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让人想辞职的工作背后,都有一个令人心累的同事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inkedIn”(ID:LinkedIn-China),作者:晋良,36氪经授权发布。
最近,公司入职一位新人。
他的优秀,大家都看在眼里。
或许是因建功立业的欲望驱使,无论做什么事,他都非常急,说话也很耿直。
遇到事,需要我们协助,他会说:
“这文件你帮我看看,快点,我着急。”
“这事就交给你了,你来帮我搞定。”
新人不管我们忙不忙,每次都用领导语气,命令我们做事。
见他不近人情,我们也不吃这套。再来求助,直接拒绝。
新人最后还在埋怨我们冷血,甚至找领导打小报告。可我们也想说,年纪轻轻,你为啥不懂得协商呢?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其实在职场,没有一杆子能插到底的事。
小到同事日常协作,大到跨部门做项目,因为牵扯着众多人情、利益、精力方面的问题。
困难一定存在,拒绝也常会出现。
只有保持弹性,大家互相商量着来,才有机会实现目标。
所以,我们在不断精进自己,提升能力的同时,不能忽视协商的价值。
也借着这篇文章,咱们来聊聊关于协商的事。
从人际关系审视工作
提到协商,肯定有小伙伴觉得,这和商务谈判一样,要耍心眼,让自己获利。
看似这没毛病,但我劝你别这样做。
为何?
因为我们和同事的协商,不是一锤子买卖。商务谈判那套,对外可以,对内并不合适。
就像我的前同事A,人非常聪明,也很会忽悠。
在外面谈客户,把人家拿捏在鼓掌中。回到公司,小眼睛一转,还想对我们用套路。
他这点心思,我们一清二楚。
平时就是碍于同事面子,面对A的求助,大家也都会帮。
可时间一长,A总空手套白狼,让人犯膈应。
我们觉得自己吃亏了。
许多同事(也包括我),当时都是能力不咋行,内讧第一名。
想占我便宜?那必须得从别的地方找回来。
之后A成了公敌。
大家用内斗拆台,把他的路给堵死。
所以我们与同事相处,就像人的眼睛,眼里容不下“套路”这种沙子。
而协商的本质,就是在公平互惠的前提下,与他人互换资源。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想实现这个目标,得做些准备:
(1)先弄清自己在最近一段时间,主要任务都是啥?哪些事可能会突然出现?
提前有心理准备,在关键时刻,知道劲该往何处使。
(2)按照任务流程,在心里琢磨,办这些事,需要哪些合作关系?
弄清办事先找谁,哪些同事比较靠谱,避免后续踩坑。
(3)对可能会产生交集的同事,自己和他们的关系咋样?
提前套近乎培养关系,远比办事时才想着临阵磨枪要管用。
积极化解协商冲突
曾有朋友吐槽过,在协商时遇到的尴尬情况。
比如有些事,明明就是双赢的,可无论自己咋说,对方就油盐不进。
那个犟啊,能把人气死。
还有许多公司存在的内卷问题,各种无效加班与磨牙会议的存在,都增加了协商难度。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想解决这事,我们要先意识到,同事拒绝我们,这很正常。
因为说一句No很容易,若是说Yes,后面又会牵扯许多麻烦。
大家不愿意给自己找麻烦,这是人之常情。
而所谓内卷,它只是一种现象。
其本质就是大家互相缺乏信任,都为了自己考虑,都不想主动迈出做事的那一步。
当人们都把内卷的黑锅甩给公司,我们确实要好好想想,自己在一些该做的事情上,有没有做到位?
那问题来了,啥是该做的事?
主要有5点:
(1)明确自身核心需求。
在我们找同事协商时,既不能太唐突显得没礼貌,也不能为了铺垫绕来绕去。
因为大家都很忙。
若想在短时间内,让同事快速准确了解我们的意图,就要围绕两个核心来讲:
“我需要你做啥……”
“作为回报,我能给你提供啥……”
就是用真诚的态度说,别整花里胡哨的。
(2)倾听对方真实反馈。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听完我们的话,同事要么直接同意,要么就是支支吾吾或者干脆拒绝。
根据现实来看,后两个情况的概率要更大一些。
假设同事对请求并不感冒,我们也别急于反驳,而是要认真倾听。
因为第一轮交锋,双方就是互探虚实。
让同事完整把话说完,体现我们对他的尊重,摸清对方言语背后的潜台词,比执着于所谓的结果更重要。
(3)降低合作门槛。
若找到了同事犹豫或拒绝的原因,扭转困境的契机,就是我们能否解决对方的问题。
例如,同事觉得现在没空,那事情延后行不行?
同事说自己任务很多,那我帮你分担一些活,咱互相帮助行不行?
同事担忧协商的事太麻烦,那我把事情量化一下,消除你的顾虑,行不行?
只要自己之前和同事没仇,好说好商量,把合作门槛降下来,没人会故意跟咱过不去。
(4)让对方踏实放心。
如果同事对协商的事,缺乏信心,我们就要予以支持。
首先要告诉对方,这事我找你,是因为我认可你的价值,我相信你能做好。
适当拍拍马屁,夸夸对方,总没错的。
之后,再做出承诺让对方放心,万一事情搞砸,也和你没关系。
让对方能够放心,信心自然就有了。
(5)提供必要协助。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即便协商成功,我们也别撒手不管,因为工作上的事,都在时刻变化。
只要双方对于合作达成了共识,那就是一条船上的人。
若是后续对方出了啥要紧事,咱也得伸手帮忙,拽老铁一把。
这样做肯定不会赔本。
毕竟双方的合作若是越嵌越深,看咱这么靠谱,同事也不好意思放鸽子。
协商的事反而会更有保障。
逐渐培养人格魅力
虽说前期准备,和协商的及时应对,能帮我们实现目标。
但这不是最优方法。
从长期来看,积累自身的人格魅力,练就刷脸的技能包,很有必要。
施乐公司曾有位事业部总经理名叫:雷恩。
相较于频繁开会,或整天高高在上,他更愿意把时间投入在与下属的相处中。
例如,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他经常在办公区溜达,和下属闲聊,下班又经常组织聚会。
部门来了新人,他就亲自去培训。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见雷恩如此接地气,大家自然非常喜欢他。就依靠刷脸,他从下属这边获得了许多宝贵信息。
这反而方便了,雷恩追踪执行进度,摸清中层主管事情办得如何。
虽说我们不是总经理,但用人格魅力去刷脸办事的逻辑,都是一样的。
那问题来了,人格魅力咋提升?
对人格魅力,咱可以拆开分析。
所谓人格,就是我们的人品口碑。
落到实际就是:
(1)做事,敢为人先。
属于自己的事,我们不能掉链子,以身作则给同事树立榜样。
(2)担责,敢站人前。
事是自己张罗的,别期望有人能替我们操心。
只要想协商一件事情,我们就决定了这件事情的生死。
若是事情搞砸真要背锅,我们也得站出来扛着,不甩锅,这样日后才有同事敢再来帮忙。
(3)邀功,敢扶人肩。
属于我们自己的功劳,拿着应该,这没毛病,
但也别看见利益就往上扑,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方面,给别人留点,尊重同事的付出。
而所谓“魅力”,就是我们对旁人的吸引力。
落到实处,取决于三个维度:
(1)我们具备什么样的能力?
(2)我们能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3)我们的能力是否在持续进步?
这和相亲的逻辑是一样的。
我们除了外表光鲜,内在也得足够耀眼,还得持续成长,才能招人喜欢。
培养协商的推荐书单
(1)《关键对话》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推荐理由:
思考如何与同事相处,其实并不难真正困难的,是如何表达?
想要避免沟通翻车,平时练练嘴皮子,掌握沟通的内在逻辑很关键。
这本书,就提供了在工作场景下,与同事沟通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是本不错的工具书。
(2)《别让猴子跳回背上》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推荐理由:
咱们都知道,平时领导让我们做事时,执行不力的情况,会经常出现。
而我们在和同事协商时,本质逻辑和领导授权我们做事,很类似。
了解领导授权,会出现的一些问题误区,也能帮我们提升在和同事协商时,应对问题的处理能力。
(3)《权力与影响力》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推荐理由:
这是关于职场人际关系,协商问题的圣 经。约翰P.科特教授,用了12年时间,完成这部著作。
它就像是一本百科全书,几乎可以解答我们在协商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
对于权利、影响力、人性、利益的见解科特教授写得入木三分,是本宝藏书籍。
超级推荐!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系信息发布平台,36氪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