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掌故」张兆麟押衣办报

《醒时报》是沈阳最早的报纸之一,创刊于1909年2月21日,原名《醒时白话报》。民国时才改为《醒时报》。这家有三十余年历史的报纸,发行于沈阳、营口、铁岭、开原、大连等地,后来扩展到东北三省,以至远销北京。前期,它对开创东北新闻事业,宣传民主思想,传播社会文化,提倡教育事业以及抵制外来侵略,都有过一定的贡献和影响。

《醒时报》的创办者张兆麟,回族,是河北省通县人。他是1908年夏天背着行李卷来到奉天省城的。当时省城中,除了日本人办的中文《盛京时报》外,仅有一份《东三省日报》。为了灵通消息,唤醒民众,他决心要开办报馆。经过四五个月的东奔西跑,巡警衙门批准了他的要求,但需交500元保证金。当时,他连每天吃饭都成问题,哪能拿得出这么多钱呢!经清真南寺的三掌教铁萃恒出面做保。免强办理了手续。

张兆麟被批准办报后,立即会同从营口请来的主笔孙普笙筹备一切,先在太清宫西院租了3间房子作为报社,进去时只是两铺行李和两张桌子(没有其它任何设备),随后又与在小南门里的《奉天习艺报》印厂商妥,代为印报纸。一张四开小报终于与读者见面了。由于文章用的是白话文,雅俗共赏,内容又较为丰富,还能反映一些实际情况,原受一般市民和商家的欢迎。不久改办成一大张。仍然畅销,又有人建议增刊半张,多登些新闻和广告。这一来,报价随之提高,销量反而下降,收入日趋减少,连印费也支付不了,房主又索要房租,催促搬家。张兆麟只好到营口的朋友处借些钱来解除燃眉之急。

民国初年,沈阳的经济很不景气,人民生活困难,一般群众识字又很少,报差每天跑大街、串茶馆去叫卖,报纸的销路仍然不佳。从前报纸印刷费是按月结算的,印刷厂见他们积欠太多,改为每天结算,最后要每天拿钱取报,不然印刷厂不付报。

有一天下午,已到取报时间,印报费只凑上半数,张兆麟急得浑身冒汗,求借无门,只好率两名报差硬着头皮去印刷厂,请求先交一半印报费待报卖出后再还清欠款,但印刷厂经理仍是摇头不允。张麟兆一咬牙,便将身上穿的长衫脱下,押在账房,把报纸取出,及时送到读者手中。有人劝他:“不要办下去了,做个小买卖也能养家口啊。张兆麟正色答道:“我岂是为赚钱?这是公共舆论的利益,失去它,百姓就更没说话的地方了。”他依然惨淡地经营着。
作者:王永铮

(0)

相关推荐

  • 创办《察右中旗报》始末:(四)发展

    本文作者:刘玉昌 创办<察右中旗报>始末:(一)缘起 创办<察右中旗报>始末:(二)创办 创办<察右中旗报>始末:(三)过渡 (四)发展 现实中任何一项事业能够取得 ...

  • #辽宁增4例本地确诊:沈阳营口各2例#这...

    #辽宁增4例本地确诊:沈阳营口各2例#这个数据是在十九个小时内产生的啊!!这真是个让人沮丧的消息,看来这一波局部疫情难以有个让人乐观的预期. 问题的核心还是在于那个零号病人在哪:扩散的关键还是在于,当 ...

  • 李本深长篇小说《桃花床》(57)少年狂

    57.少年狂 永远有某种东西在你身后,永远有某种你未能杀死的灵魂,要执意与你为伴. 孤独通常被认为是一切伟大的天才所具有的精神内质和性格,况且秦文轩的孤独多少带点抑郁的诗化倾向,小小年纪的孤独,使他的 ...

  • 京剧四大名旦之说源于日本人办的报纸

    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是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是京剧四大名旦之首!但四大名旦是怎么评出来的? 它是源于1927年6月20日,听花,即辻武雄,日本人,在北京<顺天时报>举办评选&quo ...

  • 生活新报总编辑李克炎:我没跑,在病休治疗!

    作者:李广 来源:蓝媒汇 原创稿件,转载请授权 昨天,是云南生活新报拖欠员工工资的第143天.一场围绕员工喊话总编辑李克炎拖欠员工工资"跑路"与回应的是是非非,在业界广为关注. 今 ...

  • 许昌日报印刷厂专业印书印报!

    许昌日报印刷厂专业印书印报!

  • #沈阳头条# 沈阳那些消失的老报纸,你还...

    #沈阳头条# 沈阳那些消失的老报纸,你还记得哪一张? 美报:活跃在没有晚报的年代.创办于1984年左右,是辽宁日报自办的子报,周末出版,以刊登生活文摘类文章见长,当时很读者欢迎.也有人说,它是< ...

  • 【沈阳之最:最早的白话文报纸《醒时报》】

          <醒时报> 原名<醒时白话报>,创刊于1909年2月21日,是沈阳最早的报纸之一,先后经营30余年.发行范围从沈阳.营口.铁岭.开原.大连等地扩展到东北三省,乃至远 ...

  • 「沈阳掌故」“中和福”茶庄重放光彩

    中和福茶庄坐落在沈阳繁华的中街路北.在门面顶部正中,以饱满的楷书书有朱红色的大"茶"字,整个门脸装修得格外醒目而又古朴. 据<盛京时报>记载:它始建于清光绪八年(188 ...

  • 「沈阳掌故」吉顺大楼缺个“角”

    走到沈阳中街路北百货公司第二商店营业大楼(过去是吉顺丝房大楼),有心人会发现这座大楼的西半部有四个大橱窗,东半部却只有两个,很不对称,俗话说"缺个角".这一角之缺,恰恰反映了旧社会 ...

  • 「沈阳掌故」名扬海外的吉顺丝房

    沈阳第二百货商店旧址,原名吉顺丝房.旧沈阳百货店,皆名丝房,其来源在于最早开业的百货商号,是由经营桄丝作坊发展而来,故取丝房之名.在沈阳的许多大型丝房中,规模最大.驰名最远的首推吉顺丝房. 吉顺丝房是 ...

  • 「沈阳掌故」五金行业的变迁​

    沈阳五金行业的历史比较久,早在1831年(清道光十一年)就有了铁炉业,主要生产刀.剑.农具和人民生活所用的菜刀.斧头.剪子等,以产销合一的方式经营.1880年(清光绪六年)城内已有6户铁炉业和5户摊床 ...

  • 「艺术传承」——张兆星书画作品鉴赏

    张兆星,1972年12月出生于陕西省府谷县,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2002年-2004年就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陕西分会会员,内蒙古自治区美术家协会会员,内蒙古自治区书法家协会会员, ...

  • 「沈阳掌故」欧阳予倩与沈阳话剧

    欧阳予情(1899-1962)是我国著名的表演艺术家.戏剧家,多年留学日本,参加了"春柳社".回国后,他积极提倡新剧运动,演京剧.话剧,并做过电影导演.新中国成立后,欧阳予倩担任中 ...

  • 「沈阳掌故」刘凯平的光辉一生

    <奉天通志>记载,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老火车头"牌牙粉曾独占沈阳市场,畅销东北各地.这个名牌,是当时一个年轻人刘凯平开创的. 刘凯平 刘凯平,辽宁义县人.1913年来到 ...

  • 「沈阳掌故」杜重远的战斗历程

    杜重远,奉天怀德县人(今属吉林省).早在奉天两级师范附属中学读书时,他就常常不顾学校禁令,积极联络同学进行抗日爱国活动.1915年,袁世凯政府与日本帝国主义签订卖国的"二十一条", ...

  • 「沈阳掌故」抗日到底的黄显声将军

    看过<红岩>的人,都会记得有一位黄将军吧!他经常给狱中出版的<挺进报>提供消息,教"小萝ト头"读书识字.这位令人尊敬的人物原型,就是东北军抗日爱国将领黄显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