的水滴.这就是有形--无形的转变过程机理. 人体需要补充阳气 所 ...

  • 西医的检测

    [本文摘自网络]中医的养生之道,讲究天人合一.怎么合?人要顺天行道."天"就是大自然,"道"就是规律,人顺从大自然的规律行事养生. 那么,天道是什么?中医文化, ...

  • 别再做这样伤阳的事了,这才是多囊患者通往好孕的捷径

    别再做这样伤阳的事了,这才是多囊患者通往好孕的捷径 "上工治未病,下工治已病",意思是高明的医生能够在疾病未发之时及早发现端儿进行干预,防微杜渐,刚入门医生往往在疾病出现一系列征候 ...

  • “天人合一”养生观

    "天人合一"的产生首先由人类生存的客观环境所决定,<左传>提出"民受天地之中以生".其次,"天人合一"是我国数千年农业文明的产物 ...

  • 养生中国|十二时辰、子午流注与“天人合一”观!

    "子午流注"犹如一个人体生理周期表,是人体"小宇宙"的全息图示.关注人体健康,从关注人体生理周期开始,不但从医者要懂.要研究,每一个人.每一个关心自身健康的百姓 ...

  • 《黄帝内经》养生三境界:形体保养、形神共养、天人合一!

    如果你问我,女人六十,最好的模样,我的答案是,60岁依旧皮肤紧致,窈窕迷人,没有一丝赘肉. 可人过50,我们还是感觉自己身体越来越差: 头痛失眠.全身僵硬酸痛,皱纹色斑横生,提不起精神...... 上 ...

  • 养生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

    道.是宇宙的根本.而道家养生,最关键的就是天人合一. 如何做到天人合一? 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道既规律,规律又有大小之分.一定时空下的规律不是永恒不变的.例如冬天,北 ...

  • 天人合一的中医养生观

    中医的养生之道,讲究天人合一.人要顺天而行,如<阴符经>所言:"顺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天"就是大自然,就是规律.人要顺从大自然的规律行事养 ...

  • 道家养生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

           针灸在其形成的过程中,很多是借鉴了道家的思想.尤其是养生观,很多地方和道家是不谋而合的.针灸讲"治未病",其实就是养生.那么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道家养生的观念是什么. ...

  • 【修心】养生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

    "善养生者,上养神智.中养形态.下养筋骨." 由此可见,养生,不单单是锻炼身体养筋骨.吃饱吃好养形态.更要滋养我们的心神,荣养我们的心智.      而现在的社会环境,压力很大,每 ...

  • 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

    为什么今天科技越来越发达,人们反而越来越迷茫了? 在古代,人们接受信息的渠道非常单一,基本上就是口口相传,或者看书学习,所以古人很容易让自己静下来,然后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崇尚"天人合一&qu ...

  • 子午流注与十二经脉,中医养生天人合一的完美诠释

    人体十二经脉与天体运行.日月轮转完美结合,也诠释了中医的天人合一思想. (1)子时(23点至l点) 足少阳胆经最旺是骨髓造血,胆经运作时间,胆汁推陈出新.中医理论认为:"肝之余气,泄于胆,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