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变革:实现从“活动育人”到“学科育人”的转变
德育的实效性,一直是学校管理中倍受诟病的问题。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校来说,服务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是正在成长发育中的孩子,充满可塑性和不确定性,要想给学校思想教育成果设计一个可以量化的指标,谈何容易。
长期以来,学校的德育工作停留在“搞活动”上。而且,“自上而下”的执行过多,片面强调对“群体”认知层面的影响,大水漫灌,对“个体”的关注和研究不够(有时候属于时间和精力问题),缺乏针对性,表面上轰轰烈烈,实则高耗低效。
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新基础教育在反思当前学生工作中的常见问题时,明确指出:
“和课堂教学相比,学生工作是一个经常被忽视、被弱化的学校基础性教育领域。常见问题首先是对学生工作“育人价值”的窄化、虚化、弱化和矮化;其次是学生工作儿童立场的缺失、被替代,变成对上级布置的层层执行;与之相应,在工作过程中,普遍存在统一化、堆材料、讲空话等现象。”
问题都知道,关键是怎么解决。
途径不是没有。按照新基础教育的理论,就是要多元融通,实现学生工作的“常态化综合育人”。
人是复杂的,学生也不例外。批评“活动式”育人,并不是完全排斥和否定活动,只不过要把活动进行整合,形成主题序列,不能是应景式的单打独斗。也就是说,活动不是不可以搞,而是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搞,做好整体设计,弄清楚目的、意义和具体操作流程,不为搞活动而搞活动,不为“留痕”而搞活动。
换句话说,要把主题活动上升到课程的层面,即“德育课程一体化”。
这还不够,因为这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常态化”。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是每个人的事,不仅仅是德育干部和班主任的事,要实现“全员育人”;思想教育也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学校无小事”,时时、处处都关乎育人,所以,也要追求“全方位育人”和“全程育人”。
强调“全”是理念,总得有所凭借,这个最靠谱的凭借就是课堂。
德育的主阵地在课堂上,要在课堂上落实,就必须充分挖掘课程的育人价值。
归根到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要千方百计实现从“活动育人”到“学科育人”的转变。
2020年12月5日的中小学校长专业化提升培训班上,聆听了来自枣庄市实验学校于波校长的报告,题目是《探索课程建设的新境界》。于校长的有些观点也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新基础教育的理论,并指出了当前学校变革的必由之路。
一、批判:向来不破不立
因为特殊的文化与国情,社会就业压力所带来的残酷的升学竞争,让学校与家庭都患上了焦虑症,最终只能也必须由孩子来买单。
场景一:某学校学生即使跑操,手中都拿着一本书,稍有间隙即争分夺秒地学习……
场景二:一位2011年毕业考入香港大学的女生保存了从高一到高三所做过的卷子,摞起来高达2.41米……
场景三:高考结束后,很多高中毕业生将书本撕得粉碎,从宿舍楼上扬下,如漫天飞雪舞动在六月……
1990年出生于北京的钟道然,于就读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三年级时自主退学。2012年,他的的首部作品《我不原谅——一个90后对中国教育的批评和反思》由三联书店出版,著名学者易中天为其作序,在中国文学出版、教育、社会等领域引起强烈反响。他在一次演讲中坦言:
“在这十几年里,我除了无止境地“背书做题”就没干别的,而这些在我脑中留下的除了痛苦除了折磨,还有什么呢?叔本华说‘人生即痛苦’,中国教育则可以不折不扣当之无愧地称为‘教育即痛苦’。”
几十年来,随着高考的恢复,中国教育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人才,为经济的腾飞做出了突出贡献。这个成就是无论如何都抹杀不了的。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进入新时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又确实存在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有些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于波校长所提到的这些,我们可能说这是“特例”“个案”,不代表全部。不过,如果静下心来想一想,客观理性地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绝不只是一种声音,一个现象,而是催生教育变革的号角。
教育,已经到了必须改革的时候了。
客观地指出并直面问题,寻求解决之道,有时候比单纯唱赞歌更有责任担当。
因为,“破”,是为了“立”。
二、建设:强化学科育人
课堂教学的目的,最功利的考量自然是为了提高教学成绩。但通过大量的案例和数据发现,凡是教学成绩优异的老师,基本上都是把“育人”放在“教学”之前的。道理很简单,如果不从思想上解决学生的内在动机,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欲望,那么,无论“知识点”讲得再详细,无论逻辑脉络梳理得再清晰,效果也必然要大打折扣。
从课堂本身来说,最重要的是“真实”。
于波校长认为,有育人价值的课堂必须具备真实性,真实的课堂才能直面学情,才能吸引学生参与,学生参与了学习,才谈得上育人。他提出了真实课堂的“四声”说:
一是要有笑声。有笑声才能让学生享受课堂,让孩子像个孩子,而不仅是接受知识的容器。
二是要有掌声。有掌声才能让学生欣赏课堂,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才会催生学习动力。
三是要有质疑声。学生敢于质疑是参与课堂的重要体现,只有把话语权留给学生,学生才会成为课堂的一部分。
四是要有辩论声。允许不同的观点,不轻易否定学生,存在有效的生生“互动”的课堂,才是“生动”的。
从教材本身来说,最重要的是挖掘其育人价值。
专家在编写教材的时候,绝不单纯是从应付考试的角度来考虑的,而是要实现育人的目的,要与学生成长中的某一个方面实现“无缝对接”,并且打通与生活的联系,助推学生将来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虽然笔者也反对备课时在教案上生硬地把教学目标分成“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但这不等于在执教时不考虑这些。更重要的是,只有当学生发现自己所学的知识不仅考试有用,而且在生活中能够实践,尤其是可以提升思想认识的时候,才有可能喜欢上学习,化被动为主动。
而新基础教育所提出的目标,就是培养“主动、健康发展的新人”,其实,这也就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目标。
让所有老师都充分认识到育人的重要性,从所教授的学科本身出发,实现“教书”和“育人”的高度融合,是学校变革的一个最重要的课题。
在操作层面这确实很难,但,方向的正确性是毋庸置疑的。
让我们努力向前。
(图片来自网络,若涉嫌侵权,请联系删除)